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县境南部边缘,东邻南康县,南与上犹县交界,其余周边分别与左安、南江、草林、珠田等乡镇接壤。镇政府驻地禾源圩距县城22公里。辖10个村委会、191个村民小组,5254户、20539人(其中非农人口663人)。
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耕地862公顷(水田824公顷,旱地38公顷),2003年产粮食56400吨、晒烟1吨,年出栏生猪11205头。禾源镇是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03年全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93.3公顷,年产种子420吨,产值168万元。豆浆依是禾源镇的一项特色产业,2003年豆浆依专业户达126户,日产量可达500公斤,产值200万元。禾源还是全县油茶的主产区之一,2003年油茶林面积6000公顷,产茶油250吨。
禾源镇花岗岩资源储量丰富。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外商投资开发,2003年全镇有花岗岩板材加工企业18家,采石场20个,年产花岗岩板材50万平方米,总产值2000万元。开发的“江西红”、“芝麻白”花岗岩品种在省内外享有声誉,远销全国各地。镇办企业有木制品厂、粮食加工厂等。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坑(口)禾(源)公路自遂桂线坑口至禾源圩镇,全长12公里,禾源至店背公路直通赣南,每日有客车往返,交通便利。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7所,村初小14所,中心卫生院1所。镇内还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等文化设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06.8平方公里 | 360827109 | 343000 | 0796 | 查看 禾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禾源社区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禾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禾源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禾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富溪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富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溪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三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黄坑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小黄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洞溪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洞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黄背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黄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山坳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山坳村谷歌卫星地图 |
谷团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谷团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杂口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杂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严塘村 | ·遂川县旅游·遂川县特产·遂川县十大特产·遂川县十景·遂川县 | 0 |
---- |
查看 严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泉江镇 |
泉江镇--遂川县城所在地,位于县城东南部,地处(南)昌赣(州)、遂(川)井(冈山)、遂(川)桂(东)公路交叉和遂川江上游左、右溪河汇合点,距省会南昌333公里,距吉安117公里,距赣州92公里,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辖38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438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30907户;总人口96085人。境内土地总面积188.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662.4亩,林地215055亩,城区面积13.1平方公里。二OO四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2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413.9万元;实际引进内资4400万元,外资30万美元;全年人均增收达500元。 泉江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宋建隆元年(960年)起,该镇(原为水南乡和水北乡)便开始成为龙泉县治(遂川县)设立地,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变化,至民国32年(1943年)1月1日,将水南、水北合并,正式定名为泉江镇。1995年6月将原瑶厦乡、泉江镇建制合并为泉江镇,镇政府设原瑶厦乡政府。2001年12月又将原上坑乡、盆珠乡、泉江镇合并建制成泉江镇,目前已成为全县最大的乡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曾三次率领工农红军进驻泉江镇,建立0遂川县委员会,创建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现有毛泽东旧居、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西庄红军烈士纪念碑等多处革命遗址、座落在四农村孙坳后山的新石器时代至晚商时期的天子地古文化遗址和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点将台,是遂川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泉江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105国道、赣奥高速公路遂川连接线--井岗山大道、遂井公路、遂桂公路、遂堆公路、遂大公路贯穿全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新建、改建的工农兵大道、东路大道、文献街、交通路、川江路等14条主要路街均为水泥路面,宽直平坦,纵横交错。程控电话、有线电视、GSM基站均已开通,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
