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贵阳 >> 修文县 >> 六屯镇 >> 大木村

大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木村简介

  大木村位于六屯乡境东南面,东连开阳县禾丰乡,南接小木村,西抵长田村,北邻全心村。占地6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村委会设在大木寨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在1100米。
  全村6个自然村寨,210户、803人,其中布依族568人,苗族10人。
   村境有旱地680亩,水田430亩,有林地5133亩,硅矿、少量重晶石、铁矿、硝、大理石等矿产。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有4棵500龄以上的古银杏树。可开发的非耕地近4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村境元代属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属贵筑长官司,明末属新贵县。清代属贵筑县北上里。民国4年(1915)划入县境,为东区六保,21年(1932)属第三区桃源乡,24年(1925)属清定联保,31(1942)年属沿河乡。解放后隶属扎佐区桃源乡。1952年3月建立双木乡后属双木乡管辖。1958年9月隶属飞跃公社桃源管理区,称龙江大队。1959年5月属扎佐公社桃源管理区。1961年6月属扎佐区桃源公社,60、70年代改为红锋大队,70年代末改称大木村。1984年4月属桃源布依族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建镇,与原六屯乡和并为新的六屯乡,至2004年,村的建制未变。
  
  
  --人口总数:803人 农业人口:780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豆类, 名特产品:千年银杏,大木米酒, 办公所在地:大木寨上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123104 550200 -- 查看 大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安全村

  安全村位于六屯乡境西南面,东连新埔村,南接扎佐镇,西北抵开阳双流镇。占地7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即:寨上、流白水、大河边、大马窝、田坝。村委会设在寨上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300米至1400米之间,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 268 户, 1167 人。村境有旱地563亩,水田826亩,有林地3561亩,有少量硅矿、铁矿等矿产。可开发的非耕地近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人口总数:1167人 农业人口:1157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3.36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新农村建设   --所辖村:“寨上",“田坝”,“流白水”,“大河边”,“大马窝”,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基地”,“养鱼基地”,“蔬菜基地”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安全村   --自然条件: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239户,1167人,其中少数民族20人。 资源:流白水水库   

长田村

  长田村位于六屯乡境东面,东连大木村,南接西冲村,西抵高峰村,北邻星中村。占地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即:断桥组、尹家寨组、偏坡组、罗家林组、大穴窝组、板掌(1)组、板掌(2)组。村委会设在罗家林组。地形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200米至1300米之间。   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2005年,332户1369人,其中少数民族15人。   村境有旱地1317亩,水田253亩,有林地2001亩,有大量硅矿、重晶石,少量煤等矿产。可开发的非耕地近15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人口总数:1369人 农业人口:1369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坚持科学发展观,想方设法大力发展经济   --所辖村:断桥组、尹家寨组、偏坡组、罗家林组、大穴窝组、板掌(1)组、 生产总值:2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烟草种植基地,水果种植基地,养殖(猪)基地等 名特产品:萝卜干,早美丽李子 办公所在地:罗家林   

