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镇(林场)位于伊勒呼里山北麓,隶属呼中l](。始建于1970年,是政企合一单位,林场现有职工1096人,林场施业区面积18、4万公顷,经过36年开发建设,现以发展为集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森林管护、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国有林业企业大型综合林场。 碧水镇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另有樟子松、云杉、白桦、杨柳等20多个树种。50多种野生动物生长于此,其中马鹿、紫貂、水獭、猞猁、棕熊、獐子等1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驰名中外的飞龙鸟等近百种飞禽栖息林间。都柿、红豆等野生浆果、山野菜和兴安灵芝、黄芪等珍贵药材的600 多种植物以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野生猴头蘑、桦树蘑、油蘑、黑木耳等食用菌遍布岭上。地下已探明有大理石、莹石、粘土、陶粒页岩、泥炭土、澎润土、铜、钼、铅、锌、铁、金、银等多类矿种,其中针铁矿三氧化二铁(铁红)含量高达90%以上。可谓是资源丰富,遍地是宝。 碧水镇机关的配套科室齐全,财务、劳资、民政、妇联等科室紧跟区局工作开展步伐,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健全管理机制,转变工作作风,为镇场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直属的医院、学校、社区、采运大队及管护队等单位职工整体素质良好、工作态度积极、作风扎实稳健,在碧水党委及0的带动下,学校和医院为碧水镇场的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献计献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和职工身体健康;营林、管护、林政、资源监督部门各司其职,促进了地方木材生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和森林扑火队实现了专业化和年轻化,在半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屡建战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派出所和综治办为碧水镇提供了平安的社会环境,给镇场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2704 2 | 165000 | -- | 查看 碧水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宏伟镇 |
宏伟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管辖。位于呼中区境东部,东、南两面与新林区毗连。镇0距区0驻地9公里。原属呼玛县管辖的林区,1964年划归大兴安岭特区。1970年建立宏伟林场,隶属呼中区(林业局)管辖。1987年4月,设置宏伟乡。1991年3月,改设宏伟镇,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全镇总面积928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丰富,多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以营林和木材生产为主,实行采、集、运、修、贮综合性经营。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6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62人。镇0驻地宏伟村。 |
呼源镇 |
呼源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管辖。位于呼中区境中部,呼玛河上游。镇0距区0驻地37公里。“呼源”,以境内呼源河得名。 1967年建立呼源林场,隶属呼中区(林业局)管辖。1987年4月,设置呼源镇,与林场“政企合一”。全境地跨呼玛河上游两岸,总面积694.6平方公里。以木材生产为主。有耕地1500亩,主要种植蔬菜。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94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95人。镇0驻地呼源村。 -三个到位 呼中区呼源镇(场)作为全区“企务公开”的示范单位,坚持“组织、公开、管理”三个到位,扎实做好企务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了让职工知场情、参场政、促场兴。 组织到位 这个镇(场)从“企务公开”作为丰富和充实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途径入手,确定了推行“企务公开”镇(场)-是第一责任人,镇(场)长是第一执行人,纪检书记、工会主席是第一监督人的工作机制。书记、镇(场)长亲自部署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并多次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企务公开工作思路和具体运作方案。组织成立了企务公开协调小组,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负责拟定实施方案。加大企务公开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简报、信息、板报等有效途径,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了企务公开内容的培训,进一步了解企务公开的目的、意义以及内容、程序等操作规程。同时坚持把企务公开工作纳入镇(场)的主要工作,实行与精神文明、木材生产等同步实施、同步奖惩。