雩田镇 |
遂川县雩田镇地处遂川县东北部,隶属遂川县人民政府管辖,东北面与万安县接壤,东临碧洲镇,西接衙前镇,南毗泉江镇,东南与枚江相接。全镇土地总面积191.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共辖2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邮政编码343901。 雩田镇始建于宋治兴年间,历史文化悠久,雩田镇自古以来即为赣中南四大著名圩场之一,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每逢圩日,商品琳琅满目,人山人海。全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丘陵,境内最高点为万福仙,海拔473.8米,最低点夏溪,海拔82米,也是全县最低点,境内一般海拔在90—130米之间,全镇山林总面积231178亩。辖区内主要河流有遂川江、横岭河、北澳陂,南澳陂,以及小(一)型横陂水库、小(二)型珊田水库、马机塘水库、米筛段水库、塘背水库。雩田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夏季最高气温39.8℃,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为1437毫米,无霜期290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雩田镇有野猪、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还有水杉等野生植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是遂川县的最大产粮区,还盛产蔬菜、大豆、花生、红薯、芝麻、荸荠、油菜、竹笋、茶油、松脂、山苍籽等经济作物。近几年来,苗木花卉业又日益成为全镇的特色产业。雩田镇从90年代以来就先后成立了生猪贩运、肉牛贩运、蔬菜贩运、苗木花卉、汽车运输、汽车车棚、板鸭加工、粮食加工等八大民间流通协会,并建立了肉牛鱼苗市场,仔猪交易市场,水果市场,商贸市场等四大专业市场,全镇商贸活动非常活跃,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4年末,雩田镇总人口55299人,总户数14391户,共有412个村民小组,其中城镇人口15000人,全镇以汉族为主,还有少量畲族人口,其中汉族人口占99.7%。雩田镇是遂川县的北大门,105国道纵贯全镇20多公里,赣粤高速公路绕镇而过,雩新线(雩田至新江)、七云公路(七郎山至万安)、遂碧线(遂川至碧洲)穿境而过,离县城12公里,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全镇安装程控电话4380座,手机5000多部,已开通小灵通及有线电视。. |
碧洲镇 |
位于县境东部,东北部紧邻万安县。镇政府驻地碧洲圩镇距县城21公里。管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全镇2954户12565人,其中畲族人口29人,农业人口10733人,非农业人口1832人。属半山丘陵地带,土地总面积115.22平方公里,地势由南东向北西倾斜。境内一般海拔为130—150米。碧洲小河穿越乡境,向东北注入遂川江。 全镇有水田668.6公顷,旱地38.08公顷。2003年粮食产量达5397.8吨,油菜籽48.9吨,薯类95.1吨,花生33吨,肉猪出栏6405头,生猪存栏3409头,母猪398头,家禽饲养28050羽,水产养殖面积280亩,水产品产量50吨。镇内有林场、土纸、竹制品加工企业、水电站、钨矿、良种猪养殖场、立体水库养殖等企业。 碧洲的山场经济竹木并举,是全县毛竹最大产区,东南部安子前、白水、珠湖等地盛产毛竹,毛竹蓄积量929万根,占全县四分之一,丰富的毛竹资源为生产土纸和竹制品加工业提供了条件。早在300多年前,境内就开始了土纸生产,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土纸的质量有所提高,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目前,镇内有土纸加企业28家,土纸年产量达15万担,土纸销往广东、福建等省和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冬笋丰年产量可达600吨。还以毛竹、小山竹为原料发展竹制品加工,其中高级保健席、空心席等竹制品是传统产业,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3家竹制品加工企业。为保护和增加毛竹资源,九十年代以后,全镇建立了3万亩毛竹基地,对1.2万亩毛竹进行了低改,以利资源的永续利用。2003年始,在碧洲镇6个村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全镇有林业用地5282.2公顷,其中用材林5060.1,活木蓄积45662平方米,有油茶林面积176.3公顷,森木覆盖率68.07%。 2001年2月,赣粤高速公路碧洲段开始施工,2003年12月竣工通车,高速公路贯穿碧洲5个行政村,境内通车里程12公里,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中,全镇共拆迁房屋63栋,面积11014.16平方米,附属房面积1895.62平方米,征用水田589.75亩,征用菜地、旱地、果园、水塘、荒地、林地等共计1458.61亩。. |
草林镇 |
