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井社区居委会(Cailunjing shequjuweihuì)
蔡伦井社区居委会位于桂阳县城南部,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东至蔡伦中路;南至牛市冲;西至环城西路;北至高码街。辖区内有9个县属单位和企业,5个居民小组(牛市冲居民小组、蔡伦井中路居民小组、蒙泉居民小区、西外街居民小组、古楼街居民小组),四条主要街道(蔡伦中路、环城西路、蒙泉路、蔡伦南路),共有2782户12450人。蔡伦井社区居委会(原桂阳县城关镇第四居民委员会),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我县建制镇第一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之一。2001年底更名为蔡伦井居民委员会;2003年11月正式成立为桂阳县城关镇蔡伦井社区居民委员会。2012年5月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为桂阳县鹿峰街道办事处蔡伦井社区居委会。
社区内经济主要以商贸和服务性行业为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是社区的主要经济渠道,有各种商业企业516家左右,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蔡伦井社区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县的古城区所在地,也是县改制企业集中地。我社区现有改制企业12个,企业改制人口众多。几年来社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7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764本。为下岗职工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312万元 78人次,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的申报及审批工作,做到全额及时申报,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新型居民养老保险投保764人,其中审核和申报60岁以上老年的养老金365人,80岁以上老龄补贴60余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做到应保尽保,居民医疗保险和廉租房补贴有序进行。到现在为止居民参加医保人员有3200余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1021002 | 423000 | -- | 查看 蔡伦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麓社区 |
北麓社区居委会(Beilu shequjuweihuì) 北麓社区居委会于2009年9月16日成立,是由原湖南宝山铅锌银矿工人二村、工人三村(小宝山)、原桂阳锰矿居民组成。北麓社区居委会办理居民事务。本辖区位于桂阳城西,宝岭南边,与南苑社区隔一条宝山大道,东面与蔡伦井社区、南塔社区毗邻,西南与子龙村,富阳村接壤,属城乡结合部,5个居民居住地,6个居民小姐,辖区内住有机关单位、宝山管理服务中心、宝山派出所、鹿峰街道办事处。北麓辖区1783户、4876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北麓辖区主要是矿区、宝山矿业公司(工矿生产各工区、宝山选厂、330井口)、宝山旅客服务中心,银星公司,康元公司等。商贸业有宝山酒店、宝山宾馆、药店、商店零售店16家。宝岭公园林地面积约500亩,桂阳县棉织厂,冶炼厂(烟厂)、锰矿等,可开发建设土地约100亩。辖区内在校学生426人,私人诊所1家,新型城镇合作医疗参保率百分之百,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百分之三十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10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群众公益性场所4处,体育运动休闲广场2个,电影院具乐部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北麓社区办公楼面积450平方米。县城环西路、蒙泉大道(宝山路)纵贯北麓社区东西全境,宝岭旅游大道经过工人二村,辖区主要道路都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供电、供水进户、有线电视进家率百分之百。 |
南苑社区 |
南苑社区居委会(Nanyuan shequjuweihuì) 南苑社区居民委员会是2009年8月经桂阳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居委会位于桂阳县西部,北与北麓居委会相邻,南与黄沙坪街道接界。辖区内共有8个居民小组,居民住户1514户,总人口4383人,总面积2.2平方公里。 辖区内经济主要产业是铅锌矿及铜矿,辖区内宝山矿业公司年总产值28000万元。矿级学校(桂阳九中)1所,在校学生1300余人,专职教师80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60人,专职幼师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社区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82人,病床数128床;私家诊所2家,从业人员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8户,268人;农家书屋1所,藏书3000余册。老年活动中心1所,内设棋牌室、麻将室、乒乓球室、门球场、图书室、舞厅,老年大学教室等,设施设备齐全,丰富了群众的文娱活动。公园1所,面积约500平方米,休闲广场1所,面积约1200平方米,健身器材齐全,是居民理想的健身场所。社区人行道及马路全面水泥路面,马路两侧路灯配备,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500多户,入户率33%;移动电话用户500余户,电信互 联网用户600余户,自来水入户率100%。 |
百花社区 |
