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平街社区简介
君平街社区地处丽春镇的西南方,距丽春镇三公里,彭州市十公里,安彭公路、成灌铁路庆兴站三公里,蒲阳河从全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卷纸厂两家,豆瓣厂一家,预制厂一家,玻纤厂一家,塑料制品两家,建材厂一家,专业合作社一个,全村属平坝地区,农业用水来自都江堰自流灌溉,幅员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全村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1个,农户710户,人口2280人,人均收入4800元,劳动力1350人,耕地面积1150亩。2007年通过实施土地整改,调整产业结构,共修建沟渠3000米,新修水泥路3公里。村内道路交错,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2103 | 611930 | 028 | 查看 君平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花棚社区 |
花棚社区地处彭州市西北方向,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铁路、人民渠横冲中心。本社区有15个小组,总户数896户,总人口2757人,年报面积为1500亩,2010年国家确权面积2004.8亩。现任村干部4人,村民小组长15人,党员66人,党小组8个。我社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以种植蔬菜为主,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社区辖区内企业4个,企业状况:社区内共有企业四家,成都市彭州亚兴机床厂、冰厂、包装包箱厂和彭州市安铸造。养殖专业户10户,在5719工厂务工人员450人。 |
清河社区 |
清河社区简介 清河社区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位于彭州市西南面,距离彭州市区5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清河社区共517户居民,人口共1467人,人均收入为4520元,村民代表数为46人。产业发展优势为蔬菜种植。 |
花街子社区 |
丽春镇花街子社区 地处丽春镇政治文化中心,东接关渠社区,北靠白鹤社区,西接花棚社区,南临天顺村。交通枢纽发达,且社区丽蓉大道是连接彭州市中心和郫县唐昌交通枢纽,也是通往都江堰、温江等周边城市的主干线,交通十分便利。 现花街子社区是由原平桥村、花街子(包括正花街、康家巷、鸡市街、丹平街、祥云路以及新丽路、丽蓉大道和滨河路)和通江三村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小组,1873户(农村户数992户,街村居民881户,其中农村低保51户90人,城镇低保56户75人,五保户有8户,分别是刘全贵、谢志芳、舒开村、尹献刚、王成芬、徐德富、刘期元和张瑶)。优抚享受对象26人。总人口约4853人,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2357.67亩,共种水田约1695.91亩,旱地约661.76亩。有养殖场6个、医疗站1个、党小组3个、党员102人、团员162人。 花街子社区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生产为主,种植品种有西红柿、马铃薯、油菜、大白菜、韩国萝卜、青椒、小米椒、无筋豆、蒜等,主要以露地生产为主。除此之外,成都新蜀丽棉被有限责任公司、大坤肉联厂以及综合市场、租赁个体户、商贸企业等,为我社区解决了部分居民再就业问题,使得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其中,商贸企业是花街子社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开设小旅店、小饭店、小百货店、小理发店等五小服务行业。人均收入5230元。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做好饲料加工与青贮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 社区内现有主要村道都已经硬化亮化,村庄卫生环境整洁,基本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本村用电用水全部实行归网,村民生活能源主要靠煤、电、气;村民吃水大部分饮用市政提供的自来水;村庄排水也与市政排污相连接。 社区内的社会公共事业比较齐全,有新修的村委会办公室,幼儿园,卫生所,便民店,老年活动室,健身中心,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为居民生活和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丽春镇被成都列为重点城镇,我社区借此机遇,展开“着力打造彭温路过景段丽蓉大道风貌改造”的工作。该路段1800米,涉及商铺1000余间。按照丽春镇政府提供的效果图实施,改造后的丽蓉大道将是我社区的一大亮点,从而提高我社区的知名度。 村务管理民主有序,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和村干部的满意率达到99%以上。 此外,在我社区近五年的计划中,将针对正花街、康家巷、鸡市街路面、下水道工程进行改造。此次改造工作要求群众参与,社区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完善各项工作,使社区更上一层楼。 |
白鹤社区 |
白鹤社区位于彭州市西北部,距市区7.5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我社区为涉农社区,社区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2.43亩,有15个村民小组,农户529户,共计1713人,其中有党员46人。村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共5人。 白鹤社区各组道路全通,水、电十分方便,产业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发展养殖为主。目前,社区有一胜肴豆瓣厂2个;养殖毛猪、奶牛大户5家;种植蔬菜及大棚返季菜等项目230户。总投资金额800万元,年产值1200万元。 |
君平街社区 |
君平街社区简介 君平街社区地处丽春镇的西南方,距丽春镇三公里,彭州市十公里,安彭公路、成灌铁路庆兴站三公里,蒲阳河从全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卷纸厂两家,豆瓣厂一家,预制厂一家,玻纤厂一家,塑料制品两家,建材厂一家,专业合作社一个,全村属平坝地区,农业用水来自都江堰自流灌溉,幅员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全村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1个,农户710户,人口2280人,人均收入4800元,劳动力1350人,耕地面积1150亩。2007年通过实施土地整改,调整产业结构,共修建沟渠3000米,新修水泥路3公里。村内道路交错,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 |