草林镇是江西省遂川县中部地区的一个商贸重镇,是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开辟井冈山第一个红色圩场。 该镇位于东经114°23′北纬26°15′,属低山丘陵地区,四周环山,中为盆地,全镇土地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1.9万亩,山地18万亩。现辖14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共有1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万人,其中城镇居民0.6万人,以汉族为主,畲族人口仅有20人。 全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24度,全年无霜期31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乡域经济以农林果工(矿)业为主,金桔、矿业、蚕桑已成为本乡镇的主导产业。2004年工农总产值8590万元,财政总收入198.5万元。农民纯收入2233元,比上年增收335元,先后兴办省级先进企业建材铸造厂及金矿、机砖厂等十多家乡镇企业。全镇现有中小学19所,镇文化站为全省百强文化站,先后荣获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全省体育先进乡镇等称号。此外,还有全市一流的希望小学,别墅式的敬老院及省级达标中心卫生院及省“三星级”文明社区。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该镇东邻县城、南近赣州、西通湖南、北抵革命圣地和旅游圣地井冈山,遂井(遂川至井冈山)、遂桂(遂川至湖南桂东)省级公路贯穿全境,距105国道20公里,距赣粤高速公路30公里,且又是高速公路挂线乡镇。车水马龙,南来北往,交通十分方便。 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 该镇境内资源富庶,岩金、石灰石、瓷土、砂金等储量丰富且品位高,有多年的开采历史。吉安三宝之一的果中珍品——金桔,年产量200多万斤,现建有重点特色农业工程“百里金桔长廊”,及冠溪千亩高标准金桔示范基地,并以每年数百亩的速度发展。作为中国茶油、板鸭之乡的中心大镇,竹笋、生猪、花椒子、松脂、山苍籽等大宗农副产品渐成规模,急特有识之士前来开发。 三、水源充沛的电力优势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现代人更怕“有米无柴火来煮”。要发展工业,全靠电力当先。该镇左溪河流入境中,禾源水由南面入境流经唐尔、冠溪等村汇入左溪河,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目前,该镇通过招商引资,挖掘资源引进外商兴办了装机容量2400KW的“青龙电站”和装机容量500KW的“车山陂”水电站,两电站已于2004年6月份投入生产,为发展该镇工业提供了电力保障。. |
堆子前镇 |
遂川县辖镇。县金橘主要基地。1949年为堆子前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设镇。位于县境西部边界,镇政府驻堆子前圩,距县城22.5公里,面积105.2平方公里,人口1.9万。遂(川)井(冈山)公路纵贯全境。辖堆子前镇居委会及堆子前、河籁、七坪、集龙、卜侯、庙前、鄢背、葫芦、陂田、久渡10个村委会。地处山区,遂川江上游右溪河流经北部。农业主产水稻,产生姜、茶叶、油茶、柑橘、蜂蜜。尤以金橘称著,产品远销国内外。乡镇企业有密饯、姜片、藤器等厂。. |
左安镇 |
左安镇位于遂川县西南部,东临南江、禾源,南与上犹县一脉相连,西与湖南桂东县和汤湖镇接壤,北与黄坑乡相连。镇政府驻地横岗村,离左安圩市场约200米,距县城52公里,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29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民小组,总户数7798户,其中农业户7527户,非农户271户,辖区总人口32112人,其中农业人口31586人,畲族人口243人,非农人口526人。全镇土地面积有156.52平方公里,地形为两面高中间低的狭谷长河小盆地。最高峰为轿子顶海拔1442米。境内有左溪河,由汤湖入境,经五个村后流入南江乡。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省道遂桂公路穿境而过。贯穿冲溪、东光、横岗、连河、白云,是遂川西南部的中心乡镇和中心集镇。 镇域经济以农业为主,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7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490万元,财政总收入179.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7万元,人平纯收入1746元。 全镇有耕地1866.9公顷,其中:水田1720公顷;旱地146.8公顷,2004年粮食总产13535吨,其中稻谷12866吨;林业资源较多,林地面积9200公顷,森林覆盖率65.1%;林木储积量123772立方米。其中油茶林近8万亩,年产油茶籽390吨以上,此外山上还有大量的杉木、松木、毛竹及野生药材,办有果园、茶园、药园,镇内盛产竹笋、红薯、茶叶、豆类、花生、荞头、高山朝天椒等。蚕桑是自90年代以后形成的新兴产业,镇内有桑园面积2000多亩,年产蚕茧近800担,百亩以上桑园专业村6个。仔猪是左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左安的仔猪以体形好、抗病能力强,早在建国前就远近驰名,左安的仔猪市场是县内最大的仔猪市场。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加快对良种母猪品种的改良,改良后的仔猪已远销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全镇已建立良种母猪饲养、仔猪繁育小区4个,其中东光仔猪繁育小区饲养母猪100头以上。全镇年生猪出栏7503头,生猪存栏6504头,仔猪近4万头,母猪近3000头。 境内水资源较丰富,为充分利用水资源,通过近年招商引资,有已竣工投产的3200千瓦冲溪浙临电站,还有在建的裕元电站、高石电站、望月白潭电站。. |
高坪镇 |
遂川县辖镇。1956年为高坪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南,与湖南省桂东县接壤,距县城50.4公里,面积115.5平方公里,人口1.4万。镇政府驻大塅。遂(川)桂(东)公路从镇东北入境至镇中心后向北入湖南省的桂东县。辖高坪、卷旋、禾坪、蓝村、桃洞、中村、源水口、青草、车下、茅坪、白沙、明坑、牛岭13个村委会。境内崇山峻岭。左溪河从西南向东北穿流出境。农业主产水稻。林业产木材、毛竹、油茶、松、杉。盛产中药材。高坪圩为赣湘两省毗邻地区农贸市场,以笋类、木竹制品交易为大宗。. |
大汾镇 |
大汾镇位于遂川县西部,南界湖南省桂东县,西界湖南省炎陵县,北抵井冈山,东西两侧分别与西溪、黄坑、戴家埔乡毗连。全镇有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即:大汾、滁峰、乐天、江厦、寨溪、寨南、石花、螺汾、草汾、洛阳、双嵊、和坪、文溪、石狮、鹿坑、山田、桃坪、竹坑、滁洲、石门岭、高兴、庄坑、上坳、圩镇居委会、移民社区居委会,有347个村民小组,8552户,36118人。全镇土地面积300.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2公顷。经济以农业为主。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拥有待开发装机3.4万千瓦的遂川江北支梯级龙头电站,境内现有10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0000多千瓦,年发电量为3500万度。全镇林地3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毛竹贮量达450万根。 工业以水电、建材、木竹加工、折扇、硅矿、粉石英、钾长石、机砖等近百家企业,拥有待开发的蕴藏量达500万吨的石灰石矿床。