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常德 >> 津市市 >> 金鱼岭街道

金鱼岭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金鱼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金鱼岭街道简介

  金鱼岭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9年6月,辖燕子窝、文家湾、湖桥、丝绸4个社区居委会,关山、大旗2个行政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党员1308名、基层党组织15个。辖区内聚集了汽配、盐化工、造纸、纺织等4大产业集群,共有各类企业35家,“东常高速”穿越关山、大旗村。
  近年来,金鱼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务实创新促发展,自加压力求突破,街道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街道办事处被市政府授予 “津市市十佳人民满意单位”;2012年,被授予“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街道”、“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常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德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街道”、常德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先进单位”。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绩效评估考核红旗单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91万人 44平方公里 430781004 415000 -- 查看 金鱼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金鱼岭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文家湾社区 ·津市旅游·津市特产·衡南十大特产·津市十大特产·津市十景· 0

----

查看 文家湾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燕子窝社区 ·津市旅游·津市特产·衡南十大特产·津市十大特产·津市十景· 0

----

查看 燕子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丝绸社区 ·津市旅游·津市特产·衡南十大特产·津市十大特产·津市十景· 0

----

查看 丝绸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湖桥社区 ·津市旅游·津市特产·衡南十大特产·津市十大特产·津市十景· 0

----

查看 湖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旗村 ·津市旅游·津市特产·衡南十大特产·津市十大特产·津市十景· 0

----

查看 大旗村谷歌卫星地图
关山村 ·津市旅游·津市特产·衡南十大特产·津市十大特产·津市十景· 0

----

查看 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金鱼岭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三洲驿街道

  津市市三洲驿街道办事处位于城区西北部,东起万寿路,与汪家桥街道办事处接壤,西至临津桥,和澧县澧澹乡毗邻,南濒澧水,与襄阳街街道办事处隔河相望,北抵津市监狱,是津市市商贸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辖城隍庙、三洲街、后湖、柏枝林、桥北、护市、蔡家河7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驻有行政事业单位41家,企业18家,下设基层党组织51个,共有党员1437名。街道内设办公室、综治办、计生办、民政和劳动保障站、文化站、安监站、创建办、控拆办、财政所9个股室。核定编制人员35人,其中行政编制21人,事业编制14人;实际在岗人员24人,其中行政编制13人,事业编制11人。街道先后获得全国百家示范街道工会、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湖南省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先进街道、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常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红旗乡镇、常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红旗乡镇、常德市平安乡镇、常德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   

汪家桥街道

  津市市汪家桥街道办事处地处津市市东大门,辖区东至澧县小渡0界处,西至万寿路,南靠澧水北大堤,北至澹水南大堤,省道S302线横贯而过。辖5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辖区驻有行政事业单位21家,各类企业近50家。   汪家桥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津市镇第二街道办事处。2002年12月,为适应城市化需要,街道进行体制改革,撤乡并办,将原阳由乡的城东村、澹津村、护市村的一部分并入汪家桥街道办事处。同时,实施村改居,全办调整设置为新村、汪家桥、油榨坊、城东、澹津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城东、澹津社区为农村社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以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为宗旨,以经济发展为主轴,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美化环境为基础,以文明社区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提高居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服务辖区经济、服务平安大局、服务基层群众为重点,坚持完善、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和发挥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强力建设社区服务平台,提高社区载体功能,切实推进社区经济、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广大居民营造了安全文明的治安环境,安居乐业、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街道先后多次获得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计生协会红旗单位、计生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劳动保障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街居干部队伍形象不断提升,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基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夯实。街道上下正按照市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发展主题,为建设富裕文明新津市而扎实工作!   汪家桥街道办事处通讯地址:津市市银苑路233号   联系电话 4236116   邮政编号:415400   乘车路线:乘2路、6路、7路、8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襄阳街街道

