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郴州 >> 桂阳县 >> 流峰镇 >> 东庄村

东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庄村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1021106 423000 -- 查看 东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板桥社区

  板桥居委会(Banqiao Juweihui)   板桥社区居委会位于中板桥村;成立于1995年,是原板桥乡政府为完善社区管理而组建,由境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主要分布在省道S323板桥段两旁,东达板桥烟草站,北依衡桂高速公路(京珠复线)新田连接线,西接上板桥村,南到板桥中学区;总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   由烟草站,中心校,中学,卫生院,信用社,原政府机关居民、敬老院等7个居民及供销社生活区、农技站生活区等组成。总人口320人。区内共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20家,是原板桥乡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   

三社区

  三居委会(Sanjuweihui)   三居委会位于桂阳县流峰镇区内,所辖区域即桂阳县第二中学。占地面积84150平方米,固定资产18600万元。现设置四个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一年级)共23个班,学生1666人,教职工113人,非农人口368人,其中男189人,女179人。   

二社区

  二居委会(Erjuweihui)   二居委会位于桂阳县流峰镇区内,辖镇政府、中心校、信用社、卫生院、供销社、电信所、烟草站、原农具厂、供销社、粮站等单位非农人员组成。人口3080,其中男1848人,女1232人。经济主要以农贸、商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为主,人均纯收入0.76万元,服务业年收入200余万元。辖区有文化站1家;幼儿园1所;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卫生院所,卫生室6个。居民医疗参保率100%;有农村集贸市场一个。   

一社区

  一居委会(Yijuweihui)   一居委会原名流市居委会。因位于流峰镇中心、市场所在地得名。流市居委会处于一块“上有高峰下有长河”的宝地,域内流渡峰高464米,赋与流市毓秀,环绕整个居委会的催江河带给流市以灵动。流市居委会成立于1984年,位于清水秀的桂阳县西北重镇——流峰镇中心,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湘南第一圩“(流峰圩所在地)。下辖流渡桥、埠头陈家、大舍村3个自然村、10个居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76户1358人,土地面积4.1平方公里。   经济以农业商贸并举,集贸市场完成了“集市面积的扩大、集贸商品品种的扩充、集贸区域的细化”“三部曲”的蜕变。省道S323线、京珠高整公路复线倚村而过,为流市的未来带来无限发展机遇。2011年末人均纯收入7350元。综合办公楼一栋有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农民夜校、社区警务室等。现有流市村公办小学1所,流市中心幼儿园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所卫生员2人,居民休闲广场2处。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由居委会出资为居民参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5%,村内有五保之家1所,享受五保待遇7人。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全部完成,水泥路贯穿所辖3个自然村。旧村改造、新区建设正在按规划进行。供电可靠率已达98%;固定电话入户率60%,移动电话入户率90%。   

樟木圩社区

  樟木圩居委会(ZhangMuXu JuWeiHui)   樟木圩社区居委会位于樟木村;成立于1995年,是原樟木乡政府为完善社区管理而组建,由樟木片区境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主要分布在县道樟木村段两旁,北到樟木中心校,西接上西湖村,南到樟木政府区;目前总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由烟草站,中心校,卫生院,信用社,原政府机关居民、原供销社等6个居民小区及农技站生活区等组成。总人口360余人;社区内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约30名。区内共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10余家,是樟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   

杞木村

  杞木村(Qimu Cun)   相传村后山枸杞繁茂,漫山遍野,村前两边河岸杞柳成荫,柔荑花序,故得名“杞木林村”,简称“杞木村”。杞木村1979年前属泥汾大队,79年后分称现杞木村。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漼江河畔西侧,距流峰镇政府1.5公里,东与富社村相接,南与水落村为邻,西与泥汾村隔壁,北与南塘村、流市居委会接壤。辖杞木、井头、打油、杏村四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48户,2047人,土地面积3.6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1089亩,人均0.21亩,林地面积7208亩,农业总产值1801.36万元,人均纯收入8800元,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2011年烟产量为2000担,产值230万元,粮食达48万千克。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接收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8人,五保待遇9人,双定待遇11人,万册图书室1个。通村水泥路贯穿四个自然村,长达3.5公里,横跨漼江河水泥桥梁2座,集教育宣传、群众生活于一体的文体中心两栋,面积达3千余平方米,水泥球场2个,80%的农田享有水轮泵,电排灌溉,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谢家村