通过“强化党委的责任意识,行政的主体意识,职工的参与意识”,切实把企务公开纳入镇(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有效开展企务公开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公开到位 这个镇(场)从企务公开的每个细小环节入手,力争做到真实全面,坚持以“四个点”带动“十公开”,“四个点”即把公开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上,公开的难点放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公开的热点放在职工生活福利上,公开的焦点放在干部的廉政自律上。“十公开”即年度工作任务、经营方针、措施,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公开;企业改革(包括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方案公开;职代会民主评议、测评领导干部结果公开,并且做到了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岗位竞争和聘用公开;违纪干部处理公开,奖励企业领导干部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向职工公布;林场劳动用工计划、职工下岗分流方案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按照方案规定,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财务收支和招待费使用情况公开,将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职工群众监督;领导干部工资、奖金收入、通讯工具、补贴情况公开;镇(场)天保工程资金的使用和计划公开;医疗、教育系统的经费及各项收费项目公开;有罚没收入及行政收费的实施收支两条线公开;计划生育二胎指标、征兵等公开。 管理到位 这个镇(场)不断创建企务公开工作有效机制,坚持从抓好规范化管理入手,在实行企务公开管理的过程中,对凡属于职代会职权范围的,按照职代会民主程序进行公开,职代会闭会期间需要公开的有关事项,召开代表团长会议进行公开;不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党政主要领导将近期的工作情况向监督员通报,接受监督员的监督和意见反馈;镇(场)内部和外部设永久性公开栏,公开企业需要张榜公布的事项。今年,在林下资源承包转让过程中,林场坚持公开、透明,使林下资源转让顺利进行,实现了镇(场)与百姓双赢。坚持工作用餐报告制度,所有接待不准到食堂以外的地点用餐,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外出用餐时,必须向镇(场)纪委报告,方可到指定地点就餐,坚持了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使企业招待费逐步下降。木材生产、营林生产、能源、物资、财务管理等方面出台了21项管理办法,加大了公开和监督力度,有效地制止了浪费的现象。 |
碧水镇 |
碧水镇(林场)位于伊勒呼里山北麓,隶属呼中l](。始建于1970年,是政企合一单位,林场现有职工1096人,林场施业区面积18、4万公顷,经过36年开发建设,现以发展为集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森林管护、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国有林业企业大型综合林场。 碧水镇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另有樟子松、云杉、白桦、杨柳等20多个树种。50多种野生动物生长于此,其中马鹿、紫貂、水獭、猞猁、棕熊、獐子等1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驰名中外的飞龙鸟等近百种飞禽栖息林间。都柿、红豆等野生浆果、山野菜和兴安灵芝、黄芪等珍贵药材的600 多种植物以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野生猴头蘑、桦树蘑、油蘑、黑木耳等食用菌遍布岭上。地下已探明有大理石、莹石、粘土、陶粒页岩、泥炭土、澎润土、铜、钼、铅、锌、铁、金、银等多类矿种,其中针铁矿三氧化二铁(铁红)含量高达90%以上。可谓是资源丰富,遍地是宝。 碧水镇机关的配套科室齐全,财务、劳资、民政、妇联等科室紧跟区局工作开展步伐,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健全管理机制,转变工作作风,为镇场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直属的医院、学校、社区、采运大队及管护队等单位职工整体素质良好、工作态度积极、作风扎实稳健,在碧水党委及0的带动下,学校和医院为碧水镇场的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献计献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和职工身体健康;营林、管护、林政、资源监督部门各司其职,促进了地方木材生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和森林扑火队实现了专业化和年轻化,在半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屡建战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派出所和综治办为碧水镇提供了平安的社会环境,给镇场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
呼中镇 |