至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600万元,工业总产值8870万元,财政总收入23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998元。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以热水洲为中心的温泉洗浴和生态景区与井冈山市旅游山水相连,距井冈山市仙口仅2.5公里,系“大井冈”范围,热水洲温泉带长50米,宽10米,水温达68℃,日流量2500吨。景区内原始森林茂密,有奇峰、峭壁、怪石和峡谷、飞瀑如练、苍山似海,其深幽古朴和完全自然的原始状态,令人留连。此外,圩镇的千年古街、高山梯田、百年铁树、万亩竹林、洛阳围屋等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都具开发潜力。 金桔、竹笋、香菇、生姜、板栗、油茶、荞头、绞股蓝茶是大汾有名的土特产。折扇仍然是大汾镇的传统手工艺品,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产品保持12个品种18种花色,远销全国各地。 大汾圩镇古为赣南四大圩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圩镇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亮化、净化、绿化,是江西省首批“村镇建设先进乡镇”之一。 大汾镇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中心是全省“百强文化中心”。农民剧团长期坚持演出活动,并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并获奖。“拥军优属”工作获全省“双拥模范乡镇”称号。大汾镇党委、政府从1992年于2003年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
衙前镇 |
衙前镇位于革命摇篮—井冈山下的遂川县东北部,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谷称“小井冈”,为全县重点建设的六个大乡大镇之一,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遂川北部林区的交通枢纽,与105国道连通的雩田至井冈山市中心厦坪的于厦柏油乡路贯穿全镇,与衙双、衙五公路一起呈发散状连接周边乡镇,圩镇距105国道23公里、赣粤高速公路50公里,县城40公里,全镇11855人,2792户,9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境内属低山高丘地势。全镇基础设施齐全,村村通公路、电话、有线电视、移动通讯。圩镇建有移动、联通通讯基站,拥有日产2000吨的自来水厂和35千伏的变电站,各项配套设施功能健全,商贸繁荣,是经商、居住、度假的风水宝地。 衙前镇是一个林区乡镇,土地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0亩,林地面积16万亩,其中:毛竹林3。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0万立方米,毛竹储量400多万根,是遂川县木竹主产区之一。全镇工业生产起步较早,以木竹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初具规模,产品种类众多,有:木胶板、竹胶板、木地板、竹窗帘、木柄、木工艺品、实木家俱、花岗岩板等,全国乡镇企业500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秀州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秀州”牌商标为全国著名品牌,市级优秀外商企业浙赣公司生产的竹胶板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并广泛用于全国各大型建筑工地,如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场等。全镇农业初具产业化,境内特色农业有竹荪、茶树菇、茶油、蜂蜜、蚕桑、玉米、药材等,且已注册成立“红井岗”牌系列绿色特产开发中心。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清火、润肺、减肥、抗癌、防腐保鲜作用功效的食用菌中“皇后”竹荪生产发展势头喜人,产品包装精美,销售市场好,农业项目中食用菌竹荪、茶树菇、山野菜、蕨菜、笋干、苦斋、名贵花木、药材、草食畜禽、毒蛇等特色种养项目有待开发,市场潜力极大。衙前镇三个文明建设稳步推进,镇党委曾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镇机关为市级文明单位。如今,团结务实,善谋实干,开明进取的镇党政班子正带领全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衙前,热切期待您的加盟合作。. |
禾源镇 |
地处县境南部边缘,东邻南康县,南与上犹县交界,其余周边分别与左安、南江、草林、珠田等乡镇接壤。镇政府驻地禾源圩距县城22公里。辖10个村委会、191个村民小组,5254户、20539人(其中非农人口663人)。 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耕地862公顷(水田824公顷,旱地38公顷),2003年产粮食56400吨、晒烟1吨,年出栏生猪11205头。禾源镇是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03年全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93.3公顷,年产种子420吨,产值168万元。豆浆依是禾源镇的一项特色产业,2003年豆浆依专业户达126户,日产量可达500公斤,产值200万元。禾源还是全县油茶的主产区之一,2003年油茶林面积6000公顷,产茶油250吨。 禾源镇花岗岩资源储量丰富。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外商投资开发,2003年全镇有花岗岩板材加工企业18家,采石场20个,年产花岗岩板材50万平方米,总产值2000万元。开发的“江西红”、“芝麻白”花岗岩品种在省内外享有声誉,远销全国各地。镇办企业有木制品厂、粮食加工厂等。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坑(口)禾(源)公路自遂桂线坑口至禾源圩镇,全长12公里,禾源至店背公路直通赣南,每日有客车往返,交通便利。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7所,村初小14所,中心卫生院1所。镇内还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等文化设施。. |
汤湖镇 |