泉溪村

金塘村

步云村

现田村

板桥村

双染村

  双染村(Shuangran Cun)   1959年前团结大队(大队部设在现在双染村),1959年团结大队为双染大队(现双染村)和东水大队,村域位于流峰北面,距镇政府5千米,东与东水村相连;西与现田村相邻;南与三洞村接壤;北与泗洲竹接壤。辖双染、白冲、梅花、染头、车头五个村组,2011年末全村596户,3168人,土地面积2.4平方公里。   境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1968亩,人均5.43亩,林地面积3768亩,农业总产值45264万元,人均1428元,种植业以稻、烟为主,2011年生产烟叶13万斤,生产粮食1864吨。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接受的远程教育室一间,村卫生室1所,卫生员1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安全饮用水为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社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0多人,五保20人,双染双定待遇40多人。通村水泥路贯穿双染组、白冲组,大部分农田享有水库、电排灌溉,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东水村

  东水村(Dongshui Cun)    因村东边连绵山及莲塘水库水库水下流而得名,70年代前属“唐家大队、江背大队”,后来唐家、江背两个大队相并为“团结大队”,到80年代改为东水村,村域位于流峰镇东部,距离政府2.5公里,东邻西安村,南与双染村交界,北与泗洲乡接壤,西与三洞村毗邻。辖下脚、下石山、车比冲3庄、上唐家、下唐家、仓头、廖家、东水铺、江背、石堪下,共十八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615户,2489人,土地面积约10858亩。   境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1849亩,人均0.75亩,林地面积3880亩,园地380亩,草地1290亩,水面404亩,其它3055亩,农业总产值48176 万元,人均1498元,种植业以稻、烟为主,2011年生产烟叶 24 万斤,生产粮食2010 吨。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65 人,五保待遇 10 人,双定待遇 12 人。通村水泥路贯穿下唐家、仓头、廖家、东水铺、江背、沙石路贯通上唐家、下石山、车比冲,还有下脚,下堪下没有通路。大部分农田靠柴油机抽水,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敖背村

南塘村

  南塘村(Nantang Cun)   南塘村1979年属南塘大队,大队部设于下南塘自然村,1980年随体制改革,后改为南塘村,村域位于流峰西南部,距镇政府1公里,东与流市居委会接壤,南与杞木村为邻,西与回龙村相连,北与三洞村交界。辖上南塘村、下南塘村、袁家湾村、长冲村及雷坝塘组等15个村民小组,全村468户,1860人,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   境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1280亩,人均0.68亩,林地面积458亩,农业总产值1024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12吨,人均550千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8人,五保待遇24人,双定待遇 19 人。通村水泥路贯穿袁家湾、下南塘、上南塘等12个村小组,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95%。   

东庄村

水落村

  水落村(Shuiluo Cun)   因村四周环水,村右有一凉亭而得名水落亭,去“亭”字故名。1979年前属富社大队,后分柏家大队,因十字乡也有个柏家大队,撒队更村时县里便将我柏家大队更名为水落村,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村部设于柏家塘,距镇政府3公里,东与富社村接壤,南接上龙村,西与泥汾村为邻,北交杞木村。辖:坦坪桥、柏家塘、沙洲、杨家岭、水落亭、坪塘六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422户,1620人,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种植水稻、烤烟,和外出务工为主。有耕地面积1060亩,人均0.65亩,林地面积500亩,农业总产值1139.6万元,人均纯收入5680元。 2011年生产粮食300吨,烟叶2200担。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56人,五保待遇17人,双定待遇12人。通村水泥路贯穿坦坪桥、柏家塘、水落亭三个自然村。80%的农田享有排灌、机耕、机运、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供电可靠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0%。   

泥汾村

  泥汾村(Nifen Cun)    泥汾村由豪塘、泥汾、金城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域位于漼江河下,村部设于豪塘,距镇政府4公里,东与水落村相连;南与大禾村为邻;西于坛山岭相接;北与杞木村交界。有1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80户,1618人,土地面积6.8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1250亩,人均0.77亩,林地面积1600亩,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0万斤,人均495斤,烤烟24万斤,人均150斤。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61人,五保待遇14人,双定待遇7人。通村水泥路贯穿豪塘9—16组,大部分的农田享有水泵灌溉,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80%,移动电话入户率40%。   

