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遂川县 >> 禾源镇 >> 谷团村

谷团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谷团村谷歌卫星地图)


谷团村简介

  谷团村位于禾源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民小组,人口2300余人,农户515户,党员50名,预备党员1名,谷团村具有丰富的名胜资源,例如石公背石婆、马蹄山、青龙峡等风景区。禾源镇工业一区、二区以及原老石板厂都在谷团村范围。工业园区的投产有效解决了谷团村村民就近务工、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谷团村处在禾源镇工业核心区,抓住这些机遇,谷团村各项事业都有了有效推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7109 343000 -- 查看 谷团村谷歌卫星地图

谷团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谷团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禾源社区

  禾源镇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位于禾源圩镇中心,南靠镇政府和机关大院,东倚老圩镇,西靠禾源河,北连沿河路。总面积2.6平方公里,目前圩镇社区辖4个小组,14个镇直单位,人口约21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6人,移民894人,流动人口916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23人。下设社区救助站、环境卫生监督站、民事纠纷调解站、公益事业服务站、文体活动联络站、老年活动中心等7个社区服务站,是一个集体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环境卫生、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禾源村

  禾源村地处禾源镇中心,与谷团村、山坳村、小黄坑村、富溪村、严塘村、三溪村相连,气候温和,民风淳朴,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民小组,农户973户,总人口4321人,现有党员53名。禾源村有良好的水稻制种气候个、和环境,每年有300亩高产农田制种,为村民增收创造了有力条件,有9户大型养猪场、三型鱼塘养鱼,村民人均收入5800元,有大量在外创业人士,主要靠运输、经营零售店、县城务工等增加经济收入。全村党员、组长、村民思想觉悟高,退休干部也散发余热,为本地经济发展献策出力,村里发展态势良好,正向小康社会大步迈进。  

富溪村

  富溪村位于禾源镇东部,东邻珠田乡珠溪村,南接上犹县紫阳乡,西与三溪村、禾源村毗邻,北连严塘村。总面积23.5平方公里,总人口1420人,由古腾、下富、上富、乌石、深坳5个自然村组成,辖15个村民小组,村民姓氏以罗、王、赖、吴、何等居多。山峦叠嶂,溪水潺流,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山地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有耕地面积667亩,林地面积9900亩,有丰富的林木、油茶、毛竹等资源。有生猪养殖年出栏量800头的养殖大户2户,年出栏量100头的5户,耕牛养殖存栏量1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16户。  

三溪村

  三溪村地处禾源镇东南部,距圩镇月6公里,东邻南康市,南与上犹县紫阳乡交界,现辖27个村民小组,886户,约3217人,为禾源镇人口第二大村,全村共有党员43名。自建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油茶种植业、便民服务和石材产业四个产业小组。   三溪村矿产资源丰富,蕴含着大量可开采的花岗岩、石灰石、钨矿和稀土等矿产资源,其中花岗岩的开采加工已形成规模,全村共有采石场14个,年开采花岗岩140000立方米,产值600多万元,板材厂3家,年产板材700000平方米,产值约220万元。   农业产业繁荣,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300亩,年产种谷60.5吨,产值达70多万元,是全镇杂交水稻主要制种基地。优质高产油茶林近12000亩,年产茶油60吨,产值近240万元。  

小黄坑村

  小黄坑村位于禾源镇西北部,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都得天独厚,村总面积19.7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1640多人,农户432户,党员25名,预备党员2人,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叶氏族人。拥有叶氏敦本堂和清定桥,都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黄坑村山地资源丰富,花岗岩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小黄坑村拥有5家大型采石材场。村民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来源水稻制种、运输业、外出经商、外出务工等,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小黄坑村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政治文化建设、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小黄坑村正大步向文明新村迈进。  

