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郴州 >> 桂阳县 >> 仁义镇 >> 大坊村

大坊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坊村简介

  大坊村(Dafang Cun)
  因大坊组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西南部,距镇政府6.5公里,东与本镇王泗村相连,南与方元镇劳坪村、中和村、龙潭街道洞水村交界,西与浩塘镇桐木村接壤,北与本镇大湖村、莲花坪农场相连;辖大坊组、腊树下组、花桥组、芦沙坪组、代头组、邦里组8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256户、1095人,主要姓氏有胡姓、肖姓、邱姓,占70%的人口,总面积4.7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辅以矿区经济收入。农业总产值4.39亿元,矿区收入主要依靠矿产运输、矿石销售,收入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8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稻谷491.9吨,人均产粮449公斤,年产烤烟137.6吨。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994头,出笼家禽4393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392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2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0人,专职教师2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5人,五保待遇4人。通组水泥路面3公里,通组沙石路面4.5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8户,入户率3%;自来水入户率75%。辖区内有金矿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368亩,其中水田998亩、旱土370亩,人平耕地1.25亩,林地面积43.3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1021102 423000 -- 查看 大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坊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坊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茶子山社区

  茶子山居委会(Cazishang Juweihui)   居委会位于银河圩。辖镇政府机关、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信用社、卫生院、粮站、电信所等单位和居住于镇区非农人员组成。人口396,其中男261人,女135人。区内经济主要以农贸、汽修、商品零售、餐饮服务业为主,人均纯收入0.53万元,服务业年收入170多万元。文化站1家;幼儿园1家;中心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心学校1所。卫生院1个,卫生室2个。卫生厕所入户率100%,清洁自来水入户率100%;居民医疗参保率100%;有农村客运站和集贸市场一个。   

仁义社区

  仁义居委会(Renyi Juweihui)   仁义居委会因位于仁义镇中心、市场所在地得名。仁义居委会成立于1989年,距桂阳县城郊西北10.5公里,是仁义镇政府驻地。辖镇政府机关、镇初级中学、镇中心小学、卫生院、烟草站、信用社、邮政所、粮站、电信所、移动仁义道班、养路公班等单位和居住于镇区非农人员组成。2011年居委会321户1000人,面积1.3平方公里。   区内经济主要以交通运输、商品零售、餐饮服务、汽修、金融服务等为主,交通、工商业总产值46.5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5342元。文化站1家;幼儿园5家,在园幼儿345人,专任教师15人;中心小学1所,在校生893人,专任教师8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667人,专任教师62人;卫生院1个,干部职工26人,设病床12张;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卫生厕所入户率95%;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9户71人;农村客运站1个,营运车辆11台。省道214线穿境而过,区内水泥路面3.6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165户,入户率51%;移动电话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98%。   

花坪社区

  花坪社区居委会(Huaping shèqūjūwěihuì)   花坪社区居委会隶属桂阳县莲花坪管理区,2002年改制成立。因地处仁义镇莲花村得名。始属郴州市管辖国有农垦场。2002年5月改制,成立莲花坪管理区,下设居委会,称花坪居委会。下设7个居民小组。地处桂阳县的西北部,东邻仁义镇大湖村,南连仁义镇大坊村,西接浩塘镇深塘村,北交仁义镇莲花村,总面积5.3平方千米,社区居委会驻桂阳县莲花坪管理区四组。   2011年末常住总户数350户,总人口1300人,其中男638人,女662人。2011年生产总值620万元,人均4769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6.3%。有服务设施3个,其中文体活动设施有1个,公共卫生设施有1个。年末参加农垦养老保险55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7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200人,比上年增加27人。社区绿化覆盖率30%。有郴州市莲花坪农场,桂阳县莲花坪管理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单位驻在。土特产品有柑橘1200亩。   

