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郴州 >> 桂阳县 >> 欧阳海镇 >> 沙溪村

沙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沙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溪村简介

  沙溪村(Shaqi Cun)
  村前有一条小溪,水里面有许多非常细碎的石粒,水清辙见底,故名。村域位于欧阳海镇西北部,东邻两湾村,南与坦溪村、下山村毗邻,西接莲塘镇白泥田村,北与大乘村接壤,距镇政府3公里。村辖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10户,人口840人,面积4.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880亩,其中水田面积350亩,人均耕地0.41亩;旱地面积530亩,人均耕地0.62亩,林地面积3080亩;农业总产值32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147吨,人均产粮 175公斤,年产烤烟烟叶1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00头,出笼家禽1200羽;累计造林600亩。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3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人,五保待遇9人,双定待遇3人。衡武高速贯穿南北,沙溪村6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村办学校一所,操场一个,建地400平方米。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95%;固定电话入户率1%,移动电话入户率92%。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1021117 423000 -- 查看 沙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沙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天鹅坪社区

  天鹅坪居民委员会(tianepin Juweihui)   居委会成立于1991年3月,由驻镇的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和非农业人口的居民组成。下设一个三白居民小组,辖驻镇各机关单位—镇政府、欧阳海中学、中心小学、供销社、粮站、工班、邮政、电信、移动、烟草站、信用社、国土所、供电所、卫生院、林管站、市场管理中心等单位。2011年居委会385户,人口692人。区内有文化站1家;幼儿园1家,在园幼儿园88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1所,在校生826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欧阳海中学1所,在校生378人,专任教师29人。卫生院1个,干部职工8人,设病床10张,“120”救护车1台;卫生厕所入户率100%,清洁自来水入户率100%;居民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1户,60人。省道S214线穿境而过;供电可靠率96%;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20%,宽带入户率15%;移动电话入户率95%。   

增源村

  增源村(Zengyuan Cun)   因地处高山,多为水溪的源头而故名。位于欧阳海镇东部,东邻桥市乡,南与和平镇毗邻,西接本镇四庄村,北与本镇欧阳海村、神山村交界,距镇政府5公里。村辖27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05户,人口1485人,面积10.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780亩,人均耕地0.52亩,林地面积1610亩;农业总产值38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535吨,人均产粮360公斤;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00头,出笼家禽1300羽;累计造林2000亩,活立木蓄积量15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5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9人,五保待遇14人,双定待遇8人。27个村民小组只有25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两处。85%农田享有增源水库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6%。   

周塘村

  周塘村(Zhoutang Cun)   周塘村属欧阳海镇南大门,东与敖泉镇兼葭村交界,南连大窝村,西接廖家村,北与五里村相接。距镇政府4公里,1956年成立周塘高级社,1958年成立周塘大队。辖周塘、大塘、条子冲、张家、沙坪里共五个自然村共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50户,人口1563人,面积4.6平方公里。   2011年末,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耕地0.67亩,林地面积2231亩;农业总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5400元;种植业以种烟和水稻为主,年产稻谷300吨,人均产粮 75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7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80头,出笼家禽1600羽;退耕还林面积300亩。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900册; 配备电视、电脑各一台,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4人,五保待遇9人,双定待遇10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5个自然村有3个自然村通水泥路。山塘3个,引水工程1处,自来水供应300户。改建水渠2000米,U型槽3000米,95%农田享有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2.5%,移动电话入户率95%。   

五里村

  五里村(Wuli Cun)   位于欧阳海镇南部,东邻义和村,南与周塘村、大窝村相连,西接廖家村,北与三白村交界,距镇政府2.5公里。1951年成立五里大队,1961年改称光辉大队,1971恢复为五里大队,1974年改为五里村。辖五里牌、龙家、新塘礼、石箭头、大塘尾、烧塘下、黄头李家,组共七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32户,人口1730人,面积4.8平方公里。   2011年末,耕地面积975亩,其中水田面积635亩,旱土面积340亩,人均耕地0.56亩。农业总产值645万元,人均纯收入3700元;种植业以水稻和烤烟为主,玉米、黄花菜、黄豆为辅的农业作物,年产稻谷150吨,年产烤烟烟叶120吨,年产玉米80吨,年产黄花菜3吨,年产黄豆1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260头,出笼家禽1800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9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 村卫生室1所,卫生员1人,私人诊所1家,乡村医生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2人,五保待遇12人,双定待遇16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 全村14个村民小组通砂石路。村建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两处。灌溉水渠14条,90%农田享有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89%;固定电话入户率10%,移动电话入户率95%。   