百花社区居委会(Baihua shequjuweihuì) 2002年2月由原百花村改为百花居委会;2004年2月由百花居委会改为百花社区居委会。社区地处县城南面城乡结合部,东起桂阳大市场与火田村相邻,南与牛巷村、新澄村相交,西与子龙村相连,北与蔡伦井社区、南塔社区、东塔社区交界。辖有自然村、组三个,即盐行街为一组二组,百花村为三组,总人口725人。社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25183人,驻社区单位27个(其中破产改制企业12个),是县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 社区范围内主要有桂阳大市场、东塔市场、城南农贸批零市场、城南水果批零市场、城南停车场。辖区内门店从事各种行业的经营户共计861户。耕地面积210亩,其中鱼塘160亩,菜地20亩。旱土30亩,人均0.05亩。林地面积310亩。县级中学二所,在校学生5300人,专职教师560人;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321人,专职教师23人。医院、诊所8家,从业人员56人。为561户困难居民办理了城镇居民低保;1652人办理了大病救助和特殊门诊;1260人已经申报办理了失业就业登记证及换证;354人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向上级部门申报无息贷款156人;办理城镇居民医保3200人,养老保险2600人。省道S214线贯通南北,通小区水泥路面12.5千米,供电普及率100%,有限电视入户率99%,固定电话安装率75%,移动电话用户10186,互联网用户3560户,自来水入户率100%。 |
东塔社区 |
东塔社区居委会(Dongta shequjuweihuì) 东塔社区地处县城东部,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总户数3751户,常住人口16700余人,驻辖区单位16个,破产改制企业5个。辖珺山、东塔、饶家井、豆腐冲5个居民小组。东至迎宾路、南至向阳路、西与五云观路和翡翠路毗邻、北与春陵大道接壤。我县著名的风景名胜---东塔公园位于辖区内。建成了藏书3000余册的群众书屋,和集健身、娱乐、学习、等多功能活动室,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文化品位。 辖区内以商贸娱乐、宾馆酒店、交通运输、商业零售等为主,年交易额达亿元以上,运输业年收入在4000万元。现有耕地100亩,其中水田20亩,水库150亩,旱土10亩,林地面积500亩。东塔社区辖区内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800人,专职幼师150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国家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一家(泰康医院),从业人员200余人,卫生室4所,从业人员20人;诊所2家,从业人员6人。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82.3%;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20人。群众书室藏书3000余册。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群众体育运动场所(篮球场)2个,群众公益性活动场所2处。省道S214线纵贯境南北,通水泥路面21.6千米;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用户2400户,入户率100%;移动电话用户3200门,电信互联网用户入户率98%。 |
蔡伦井社区 |
蔡伦井社区居委会(Cailunjing shequjuweihuì) 蔡伦井社区居委会位于桂阳县城南部,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东至蔡伦中路;南至牛市冲;西至环城西路;北至高码街。辖区内有9个县属单位和企业,5个居民小组(牛市冲居民小组、蔡伦井中路居民小组、蒙泉居民小区、西外街居民小组、古楼街居民小组),四条主要街道(蔡伦中路、环城西路、蒙泉路、蔡伦南路),共有2782户12450人。蔡伦井社区居委会(原桂阳县城关镇第四居民委员会),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我县建制镇第一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之一。2001年底更名为蔡伦井居民委员会;2003年11月正式成立为桂阳县城关镇蔡伦井社区居民委员会。2012年5月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为桂阳县鹿峰街道办事处蔡伦井社区居委会。 社区内经济主要以商贸和服务性行业为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是社区的主要经济渠道,有各种商业企业516家左右,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蔡伦井社区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县的古城区所在地,也是县改制企业集中地。我社区现有改制企业12个,企业改制人口众多。几年来社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7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764本。为下岗职工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312万元 78人次,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的申报及审批工作,做到全额及时申报,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新型居民养老保险投保764人,其中审核和申报60岁以上老年的养老金365人,80岁以上老龄补贴60余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做到应保尽保,居民医疗保险和廉租房补贴有序进行。到现在为止居民参加医保人员有3200余人。 |
南塔社区 |
