大庄村村位于龙南乡的西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的毗邻村,与景宁县接壤,龙泉至景宁县道穿村而过。全村现有农户159户623人,2007年村集体收入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22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并逐步形成了高山中药材、食用菌、劳动力转移等特色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大庄村与安和村、黄万岱村、庵边村、北公村、岙头村、粗溪村、底村村、东坑村、黄大坑村、上南坑村、蛟垟村、金川村、岭后村、龙案村、龙井村、麻竹坑村、青庄村、曲岱村、横川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7207 | 323000 | -- | 查看 大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万岱村 |
黄万岱村位于云和景宁交界处803县道边上,属龙南乡建龙管理区.。全村共有人口639人,21名党员,7个生产小组,有9579亩山林,793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8498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示范村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有线,广播电视安装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尤其是村主任王学定结合村情兴办养鱼专业合作社,高山稻田养鱼100多亩,自己养殖的同时还发动村里的农户养殖,并为村民免费提供鱼苗,全程提供技术指导,2012年,带动村里20余户农民共养了10000多斤鱼,直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村主任带头发展高山特色养殖业,为广大群众带来增收,同时也为山区经济产业发展探索出新路子,成为支部“双带”致富榜样。 |
安和村 |
安和村是龙南乡建兴管理区的一个行政村,海拔1000多米,也是凤阳山景区的必经之村,全村共有136户501人,水田面积310亩,粮食总产96吨,水稻亩产282公斤,经济总收入162万元,村集体收入0.9万元。安和村地处高海拔地区,在气候上具有春季气温回升迟,秋季降温早,夏季短而无酷暑的优势,这里日平均气温较平原低5——6℃,常年极少出现32℃以上的高温天气,且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高山有机茶、高山蔬菜、覆土夏菇等为主导的效益农业。 |
庵边村 |
龙南乡庵边村属龙南乡义和管理区,距离乡镇府18公里。全村共有人口379人,11名党员,3个生产小组,山林面积4313亩,73亩水田,2014年村人均收入839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近年来,庵边村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示范村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庵边村成立庄华竹笋合作社,引导和扶持农户发展高山竹笋两用林,增加了农户收入,广大群众过上小康幸福生活。庵边村村支书叶周明带头成立了蔬菜、田鲤鱼养殖基地,同时还发动村里的农户养殖,为广大群众带来增收。 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建设更加美好新农村,新庵边。 |
北公村 |
北公村属龙南乡义和管理区,全村共有人口234人,20名党员,2个自然村,4个生产小组,有2879亩山林,197亩水田,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示范村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建设更加美好新农村,新北公。 |
岙头村 |
岙头村属龙南乡建兴管理区,是凤阳山毗邻村之一。全村77户,共有人口272人,14名党员,支委成员3人,村委成员2人,有4569亩山林,101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824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里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利民政策的扶持下,两委干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和村机耕路硬化,建设村内绿化带100米,新建停车场一处,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处,建设高山蔬菜基地300亩,高山特色养殖50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使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村容村貌也有了较大改善。 |
粗溪村 |
粗溪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属龙南乡义和管理区,距离乡镇府12公里。全村共有人口907人,22名党员,9个生产小组,山林面积10853亩,420亩水田,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村主任叶益花带头成立田螺养殖基地、石蛙养殖基地,同时还发动村里的农户养殖,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为山区经济产业发展探索出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建设更加美好新农村,新粗溪。 |
底村村 |
底村村位于龙南乡北部,海拔850米,全村204户,人口741人,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300亩,山林面积6400亩。收入结构种田10%、香菇木耳40%、外出务工占50%。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成村中心道路1000米。大大改善村内交通条件和面貌。2009年通过村庄整治、村内办公场所和公共厕所的新建、饮水工程、亮化工程、道路硬化等一系列项目,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健身场所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食用菌、笋竹两用林等农副产品。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的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把底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
东坑村 |
东坑村属龙南乡义和管理区,下黄线公路从村中穿过,距离乡镇府22公里。全村共有人口404人,14名党员,4个生产小组,有3315亩山林,242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846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示范村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建设更加美好新农村,新东坑。 |
大庄村 |
大庄村村位于龙南乡的西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的毗邻村,与景宁县接壤,龙泉至景宁县道穿村而过。全村现有农户159户623人,2007年村集体收入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22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并逐步形成了高山中药材、食用菌、劳动力转移等特色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大庄村与安和村、黄万岱村、庵边村、北公村、岙头村、粗溪村、底村村、东坑村、黄大坑村、上南坑村、蛟垟村、金川村、岭后村、龙案村、龙井村、麻竹坑村、青庄村、曲岱村、横川村相邻。 |