   津市市襄阳街街道成立于1966年,2002年12月与市阳由乡合并,成立新的襄阳街街道。北以澧水为界,南经大同路与金鱼岭街道毗邻,面积11.5平方公里,下辖荷花、澧阳、阳由、古大同、汤家湖、襄阳街、盐矿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居民9150户,总人口36126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59家。   辖区内各种基础设施功能齐全,交通便利,街道依山傍水,纵横交织,孟姜女大道、襄窑路纵贯其中,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及其它部委办均设其中;有全市最高的学府省机电学院;有全市条件最好的中学第一中学(省普通示范性高中学校);有全市最大的医院市人民医院;有全市最大的厂矿湘澧盐矿;有全市最大的寺庙古大同寺;有全市最大的公园皇姑山森林公园。皇姑山、大同山毗邻而居,风光秀丽,令人流连忘返。远望关山,烟雾朦朦,青松隐隐,即为历朝名胜关山烟树(澧洲外八景之一)。大同山北麓的古大同寺古朴厚重,钟声悠长,山上古木参天,林中鸟语花香,为旅游休闲好去处。山水潋滟,人物钟灵毓秀。人口稠密,文化底蕴浑厚,经济发展迅速。襄阳街区域既是全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又是医疗、旅游、宗教重地。   -   襄阳街街道支柱产业   辖区内嘉城汽配公司、石化仪公司、精士油泵电机公司、新兴发酵有限公司、东风汽配公司、嘉禾蚊香、辉安电池、燕恒机械、山庆泵业、大沥食品、秦汉建材、天盛化工等10多家私营企业云聚其中,已形成津市市最大民营工业走廊。辖区内有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余亩,欧美杨等林木3000余亩,高效水产养殖3000余亩,肉牛、肉羊、生猪8000余头,鸡、鸭25万余羽,为湘西北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基地。   襄阳街地名的由来    清代中后期,这里为江西义注南岸停靠点,仅有几十间破烂不堪的茅草房欹倚在小街两旁,因地近阳由垸,人称“相阳街”。抗战期间,湖北难民多居于此,误为“襄阳街”,相沿成习,至今未变,故办事处亦因袭其名。   

金鱼岭街道

  金鱼岭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9年6月,辖燕子窝、文家湾、湖桥、丝绸4个社区居委会,关山、大旗2个行政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党员1308名、基层党组织15个。辖区内聚集了汽配、盐化工、造纸、纺织等4大产业集群,共有各类企业35家,“东常高速”穿越关山、大旗村。   近年来,金鱼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务实创新促发展,自加压力求突破,街道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街道办事处被市政府授予 “津市市十佳人民满意单位”;2012年,被授予“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街道”、“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常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德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街道”、常德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先进单位”。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绩效评估考核红旗单位。   

新洲镇

  新洲镇、灵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洲镇   新洲东控洞庭,西扼九澧,北接荆沙平原,南承武陵余脉。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山上茂林修篁,异兽珍禽,山下芦苇蒿麻,莲藕鱼虾,靡所不有。自古以来,新洲就以其秀丽的风光,深厚的文化,丰富的物产,为世人所称道。    隋开皇九年至洪武九年(公元539-1376年),新洲一直是郡、州、路、道的治所,是澧水流域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明中叶,澧洲洲守张公民筑垣为市,聚百余户,亦农亦商。清乾隆年间渐成二百户集市,清末逾千户。湘西北、鄂西南与洞庭南北农副产品均至此集散,市场活跃,经贸兴旺。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后,新洲为县辖镇建制。1949年7月27日新洲解放,成立澧县新洲镇人民政府。区划几经变更,1985年新洲再次划归津市,实行乡镇合一体制,辖1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186个村(居)民小组。2005年,新洲实行合组并村后,共辖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现全镇总面积47.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90亩,人口2290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9150人。    新洲镇盛产粮、棉、油、柑橘、茶叶、蔬菜,有极富开采价值的白龙天然优质矿泉水资源,荞面、爆米花、葛粉等孟姜女牌系列风味食品已获农博会金奖,饮誉省内外。新洲既是鸡、鸭、生猪、棉花的生产与加工基地,又是湘北粮、棉、油、猪及其他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新洲是孟姜女的故乡,是晋代吏部尚书车胤的故里。有关孟姜女的古迹遗址较多,以贞烈祠为重点,由望夫台、姜女镜石、澡井、碑林、孟姜古宅、刺竹园、日光殿等组成中心景区。镇内存有城隍庙、关帝庙、雷祖庙、大德寺、澧阳楼、囊萤书院及古城墙,千弓堤等千年以上古文化遗迹数十处。嘉山晨景、月景、雪景、堪称三绝。并存有车渚萤辉、文华双井、观音灵池、樱花古洞、江流涌月、石岭樵歌、岩湾晚唱、菡萏薰风著名八景。嘉山南麓和西侧,还存有大片春秋战国时期古墓群,晋车胤墓、汉伏波将军马援墓均在此。1991年3月,湖南省政府批准嘉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规划15平方公里,大小景点54个,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特点。.  