廖家村

  廖家村(Liaojia Cun)   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南端,东邻五里村、周塘村,南与流峰镇西岸村交界,西与泗洲乡接壤,北与五里村、三白村相连,村部设于廖家自然村,距镇政府3公里。1958年成立廖家大队,1983年改为廖家村。村辖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30户,人口1725人,面积5.0平方公里。   2011年末,耕地面积1370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面积2600亩;农业总产值950万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种植业以烤烟和水稻为主,年产稻谷776吨,人均产粮 45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15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800头,出笼家禽2100羽。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85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2人,五保待遇12人,双定待遇20人。衡武高速贯穿南北,12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I型水库二座,引水工程两处。90%农田享有烟水配套工程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6%;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5%。   

义和村

  义和村(Yihe Cun)   义和村四周山水环绕,树木拥抱,但村庄分散,人心正、仁义重、做事齐心、讲话和气,被当地一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欧阳增文老师命名为义和村。村域位于欧阳海镇东部,东邻敖泉镇瓜冲村,南与周塘村毗邻,西接五里村,北与四庄村接壤,村部设于义和侧榜岭三组,距镇政府4公里。1956年成立跃进高级社,1958年成立跃进大队,1964年改为义和村。辖和家院、坦坪、侧榜岭、石龙口、平山岭共五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2011年末,耕地面积516亩,人均耕地0.96亩,林地面积2180亩;农业总产值195万元,人均纯收入36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花生、黄豆、玉米为辅的农业作物。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85头,出笼家禽1160羽;累计造林1600亩,活立木蓄积量105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6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人,五保待遇8人,双定待遇6人。义和村4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水库山塘三座,引水工程3处。95%的农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88%农田享有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6%;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2%,移动电话入户率92%。村有全省三大岩之一的坦坪岩。   

三白村

  三白村(Sanbai Cun)   三白村位于欧阳海镇政府周边,东邻四庄村、义和村,南与五里村、廖家村相连,西接下山村,北与禹门村交界,距镇政府0.5公里。村辖上源江、下源江、三角井、石人村、白牛塘、天娥坪共六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660户,人口2676人,面积7.0平方公里。   2011年末,耕地面积2012亩,人均耕地面积0.75亩,林地面积2480亩;农业总产值750万元,人均纯收入5610元;种植业以种烟和水稻为主,年产稻谷1636吨,人均产粮 95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87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000头,出笼家禽1550羽;累计造林850亩。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108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4人,五保待遇12人,双定待遇14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全村6个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其中石人村和白牛塘村建设了环形村道。国家小I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两处,全村65%的户数用上了自来水。80%农田享有自流灌溉,可灌溉450亩水田;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96%;固定电话入户率5%,移动电话入户率95%。   

神山村

  神山村(Shenshan Cun)   村前有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块石头,从远处看活像一个人,而故名为神山。村域位于欧阳海镇东北部,东邻欧阳海村,南与增源村、四庄村毗邻,西接禹门村,北与大乘村交界,距镇政府6公里。解放初期称为解放大队,1953年改称为联合大队,1983年改称神山村。辖杨柳塘、神山、毛背岭、潭流源、岭背冲、听下、大禾仓、瑶山里、鲤鱼田、坪山岭共十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68户,人口1480人,面积8.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2011年末,耕地面积540亩,人均耕地0.36亩,林地面积6880亩;农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470吨,人均产粮 320公斤;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80头,出笼家禽800羽;经济作物以生姜、蘑芋、彬木、竹子为主。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5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9人,五保待遇15人,双定待遇10人。神山4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总长3.2公里,其余3个村民小组为沙石路。饮水工程一处,确保了全村人口的安全用水;村内水资源丰富,共建小型水利发电站两座,年发电量180万千伏,产值50万元。引水工程一处,92%农田享有增源水库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5%。   

江口村

  江口村(Jiangkou Cun)   村域位于欧阳海镇正北部,东邻桥市乡枫树村,南与欧阳海村、东山村毗邻,西接大乘村,北与莲塘镇三侯村交界,距镇政府10公里。1958年成立泗洲大队,又名泗洲山,海拔1382.4米,据古人说:“好过泗洲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铵。”1984年改为江口村。辖黄毛江、老虎口、横路上、野牛塘、龙家共五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148户,人口690人,面积6.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因地势高,气候较冷,农作物生长缓慢。2011年末,耕地面积239亩,人均耕地0.4亩,林地面积1080亩;农业总产值22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花生、黄豆为辅。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00头,出笼家禽1000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3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社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5人,五保待遇7人,双定待遇4人。江口村2个村民小组通水泥公路,全长4.2公里。村内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一处,主要供应全村的生活用水。修建了2.5公里的水渠,灌溉农田达85%;供电可靠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0%。   