下源村

  下源村(Xiayuan Cun)   因下源自然村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西北部,距镇政府8公里,东与本镇桐岗村相连,南与本镇大湖村、刘方村交界,西与本镇阴山村毗邻,北与县太和林场桐子平林场相邻,与敖泉镇光路村、本镇长江村隔河相望;辖双岭一组、双岭二组、下源组、干背组、江界组、里溪组、丹塘组、三多组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363户、1392人,刘姓、黄姓、朱姓占90%的人口,总面积7.2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种植为主,年产烤烟181.6吨,年产稻谷692.1吨,人均产粮497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羊、养家禽、养鱼为主,年出栏生猪2589头,山羊1252只,出笼家禽5705羽,出产水产品34.9吨,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77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11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63人,五保待遇4人。通组水泥路面9.1公里,通组沙石路面2.8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9户,入户率2%;自来水入户率87%。耕地面积1466亩,其中水田1070亩、旱土396亩,人平耕地1.05亩,林地面积38.8亩,林业资源丰富,盛产马尾松,水产资源丰富,水面养鱼面积1340余亩。   

王泗村

  王泗村(Wangsi Cun)   因该村由王市、阳泗两个自然村组成,故名王泗村;村域位于仁义镇西南部,距镇政府5公里,东与本镇白云村相连,南与龙潭街道昭金村、洞水村交界,西与本镇大坊村、大湖村接壤,北与本镇仁义村相邻;辖王泗一组、王泗二组、阳泗一组、阳泗二组、平岗岭组、各别山组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224户、937人,王姓、欧阳姓占70%的人口,总面积2.8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4.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27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145.6吨,年产稻谷1046.3吨,人均产粮510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687头,出笼家禽3717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414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6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1人,五保待遇13人。通组水泥路面2.4公里,通组沙石路面3.2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4户,入户率2%;自来水入户率80%。 耕地面积994亩,其中水田725亩、旱土269亩,人平耕地1.06亩,林地面积14.7亩。   

刘方村

  刘方村(Liufang Cun)   因刘方组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中部偏东,距镇政府2.5公里,东与本镇桐岗村相连,南与本镇圳头村、白云村交界,西与本镇仁义村接壤,北与本镇大湖村、下源村相邻;辖刘方组、田尾组、元里组、侯方组、下方组、双塘组、李家组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369户、1487人,主要有朱姓、彭姓、袁姓、卢姓、方姓、刘姓、侯姓、李姓、龙姓等姓氏,总面积4.9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71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66吨,年产稻谷763.6吨,人均产粮514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743头,出笼家禽6045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757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30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79人,五保待遇8人。通组水泥路面3.5公里,通组沙石路面3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 100%;固定电话4户,入户率1%;自来水入户率82%。耕地面积1512亩,其中水田1103亩、旱土409亩,人平耕地1.02亩,林地面积22.4亩。   

桐岗村

  桐岗村(Tonggang Cun)   因桐岗组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东部,距镇政府4.5公里,东与本镇下湾村、樟市镇舍市村相连,南与本镇圳头村、白云村交界,西与本镇刘方村毗邻,北与本镇下源村相邻;辖桐岗组、琉璃组、仁田组、新羊乌组、老羊乌组、下山组、新田一组、新田二组、太草组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12户、1597人,主要有张姓、刘姓、李姓、唐姓、胡姓等姓氏,总面积5.9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9.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86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93.6吨,年产稻谷827.5吨,人均产粮518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959头,出笼家禽6520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836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05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93人,五保待遇17人。通组水泥路面2.8公里,通组沙石路面7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6户,入户率1%;自来水入户率82%。耕地面积1981亩,其中水田1446、旱土535亩,人平耕地1.24亩,林地面积47.3亩。   

白云村

  白云村(Baiyun Cun)   村域位于仁义镇南部,距镇政府2公里,东与本镇圳头村相连,南与龙潭街道梧桐村、昭金村交界,西与本镇王泗村毗邻,北与本镇刘方村、仁义村相邻;辖太山组、太平组、竹山组、寨下组、高架组、大路组、松地组、向阳组、乌珠石组、侯家组、刘家组1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96户、1992人,主要有刘姓、蒋姓、曾姓、胡姓、侯姓、朱姓等姓氏,总面积7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12.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11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384.8吨,年产稻谷1093吨,人均产粮549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673头,出笼家禽8094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1095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498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镇中心幼儿园设在白云村,在校幼儿75人,专职教师5人;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6%;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77人,五保待遇7人。通组水泥路面3.6公里,通组沙石路面8.5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5户,入户率1%;自来水入户率66%。耕地面积2809亩,其中水田2094、旱土760   亩,人平耕地1.03亩,林地面积27.7亩。   