南塔社区居委会(Nanta shequjuweihuì) 2003年11月由原城关镇培才居委会一部分、五居委会一部分和四居委会一部分合并组成南塔社区居委会。为县城“老城区”,是鹿峰街道办事处的经济、文化中心。南塔社区位于鹿峰街道中部,东至惠康超市东塔店与百花社区相邻,南至鹿峰路、百花路与百花社区相邻,西至蔡伦中路与蔡伦井社区相邻,北至向阳路与十字街社区、东塔社区相邻。辖南外街居民小组、南塔岭一居民小组、南塔岭二居民小组、湘锰居民小组、向阳路居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2011年末,全社区3884户16160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 社区经济主要产业为商贸服务业。桂阳县城最大的市场——商贸城一市场在本辖区,2011年末有商贸服务企业2062家,总产值7.87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88万元。社区集体资产比较雄厚,有固定资产800万元,总面积2800平方米。县办小学1所,在校学生5300人,专职教师203人;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06人,专职幼师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国有城郊医院城南分院在辖区内,从业人员32人,东南医院、双华医院两所民营医院在辖内,从业人员102人,有社区医疗服务室11个,从业人员3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84.2%,60周岁以上城镇居民享受养老保险补贴100%,80周岁以上领取高龄补贴355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21户455人,五保待遇4人。农家书屋一个,藏书5800册。有书店8个,从业人员22人;电脑室4个,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建成群众体育运动场所(篮球场)7所,休闲广场3所。 |
十字街社区 |
十字街社区居委会(Shizijie shequjuweihuì) 十字街社区居委会位于桂阳县城中心,占地面积0.25平方公里,东至县体育馆路;南至向阳路;西至蔡伦中路;北至芙蓉西路。辖区内有12个县属单位和企业,5个居民小组(平阳、春陵、胡腾阁、县府街和十字街),六条街道(东正街、南正街、西正街、北正街、县府街和步行街),共有4099户12203人(其中暂住人口470人)。十字街社区居委会(原桂阳县城关镇第一居民委员会),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我县建制镇第一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之一。2001年底更名为十字街居民委员会;2003年11月正式成立为桂阳县城关镇十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12年5月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为桂阳县鹿峰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居委会。 社区内经济主要以商贸和服务性行业为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是社区的主要经济渠道,有各种商业企业820余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余家。十字街社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既是我县的古城区所在地,又是商贸集结地,于 2004年3月正式开工修建了桂阳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商业步行街全长480米,占地面积为51100平方米,其中广场面积达l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住宅面积4.27万平方米。桂阳商业步行街是以湘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形态为元素融入现代商业建筑,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旅游、文化”于一体,“古树、 古井、古阁、古民居、古宗祠、古戏台”作景观,形成了独具桂阳特色的步行街。桂阳商业步行街建成以来先后安置就业人员达2000余人,上缴税收千万元以上。几年来社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7人,办理失业证562本。申报推荐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贷款220余万元 52人次,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的申报及审批工作,得到政府的养老保险补助200多万元,逐步解决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居民养老保险投保736人,其中审核和申报60岁以上老年的养老金180多人,80岁以上老龄补贴60余人,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社区共有271户〔552名)城市居民困难户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医疗保险和廉租房补贴进行顺利。到现在为止居民参加医保人员有1700余人,350人享受廉租房住房补贴。 |
富阳村 |
富阳村 (Fuyang Cun) 桂郡曾有三大名洞之传说,其中富阳洞稻谷抽双穗,米质相当白,称之贡米而得名,故村名誉为富阳,乡制改革称富阳村,原属桂阳县城郊乡辖区。2012年撤乡并镇,经桂阳县乡镇行政区域划分调整为鹿峰街道办事处管辖,富阳村位于鹿峰街道办的西部,东以子龙工业区、共和农场相邻,南与方元镇谷田村接壤,西与方元镇欧家组、龙潭街道洞水村交界,北与龙潭街道昭金村相连,辖10个村民小组(八个自然村庄),其中:新排下一、二组(周姓)、老排下(罗、付姓),早禾田一二组(以侯、刘、欧阳姓为主),栗家(栗、周姓为主)、彭家(百家姓)、杨梅冲组(以欧阳、谭姓为主),全村545户,2046人,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烤烟种植为主,年产烟叶7000担,产值840万元,粮食产量144万斤,产值201.6万元,其它零星作物产值6.8万余元,商贸业以南杂批零兼营,运输为主,2011年末进城经商户50余家,年收入330万元,运输业20余家,年收入140万元,其它业年收入502万元,全村总产值2020.39万元,人均纯收入9874.8元。耕地面积2343.15亩,其中水田1789.4亩,旱地553.75亩,人均水田面积0.87亩,山林面积9600亩,绿化面积6400亩。村级小学1所并配制-场,四周为-围墙护校,村级幼儿园同在其中,小学学生有48人,专职教师2人,在园幼儿46人,专职幼师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农合参保率9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达80%以上,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2人,五保待遇8人,农家书屋1个,藏书3000多册,每年租借书籍人数达480余人。村道贯穿村境南北,通组水泥路面11.2公里,进退通达迅速,有线电视入户率98%,供电普及率100%,移动电话1600人,自来水入户率100%,村小二型水库一座,建成排灌渠道3700米,现浇渠38000米,为旱捞保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子龙村 |