汤湖位于遂川县西南部,罗霄山脉南麓,与湖南省的桂东县毗邻,因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而得此地名。 总面积 97.38平方公里,辖12 个行政村,2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598人,有汉、畲两个民族。西南部为山区,东北部为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温湿和,雨水充沛。 汤湖交通便捷,资源物产丰富。省道穿境而过,距赣粤高速公路70公里、距京珠高速80里、距革命圣地井冈山80公里,境内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装机容量18万千瓦,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昼夜流量达2050立方米。主产茶叶,为名茶“狗牯脑”的原产地。 汤湖已被列为江西省级重点旅游名胜区,是井冈山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的组成部分,也是吉安市定为“大井冈旅游循环”(井冈山—一炎帝陵—一汤湖)的重点旅游风景点之一。已规划出三大单元景点:湖光粼波(含电站大坝、水上俱乐部、快乐岛),茶园览翠(含茶园览翠、茶苑品茗、狗牯脑茶坊), 泉涌珠环(含地热研究所、皇华仙、汤湖温泉、汤湖仙居)。 近年来,该镇以招商为总抓手,以加大投入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7732万元,财政收入剔除安村电站税收后为158万元,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引进了香港金鹏公司、浙江人和建材、香港联裕集团、北京华鑫鼎美科贸中心投资上亿元的企业进工业园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茶叶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 美丽的汤湖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热情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
珠田乡 |
珠田乡位于遂川县城西南郊,乡政府所在地距遂川县城4公里,遂桂、遂井公路穿境而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曾亲临视察过珠田乡,给珠田乡人民带来了亲切的关怀和无比的温暖。 珠田乡有10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人,全乡总面积89.1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7525亩,耕地面积15520亩,境内地势起伏小,一般海拔200—250米,左溪河由草林冲入境流过境北,全县最大的引水工程—南澳陂就在其境内。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均气温在16℃—20℃之间,气候条件好。 乡内资源丰富,物产众多,有石灰石、花岗岩、林木、松香、油茶、山药材等。珠田石灰石蕴藏量达1000万立方米,碳酸钙含量高,所产石灰雪白纯洁细嫩,据《龙泉县志》记载珠田石灰曾为贡品。更负盛名的被誉为“腊味之王”—板鸭,珠田板鸭集色、香、味、形于一体,目前年生产加工板鸭100万只,产品已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和港澳地区,1989年-总-亲临珠田板鸭厂视察工作。 珠田乡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通讯网络可覆盖全境,水电资源丰富,年发电量26000万伏安的草林冲水电站就座落在该乡境内。 珠田乡不仅交通、通讯便利,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更难得的是有珠田乡人民的勤劳、纯朴,是各位客商投资伟业的好地方。目前,珠田乡境内企业有近二十家。. |
巾石乡 |
巾石乡位于江西省遂川县东南部边缘,东邻万安县夏造镇,南界南康市隆木乡,西北与我县泉江镇、枚江乡、碧洲镇接壤。全乡土地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户数5785户,总人口24293人。境内竹木、矿产资料丰富,水利基础设施健全,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六座。交通十分便利,105国道横贯全乡18公里,赣粤高速公路横跨全乡12.6公里,且有一出口在本乡汤村105国道结合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1公里,距赣州75公里,距井冈山机场80公里。通讯极为便捷,程控电话、微波传真、移动电话直通世界各地。电力供应充足,既加入了省市输变电网络,又发展了一批总装机容量近3000KW锦峰电站、东溪电站等民营水电企业。 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县粮油主产区之一,2004年粮食总产10330.8吨,油茶籽产量1300吨。近年来,生猪产业迅速壮大,2004年全乡生猪出栏13000余头,饲养母猪1250头,产仔猪22000多只;果业生产已初具规模,2004年水果产量达377000公斤。 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已经形成木竹、生猪、果业三大主导产业和木竹加工厂、板鸭厂、干果加工厂等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此外,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先后成功了引进了香港创辉铝业有限公司、福瑞达彩印包装厂和杰达鞋业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 这里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良的环境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
大坑乡 |
遂川县辖乡。1950年为大坑、赤坑等乡,1956年合为大坑乡,1958年成立大坑公社,1984年复改大坑乡。位于县境中部偏北,距县城14.4公里,面积157.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乡政府驻禾溪。遂(川)长(隆)公路经此。辖禾溪、案前、下长龙、长隆、板坑、大洲、黄坑、大坑、罗坊、灵潭、林溪、冷田、九田、圆洲、太平、赤坑、高倚17个村委会。北部为低山丘陵,遂川江上游自西南向东曲折流经南部。农业主产水稻,盛产茶油,茶叶、金橘、生姜、蜂蜜、木材。矿藏有钨砂。多水电站。. |
枚江乡 |