圳头村

  圳头村(Zhentou Cun)   因圳头组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南部偏东,距镇政府8公里,东与本镇下湾村相连,南与本镇田心村交界,西与本镇梧桐村、白云村接壤,北与本镇桐岗村、下湾村相邻;辖云伴组、桥背组、马桥组、神州组、圳头组、太坪组、新塘组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321户、1219人,刘姓、彭姓、匡姓、李姓占89%的人口,总面积4.6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8.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1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76.8吨,年产稻谷789.9吨,人均产粮648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263头,出笼家禽4988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79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11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8人,五保待遇4人。通组水泥路面3.2公里,通组沙石路面3.7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1户,入户率0.3%;自来水入户率80%。耕地面积1270亩,其中水田926亩、旱土344亩,人平耕地1.04亩,林地面积16.2亩。   

田心村

  田心村(Tianxin Cun)   因田心自然村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东南部,距镇政府13公里,东与樟市镇高塘村相连,南与龙潭街道城北村交界,西与本镇梧桐村、圳头村接壤,北与本镇下湾村相邻;辖樟树组、项田一组、项田二组、田心组、上邓一组、上邓二组、曹家组、金子组、下邓组、铺上组、皇凤组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27户、1678人,黄姓、雷姓、刘姓、邓姓、曹姓占89%的人口,总面积5.8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7.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76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45.6吨,年产稻谷875.1吨,人均产粮522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011头,出笼家禽6635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99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145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3人,专职教师4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8人,五保待遇10人。通组水泥路面2.1公里,通组沙石路面6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3户,入户率0.7%;自来水入户率82%。耕地面积1803亩,其中水田1315亩、旱土488亩,人平耕地1.07亩,林地面积23.7亩。   

下湾村

  下湾村(Xiawan Cun)   因下湾自然村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东部,距镇政府16公里,东与樟市镇高塘村、红冲村相连,南与本镇田心村交界,西与本镇圳头村、桐岗村接壤,北与樟市镇舍市村相邻;辖上湾组、下湾一组、下湾二组、下湾三组、唐家组、黄家组、周家组、合山组、懂水组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379户、1496人,谢姓、黄姓、唐姓、欧阳姓、周姓、胡姓、刘姓占95%的人口,总面积4.9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6.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0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18.4吨,年产稻谷795吨,人均产粮531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686头,出笼家禽5918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107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125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0人,专职教师4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57人,五保待遇8人。通组沙石路面7.1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1户,入户率0.3%;自来水入户率80%。耕地面积1533亩,其中水田1118亩、旱土415亩,人平耕地1.02亩,林地面积19.4亩。   

大湖村

  大湖村(Dahu Cun)   因大湖自然村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中部,距镇政府3公里,东与本镇刘方村、下源村相连,南与本镇仁义村、王泗村交界,西与本镇莲花村、莲花坪农场接壤,北与本镇阴山村相邻,是本镇最大的行政村;辖大湖一组、大湖二组、大湖三组、排塘组、东干组、连刘组、中桥组、田屋组、干竹组、新村组、老村组、朱木组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543户、2311人,侯姓、刘姓、连姓、匡姓、罗姓、邱姓占90%的人口,总面积8.7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13.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84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408吨,年产稻谷1164.2吨,人均产粮503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4272头,出笼家禽9414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1261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8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24人,专职教师3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73人,五保待遇10人。通组水泥路面8.5公里,通组沙石路面2.1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10户,入户率2%;自来水入户率80%。耕地面积2951亩,其中水田2153亩、旱土798亩,人平耕地1.28亩,林地面积58.9亩。   

大坊村

  大坊村(Dafang Cun)   因大坊组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西南部,距镇政府6.5公里,东与本镇王泗村相连,南与方元镇劳坪村、中和村、龙潭街道洞水村交界,西与浩塘镇桐木村接壤,北与本镇大湖村、莲花坪农场相连;辖大坊组、腊树下组、花桥组、芦沙坪组、代头组、邦里组8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256户、1095人,主要姓氏有胡姓、肖姓、邱姓,占70%的人口,总面积4.7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辅以矿区经济收入。农业总产值4.39亿元,矿区收入主要依靠矿产运输、矿石销售,收入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8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稻谷491.9吨,人均产粮449公斤,年产烤烟137.6吨。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994头,出笼家禽4393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392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2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0人,专职教师2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5人,五保待遇4人。通组水泥路面3公里,通组沙石路面4.5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8户,入户率3%;自来水入户率75%。辖区内有金矿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368亩,其中水田998亩、旱土370亩,人平耕地1.25亩,林地面积43.3亩。   