富社村

  富社村(Fushe Cun)    因田土好,生活富裕而得名。1978年前属富社大队,大队部设赵家自然村,1979年富社大队分为富社大队和水落大队,村域位于流峰镇东南,村部设赵家,2011年村委会换届村部搬迁到周家,距镇政府1.6千米,东与上龙村接壤;西与水落村相邻;北与沧海村相连。村辖二头岭、水头岭、周家、李家、赵家五村14组,2011年全村612户,2143户,土地面积3.6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为农业,耕地面积998.7亩,人均0.46亩,林地面积2785亩,农业总产值919万元,人均纯收入4290元,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95吨,人均200千克。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接收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100%,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0人,五保待遇18人,双定待遇16 人。通村水泥路贯穿整村14组,大部分的农田享有水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0%。   

沧海村

  沧海村(Canghai Cun)   因地面宽阔又有口塘而得名“沧海塘”。位于流峰镇东部,东与松市村为邻,南与富社村交界,西与流市居委会接壤,北与三阳村相连。辖5个自然村:沧海村、水头村、富源村、三十担村、竹山村,分15个村民小组,全村510户, 1860人,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距镇政府3000米。   主要经济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630亩,人均0.37亩。种植业以烤烟和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60吨,人均300千克。林地面积500亩,人均纯收入6500元。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0人,五保待遇16人,双定待遇8人。通村水泥公路贯穿5个自然村,大部分的农田享有自流渠道灌溉,供电可靠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85%。岳临高速公路从村境内通过,并设有进出口收费站。   

松市村

  松市村(Songshi Cun)   松市村因东、南、北三面临山且都是松树故而得名,1980年前属沧海大队,1980年后沧海大队分为沧海村和松市村,村部设在松市小学内,距镇政府5公里,辖2个自然村,松木圩、松木辛,松市村东面连山;北面与沧海村相连;南面与樟木寨脚村相邻,西南与敖泉叉路口相连,村内有10个村民小组,全村334户,人口1378人,土地面积2.5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为农业,耕地面积580亩,人均0.42亩,林地面积145亩,农业总产值1030万元,人均纯收入4580元,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25吨,烤烟1330担。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5人,五保待遇 18 人,双定待遇9人。通村水泥路贯穿1—10组,大部分的农田靠自修山塘灌溉,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2%,移动电话入户率80%。   

三阳村

  三阳村(Sanyang Cun)   三阳村委会位于流峰镇的东北面,辖三个自然村,田心村、社头村、亮家村。共分为13个村民小组,446户, 1686人,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   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整个行政区耕地面积1049亩,人均0.622亩;林地面积200亩;农业总产值1030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 2011年生产粮食674.4吨,人均400千克。村卫生室1所、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7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2人,五保待遇15人,双定待遇4人。本镇通往三个自然村都已修通水泥路,整个行政村的农田有三分之一的能直接引用西安水库的水灌溉,有三分之一的农田能引用田心水库的水进行灌溉,供电率已达92%,电视综合覆盖率98%,固定电话入户率1%,移动电话入户率70%。   

三洞村

  三洞村(Sandong Cun)    解放以前,三洞大队由白冲村管辖,1952年由白冲村分出三洞大队,因有下洞村、上洞村、大丰洞村,“三洞”故取各为三洞大队,辖大塘丘、下洞、上洞、孟金山、大丰洞、流市、埠头、大余得九个自然村,大队部设在大丰洞,1984年改名为三洞村。1986年流市居委会成立,将流市、埠头、大余得划归居委会管辖,故现在的三洞村管辖六个自然村。村域位于镇区以北,距镇区1公里。东与犁头岭与三阳村相邻;南与流市接壤;西与袁家湾、田山岭交界;北与白冲、江背隔河相望,全村为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50户,1970人,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   境域经济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1540亩,人均0.78亩,林地面积1200亩,农业总产值250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种植业以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0万公斤,人均110公斤。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接受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1人,五保待遇7人。通村水泥路贯穿1—11组,农田灌溉主要依靠石流河坝,丰流河坝和孟金水库。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莲荷村