官渠社区 |
官渠社区位于彭州市丽春镇东部,东和天彭镇交界,南和人民渠交界,位于人民渠上游,湔江堰的末流,属自流灌溉。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距彭州市7公里,属平坝地区。总户数618户,人口1767人,总劳动力1161人,耕地面积1110.8亩。共有党员36人,共青团员28人。全年人均纯收入7112元。社区目前已形成水稻、油菜、大蒜、莲花白等多种种植经营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多元化社区,共有1个养殖场,1个医疗站,12家企业,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官渠社区活动中心于2010年12月建成投用,建设总投资约88.6万元。 |
谭家场社区 |
谭家场社区基本情况 谭家场社区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总人数1077人,耕地679余亩,农贸市场一个,年销售量1500余万元。东邻白果村、北邻石匣社区、西邻塔子村、联合村。社区党支部1个,党小组7个,党员73人,居民小组7个。 社区居民主要的种养殖,经商业,服务业为产业收入,年人均收入8600余元。辖区共有残疾人36人,其中,肢体残疾22人,视力残疾8人,智力残疾2人,听力残疾1人,言语残疾1人,多重残疾2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议事日程。 |
元义村 |
元义村地处彭州市丽春镇的西南面,位于沙西线和彭温路交汇处,彭温公路穿村而过,距沙西线仅一步之遥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柏条河、长宁桥河从东向西穿过境内,终年流水不断,环境优美。元义村现有17个合作社,12个党小组,党员101人, 1201户,378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300人,外出务工520人;低保户68户198人,特困户9户28人,残疾户36户87人,定补军人18人。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元义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特设蔬菜---萝卜闻名于外。 |
保平村 |
一、 保平村基本概况 保平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东南部,距离丽春场镇1.8公里,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771余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261亩,有农户660户,总人口1727人,党员50名,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安彭公路穿境而过,太平桥河水流径5、6、7、8四个社,经过5.12灾后重建和标准化粮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境内交通便利,生产和生活等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连接各社的村社道路9.6公里,灌溉用三面光沟渠7000余米,有一占地46亩的居民集中居住点,本村土地肥沃,出产丰富,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开发。 二、 保平村党员: 保平村共有党员人数50人,其中女党员8人,男党员42人,大专人数9人。普通高中9人,初中人数16人,小学人数16人。每年都有1-2名年青发展能手加入党组织。 三、 保平村班子成员及分工: 杜孝勤(党支部书记):负责全面工作,具体还分管班子建设、党员干部管理、目标管理监督、具体工作部署及安排、以及招商引资等全面工作。 刘承刚:(村主任):主持基础设施与农民房建、国土、规划、信访等全村日常事务。 叶光容(村文书):分管科技、远程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档案整理、电子技术、协助书记、主任处理日常党务村务工作。以及一些文秘事务。负责全村文秘事务、残联和村组报账、村组财务管理、村务公开。 张华囡(妇女主任):分管计生、全社区妇女工作,和调解。宣传与信息工作、电子技术、协助书记、主任处理日常党务村务工作。 8个组组长名单: 一组:毛安全、二组:黄山龙、三组:黄和良、四组:王异术、五组:张太书、六组:黄玉华、七组:张禄财、八组:陈德选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各村组长对我们帮助很大,是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可以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所以,我们的成功与他们的努力以及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 四、 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成果为突破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四二一一”发展战略,结合镇党委政府确定的“三区两轴两校”发展方向,提升基础设施,调整产业布局,将保平村打造成为集花卉苗木种植,林地养殖,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结构,实现生态保平,绿色保平,宜居保平,将保平村打造成为生态田园新村。 五、 产业发展规划 1、 基建新村:虽然保平村的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实施已基本完善,但距离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未硬化的村社道路对全村的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制约,为此必须全面硬化现有村社道路,全面提升保平村的投资环境,以顺引更多的涉农业主来保平村投资,为产业富村打下坚定的基础。 2、 产业富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村民搭建平台,引进社会资金,强化土地大规模经营流转,着力打造保平村的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战略,按照产业集中发展的理念,保平村分为三个发展片区。 (1) 第一片区:5、6、7、8四个社依托太平桥河以该河边新建的滨河路优势,重点打造花卉苗木种植,林下山地鸡养殖和休闲观光等特色农业项目,培育一批集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观光农庄,聚集人气,形成园区经济。片区现已引进了以田鸭肠为代表的业主,流转土地近120亩种植苗木,并已形成效益。 (2) 第二片区: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区:1、2、3、4这四个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种植,引进业主,推出特色种植项目,拟建四个百亩基地。