阴山村

  阴山村(Yinshan Cun)   因阴山自然村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北部,距镇政府6公里,东与本镇下源村相连,南与本镇大湖村交界,西与本镇山河村接壤,北与县太和农场桐子平林场相邻;辖新村一组、新村二组、老村组、塘家坊组、大岭组、阴山组、阳小组、南庙组、栗木组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75户、1734人,邱姓、江姓、李姓、刘姓占95%的人口,总面积6.3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53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91.2吨,年产稻谷897.5吨,人均产粮518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154头,出笼家禽6951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99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35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24人,专职教师3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82人,五保待遇16人。通组水泥路面7.1公里,通组沙石路面2.7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耕地面积2069亩,其中水田1509亩、旱土560亩,人平耕地1.19亩,林地面积37.7亩。   

仁义村

  仁义村(Renyi Cun)   仁义村位于仁义镇中部,离桂阳县域10公里,东与本镇刘方村相邻,南与本镇白云村交界,西与本镇大湖村、莲花村毗邻,北与本镇大湖村接壤。村委会设在仁义圩省道S214线旁,距镇政府200米,辖仁义一组、仁义二组、仁义三组、大塘一组、大塘二组、大塘三组、栗树下组、社塘组、石碑组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85户、2050人,侯姓、刘姓占70%,总面积4.1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61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种植为主,年产稻谷1046.3吨,人均产粮510公斤,年产烤烟376吨。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627头,出笼家禽7992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107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11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1 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123人,五保待遇24人。通组水泥路面4.3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用户9户,入户率2%;自来水入户率81%。耕地面积2286亩,其中水田1668亩、旱土618亩,人平耕地1.1亩,林地面积22.6亩。   

山河村

  山河村(Shanhe Cun)   山河村因背靠高山,面向桂阳母亲河舂陵江,山清水秀,故名山河村。村域位于仁义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3公里,东与本镇阴山村相连,南与本镇莲花村、浩塘镇石马村、扫村交界,西与舂陵江镇钟家村、下桥村隔河相望,北与县太和林场、桐子平林场相邻;辖上乔组、下乔组、对门江组、郭家组、石古头组、小冲一组、小冲二组、小冲三组、小冲四组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27户、1760人,邱姓、李姓、郭姓、唐姓、吴姓占86%的人口,总面积6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9.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79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83.2吨,年产稻谷940.2吨,人均产粮534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162头,出笼家禽6967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96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23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8人,五保待遇8人。通组水泥路面8.1公里,通组沙石路面1.2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38户,入户率 9%;自来水入户率80%。耕地面积1749亩,其中水田1276亩、旱土473亩,人平耕地0.99亩,林地面积50.1亩,林业资源丰富,盛产马尾松、毛竹,水力资源丰富,有水利发电站4座。   

乌市村

  乌市村(Wushi Cun)   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隔河相望;西南与敖泉镇接壤。全村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辖栗塘、龙新、龙老、仁和圩、上户、下户、上靠、庄罗、庄杨、新对门、老对门、下瑶、龙会塘、石板1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157万人,流动人口445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 861人,占54.8 %、女性709人,占45.1%;14岁以下465人,占29.6,15-60岁942人,占60%,60岁以上163人,占10.4.0%。全村总面积8.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82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139万亩,人均0.89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 824.04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04.9吨,人均38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21万头,年末存栏0.103万头;羊饲养量0.013万只,年末存栏0.01万只;家禽饲养量0.58万羽,年末存栏0.18万羽。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0户,共71 人,支出4.18元,有农村五保户14户,18人,支出2.80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27人,参保率66.5%。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45户,入户率35.4%。固定电话用户42户,移动电话用户620户,互联网用户10户。8个自然村已经使用自来水,用户780口人。   