  莲荷村(Lianhe Cun)   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舂陵江镇愁下村交界,南与舂陵江镇坳下村毗邻,西舂陵江镇田心村相连,北与本镇禾苍、大禾村接壤,全村以李、曹两姓为主。辖高沙、下家、塘得、大山下、下塘坊、大坊得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556户1919人,耕地面积1514亩,其中水田854亩,旱土669亩,人平0.78亩;林地面积5835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矿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515余万元,人均纯收入6686元;有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59%;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9人,五保待遇10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79%;固定电话用户9户,移动电话用户779人。   

西湖村

  西湖村(Xihu Cun)   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樟木村相邻,南与龙桥村接界,西与莲荷村毗邻,北与禾苍村接壤,全村以罗姓为主。辖西湖一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52户945人,耕地面积686亩,其中水田383亩,旱土303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2645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248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635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5人,五保待遇12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1%;固定电话用户5户,移动电话用户778人。   

寨脚村

  寨脚村(Zhaijiao Cun)    位于流峰镇东部,东与敖泉镇大溪村相邻,南与塘源村接界,西与关冲村毗邻,北与东水村接壤,全村以李姓为主。辖肖家湾、岸上、新屋场、谢家、黄村、塘下、庙山下、陈家、里水冲、七场得、大冲11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60户973人,耕地面积706亩,其中水田394亩,旱土312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2722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矿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254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613元;农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9人,五保待遇9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1%;固定电话用户7户,移动电话用户781人。   

关冲村

  关冲村(Guanchong Cun)   村处在山冲里,两头像关卡而得名。村域位于流峰镇东南部,东与寨脚村相邻,南与板溪村接界,西与上龙村毗邻,北与上龙村接壤,全村以李姓为主。辖大岭背、大山下、冲坪、光冲、樟树下、杨梅岗、青草坪、樟木塘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57户1233人,耕地面积973亩,其中水田543亩,旱土430亩,人平0.78亩;林地面积3749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316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569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4人,五保待遇14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面;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3%;固定电话用户11户,移动电话用户723人。   

塘源村

  塘源村(Tangyuan Cun)    因村周围树大林深,水源充足像口塘而得名。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敖泉镇敖头村、塘洞村大溪村相邻,南与枫溪村接界,西与板溪村毗邻,北与关冲村接壤,全村以罗姓为主。辖塘源、上岩源、下岩源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121户453人,耕地面积329亩,其中水田184亩,旱土145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1267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113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513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0人,五保待遇5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办公楼面积24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6%;固定电话用户7户,移动电话用户321人。   

板溪村

  板溪村(Banxi Cun)    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枫溪村相邻,南与璜溪村接界,西与樟木村毗邻,北与关冲村接壤,全村以李姓为主。辖板溪、山边、杨梅岭、乌珠洞4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602户2258人,耕地面积1839亩,其中水田1015亩,旱土824亩,人平0.8亩;林地面积3597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613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715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9人,五保待遇16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篮球场)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1%;固定电话用户20户,移动电话用户1213人;全部使用地下水自打井。   

枫溪村

  枫溪村(Fengxi Cun)    因此地枫树多,小河从村中流过,故名“枫溪”。村域位于流峰镇东南部,东与敖泉镇新塘村相邻,南与璜溪村接界,西与板溪村毗邻,北与塘源村接壤,全村以罗、李两姓为主。辖旺冲、坪面上、南冲、新枫溪、老枫溪、磨家湾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14户1178人,耕地面积855亩,其中水田477亩,旱土378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3295亩。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299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539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4人,五保待遇13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7%;固定电话用户9户,移动电话用户852人;村民用水全部使用地下水自打井。   

璜溪村

  璜溪村(Huangxi Cun)   村居璜溪源头,故名。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板溪村相邻,南与舂陵江镇愁下村交界,西与莲荷村毗邻,北与五爱村接壤,全村以孙、李两姓为主。辖长美山、璜溪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160户599人,耕地面积435亩,其中水田243亩,旱土192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1677亩。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149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489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8人,五保待遇4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县道贯穿村境南北,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73%;固定电话用户5户,移动电话用户352人。   

坛边村

龙桥村

  龙桥村(Longqiao Cun)   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西湖村相邻,南与莲荷村接界,西与五爱村毗邻,北与樟木村接壤,全村以罗、袁两姓为主。辖龙桥、贺家湾、理瑶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50户1688人,耕地面积1638亩,其中水田888亩,旱土750亩,人平0.73亩;林地面积4723亩。   村域经济以农业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45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668元;有各类养殖场2个。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7%;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2人,五保待遇7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篮球场)1个,村级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2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县道贯穿村境南北,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3%;固定电话用户8户,移动电话用户685人,电信互联网用户2户。   