大窝村

  大窝村(Dawo Cun)   大窝村以开基祖李必富公,牧鸭至此,发现母鸭一天产二蛋,认定此地土地肥沃,必是发迹之地,遂于明弘治年间,在此定居立村,取名大窝村。到现在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村域位于欧阳海镇最南端,明、清、民国时期,现敖泉镇兼葭村五庄区全属大窝村管辖。东邻和平镇大原村,南与敖泉镇兼葭村毗邻,西接流峰镇社头村、田水村,北与周塘村接壤。辖5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80户,人口882人,面积3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0.75亩,林地面积3600亩;农业总产值600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种植业以烤烟、晚稻为主,稻谷160吨,人均产粮36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6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400头,出笼家禽1000羽;累计造林200亩,活立木蓄积量8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4人,五保待遇22人,双定待遇4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 5个村民小组全部通水泥路。修复古公祠一座,面积400平方米,小山塘6座,村管小型水库一座,灌溉渠4000米,水闸及拦河坝6处,85%的农田享有自流灌溉,100%的农户通电,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四庄村

  四庄村(Sizhuang Cun)   四庄村位于欧阳海镇东部,东邻增源村,南与义和村毗邻,西接三白村,北与神山村交界,距镇政府3.5公里。1954年成立四庄高级社,1956年成立四庄大队,1964年改称星星大队,1972年恢复为四庄大队,1986年改为四庄村。辖坳上、门前、牛桠岭、东石岭、栗山背、水坎头共六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151户,人口603人,面积3.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60亩,人均耕地0.76亩,林地面积900亩;农业总产值23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种植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年产玉米7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00头,出笼家禽1080羽;累计造林1560亩,活立木蓄积量100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5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人,五保待遇10人,双定待遇3人。受地理条件限制,全村9个村民小组其中有4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其余5个村民小组为泥路。供电可靠率92%;电视综合覆盖率88%;移动电话入户率90%。   

欧阳海村

  欧阳海村(Ouyanghai Cun)   原名凤凰村,后为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烈士而改为欧阳海村。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北部,东邻桥市乡枫树村,南与神山村毗邻,西接东山村,北与江口村接壤,距镇政府12公里。村辖盘古山、刘家、凤煌、炉头、张家头、对门、大洼底、付家、舒家、木鱼岑共10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86户,人口1153人,面积6.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850亩,其中水田512亩,旱地338亩,人均耕地0.74亩,林地面积6500亩;农业总产值480万元,人均纯收入361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580吨,人均产粮 503公斤;经济作物以生姜、魔芋、玉竹等,年产玉米50吨、生姜20吨、玉竹12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00头,出笼家禽900羽;累计造林3000亩,活立木蓄积量110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12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7人,五保待遇17人,双定待遇8人。10个村民小组通公路,其中三个小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一处,自来水入户率70%,供电可靠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90%;移动电话入户率90%。   

下山村

  下山村(Xiashan Cun)   位于欧阳海镇西南部,东邻三白村,南与流峰镇毗邻,北与坦溪村交界,西与莲塘镇接壤,距镇政府2.5公里。1956年成立下山高级社,1958年成立下山大队,1963年改称红旗大队,1964年下山大队分为屈塘大队和毛坪大队,1972年恢复为下山大队,1983年改为下山村。辖下山组、毛坪组、李家山组、下湾头组、出塘组、菜家组六个自然村共1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696户,人口2480人,面积5.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2530亩,人均耕地1.01亩,林地面积2361亩;农业总产值496万元,人均纯收入655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2352吨,人均产粮 95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12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843头,出笼家禽2640羽;累计造林1880亩,活立木蓄积量128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7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02人,五保待遇19人,双定待遇17人。社会养老参保率95%,享受养老金221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 19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两处。80%农田享有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88%。   

坦溪村

  坦溪村(Tanqi Cun)   位于坦溪洞与黄麻洞交汇处,中间一条清泉小溪从中穿过,故名。村域位于欧阳海镇西北部,东邻禹门村、下山村,南与莲塘镇的夏塘村毗邻,西接莲塘镇的锦湖村、南岭村,北与本镇沙溪村交界,距镇政府4公里。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坦溪大队,1983年改为坦溪村。辖刘家、清水塘、金水塘、玉莲塘、尧田、早禾共六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02户,人口1615人,面积3.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耕地0.68亩,林地面积2600亩;农业总产值1260万元,人均纯收入6800元;种植业以烤烟和水稻为主,年产稻谷500吨,人均产粮 38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3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000头,出笼家禽3000羽;累计造林2000亩,活立木蓄积量130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10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6人,五保待遇12人,双定待遇18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9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四处。90%农田享有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8%。   