百亩优质葡萄种植基地,百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百亩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基地,百亩荷花莲藕种植基地,同时建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带动农户90%以上。 (3) 第三片区家庭作坊式就业区,在小区安置点建立一个以十字绣,缝纫等为内容的家庭作坊式经济合作社,让全村40、50妇女在家中实现就业增收,同时以村活动中心为依托,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 为实现以上规划,我们新一届的村支两委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树立团结、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着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抓好村民致富增收,扎扎实实推进工作,认认真真兑现承诺,为建设田园保平而努力奋斗。 |
塔子村 |
塔子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村,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受到阻碍。以下就塔子村的基本情况、存在不足和发展思路向各位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的领导和单位做个汇报: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塔子村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距丽春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成都市区4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面积占70%以上,平坝区占30%,最高点塔子山海拔733.2米。 2、社会经济状况 塔子村现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400余亩,其中水田680亩,旱地720亩。全村总农户42 户,人口1250人左右,其中劳动力892人,党员37名。全村有林地1000多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油菜、海椒、另外也较为盛产地瓜、花生、洋芋等。 |
土溪村 |
土溪村位于丽春镇政府西北部,距离丽春政府15公里,幅员面积3.42平方公里,东靠本镇跃进村,南临本镇塔子村,西与桂花镇红石桥村隔河相望,北与桂花镇衡州村接壤。土溪村土壤性质属沙性黄土,四季气候较为干燥,适合经济作物和林木种植,是典型的丘陵农业村。 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农户472户,常住人口1410人,劳动力910人,已转移劳动力210人。土溪村现有耕地944亩,退耕还林地1400余亩,有中型奶牛、肉牛养殖场一个,小型家禽家畜养殖户7户,统规自建户210户,维修加固191户,原址自建14户,产业发展以四季水果种植和家畜养殖为主。 |
天顺村 |
天顺村位于丽春镇南部,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1102人,共有7个社,360户,人均收入10870元,其中村民代表49名。以大春种粮,小春种植蔬菜为主要发展产业。 天顺村与黄竹村、元义村、花街子社区、保平村、塔子村、土溪村、白鹤社区、君平街社区、官渠社区、青光村、花草村、联合村、利和村、谭家场社区、景林村、合江村、蒲阳村、天鹅村、碧鸡村、红旗村、跃进村、东风村、长廊村、黄龙村、黄鹤村、清河社区、花棚社区相邻。 |
青光村 |
青光村位于位于彭州市西北部,距市区8公里、镇政府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489亩,村上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发展养殖为主。村民代表105人,共有党员70人,议事会成员43人,村支部和村委会5人,全村总人口2053人。 全村目前社会0功能有:医务室1个,幼儿园1个,农资放心店2个,连锁超市1个。近年来,村上连续受成都市、彭州市、丽春镇的嘉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民主和村民自治示范村”等。灾后重建工作中,青光村全村共有107户、407户选择了统规自建方式,现已全部入住。 |
花草村 |
花草村由原花碑村和草桥村整合而成,位于丽春镇的东北部,于隆丰镇交界,距彭州市区平均不足16公里,是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的边缘。总户数是845户,总人口是2695人,1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960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760亩,旱地面积为200亩。本村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主,养殖为副。其中豇豆是最主要也是农民最喜欢种植的蔬菜,种植面积约为800亩。 |
联合村 |
联合村地处丽春镇西面,与都江堰天马镇交界,人民渠、蒲阳河贯穿全境,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47亩,其中水田面积1541亩,旱地面积106亩。著名的人民渠渠首就在联合村与塔子村之间,与塔子山青龙寺遥相呼应,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村内村道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全村辖8个合作社,总人口1694人,593户,其中劳动力1190人,外出务工230人,年人均纯收入4230元。 |
黄竹村 |
黄竹村地处丽春镇的东部,与天彭镇、致和镇交界。人民渠2号支渠贯穿全境,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884.03亩。 下设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8户,总人口数2113人,其中党员69人。村内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人均收入5040元。 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生姜、茄子、菠菜、胡萝卜等。 |
景林村 |
景林村情介绍 景林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东南部,距丽春镇场镇约1.5公里,距离彭州市市区约6公里,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东邻致和镇大林村,南与致和镇的花土,古云村相邻,西与本镇的合江,天顺村接壤,北与本镇的黄竹村相连,新开河由北向南穿插而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还有一条宽40米是新彭白公路线越镜而过,村内村道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人民热情大方,全村辖19个组,779户农村居民,总人口2608人,其中劳动力1782人,外出务工987人,,年人均纯收入为5120元。 |