麻布村

禾仓村

  禾仓村(Hecang Cun)   禾仓村因有两条河(大漼江、小漼江)通过,自然条件好而得名。村域位于流峰镇西南部,东与樟木村相邻,南与莲荷村交界,西与舂陵江镇毗邻,北与大禾村接壤,全村以李姓为主。辖禾苍丘、小江、山下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47户926人。耕地面积672亩,其中水田375亩,旱土297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2590亩。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24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669元;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3%;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2人,五保待遇14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2%;固定电话用户7户,移动电话用户358人,电信互联网用户1户。   

大禾村

  大禾村(Dahe Cun)   村处小溪河湾,土地肥沃,禾苗壮实,故名。位于流峰镇部,东与上龙村相邻,南与禾苍、莲荷、联合村接界,西与四里镇源头村交界,北与水落村接壤,全村以黎、李两姓为主。辖大禾、林塘、鱼拜、寺山下、罗子山、塘家坊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668户2503人。耕地面积1817亩,其中水田1014亩,旱土803亩,人平0.73亩;林地面积7003亩。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矿山为主。工农业总产值735余万元,人均纯收入6936元;有各类养殖场2个。村级小学2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5人,五保待遇21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各组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8%;固定电话用户6户,移动电话用户917人,电信互联网用户2户。   

上龙村

  上龙村(Shanglong Cun)   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板溪村相邻,南与樟木村交界,西与大禾村毗邻,北与水落村接壤,全村以胡、曾两姓为主。辖上龙、下码塘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60户1723人。    村域经济以农业种植烤烟为主。工农业总产值458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658元;有各类养殖场2个。村级小学1所,专职教师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3%;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9人,五保待遇20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县道贯穿村境南北,全村各组都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固定电话用户18户,移动电话用户920人,电信互联网用户4户;耕地面积1251亩,其中水田698亩,旱土553亩,人平0.73亩;林地面积4822亩。   

樟木村

  樟木村(Zhangmu Cun)    樟木村因原来周围全是樟树而得名。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板溪村相邻,南与龙桥村接界,西与西湖村毗邻,北与上龙村接壤,。辖樟木圩一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43户1285人,总耕地面积521亩。其中水田217亩,旱土104亩,人平0.41亩;林地面积3597亩。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35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755元;有各类养殖场1个。村级小学1所,专职教师6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8人,从业人员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2%;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受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4人,五保待遇6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篮球场)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县道贯穿村境南北,实现全村通水泥路面;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固定电话用户86户,入户率40%,移动电话用户507人。   

回龙村

泮塘村

枧溪村

西安村

  西安村(Xian Cun)    村因临西边连锦山岭而得名。1979年前属三阳大队(大队部设于现三阳村部),后分为三阳大队(现三阳村)和西安大队(现西安村)。1983年改为西安村。村域位于流峰镇的西北部,距镇政府大约5公里,东与欧阳海廖家村相邻;南与三阳村接壤;西与东水村山岭相邻。辖下西安、上西安、大塘背(何家、阳家)、山口、龙家洞5个自然村,共10个小组。全村 288户, 1066人,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   境域经济为农业,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整个行政区耕地面积370亩,人均0.31亩;林地面积2348亩;农业总产值310万元,人均纯收入5630元, 2011年生产粮食126吨,人均600千克。 配备电视、电脑、卫星天线的远程教育室1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所、卫生员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社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人,五保待遇8人,双定待遇3人。通村水泥公路贯穿下西安、山口、龙家洞。大部分农田享有青山垅灌溉渠自流灌溉。   

五爱村

  五爱村(Wuai Cun)    1956年全国开展“五爱”教育运动时由杨家坪改为五爱村,后一直沿用。村域位于流峰镇南部,东与龙桥村相邻,南与璜溪村接界,西与板溪村毗邻,北与上龙村接壤,全村以胡、郭两姓为主。辖杨家坪、西冲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199户748人,耕地面积543亩,其中水田303亩,旱土240亩,人平0.72亩;林地面积2092亩。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农业总产值189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539元;有各类养殖场1个。村级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8人,五保待遇8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2000册。实现全村通水泥路;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5%;固定电话用户8户,移动电话用户523人。   


东庄村特产大全




东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