枚江乡位于遂川县城东南面,东枕碧洲白水仙,南临泉江镇,西依遂川江,山环水绕,景色秀丽。距县城只有8公里,距105国道线仅6公里,赣粤高速公路遂川出口挂线贯穿全境,与县工业区隔河相望。 全乡共辖16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828户,总人口2.1万人,国土总面积69.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6万亩,山地面积7.4万亩。东南部属山地丘陵,西北部为遂川江南岸的大片平原。 境内资源富庶,粘土、岩石量大质好,优质大米、红毛鸭、生猪产量位居全县前列,果园面积达4.5千亩,已到盛果期的奈李、板栗、蜜桔、脐橙等就有4千亩,年产鲜果1万吨,速生丰产林25000余亩,中药材、花椒子、山苍籽、松脂、棕叶等大宗农副产品渐成规模。粮食、生猪、板鸭加工已成为全乡三大支柱产业。 枚江圩镇是近几年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后起之秀,已水泥硬化的农民一条街,每日迎来成千上万的客商。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的商贸市场已竣工投入运营。板鸭供销贸易市场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规划、设计之中。 全乡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三分之二的村已装上了有线电视,移动和联通基站相继开通,自来水工程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以圩镇为中心、沿赣粤高速公路挂线左右幅射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纵横交错的街道正在着手美化、亮化、绿化工作。 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枚江,经过全乡人民长期的努力,如今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的改观,旅游资源优势日益凸显,青山绿水,处处春意浓浓,秀美的山川,令每一位到来者流连忘返,葛仙岩的奇险、白水洞的神幽,每一处无不扣动游客的心弦。枚江民风纯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由来已久,人才济济,枚江籍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傍枕滔滔泉江水,笑迎挂线四方宾,高速公路挂线的开通,特有的区位优势,使枚江一跃成为全县对内对外的“窗口”、投资的热土。枚江先后成功引进了金龙鞋业有限公司、华利来鞋业、宏泰电子元件厂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牛仔脑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枚江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良的环境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
双桥乡 |
双桥乡位于遂川县东北边陲,分别与万安县潞田镇和高陂镇、衙前镇、新江乡、泰和县桥头乡接壤。乡政府驻地距县城 54 公里 ,辖 6 个行政村、 60 个村民小组,共 1420 户、 6652 人,国土面积 97.22 平方公里,有山场林地 11 万亩、耕地 8610 亩。 ——物华天宝资源丰 。全乡森林覆盖率达 70% ,活立木蓄积量 40 万立方米、毛竹 60 万根,“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开发潜力犹似玉女闺中待嫁;全乡有果园 1800 亩、西瓜近 1000 亩、甘蔗 300 亩、药材 300 亩,盛产柑桔、脐橙、红桔、西瓜,年粮食总产量 3420 吨、蚕茧 24 吨、生猪出栏在 10000 头以上,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农副产品物美价廉;赣江支流蜀水穿境而过,上中下游梯次水电资源仅扩建双顺电站。 ——安居乐业民风淳 。双桥人民勤劳纯朴、热情直爽、大方好客,在林茂粮丰的富庶环境里创业致富,建设美好家园。双桥各级党政组织始终关注民生,求真务实的作风不丢、为民富商的使命不忘、执政为民的宗旨不变,“你兴业、我发展”的责任诚寻精心合作者共分享。 ——招商引资情意真 。制订了一系列外资民资进入遂川(双桥)创业的优惠政策,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情意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亲商重才的投资环境、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迎接四面八方有识之士及商贾创业。 ——基础设施优势显 。全乡公路里程 43 公里 ,已硬化 21.6 公里 ,四通八达的外联通道无“瓶颈”;圩镇正在完善绿化、硬化、亮化,自来水扩改工程年底将竣工,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 4 座移动基站信号全覆盖,并有网前供电和 20 亩企业发展用地“零付费”使用; 43 名教师近 800 名学生的学校实行封闭寄宿制、卫生院 9 名医务人员和 13 个村级医疗便民点随时为健康护航、存款余额突破 2000 万元的农信银行竭诚满足金融服务,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和客商的利益。. |
新江乡 |
新江乡位于遂川县西北部,距县城64公里,东邻双桥乡、南与衙前镇交界、北与泰和县接壤、西北靠井冈山市、西南与五斗江乡连接、全乡土地总面积为188.01平方公里,共有11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307户,总人口10402人。2004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038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436万元,工业总产值6920万元,粮食总产量690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财政总收入196.6万元,全乡党支部17个,党员306名。 新江乡是全县的重点林区乡之一,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19万余亩,森林覆盖率为82.8%,活立木蓄积量为130余万立方米。历来是全县的产材大乡,素有“-”之称,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材2~3万立方米,为县内企业提供间伐材、纤维材、企业用材近2万立方米。 同时新江乡也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属一季稻区,有耕地11595亩,人均占耕地1.12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多项扶持政策发展蚕桑生产,通过大力推行杂优水稻,粮食自给有系,经济作物以蚕桑为主,全乡桑园面积达1120余亩,2004年养蚕1650张,售茧1240担,售茧收入上百万元,林业资源丰富,现以发现的珍稀树种有水杉、银杏、罗汉松、红豆杉、楠木等,主要农特产品有竹笋、松脂、蜂蜜、香菇、木耳、生姜等,所产红芯杉享誉全国,广泛用于建筑,装修等行业,乡镇企业有新海化工有限公司、铅笔厂、火柴合片厂、木竹制品厂、高尔夫球钉厂等5个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赣绿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落户在县工业园区。 