合江村 |
合江村位于丽春镇西南方向,与致和镇相邻,属平原地貌。全村有18个合作社共965户3137人,村民代表数86人,土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72.1亩,以蔬菜、粮食和花卉种植为主,人均收入8500元,引进的企业有奥塑橡胶厂、养殖场各一个。 |
蒲阳村 |
蒲阳村地处丽春镇的东南方,与白果村、合江村、君平街社区交界。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57亩。全村以种植蔬菜为主,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1400亩。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75人,农户563户,有党员44名,年人均纯收入6860.00元。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黄瓜、番茄、莴笋、洋芋等。 2007年土地整理建小区一个,住户38户,修建村主道水泥路4.8公里,碎石路2.5公里,已建成第一批三面光主沟渠8000米,目前已在修建“U”型渠1万米。村内主道纵横交错,基础设施完善。 现在全村正积极相应-总书记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号召,在村支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新农村”为主旋律,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奋力拼搏、为实现富裕型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
天鹅村 |
天鹅村地处丽春镇的西南方,距丽春镇三公里,彭州市十公里,安彭公路、成灌铁路横贯全村,大碑堰河、青白江排洪道从全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专业养鸡场两家,家具厂两家,床垫厂两家,专业生产合作社三家,北君平中心小学及公立幼儿园处在本村。全村属平坝地区,农业用水来自都江堰自流灌溉,幅员面积为4.3平方公里。全村有农业生产合作社20个,农户1016户,人口3520人,劳动力2138人,耕地面积3532.25亩,人均收入9600元,村(居)民代表户70户。2007年通过实施土地整改,调整产业结构,共修建沟渠3000米,新修水泥路2公里,碎石路3公里。村内道路交错,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蔬菜主要生产生姜、茄子、豇豆。 |
碧鸡村 |
丽春镇碧鸡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部,距彭州市区7公里,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现有1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875户,2400余人,党员76人。耕地面积2200余亩。 5.12灾后重建统规自建小区一个(碧阳小区),统规自建共154户,建房屋139栋;原址重建184户;维修加固549户。 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北灌公路贯穿全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碧鸡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
红旗村 |
红旗村位于丽春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1公里,东连碧鸡村,南临柏条河,西临都江堰市向荣村,北接潭家场社区,幅员面积1.85平方公里,属于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北灌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有水田面积2000余亩。经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村总户数610户,总人口1872人,有村议事会成员27名,村民代表54名。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一个灾后重建统规自建点位“富新家园”,意为大灾后,全村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的富强美好的新家园。红旗村地处平原,地势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村民勤劳朴实,蔬菜、木本花卉为全村主要经济作物。 |
跃进村 |
彭州市丽春镇跃进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北部,属半丘陵山区,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民496户、农业人口1511人,其中低保户23户,五保户7人(其中散居4人,敬老院3人),残疾人33人,党员34人,蓄水池26口,山平塘6口,耕地面积3060亩,林地面积2100亩。村内有两个企业,分别是成都市三精再生金属有限公司和彭州市新力炭素厂,全村人口比例:老年13%,中青年67%,未成年20%,外出务工人数少,占总人口的5.5%,村上的产业有:辣椒、花生、地瓜。 |
东风村 |
丽春镇东风村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地处彭州市丽春镇政府的西面,东临丽春镇利和村,南临天鹅村,西临跃进村,北临丽春镇长廊村,距离丽春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78户,1512人。现有贫困人口488人,是丽春镇比较偏僻落后的村。年平均气温 15.5 摄氏度,年降雨量980毫米左右,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脆弱,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670元,粮食总产4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7公斤。现有国家和省标准级低保23户,69人,五保户8户,9人。成都市级贫困户160户488人,学龄儿童152人,-残疾人27人,凝似残疾人34人,贫困党员8人。其它产业的种植业上主要以蔬菜、林果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小家禽为主。 |
长廊村 |