洞溪村

  洞溪村地处禾源镇西北部,距禾源镇4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小组,共325户,1520人,其中外出920人,留守儿童95人,留守妇女70人,留守老人89人,低保户53户65人。全村有党员28人,参加养老保险600人,合作医疗1300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洞溪村川道梯田农田面积800亩,退更换林105亩,荒地650亩,公益林7000亩,生态林500亩,油茶林6000亩,洞溪村村容村貌整洁,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健全,实现组族通公路,有学校1所,教学点1个,卫生所一所,国村联营农场1个,水利发电站1个。2014年获全镇目标考核“二等奖”。   发展有力条件:有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政治生态和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两委”班子成员和高素质的党员组长队伍。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有大量的花岗岩矿山和森林资源。有最具开发家庭农场的荒山、荒坡荒地。不利因素有:农民文化素质低,不懂先进的经营理念。观念陈旧,思维落后,村民思想相对保守,合作意识不强,在退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缺技术、缺资金。   洞溪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发展洞溪村经济,同时大力引导村民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特色产业发展。整治环境脏、乱、差,引进工商资本,扭转土地开发荒山、荒坡、荒地。通过全村人民的努力,预计在5年内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农民综合素质大大提高,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农民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力争在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社会。  

黄背村

  黄背村位于禾源镇西部,西南与左安镇、西与南江乡交界,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有俊美的山川河流、淳朴的风土民情,是一块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神奇土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全村总面积达6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2480多人,农户570多户,党员43名,百分之六十是叶氏族人,拥有叶氏世德堂,创建于清朝,拥有300多年历史,建筑面积场所2000多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曾做县城难民栖身之所,现内设有老年协会、文化活动室、村落社区等。山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油茶、高产油茶、水稻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磁土、稀土等,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左右。  

山坳村

  山坳村位于禾源镇西部,扬禾公路通村而过,村委会距离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东邻禾源村,南对小黄坑村,西接黄背村,北靠峨峰寺山与草林镇、南江乡交界。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305户1279人,其中党员29人,耕地724亩、林地6900亩,主要产业有常规水稻种植、油茶、生猪养殖等,农户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以靠外出务工为主。全村地势高低不平、土地坡度陡,基层设施薄弱、富民产业缺乏、农民收入偏低,是“十一五”增补重点贫困村、“十二五”重点贫困村,全村现有贫困户100户454人,占全村人口的35%。村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举措,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公路,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两委”班子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带领全村人民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正朝着和谐、宽裕、文明、美丽的新山坳阔步前进。  

谷团村

  谷团村位于禾源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民小组,人口2300余人,农户515户,党员50名,预备党员1名,谷团村具有丰富的名胜资源,例如石公背石婆、马蹄山、青龙峡等风景区。禾源镇工业一区、二区以及原老石板厂都在谷团村范围。工业园区的投产有效解决了谷团村村民就近务工、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谷团村处在禾源镇工业核心区,抓住这些机遇,谷团村各项事业都有了有效推进。  

杂口村

  杂口村位于禾源镇北部,是该镇的北大门,与珠田乡仙溪村毗邻。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都得天独厚,处于小溪流域上游,无其他乡村溪水流入经过,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2100多人,农户528户,党员37名,预备党员1人。山地资源丰富,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历史悠久,加工豆浆依绿色食品,远销全国各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主要来源水稻制种、豆浆依加工、运输业、外出经商务工等,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杂口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正在加快发展,杂口村正大步向文明新村迈进。  

严塘村

  严塘村地处禾源镇东北部,东与珠田乡大垅村交界,南和富溪村相连,西邻谷团村,北与珠田乡仙溪村接壤。气候温和,民风淳朴,村总面积16平方千米,水田面积1340亩,林地面积17600亩。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656户,总人口约2756人。党员31名,预备党员1名。严塘村拥有石灰岩、滑石和煤矿等多种矿产。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适宜水稻制种,制种面积达500多亩,以水稻制种、油茶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拥有猕猴桃和高产油茶两个产业基地。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来源于水稻制种、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  


谷团村特产大全




谷团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