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坪村村地处邛崃市西南,村委会距邛崃市区4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5.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09户共1354人,劳动力人口820人,其中外出务工190人。全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村内道路为16公里,其中水泥路为12公里,耕地面积3725.36亩,其中田1875.62亩、地16亩,园地1833.74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00亩、玉米种植面积为550亩。现茶叶种植面积2645.36亩、猕猴桃180亩,林地面积500亩。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48.00元。全村现有贫困户8户。全村在校学生196人,其中贫困学生3人。已享受政府低保10户15人,五保户2人,残疾人34人,已办理残疾证34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茶叶种植、猕猴桃种植、劳动力转移收入和传统的小规模种养殖业。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3105 | 611530 | 028 | 查看 韩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临江社区 |
临江社区地处邛崃市西垂,村委会距邛崃市区38公里,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全村辖24个村民小组,957户共3153人,劳动力人口1480人,其中外出务工400人。全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村内道路为5公里,其中水泥路为4公里,其余为碎石路。耕地面积1905亩,其中田1172亩、园地733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952亩,玉米种植面积为220亩,现茶叶种植面积680亩、林地面积105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262元。全村现有贫困户180户243人。全村在校学生600人,其中贫困学生38人。已享受政府低保157户210人,五保户6人,残疾人73人,已办理残疾证68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茶叶、林竹,劳动力转移收入和工商服务业.村委会具备的服务功能有图书室和党员远程教育。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龚店村 |
龚店村地处邛崃市夹关镇北面,距夹关场镇1.5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全村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天台山旅游环线及邛名高速夹关匝道口从龚店村经过,白沐江贯穿全境。龚店村是原解放村和原龚店村两村合并为一的村,东南与名山县交界,西与本镇熊营村交界,北与本镇草池、王店、拴马相连。龚店村四面环山,中间是平坝、丘陵,低山缓坡面积占60%,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以茶及林竹为主,以及小家畜家禽饲养。 龚店村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9户,总人口2338人。全村有党员79名,残疾人164人,已-68人,低保户42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王店村 |
王店村地处邛崃市夹关镇东面,距夹关场镇4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5公里。地处天台山旅游环线,距邛名高速夹关入口5公里。原王店村分为王店村、龙安村,现又合并为王店村,东与道佐乡相邻,南与拴马村交界,西与龚店村交界,北与福田村交界。王店村四面环山,王店村12个小组都分布在白沫江两边,沿平乐—天台山旅游环线,丘陵、低山缓坡占50%,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以茶、猕猴桃、林竹为主,畜牧以小家畜、家畜饲养为主。 王店村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620户,总人口2006人,其中男性1025人,女性981人,劳动力1580人外出务工人员585人。全村贫困户102户,五保户5户,低保户28户。 全村耕地3050亩,其中水田1570亩,旱地1480亩,林地58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2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拴马村 |
邛崃市夹关镇拴马村地处邛崃市西南边远山区,位于夹关镇政府南面,距邛崃市区42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幅员4.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71.2亩(其中:田1109.2亩,地262亩),林地面积1367余亩,茶园1465余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76户农户,总人口1259人,其中劳动力780个,外出务工460人,就地转移201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490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6647元。拴马村设有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学习站点、计划生育办公室。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福田村 |
福田村位于邛崃市西南川西旅游环线上,距市中心32公里,镇中心5公里,上接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天台山、碧峰峡、上里古镇,下连道佐温泉开发区、平乐古镇、交通便利,白沫江河沿头水顺村而过,面积3.3平方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5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65户共1162人,有党员27人。耕地面积1737亩,其中田598亩、地1053亩,园地86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590亩、玉米种植面积为580亩。现茶叶种植面积241亩、桑园90亩,林地面积2000余亩。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396元。 新建中心村一次性住农户190户,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有桑木茶基地、雷竹基地,榨菜和低效林改选,白果树等。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业、茶叶、桑、林竹,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雕虎村 |
雕虎村地处邛崃市西南,村委会距邛崃市区38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420户共1371人,劳动力人口803人,其中外出务工260人。全村幅员面积6.36平方公里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草池村 |