子龙村(Zilong Cun) 1989年4月由原城郊乡新城村划分石岭组、子龙组、月亮组三个自然村组成。2012年5月桂阳县撤乡并镇,又从原城郊乡划规于鹿峰街道办管辖,村域位于县城东南与鹿峰街道办相隔1公里,距县城2公里。东与牛巷口村、新城村接壤,南与黄沙平街道办的柏树村、农科所、共和农场毗邻,西与富阳村接界,北与八宝之地的宝山有色公司相邻。2011年末,全村278户989人,全村为百家姓,总面积9.5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和外出务工,社会总产值1500万元,人均纯收入1.46万元。耕地面积1173亩, 其中水田670亩,旱土503亩,人均1.18亩,林地面积4500亩。村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51.9%,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口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五保待遇1人,农家书屋1间,藏书4600册,配备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办公楼600平方米。马安岭路纵贯村境东西,通组水泥公路4.5千米,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5%,固定电话用户有61户,移动电话用户680人,自来水入户率100%。 |
新城村 |
新城村(Xincheng Cun) 新城村的前身是新城大队,在1983年更名为新城村。位于桂阳县南部,东与正和镇解放村、官溪村相邻,西与本街道子龙村接壤,北与本街道牛巷口村、百花村毗邻,南与黄沙坪街道白树村接界,是城中村。辖双流、马鞍、黄家、何家、徐家、花马、枫木7个自然村。2011年末,全村428户,常住人口1480人。 村域经济主要为省道沿线门面出租和蔬菜种植。人均纯收入8600元。在省道322线旁有门面百余个,形成了汽车修理一条街的局面;蔬菜种植210亩,交易额为32万元。耕地面积1090亩,其中水田428亩,旱土300亩,人均0.73亩;林地面积1200亩。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00余人,专职教师6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0余人,专职幼师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所1所,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4人,五保待遇3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300册。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受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省道322线和金珠高速纵贯村境南北,通组水泥路面7千米;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5%;移动电话用户856人,电信互联网用户30户;自来水入户率97%。 |
牛巷口村 |
牛巷口村(Niuhangkou Cun) 1950年牛巷口村属桂阳县城汽车街辖区1958年被划入城关人民公社北关蔬菜营辖区,1962年与现百花社区盐行街、百花村合并为城关人民公社盐行大队,1970年城关公社被划分为城关公社和城郊公社,牛巷口村划入城郊公社辖区,定名为红卫大队,1983年恢复乡镇制,正式更名牛巷口村民委员会,辖牛巷口、刘家寨、下雷、上雷四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2年划入鹿峰街道办事处辖区,全村1098户,3509人,总面积5平方公里。 全村在县城规划区内,村域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蔬菜种植为次,全村总产值2.8亿元。2011年人均征收入1.08万元;二、三产业主要以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各类门面商店为主,2011年末有大型挖掘机、装载机34台,年收入2100万元,蔬菜种植亩产可达8000元以上。珍珠大道、金叶路、鹿峰南路、马鞍岭路贯穿全村,交通发达便利,位于该村的大型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建设。村级小学1所,村辖区内中学1所,中心校1所,在校学生4500多人,教职员工238人,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职幼师55人,小学入学率100%,村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8人,体育运动场1个,篮球场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率68%,享受最低保障5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3500册,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办公楼面积220平方米。通组水泥公路100%、各自然村巷道硬化100%、供电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固定电话用户460户、移动电话2100人、家庭联网390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