黄大坑村 |
黄大坑村位于龙泉市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东接垟尾村,南邻景宁县,西接大庄,北接岭后。村在群山环抱之中,黄姓始居,坐落溪坑边,故名。委会驻地,东接垟尾村,海拔895米,邻建兴管理区。全村共有农户106户,人口391人,4个村民小组,有山林面积383亩,耕地面积136亩,2012年村人均收入8651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里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利民政策的扶持下,两委干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和村机耕路硬化,建设村内绿化带100米,新建停车场一处,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处,建设高山蔬菜基地300亩,高山特色养殖50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使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村容村貌也有了较大改善。 |
上南坑村 |
上南坑村位于龙南乡以东,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村四周群山缭绕,村庄建筑错落有致,下龙线穿村中而过,全村平均海拔700米。全村陆域面积5.3平方公里,全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户数148户,总人口576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2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村人均纯收入6000元。 上南坑村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契机,以“村容整洁”为重点,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狠抓环境整治。以“乡风文明”为核心,加强群众文化生活建设,通过开展迎神节民俗活动、开通数字电视、建立农家书院和健身场所,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生产发展”为动力,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奠定了基础。同时以村民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
蛟垟村 |
蛟垟村为龙南乡人民政府驻地。全村共有农户350户,人口1062人,有山林面积5362亩,耕地面积1349亩,2012年村人均收入8499元。 蛟垟村范围面积4.85平方公里,村落面积0.0297平方公里,仍保存传统风貌面积0.0152平方公里,历史建筑面积0.01304平方公里。村庄近年来因旧房改造改建多处新建筑,对局部景观风貌产生一定影响,村庄中部古民居保存较好,基本保存着清至民国初的格局。多为土木结构,连绵成片。蛟垟村村庄中部住宅、廊桥、凉亭都较好保留了徽派和浙闽赣建筑技艺传统风貌与历史格局。 蛟垟村自胡氏一族建村伊始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现以叶氏村民为主。村民勤劳质朴,以农业生产为主,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蛟垟村地处高山地区,交通相对落后,安豫线通至村中。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里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利民政策的扶持下,两委干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和村机耕路硬化,建设村内绿化带100米,新建停车场一处,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处,建设高山蔬菜基地300亩,高山特色养殖50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使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村容村貌也有了较大改善。 |
金川村 |
金川村位于安仁至西溪村终点,海拔720米,全村192户,人口781人,12个村民小组,分金坑、西溪、小沅头、小坞坑四个自然村,有耕地446亩,山林面积12810亩,2012年农民收入8392元。收入结构种田10%、香菇木耳30%、外出务工占60%集体经济收入452万元。据历史记载,至今已有700余年,各自然村四面环山,山青水秀,文化底蕴丰富,至今还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有叶氏家庙、观音桥、平水王庙,马氏夫人殿等古迹。拥有龙泉市著名的“金川村香榧”500余棵,国家级保护名木“红豆杉”3棵,其中最大一棵直径达2米多、高30余米、距今1000多年。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开通了公路坪到金坑村中心康庄路、西溪至小沅头和合巷到小坞坑简易公路,结束了几百年依靠肩扛背挑的历史。2010年通过村庄整治、村内办公场所和公共厕所的新建、饮水工程、亮化工程、道路硬化等一系列项目,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另外还建起了农家书屋、健身场所、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食用菌、笋竹两用林等农副产品,并且在下一步还将围绕的“香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的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
岭后村 |
岭后村位于龙南乡龙南管理区,距离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邻建兴管理区。全村共有农户178户,人口671人,有山林面积2410亩,耕地面积624亩,2012年村人均收入8234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里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利民政策的扶持下,两委干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和村机耕路硬化,建设村内绿化带100米.2013年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新建村聚餐点,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处,建设高山蔬菜基地500亩,高山特色养殖50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使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村容村貌也有了较大改善。 |
龙案村 |