邛崃市夹关镇草池地处夹关镇北面,距夹关场镇1.5公里,辖15个组,全村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东、南与本镇龚店村交界,西与本镇二龙村交界,北与本镇雕虎村相连,距天台山旅游环线1公里。 草池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8,总人口1761人,其中劳动力105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21人。全村有贫困户81户,五保户7户,低保户31户,全村耕地面积3083亩(其中水田1210亩,旱地1873亩)人均占有1.75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经济作物以茶、桑、蔬菜为主,畜牧业以小家畜家禽饲养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11093元。 人口现状 草池村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8户,总人口1761人,其中男性987人,女性774人,劳动力105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21人。全村有贫困户81户,五保户7户,低保户31户。 土地资源状况 全村耕地面积3083亩(其中水田1210亩,旱地1873亩),林地面积98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75亩。 社会事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现有广播室一个,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室共42平方米; 村党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村委会由4人组成; 现有党员53名,其中男性党员46人,女性党员7人。 其他情况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没有集体经济资源和主打产业增收项目; 全村15个村民小组已通水泥路7.5公里,毛路2.5公里; 现有提灌站3座,有山坪塘3个,灌溉沟渠7公里; 村民生活用水主要为自取地下水,污水处理主要为分散排放,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清运;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村 |
二龙村地处邛崃市西南,村委会距邛崃市区41公里,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402户共1387人,劳动力人口789人,其中外出务工325人。全村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村内道路11.5公里,其中水泥路6.8公里,其余为碎石路。耕地面积2520亩,其中退耕还林1127.68亩、田677亩、地855.3亩。现有桑园500亩,茶叶种植面积110亩,林地面积1050亩。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蚕桑、林竹,劳动力转移收入和传统的种养殖业。 1950年解放后,夹关成立农协会,二龙(高沟)村分会,主任由乡农协会委员郭家贞兼任,不到一年,郭家贞身染寒病而逝;由涂亚南担任分会主任,高成德为副主任。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4年成立党支部,由高思德担任支部书记,高思富任村长。1956年二龙(高沟)村建立高级社,当时全村为四个社:郭沟为一社(现1、2、3组),社长是郭家财;大高沟为二社(现4组),社长是高思德;小高沟为三社(现5、6组),社长是高思楠;响水沟是四社(现7、8组),社长是李现春。同年剥反运动(三反、五反),高思富下台,由李现春担任村长,李子祥任村会计至1962年。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二龙(高沟)村改名为四大队,实行公共食堂、供销店(以社为单位为一个食堂),1960年大食堂解散。由郭家财担任大队长,高思敬任大队会计至1984年,全大队分为十个队,以队为单位实行小食堂,1962年小食堂全部解散,各家自力生活,集体劳动,以评工、记分、投资搭配(干灰、清粪等)分粮;分配的方式为大二、八,小三、七。大二、八是总应分数的80%按人头分配“基本口粮”,20%按工分,投资搭配;小三、七是在总提留当中的20%总数又以70%的按工分,搭配,30%的按投资搭配。这样的分配方式一直延续到1979年改革开放,责任到户。在这期间一直由高思德担任支部书记,郭家财任大队长至1977年。高成荣从1977年至1980年任大队长(副书记),其中1966年0高思德被打倒、停职;由郭家财、李子祥、高思楠主持工作。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高思楠为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子祥为副主任,高守良、高玉芳、郭家银任委员。1970年恢复高思德的支部书记职务,高思楠调玉溪河工程工作。 1980年至1982年由高成荣任支部书记,李子文任大队长,1983年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成立村民委员会,四大队更名为二龙村。李子文任支部书记至1987年,高成栋任村长,李子祥任副主任,陈永恒任会计,石显荣任民兵连长,高思分任妇女主任,经济指导员郭家银至1986年;郭家银任村长至1987年;1988年至1992年由郭家彬担任支部书记,李万军担任村主任至1990年,高志忠任会计至1989年;1992年至1994年由高成栋担任支部书记,高志忠任村主任1990年至1994年,郭家银任会计。1994年至1998年高志忠任支部书记,郭家银任村主任,郭荣耀任会计。1998年至2007年3月郭家银任支部书记,郭荣耀任村主任至2002年,高成安任村主任至2004年,石显荣任会计至2004年,罗佳松任会计至2005年。 2005年5月25日二龙村与麻柳村合并,村名仍保留二龙村,由郭家银担任支部书记,曾朝分任村主任,罗佳松任会计,王杨伟任委员至2007年3月31日。 2007年4月1日至2014年由罗佳松担任支部书记,曾朝分任村主任,郭云锋任村会计,程艳任委员。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熊营村 |
熊营村地处邛崃市西南,村委会距邛崃市区40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309户共1047人,劳动力人口726人,其中外出务工140人。全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村内道路为7.5公里,其中水泥路为6.3公里,其余为碎石路。耕地面积2300亩,其中茶叶种植面积1600亩,猕猴桃种植面积700亩,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110元。全村现有贫困户20户(63)人。全村在校学生120人,其中贫困学生5人。已享受政府低保15户17人,残疾人40人,已办理残疾证34人;2013年全村参与土地整理项目134户,龚店聚集点16户,目前全村还剩余居住户159户,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茶叶、猕猴桃,劳动力转移收入和传统的小规模种养殖业。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鱼坝村 |
邛崃市夹关镇鱼坝村地处成都市西南山区,距离邛崃37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780户农户,2443人,劳动力1152人,其中外出务工580人。全村党员85人,贫困党员5人。全村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村内道路18.5公里。林地面积4200亩,耕地面积4670亩,其中茶叶种植面积3180亩,桑园330亩,果林苗圃420亩,常规农作物740亩。全村现有贫困户22户、75人,低保户39户,115人,全村在校学生310人,五保户5人,残疾人171人,已办理残疾证80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茶叶、蚕桑、林竹、畜禽养殖,以及劳动力转移务工收入,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1852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韩坪村 |
韩坪村村地处邛崃市西南,村委会距邛崃市区4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5.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09户共1354人,劳动力人口820人,其中外出务工190人。全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村内道路为16公里,其中水泥路为12公里,耕地面积3725.36亩,其中田1875.62亩、地16亩,园地1833.74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00亩、玉米种植面积为550亩。现茶叶种植面积2645.36亩、猕猴桃180亩,林地面积500亩。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48.00元。全村现有贫困户8户。全村在校学生196人,其中贫困学生3人。已享受政府低保10户15人,五保户2人,残疾人34人,已办理残疾证34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茶叶种植、猕猴桃种植、劳动力转移收入和传统的小规模种养殖业。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