三都村

  三都村(Sandu Cun)   三都村地处桂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隔河相望。辖山下一、山下二、王家、江边、太平、宅冲、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08万人,流动人口24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458人,占54.3%、女性384人,占45.6%;14岁以下192人,占22.8%,15-60岁559人,占66.3%,60岁以上91人,占10.8%。全村总面积5.8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107万亩,人均1.27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686.7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05.2吨,人均60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17万头,年末存栏0.087万头;羊饲养量0.01万只,年末存栏0.0087万只;家禽饲养量0.48万羽,年末存栏0.15万羽。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个,从业人员1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2011年,三都村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12.76万元,同比增长14.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7.2万元;实际利用内资800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9.5万元,同比增长46.8%,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6687元,同比增长6.1%。2011年末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个,藏书0.5万册。2011年末有,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专业从业人员1名,6个村民小组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20户, 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41户,共 58人,支出3.09万元,有农村五保户5户,共5人,支出0.7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78人,参保率67.6%。固定电话用户16户,移动电话用户480户,互联网用户14户。5个自然村已经使用自来水,用户785口人。   

大河村

  大河村(Dahe Cun)   大河村地处桂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隔河相望;北与和平镇下溪相邻。辖中乐、下乐、段家、枫家、大瓜一、大瓜二、何家一、何家二、何家三、何家四、溪洞、俄形、白羊、沙乐1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172万人,流动人口50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986人,占57.2 %、女性736人,占42.7%;14岁以下470人,占27.3%,15-60岁1032人,占59.9%,60岁以上220人,占12.7%。全村总面积8.7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95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149万亩,人均0.87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030.05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5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57.9吨,人均44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257万头,年末存栏0.13万头;羊饲养量0.015万只,年末存栏0.013万只;家禽饲养量0.73万羽,年末存栏0.23万羽。2011年末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个,藏书0.51册,文化专业队1个。2011年末有村级卫生室1个,其中从业人员1人。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0户。 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4户,共 77人,支出5.28万元,有农村五保户15户,共18人,支出2.8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58人,参保率63.7%。固定电话用户38户,移动电话用户840户,互联网用户16户。8个自然村已经使用自来水,用户1060口人。   

长江村

  长江村(changjiang cun )   地处桂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隔河相望。辖9个村(居)民小组。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24万人,其中城乡常住人口0.188万人,流动人口525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1381人,占57.4%、女性1025人,占42.6%;14岁以下794人,占33,15-60岁1302人,占54.1%,60岁以上220人,占9.14%。全村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4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227万亩,人均0.9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373.4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9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011吨,人均42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34万头,年末存栏0.17万头;羊饲养量0.005万只,年末存栏0.017万只;家禽饲养量0.97万羽,年末存栏0.29万羽。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7个,从业人员88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集贸市场1个。2011年末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个,藏书0.5万册,文化专业队1 个。2011年末有幼儿园1所,小学1所,在校学生 281人,专职教师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6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2011年末有村卫生室1个,从业人员1人,9个自然组村(居)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2011年末有体育场所1个,其中篮球场1个现有有线电视用户241户,入户率49.5%。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6户,共 73人2011年末有邮政所1个,电信、联通、移动电话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78户,移动电话用户1150户,互联网用户20户。 1993年建成乡自来水厂,年供水8万立方米,用户3000口人。   

花园村

  花园村(Huayuan Cun)   地处桂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镇隔河相望。辖二组、三组、四组、五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十一组、十二组、十四组11个村(居)民小组。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137万人,流动人口24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 768人,占55.8%、女性607人,占44.14%;14岁以下353人,占25.6%,15-60岁891人,占64.8%,60岁以上131人,占9.5%。全村总面积7.0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95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17万亩,人均0.98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77.32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3%。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53.1吨,人均474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223万头,年末存栏0.12万头;羊饲养量0.0134万只,年末存栏0.011万只;家禽饲养量0.92万羽,年末存栏0.2万羽。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个,从业人员2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万元,比上年增长13.2%。2011年末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个,藏书0.5万册。2011年末有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专业从业人员1名, 11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57户,入户率31%。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39户,共 55人,支出3.31万元,有农村五保户10户。固定电话用户36户,移动电话用户460户,互联网用户12户。9个自然村已经使用自来水,用户1160口人。   