龙案村位于龙南乡的西南方,属龙南乡建兴管理区,为凤阳山毗邻村。这里群山环绕,林海茫茫,松柏常青,构建了龙案村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民风淳朴,勤劳热情造就了龙案村人善良、务实的优良品格。 龙案村现有人口612人,23名党员,6个生产小组,有20211亩山林,239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839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 近几年来,龙案村在市委、市政府和龙南乡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与时俱进,依托森林资源和旅游优势,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实施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农家乐”,目前已发展农家乐经营户5户,拥有50余张接待床位,200余个就餐位,趣味娱乐设施10余处,初步形成吃、住、娱服务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农家乐休闲场所,并成立了农家乐协会,规范了经营行为,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龙南乡龙案村凭借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优势,村民们看到了种植高山蔬菜的前景,成立源丰农业生态茭白合作社,龙案村的茭白,肉质脆嫩、色泽如玉、味道鲜美,可以像水果那样生吃。每年源丰农业生态茭白合作社的茭白一上市,马上就得到了客户们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呢。 到龙案村的农家乐,可呼吸清新的山林之气,怡养身心;可品尝到地方特色的农家饭菜,同时还可亲自到田园采摘新鲜的高山蔬菜水果,享受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体验农家的休闲、宁静、和谐,找到返朴归真的感觉。 |
龙井村 |
龙井村有水潭,深约20余丈,称之为“龙井”。龙井村距龙南乡政府12公里的一个小山村,经上南坑、下南坑两村,就到了群山环绕的小村庄,全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户数165户,总人口623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3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村人均纯收入8400元。 自2011年以来,借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村里投入50多万元优化了环境,还新建了100余米的沿溪桥梁道路,使村里环境得到大大得到的改善,有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南乡最具气势的古庙——五显庙就坐落在这里,清光绪22年(1896)建,是清代典型的寺庙建筑,每年6月24日(农历)为期一周的香会,龙泉、庆元、景宁各地的香菇客菇客聚集到五显庙,庆贺香菇的丰收,祈求来年的好收成。平时也是附近乡民节日唱戏,农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的发展战略,继续推进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把上南坑村建设成一个绿水长流、鸟语花香、农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麻竹坑村 |
麻竹坑村属龙南乡建龙管理区,全村共有人口524人,23名党员,7个生产小组,有10664亩山林,741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7397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利设施改造。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示范村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农村书屋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村主任周旭东引导和扶持农户发展高山田螺养殖,增加了农户收入,广大群众过上小康幸福生活。尤其是村主任周旭东结合村情带领村民发展高山田螺养殖产业,兴办高山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并自己带头发展。同时还发动村里的发展田螺养殖,并为村民联系到田螺种,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村主任带头发展高山特色产业,为广大群众带来增收,同时也为山区经济产业发展探索出新路子,成为支部“双带”致富榜样。 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建设更加美好新农村。 |
青庄村 |
青庄村位于龙泉市西北部,与安仁镇交接,距乡政府近30公里,距离安豫线5公里,海拔800米。全村共有人口117户456人,16名党员,4个自然村,5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582亩,山林面积4191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2012年村人均收入850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道路硬化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今年将进行村庄整治。两委将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
曲岱村 |
曲岱村属龙南乡义和管理区,全村共有人口234人,12名党员,1个生产小组,有2879亩山林,389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829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带领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示范村建设,自来水、亮化工程、办公场所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建设更加美好新农村,新曲岱。 |
横川村 |
横川村位于龙南乡的北方,横川毗邻麻竹坑村。全村共有104户,人口379人,常住人口15户,45人,耕地面积535亩,林地面积4103亩,人均收入8311元,这里地理位置较山区,交通比较不便。 近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和发展高山特色产业。几年来,村两委通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村里的康庄公路终于开通,方便了村里群众的出行。在2013年成立了龙南乡齐心高山蔬菜经济合作社和诚心高山渔业养殖经济合作社,主要与外地经销大户合作联销,集种植、服务、销售于一体。合作社的成立成功解决了村里高山蔬菜销路难、效益低的问题。村两委对村内自来水工程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难问题。在上级政府的积极带动下,横川村在村庄整治工作,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村貌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里留守老人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今后横川村将以村情民情“百宝箱”和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群众服务,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党的十八大顺利闭幕后,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活力龙、幸福泉”发展战略,有信心、有决心将横川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