大木村

  大木村位于六屯乡境东南面,东连开阳县禾丰乡,南接小木村,西抵长田村,北邻全心村。占地6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村委会设在大木寨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在1100米。   全村6个自然村寨,210户、803人,其中布依族568人,苗族10人。    村境有旱地680亩,水田430亩,有林地5133亩,硅矿、少量重晶石、铁矿、硝、大理石等矿产。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有4棵500龄以上的古银杏树。可开发的非耕地近4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村境元代属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属贵筑长官司,明末属新贵县。清代属贵筑县北上里。民国4年(1915)划入县境,为东区六保,21年(1932)属第三区桃源乡,24年(1925)属清定联保,31(1942)年属沿河乡。解放后隶属扎佐区桃源乡。1952年3月建立双木乡后属双木乡管辖。1958年9月隶属飞跃公社桃源管理区,称龙江大队。1959年5月属扎佐公社桃源管理区。1961年6月属扎佐区桃源公社,60、70年代改为红锋大队,70年代末改称大木村。1984年4月属桃源布依族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建镇,与原六屯乡和并为新的六屯乡,至2004年,村的建制未变。         --人口总数:803人 农业人口:780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豆类, 名特产品:千年银杏,大木米酒, 办公所在地:大木寨上组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六屯乡境东南面,东连开阳县禾丰乡,南接乌当区新场乡,西抵西冲村,北邻长田村。占地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组,即:水平组、水林组、谷光组、新江组、新源组。村委会设在大寨寨上。地属低山丘陵区河谷地带,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1300米之间。   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441户,1306人,其中少数民族12人。   村境有旱地1173亩,水田634亩,有林地4008亩。水利资源、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丰富。因地处河谷地带,土壤富硒,是开发可开发优质蔬菜的绝佳宝地。非耕地100余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叶子烟等。   村境内有名的山头有月华山、云盘山、帅旗山、凤凰山、狮子山、0岩等,平均海拔在1200-1300米之间,相对高差50米至200米。山体主要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组成,植被以草被、灌木丛林为主;岩洞主要有大风洞、四方洞等,洞中有钟乳石、石笋、石柱、伏流等,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奇特可观;古寺庙:静寺、报恩寺;古井:水头寨双眼井;古树:弯弯头大柏枝树1棵、宋家祠堂旁银杏树2棵、大寨沙棠树1棵,谷光沙棠4棵;以及桃源河漂流景区等。   --人口总数:1306人 农业人口:1302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加强团结,奔小康   --所辖村:新源,新江,水平,谷光,水林 生产总值:14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桃源蜜橘 办公所在地:新源组   

都堡村

  都堡村位于六屯乡政府驻地,东连长田村,南接高峰村,西抵新埔村,北邻星中村。占地9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盆地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300米至1400米之间。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即即:中心组、格六组、大塘组、水口组、九龙组、尖峰组(1)、塘坎组(1)、大林组、榜上组、石灰窖组、尖峰组(2)、尖峰组(3)、塘坎组(2)。有8个自然村寨,538户2497人,其中少数民族20人。村民委员会设在村中心组。村境有旱地1700亩,水田1850亩,有林地4639亩,可开发的非耕地近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村有金银花、金乔梅、小叶黄、板蓝根等中药材。   --人口总数:2879人 农业人口:2456人 非农业人口:423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心”“大塘”“格六”“尖峰”“塘坎”“大林”“石灰窑” 生产总值:36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汉烟(即叶子烟) 办公所在地:都堡村中心组   

独山村

  独山村位于六屯乡境东面,东连三寨村,南接乌当区新场乡,西抵扎佐镇长坡村,北邻西冲村。占地7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即:独山一组(桃子湾)、独山二组、独山三组、独山四组(桃花园)。村委会设在独山寨上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1280米之间。   全村7个自然村寨,245户,949人,其中少数民族652人。   村境有旱地665亩,水田745亩,有林地3105亩,有可开发的非耕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可开发田园观光旅游、民族风情游。与乌当和开阳接壤处,水利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适宜开发水能和以漂流主内容极为丰富的旅游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我村属于布依法族村寨,布依山歌是我村村民的一大喜好,也是他们的一种特长。我村村民在春节时更是载歌载舞。于2013年2月9日晚上8点,我村村民相约在我村远教室外的活动场上,有的唱歌、有的跳金钱杆等。他们自娱自乐,真是玩得不亦乐乎。      --人口总数:949人 农业人口:939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共创美好独山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老鹰茶,小米,金秋梨 办公所在地:独山村四组   