乡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组组通路、通电话,有十个村通班车,有6个村可接受移动信号,有10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全乡平均每2户装有一部电话,有线电视安装率达50%,97年11月开圩以来 (圩日3、6、9),市场呈现初少繁荣稳定,圩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300米长,24米宽和150米长,18米宽的主街道已硬化,美化,并建有日产3000吨的自来水工程、下水道工程,垃圾处理工程配套工程已建成使用,于新公路在2004年底全线通车,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
五斗江乡 |
五斗江概况 遂川县五斗江乡位于遂川县西北边境,与井冈山相邻。圩镇距县城67公里,距井冈山茨坪(原市区)39公里。全乡9个行政村,人口1.23万人,总面积227.59平方公里。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7922万元,财政总收入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7元。 五斗江战斗:五斗江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5月7日,-率红四军军部和二十八团在五斗江打败了驻赣敌军杨如轩部的两个团,取得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首次大捷——五斗江战斗的胜利。现保存有完整的五斗江战斗遗址的环山战壕,和一些红军书写的标语,为纪念这段光辉历史,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把五斗江的名字唱遍了大江南北。 龙泉码:五斗江盛产杉木,历史上杉木靠水运至赣江乃至长江的码头,木材交易频繁。为了准确计量木材的材积,明朝末年,兵、吏两部尚书郭维经和他的女儿发明了龙泉码,这种计材方法以后在我国得到推广与使用,一直沿用至解放后。龙泉码比欧洲的同类计材方法早300多年。五斗江乡五斗江村现保存有清朝乾隆年间为纪念郭维经而建的尚书第牌坊。. |
西溪乡 |
西溪乡位于遂川县中西部山区,距县城40公里。东邻堆子前镇及草林镇、西连大汾镇、南邻黄坑乡、北与井冈山接壤,乡政府驻地千秋村。所辖8个行政村,156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4430人,总面积为6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58亩,林地面积6800亩。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财政总收入9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村村实现了通电、通路、通电话,久营公路和西黄公路呈“十”字型贯穿全境,并开通了“廖坊——县城”的客运线路。 西溪乡传统经济以林农为主,金桔、油茶、养殖是主导产业。全乡金桔种植面积达6002亩,年产量1500吨,现正在实施金桔低改工程和薄膜保鲜技术应用的推广;全年出栏生猪6000多头,年产出商品鹅鸭13万多羽,养兔是新兴的产业,现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近两年,通过招商引资的带动,豆浆衣、陶瓷等传统手工业以及油、茶等农业产品深加工的工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圩镇建设欣欣向荣。近两年,己在圩镇集中安置深山区地质灾害移民89户382人,供销社老街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有线电视系统己完善且覆盖面迅速扩大,教育、卫生、娱乐等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
南江乡 |
南江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四周分别与禾源、左安、黄坑、草林接壤。乡政府驻地南江口距县城36公里。辖6个村委会,78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乡2599户,10980人(其中农业人口10644人,畲族 6 人,土家族 7人)。乡财政总收入56.4万元。 全乡土地总面积46.75平方公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群山绵亘,左溪河岸为河谷盆地,其余多属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左溪河由东南向西北流贯乡境中心。大沙河和扬芬河分别自西、南两面入境,在排村、游渡汇入左溪河。境内水源丰富,适宜兴建水电站。2003年由个体户扩建改造中顺电站(原装机110kw,改装机600kw)和象形电站(原装机75kw,改装机500kw)。据中国南方地质勘探大队勘测,境内矿产丰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每日有一千多名群众在境内东南山上及左溪河内淘金,富了许多人。由于政策的限制,深层次的金矿以及稀土矿、瓷土矿、钨矿等都有待有资质者去合法开采。 全乡林业用地47828亩。1990~1994年,累计荒山造林5721亩(其中国户联营1750亩),基本消灭荒山。樟、松、杉、毛竹等用材林17035亩;油茶20166亩,1981年茶油产量22万斤,是全县油茶重要产区之一。通过乡办果园基地(种金桔107亩)示范、对农户以资金、科技、信息等服务,有1040户种植金桔1320亩,全乡年产金桔201吨,是全县金桔主产区之一。 全乡耕地面积7118亩(其中水田6353亩,旱土765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3203吨,玉米15吨,大豆21吨,花生21.5吨,油菜籽7.5吨,红薯56吨;茶园90亩,产茶叶7吨;桑园165亩,年产蚕茧13吨;果园3240亩,年产256吨;出栏肉猪3462头,存栏肉猪1749头,母猪193头,存栏黄牛438头,水牛10头,饲养家禽4.97万羽。农业总产值(不变价)589.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6元。 全乡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6所村级小学,其教学楼9000㎡全部是1990~2004年投资270万元新建的。小学经过网点布局调整,共有34个教学班 ,1075名学生 ,48名教师;中学共有教职工28人,10个教学班,学生517人,入学率达到97.33%。. |
黄坑乡 |