长廊村基本情况 长廊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部,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10个农业合作社,全村共660户,1945人,共有党员67名,是丽春镇幅员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有丘陵、有平坝。 一、灾后重建情况: 5.12地震后,有原址重建54户,维修加固305户,统规自建236户,异地安置5户,通过村支两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现统规自建,原址重建,维修加固已全部结算,农户已全部入住新房。 目前村支两委全力投入到灾后产业发展中去,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村支两委组织召开党员,村民小组长,村议事会人员会议,讨论通过长廊村灾后产业发展规划,以本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共同增收致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两步走”战略,一是发展,养殖业,走绿色生态食品原料基地产业发展之路,二是发展种植业,农家乐基础设施,走生态旅游业发展之路。 二、四大基础工作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长廊村成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村干部包社,小组成立了产权议事会,确保顺利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2、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 长廊村在成立村民代表,议事会人员后,村上所做的各项重大事项,都在会上由村议事会人员决策,由村委会来执行,通过学习“124”基层工作方法是指“一坚持、两走遍、四掌握|”的基层工作方法。一坚持—坚持镇班子成员驻镇值班制度;两走遍—-和镇长每月走遍所有村(居)民小组,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干部每月走遍涉及村所有农户;四掌握—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干部掌握各村(居)民小组社情动态、农户基本情况、热点难点问题、特殊困难家庭主要问题和“131N”新型村级基层治理机制以“强化一个领导核心(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三个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培育一个市场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多个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作用(群团组织、新型合和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其他民间组织)”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我们村每天都有人在村活动中心值班,村社干部都掌握了村上和社上的社情动态,农户的基本情况,还有难点,热点问题和特殊困难家庭情况。 3、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通过长廊村的广播,村议事会,社议事会代表党员的宣传 ,使全村人民都知到什么是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进达到有一个保障力、保障机制,有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管理机制,有协同配合,管理有序,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队伍。 三、今后的灾后产业发展和困难 1、针对长廊村部分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等优势,结合农民自身种植的积极性,在长廊村民发展种植莲藕500亩,来使农户增收,发展20个山平塘养殖搞垂钓与发民农家乐相结合,但现农户都缺启动资金约30万元。 2、在镇政府的努力下,市农科局给长廊村修一座堤灌站,只修堤灌不管电,因村上资金缺,现未启动,如启动须缺资20万元。 3、利用长廊村的森林幅盖优势发展林下养山鸡,林下养山猪等林下养殖业。 总之长廊村将抓住发展机遇,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成都市机关事务局的大力帮扶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领导下,以村支部为核心,团结广大村民群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长廊村的各项产业做强做大,切实带领广大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黄龙村 |
黄龙村地处丽春镇西北角,幅员面积3.72平方公里,属山丘和平坝交错。全村共有21个社,农业户1024户,总人口3376人,党员64人, 耕地面积约4278.07亩。旱地约2500亩水田约1778.07亩,肥沃的土壤让全村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农民种植蔬菜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黄龙村交通便利,丽隆路的修建大大便利了丽春镇和隆丰镇农户的出行及经济发展。近期修建的彭白路更是一项大工程,接通14组与彭白路道路之后,黄龙村将成为交通中心,从彭州进入白水河,从白水河出来,黄龙村将成为必经之路,这为以后黄龙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来的蔬菜销路也大大扩宽。 目前村支两委的工作转入服务型,主要为提高农户生活质量而努力。灾后三周年,黄龙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安居乐业,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人们的明天将会更好。 |
黄鹤村 |
黄鹤村位于丽春镇东北方,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有15个村民小组,距彭州市市区4公里,距丽春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全村耕地2547.99亩,总户数798户,总人口2820人,村民代表51人,人均收入7105元。产业发展以经济作物和乡村企业为支撑,全村大小企业共14家,以生产健康生活用品为主。有养殖户6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 |
利和村 |
利和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北,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2700亩,辖内共有村民小组13 个,村民798户2458人,0党员 60人。本村有5.12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两个,分别是6组清江河畔,4组富泉新居。 本村是农作物产业村,一直致力于发展蔬菜规模种植,如豇豆、辣椒、冬瓜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