药山镇

渡口镇渡口镇  渡口镇、棠华乡成建制合并设立药山镇   津市市渡口镇总人口2.1万人,耕地面积3万亩。近几年来,该镇狠抓以蚕桑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镇已发展桑园面积10000亩,年创产值近1600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提供特色产业发展组织保障。一是健全机构。成立了以镇-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镇政府还抽调一名副镇长专抓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并配齐了蚕桑专干,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营造氛围。为增强群众从事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镇政府充分利用召开党员大会、村组干部会、户主会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效益对比分析,使广大农户打消了顾虑,坚定了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心;三是强化责任。为了使蚕桑产业在各村能得到平衡发展,加快农户增收步伐,镇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责任制度,将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包村干部的年终岗位责任制挂钩,并严格奖惩兑现,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工作责任感。   二、细化措施,促进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为促进蚕桑产业良性发展,镇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一是政策激励。近几年来,镇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对蚕桑发展实施以奖代投的办法》等优惠扶持政策,对农户实行了免费提供种苗、减免农民税费等优惠措施。几年来,共免费提供种苗近500万株、减免税费达80多万元。二是资金扶持。镇政府积极与信用部门联系,为蚕农争取低息长期贷款,解决了部分农户的燃眉之急。同时,还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几年来共投入资金70多万元,建成了小蚕共育室20间、大蚕养殖室230栋,添置了蚕室恒温设施近400套;三是技术支撑。近两年,镇政府组织聘请了各类技术人员近15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达100多次,还高薪聘请中科院蚕研所的教授与专家来我镇驻镇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全镇的养蚕水平。同时,镇政府还牵头组建了蚕桑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对广大养蚕农户提供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统一供种、统一药具经营、统一技术指导等措施,全镇杜绝了各类蚕病的大面积暴发。.  

毛里湖镇

  保河堤镇、李家铺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毛里湖镇   保河堤镇地处津市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56.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2.4万余人,共有16个党支部,940名党员,2011年上半年发展党员11名。镇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契机,围绕“强组织、促和谐、聚人心、奔小康”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适时提出“党建领村、产业富村、科学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文化活村”的党建工作新思路,牢固树立“立足干部作风建设,力促党建强基固本”的观念,使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打造“靓丽保河堤、和谐保河堤、活力保河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保河堤镇自然资源丰富,棉花、水产、茭果、中药材、奶牛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是一个繁华的工商业、服务业小城镇。保河堤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澧水石龟山码头货运四方,省道S205与S306线在此交汇,被称为津市“小香港”。   保河堤镇境内东属平原,西属丘陵,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在这块美丽富饶的梦里水乡,有很多神话传说和悠远的古代文化:水神河伯坐船永留河底,龟将军尸成龟山。风光旖旎全省最大的溪水湖——西湖边留有南宋钟相、杨幺起义屯兵遗址,留有明末清初云南王吴三桂叛乱造反的练兵作战台。镇民兴村吉安湾大溪文化遗址,1987年被国家认定为重点文化保护区,从出土的文物中反映了洞庭湖区6000年前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经济阶段。大山嘴战国文化遗址、西湖欧家台战国文化遗址、川门古陵桥战国文化遗址、石龟山出土的3000余斤古钱币等,均见证了我地古代先人的文明与生活。   保河堤在春秋、战国时均属楚地。秦始置郡县,我地属黔中郡、西汉属孱陵县。三国时期始为蜀地,后为做唐县地。隋开皇年间(589),县地更名,我地东部属孱陵县(今安乡),西部属澧州。中华民国2年9月,废州改县,我地东属安乡县永裕乡,西属澧县青赋乡。58年9月,全国实现人民公社,我地属澧县白衣区毛里湖人民公社,84年实现政社分开,更名为毛里湖乡。85年划归津市,更名为保河堤镇。   保河堤镇各类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中,农作物达200多种,水产30余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我镇是洞庭湖的棉花主产区,由于产量大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棉花产销,使我镇成为湖南省著名的棉花集散地。茭果是我镇丘陵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据考证,我地种植茭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田家山村为主的田家山茭果享誉海内外,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蓄水面积近8万亩的西湖也有着那些不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待着保河堤镇的后世子孙去开发。   

白衣镇

  津市市辖镇。位于津市市西南方,东与保河堤镇隔岸相望,南连棠华乡,西与临澧县烽火乡、津市灵泉镇毗邻,北与李家铺乡接壤,西毛里湖南、中、北三大湖泊延伸其中,环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势东北高西南地,属丘陵山区。全镇共有15个自然村(蒲山村、金泉村、天门村、金林村、红光村、荷花村、会云村、钟灵村、建国村、双马村、柏林村、永兴村、金星村、长安村、金坪村),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白衣庵居委会、石板滩居委会),9个站所办(党政办、财政所、农林站、水电站、劳保站、民政所、司法所、综治办、计生办)。全镇有2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53人。总人口2.8万人,总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万亩。是津市市最大的乡镇,也是全省有名的“鱼米之乡”、“特产之乡”。    白衣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共有一条县级主干道,由南往北贯穿全镇,东与省一级公路相毗邻。白衣镇距津市市区仅18公里,距临澧县仅25公里,距常德市市区仅50公里。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白衣镇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及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步伐,以“柑橘”、“藠果”两大产业为支柱,发展茶叶种植,现有柑桔种植面积15000亩,茶叶1000亩,藠果12000亩,10家藠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2万吨,产值2200万元。 2010年,“白衣藠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养殖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来势喜人,以青龙嘴鱼湖、朱亮桥水库为主的8000亩水面综合养殖基地,年水产品产量已达3000吨  


金鱼岭街道特产大全




金鱼岭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