呼中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管辖。位于呼中区境偏北部,为呼中区0驻地。“呼中”,因位于呼玛河中游而得名。原属呼玛县管辖的林区,1964年8月,划归大兴安岭特区管辖,始设呼中林业公司,林业人口迅速聚集,形成自然镇,1972年始称呼中镇。1987年4月,正式设置呼中镇。 呼中镇 呼中镇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林业城镇之一,林碧线铁路经此设站。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镇内建成3条主要街道。镇办工业有木器厂、五金厂、制毡厂等。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万人。镇0驻地向阳路。 呼中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脉的北坡,呼玛河中上游,局址设在山环水绕、风景秀丽的呼中镇内。内外交通十分便利,铁路直驱腹地,林区公路四通八达。近二千公里的公路与铁路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国际互联网可直接与世界各地取得联系。 呼中林业局是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辖的政企合一的国有大型森工企业,人口五万。1965年开发,1970年正式投产,三十年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652万立方米,上缴利税4亿多元,曾有40余项工作受到国家、省和林业部的表彰199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目前,全局已形成六个综合林场、一个经营所等24个基层生产单位。现有固定资产原值4.5亿元。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呼中林业局抓住这个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换企业机制,大刀阔斧地实施了林场机构改革,并对全局小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产权改革,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自然资源 在呼中的广阔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森林物产资源。森林覆盖率为89.3%,活立木蓄积3970万立方米,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约占80.6%,还有樟子松、云杉、白桦、杨柳树等。林中有马鹿、紫貂、水獭、猞猁、棕熊、獐子等50多种野生动物生长于此,飞龙鸟等近百种飞禽栖息林间。有都柿、红豆等野生浆果、野生猴头蘑、山野菜和兴安灵芝、黄芪等珍贵药材600多种植物等遍布岭上底下已探明有麦饭石、大理石、莹石、粘土、陶粒页岩、泥炭土、铜、钼、铅、锌、铁等多种矿藏,其中针铁矿三氧化二碳(铁红)含量高达90%以上。可谓是资源丰富,遍地为宝。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198340公顷,保护区内山峦竞秀,古木参天,珍禽奇兽,栖息繁衍,展现着原始林莽的雄浑气象,有重要的科学考察价值。 -渡假建设项目 信 呼中镇 息类型旅游招商 产业类型0招商-旅游开发 产业规模2000万到1亿 所属区域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市 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 2、建设单位:呼中区人民0 3、建设性质:新建 4、前期工作情况:呼中区隶属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主脉伊勒呼里山北坡紧邻分水岭区域,呼中区是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辖的政企合一的大型森工企业。呼中区1965年开发,称呼中区(林业公司)。1970年正式投产。1973年称呼中区(林业局)。区址所在地呼中镇,区0驻中新大街。辖呼中、呼源、碧水、宏伟4镇(林场),呼中、苍山、雄关3个林场和呼中森林经营所。总人口44546人。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等。境内地势西南部多高山峻岭,东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由西南向东北海拔逐渐降低的地貌特征。主要景点有:1、秀中园;2、老知青纪念馆;3、林产工业展厅。 5、承办单位:呼中区旅游局 6、产品简介:呼中镇休闲度假区是中国通向北部铁路的一个终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同样的深幽,是来到呼中这座山城扑面而来的感受,这种深幽静溢,让你全身浸润在安宁和祥和有氛围中,不觉间身心变得极大的放松。“兰不因居于深谷而无芳”,城市因为落座在幽远的山林深处,就更有一番别致的情调。四周连绵起伏,重重叠叠和山峦,把这座山城与山外的城市远远的隔开,肆无忌惮地昭示着自已的与众不同,鳞次栉比的楼房是城市的标志,但这里的楼房高不过五六层,多不过几十座,相隔远远的,静静地卧在那里。平整的柏油路因三三两两目田自在驶过的车辆而显得格外的宽敞,间或两三的行人,从容地点缀着山城动人的宁静和安逸。 7、项目简介:呼中镇旅游度假区内绿化条件较好,诸多林地稍加处理即可利用,土壤种植条件能够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现状道路系统基本为格网式布局,路面质量较好。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两种,即呼林公路和林碧线铁路。 8、产品市场预测:呼中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呼中旅游业在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中的布局,决定了应该重点吸引观光旅游市场的旅游者,这符合目前我国国民的旅游动机构成特点,此外,观光旅游容易形成规模,有利于在短期内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接待收入;呼中的垄断性旅游资源及较高的知名度,容易吸引观光旅游者;最后,观光旅游市场是呼中规划期内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市场类型。 9、效益分析:按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人均消费1000元。利润率35%计,年可实现利润1750万元,投资回收期5.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