大乘村

  大乘村(Dacheng Cun)   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北部,东邻江口村,南与东山村、两湾村毗邻,西接莲塘镇大湾村、两路村,北与莲塘镇马罗村、三侯村交界,距镇政府7.5公里。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东山大队(包括现江口村、欧阳海村、东山村、大乘村、神山村),1964年改称燎原大队,1970年恢复为大乘大队,1986年改为大乘村。辖黄毛岭、廖家山、塘家湾、庵子上、庙上、胡家共8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186户,人口756人,面积3.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1000亩,人均耕地1.32亩,林地面积2500亩;农业总产值45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种植业以稻作为主,年产稻谷500吨,人均产粮 661公斤;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170头,出笼家禽750羽;累计造林1300亩,活立木蓄积量6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2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8人,五保待遇7人,双定待遇2人。衡武高速贯穿南北,8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引水工程一处。90%农田享有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6%;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移动电话入户率95%。   

东山村

  东山村(Dongshan Cun)   由于村东面是高高的泗洲山,故名于东山。村域东接欧阳海村,南与神山村毗邻,西与大乘村交界,北与江口村接壤,距镇政府7.5公里。1962年改称幸福大队,1978年恢复为东山大队,1983年改为东山村。村辖小冲、欧家、半岭上、罗家屋、对门、松山背、驴下共13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50户,人口1668人。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全村耕地面积1213亩,人均耕地面积0.72亩,林地面积3995亩;农业总产值1160万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346吨,人均产粮 400公斤,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00头,出笼家禽1000羽;累计造林800亩。东山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1624册,音像制品130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0人,五保待遇13人,双定待遇11人。本村与各小组都通砂石公路,乡级水库一座,原受益增源水库引水工程一处,80%农田享有灌溉。公祠两个,供电可靠率9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两湾村

  两湾村(Liangwan Cun)   以沙湾自然村和神湾自然村而取名为两湾村。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北部,东邻尹坪村,南与禹门村、三白村毗邻,西接沙溪村,北与大乘村交界,距镇政府3公里。1956年成立沙溪高级社,1958年成立沙溪大队,1979年与沙溪分开改为两湾大队,1983年改为两湾村。村辖土地塘、沙湾、神湾、甘音铺共四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62户,人口1242人,面积4.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722亩,人均耕地0.58亩,林地面积3000亩;农业总产值607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1641吨,人均产粮 1322公斤,年产烤烟烟叶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600头,出笼家禽2290羽;累计造林2000亩,活立木蓄积量106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6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1人,五保待遇9人,双定待遇7人。衡武高速贯穿南北,7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两处。90%农田享有增源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92%;固定电话入户率1%,移动电话入户率90%。   

沙溪村

  沙溪村(Shaqi Cun)   村前有一条小溪,水里面有许多非常细碎的石粒,水清辙见底,故名。村域位于欧阳海镇西北部,东邻两湾村,南与坦溪村、下山村毗邻,西接莲塘镇白泥田村,北与大乘村接壤,距镇政府3公里。村辖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10户,人口840人,面积4.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880亩,其中水田面积350亩,人均耕地0.41亩;旱地面积530亩,人均耕地0.62亩,林地面积3080亩;农业总产值32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147吨,人均产粮 175公斤,年产烤烟烟叶15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00头,出笼家禽1200羽;累计造林600亩。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3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人,五保待遇9人,双定待遇3人。衡武高速贯穿南北,沙溪村6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村办学校一所,操场一个,建地400平方米。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95%;固定电话入户率1%,移动电话入户率92%。   

尹坪村

  尹坪村(Yinping Cun)   位于欧阳海镇东北部,东邻神山村,南与禹门村毗邻,西接两湾村,北与大乘村、东山村交界,距镇政府4公里。辖黄理、尹坪、大坪、罗溪、下马山共五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02户,人口1624人,面积3.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全村耕地面积918亩,人均耕地0.57亩,林地面积2000亩;农业总产值62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种植业以水稻、烤烟为主,玉米、黄豆、花生为辅的农业作物;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00头,出笼家禽1260羽;累计造林1200亩。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48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 村卫生室1所,卫生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2人,五保待遇12人,双定待遇12人。尹坪村8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其余4个村民小组通砂石路。引水工程两处,85%的农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70%的农田享有增源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98%;固定电话入户率2%,有4个村民小组开通了电脑网络,移动电话入户率90%。   

禹门村

  禹门村(Yumen Cun)   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北部,东邻四庄村、神山村,南与三白村毗邻,西接沙溪村、下山村,北与两湾村交界,距镇政府2.5公里。1956年成立禹门大队,1960年改称四清大队,1972年恢复为禹门大队,1983年改为禹门村。辖禹门村、石豪村、黄石村、夏莲塘村共四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50户,人口1590人,面积2.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1001亩,人均耕地0.65亩,林地面积1825亩;农业总产值570万元,人均纯收入346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810吨,人均产粮 520公斤,年产烤烟烟叶1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500头,出笼家禽1200羽;累计造林560亩,活立木蓄积量18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3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4人,五保待遇14人,双定待遇12人。省道S214贯穿南北, 11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村辖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三处。92%农田享有灌渠自流灌溉,供电可靠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2%,移动电话入户率88%。   


沙溪村特产大全




沙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