高峰村

  高峰村位于六屯乡政府南面,东连长田村,南接西冲村,西抵新埔村,北邻都堡村。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即:大寨组、水星组、对门前组、中坝组、上寨组、下寨组、下寨 火石坝组。村委会设在大寨组。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300米至1400米之间。   人 口 全村7个自然村寨,344户1452人,其中少数民族10人。   资 源 村境有旱地950亩,水田880亩,有林地2500亩,主要矿藏有硅矿、煤等。可开发的非耕地近85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沿 革 村境元代属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属贵筑长官司,明末属新贵县。清代属贵筑县北上里。民国4年(1915)划入县境,为东区六保,21年(1932)属第三区都堡乡,24年(1935)属清定联保,31年(1942)属沿河乡。解放后隶属扎佐区桃源乡,1952年3月建立六屯乡后属六屯乡管辖,1958年9月隶属飞跃公社六屯管理区,1959年5月属扎佐公社六屯管理区,1961年6月属扎佐区六屯公社。1984年4月属六屯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建镇至2004年,村的建制未变。   农 业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作了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全村发展经济果树林种植500余亩,主要有梨、猕猴桃等。   水 利 村境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山塘有下寨山塘、上寨卧底冲山塘、中坝山塘,公用机灌设施4台90千瓦,主要干渠有林场水库至上寨大沟7公里,林场水库至对门坡3公里,下寨大沟1公里,共计1公里。   交 通 村境内无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主要硬化道路有扎(佐)至六(屯)公路穿境而过,高峰至下寨6公里硬化,高峰至火石坝4公里沙石路,大寨至对门坡1公里沙石路。   通 讯 信息网络覆盖全村。1951年通环行邮路,由人力三月班运送,自县城出发,经马家桥、石安、久长、清让、六屯、桃源、独山、扎佐、马官、王官返回县城。1959年由管理区设乡邮员1人负责。1979年至今由扎佐邮电支局负责,近年来,在六屯设立邮政代办点1个;1954年,架通扎佐至六屯19.18公里农村木杆电话线路,1958年掀起大办农村电话热潮,1961年调整后至“0”时期电线、电杆被盗,线路中断。自1997年,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5门,有电视机150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学 校 村境内曾有小学各一所。属民办小学始。建于1947年,1999年“两基”达标并入六屯小学。   人 物 林国栋(原白云区检查院副检查长)   文 化 村文化建设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有清初由四川人传入的花灯,每个自然村寨轮流推选当年灯会首,可由数人组成,负责组织本年度农历正月初九至十五日夜间玩灯活动,主要节目有开财门、参神、跳灯、打游台、打-等。每到一户,参神和跳灯是必演节目。“0”十年,花灯表演中断。1976年后,村境部分自然村寨恢复花灯,并有发展。近年来,村境几棚花灯均已中断。现代文化主要反映在70年代后期,农村先后办起文化广播站,公社聘用广播员,家家户户安喇叭。1978年,落实文艺方针,电影放映恢复生机,其内容有武打片、神话片、历史故事片和改革开放题材的故事片等,深为群众喜爱,电影事业一派繁荣。1987年后,电视录像普遍进入居民家庭,电影观众减少,电影院停止放影。1997年前,由于受照明电的影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998年后,现代文化建设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文化建设基础得到夯实。   名胜古迹 村境内有名的山头有陡大坡、下寨青龙山、大寨大坡,平均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相对高差50米至200米。山体主要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组成,植被以草被、灌木丛林为主;岩洞主要有白石头洞、下寨红岩洞等,洞中有钟乳石、石笋、石柱、伏流等,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奇特可观。   村境曾有古庙1座,名叫玉皇阁,解放初期已撤除原建筑。村境内有古树6棵:水星组3棵(沙棠树)、大寨组1棵(银杏树)、下寨组2棵(沙棠树)。   党政群团机构及变化 村境党政群团机构,多随政区建置变化而变化。元至元二十年,朝庭推行土司制度,建立长官司。明崇祯三年建卫,实行“土流并治”。清康熙二十六年裁卫置县,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县下设里、甲,分级管理民事和政务。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前,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度有所兴革,但进展缓慢。解放后,区乡村政权为人民掌握,农会、工会、青年团、妇女会、工商联合会等群众团体相继产生。党处于执政党地位,一切权利属于人民。1955年乡镇人民政府改置人民委员会。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组改成作业小组。1966年“0”开始后,群众团体通通瘫痪,工农生产受到破坏。1976年粉碎“-”结束“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订的路线、方针指引下,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乡(镇)人民政府取代公社革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近年来,市政法委、市房管局、市人劳局等单位先后帮扶高峰村,为村修办公室、维修村级小学、配备办公用品、修沟渠等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党和政府先后帮助17户贫困户建了新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人口总数:1570人 农业人口:156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族,苗 发展口号:坚持信息科技发展道路,以经济发展为共同目标   --所辖村:大寨组,对门坡组,中坝组,上寨组,下寨组,水星组,火石坝组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大寨组   