黄坑乡位于遂川县西南部,东邻南江乡、草林镇,西接大汾镇和湖南桂东县清泉镇,南临左安镇,北连西溪乡。距县城40公里,总面积75.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18600多人。 [气候环境] 黄坑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溪水长流、举目清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森林茂盛、风景秀丽。全年无霜期约286天,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 [经济建设] 2004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654万元,完成财政收入99.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1万元,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720万元,外资38万美元,引进进县工业园区项目4个。 [基础设施] 黄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十分便利,距遂(川)桂(东)线仅6公里,均为沥青油路,铺通了黄(坑)西(溪)水泥公路,开通了程控、移动、联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 |
戴家埔乡 |
戴家埔乡位于遂川县西部边陲,南接湖南桂东县,西界湖南炎陵县和营盘圩乡,东、北连大汾镇,乡政府驻地距遂川县城70公里,距湖南省桂东县60公里。 全乡土地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有油坑、七岭、阡陌、大洞、川桃、淋洋、立新、清秀、福龙、双桥、戴家埔等11个行政村和水东居委会1个,168个村民小组,3223户,共13369人。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3900万元,财政总收入80万元。全乡境内地势起伏大,最高处是罗宵山脉主峰南风面,海拔2120米,最低处海拔400米。气候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16.6℃,全年无霜期约274天,年平均降雨量1880毫米。乡域经济以农林为主,茶叶,中药材,毛竹为本乡的三大主导产业。 本乡特产“老仙”牌井冈老仙茶具有“外形翠绿披毫、香气清高纯正、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厚特甘、回味悠长耐泡”等优异的自然品质。1988年荣获江西省乡镇企业系统名茶评比第一名,1989年、1991年、1993年、2000年在江西省良种名茶评比中荣获优质名茶最高荣誉,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2003年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被指定为中国首届国际都市候鸟节专用茶、被国家工商部门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堪称中国名茶后起之秀、江西名茶之珍品。 高山中药材品种有:云木香、牛膝、玄参、西芎、玉活、白芍等,种植面积3000多亩,可供种植药材的山场面积有20000余亩。 此外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硅矿石、钾长石、瓷土、钨矿、铜矿、铀矿、云母等;水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全乡建成的水电站12座,装机容量达10935kw。. |
营盘圩乡 |
营盘圩乡地处遂川县西南部,地处两省三县(江西省与湖南省,遂川县、炎陵县和桂东县)交界处。据曾氏族谱所著:咸丰丙辰年泉城失陷,邑侯博厚,避寇于此,设营团练兵,尔后称营盘。后来在此建立圩场,故称营盘圩。解放前属戴圣乡所辖,解放后期属大汾区,称关口乡(因旧时进乡险要,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意)。1958年与戴圣乡合并为戴圣人民公社,1959年又分开为关口公社。1969年关口、戴圣合并称营盘圩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改称营盘圩乡人民政府,沿用至今。乡政府驻地营盘村肖家湾,海拔860米,是江西省海拔最高的乡政府所在地。距遂川县城98公里,是遂川县最边远的乡镇,也是边贸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全乡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63人,也是全县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小的乡。 全乡国土总面积70.94平方公里,地处罗霄山脉东侧高山地区,山峦逶迤,群峰高耸,地势由南面、西北面向东北倾斜。境内最高海拔2003米,一般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境内环境显著特点是山高、水清、雾绕、气候凉、景色美,温润多雨,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仅15.1℃,素有“天然空调城”之美称。全乡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公益林26263亩,省级公益林3094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82%,拥有着成片的原始次森林和大量的珍稀树种——红豆杉。营盘圩绿色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高山绿色食品,有节短鲜嫩、大小匀称的冬笋,还有野百合、花椒、新世纪梨、红军菜,更有“中国山珍美誉”的红薇菜。主要以毛竹、药材为主导产业,境内有着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和旅游资源,全乡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以小水电为主,全乡现有电站19座,总装机19000KW,是全县有名的“小水电之乡”。 营盘圩山川秀美。这里有形神兼俱的石人、石马、石金钟,伴着优美传说的油箩冲,展翅欲飞的岩婆石,波涛戏涌的龙潭瀑布,层层叠叠的五叠泉,别有洞天的猴垓下,逶迤长米的雷公岩等等,都有待世人的开发。 营盘圩更有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千年鸟类绿色通道——牛头坳,现已确认为全国第二大候鸟迁徙通道。2002年9月至10月,中日江西营盘圩鸟类环志研讨会曾在此召开,国家林业局专门在此设立了鸟类环志站。每年秋分前后,国内外鸟类专家云集于此开展鸟类环志活动,更成为营盘圩得天独厚的品牌。 为进一步加快营盘圩乡的发展,经乡党委研究决定决定把千年鸟道项目(牛头坳)、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风力发电项目(牛头坳)列为我乡实地考察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