育才村

  育才村(Yucai Cun)   育才村地处桂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西南与敖泉镇水星村接壤,北邻和平镇上苍村。 辖福里1、2、枣林、湾村、木林、山下、大山下、陈家田、渣冲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17万人,其中村常住人口0.122万人,流动人口509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945 人,占54.8%、女性781人,占45%;14岁以下507人,占29.4,15-60岁1035人,占59.9%,60岁以上184人,占10.6%。全村总面积9.5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80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21万亩,人均1.22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373.4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86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08.4吨,人均469.1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27万头,年末存栏0.11万头;羊饲养量0.016万只,年末存栏0.011万只;家禽饲养量0.77万羽,年末存栏0.19万羽。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2个,从业人员4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万元,比上年增长10%。2011年末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个,藏书0.5万册,文化专业队1 个。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41户,共57 人,支出38520元,有农村五保户8户,8人,支出12480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704人,参保率68%。 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93户,入户率44.7%。固定电话用户45 户,移动电话用户800户,互联网用户16户。6个自然村已经使用自来水,用户920口人。   

塘池村

  塘池村(Tangchi Cun)   地处桂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隔河相望。辖塘池组、六甲组、燕窝组、凤尾组、河山组、圳头六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0.154万人,流动人口50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男性826人,占53.7 %、女性712人,占46.3%;14岁以下人,占16.9,15-60岁770人,占50%,60岁以上157人,占10.2%。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87人/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19万亩,人均1.23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红薯、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961.38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9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07.3吨,人均46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24万头,年末存栏0.14万头;羊饲养量0.034万只,年末存栏0.014万只;家禽饲养量0.68万羽,年末存栏0.23万羽。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个,从业人员2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011年末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个,藏书0.5万册,文化专业队1 个。2011年末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专业从业人员1名, 8个自然村 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72户,入户率44.6%。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47户,共 71人,支出4.75元,有农村五保户8户,8人,支出1.25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15人,参保率66.8%。固定电话用户25户,移动电话用户650户,互联网用户12户。6个自然村已经使用自来水,用户1200口人。   

桐子坪村

  桐子坪村(Tongziping Cun)   位于桂阳县仁义镇春陵江旁太和国有林场,也就是林场的七拱桥分场,占地面积0.4平方公里,东至县樟市镇;南至仁义镇;西至敖泉镇;北至银河乡,桐子坪村有8个自然小组(岸村,石碑,陈家坪,樟木,大树,水头,新建,长冲),共有296户1068人,太和国有林场是1958年成立于太和镇,桐子坪村于1982年划分为太和国有林场,2012年全县合乡并镇划分仁义镇,除了农业报表现在不报以外,其他的全部由我们林场管理至今。    桐子坪村主要是以烤烟,水稻为经济渠道,养猪,养牛,种小菜为副业,其0外务工的就有30%以上,村里主要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其中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投保340人,其中审核和申报60岁以上老年的养老金128人,80岁以上老龄补贴7余人,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桐子坪村共有42户〔57人)农村居民困难户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保险进行顺利。到现在为止农村参加医保人员有1100余人。   

莲花村

  莲花村(Lianhua Cun)   村域位于仁义镇西部,距镇政府6公里,东与本镇大湖村相连,南与本镇莲花坪农场交界,西与原浩塘镇石马村接壤,北与本镇山河村、阴山村相邻,莲花河穿村而过;辖老村组、新村组、当家组、马尾组、樟树组、楠木组、溪下组、西村组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305户、1218人,何姓、蒋姓、侯姓、刘姓、吴姓占89%的人口,总面积5.6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农业总产值6.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36元。种植业以烤烟、水稻为主,年产烤烟217.6吨,年产稻谷731.2吨,人均产粮600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223头,出笼家禽4897羽,劳务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收入720万元。村级办公场所面积120平方米,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5人,专职教师3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58人,五保待遇3人。通组水泥路面4.1公里,通组沙石路面3.2公里;供电可靠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8户,入户率3%;自来水入户率85%。耕地面积1499亩,其中水田1094亩、旱土405亩,人平耕地1.23亩,林地面积42亩,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杉树、马尾松、毛竹。   


大坊村特产大全




大坊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