星中村

  星中村位于六屯乡境东北面,东连全心村,南接长田村,西抵都堡村,北邻开阳县双流镇。村委会设在大路边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180米至1300米之间。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全村人口达1431人,村境有旱地630亩,水田800亩,有林地1507.5亩,有大量重晶石等矿产。可开发的非耕地近2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我村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没有专门从事盈利性的乡村驿站(农家乐),但是,民风良好,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不管是远方的游子还是客人,我们都真心接待,我想这比什么都有意义吧!淳朴真诚也是社会颈部的变现。   --人口总数:1431人 农业人口:1399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   --所辖村:白泉组,大路边组,中山组,星火组,烂泥冲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矿业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星中村大路边组   

全心村

  全心村位于六屯乡境东南面,东连开阳县禾丰乡,北邻长田村。星中村,占地13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村委会设在青山组。地属低山丘陵地带,西高东低,一般海拔在1200米至1600米之间。   全村有4个自然村寨,151户530人,其中少数民族12人。   村境有旱地1173亩,水田331亩,有林地194000亩。水利资源、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丰富。植被茂盛,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艳红桃等。   --人口总数:530人 农业人口:527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3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科技致富,生态强村   --所辖村:二洞,胡子田,青山,王家土。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艳红桃 名特产品:艳红桃,高原野土鸡 办公所在地:青山   

三寨村

  三寨村位于六屯乡境东南面,东连开阳县禾丰乡,南接乌当区新场乡,西抵大寨村,北邻长田村。占地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即:中元组、和平组、明星组、龙昌坡组、流江组、新生组、沿江组。村委会设在和平组。地属低山丘陵区河谷地带,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950米至1100米之间。   全村有4个自然村寨,556户,1802人,其中少数民族46人。   村境有旱地985亩,水田788亩,有林地1290亩,有少量硅矿、重晶石等矿产。水利资源、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丰富。因地处河谷地带,土壤富硒,是开发可开发优质蔬菜的绝佳宝地。可开发的非耕地近9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柑橘等。   --人口总数:1802人 农业人口:1794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所辖村:农昌坡,明星组,沿江组,中元组,和平组,流江组,新生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柑橘 办公所在地:和平组   

西冲村

  西冲村位于六屯乡境南面,东连长田村,南接三寨村,西抵独山村,北邻高峰村。占地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即:炮打岩组、下西冲组、上西冲组、大路边组、马骆田组。村委会设在下西冲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1200米之间。   全村4个自然村寨,265户,975人,其中少数民族485人。   村境有旱地692亩,水田738亩,有林地2994亩。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可开发田园观光旅游。可开发的非耕地近5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   --人口总数:976人 农业人口:97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土家族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   --所辖村:炮打岩,下西冲,大路边,马驼田,上西冲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 名特产品:中华鲟鱼 办公所在地:大路边组   

小木村

  小木村位于六屯乡境东面,东南连开阳县禾丰乡,西抵三寨村,北邻大木村。占地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即:小木一组、小木二组、小木三组、小木四组,地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1200米之间。   全村6个自然村寨,188户,718人,其中少数民族384人。   村境有旱地570亩,水田333亩,有林4008亩,有少量硅矿。可开发的非耕地100余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柿子。   我们小木村有一个三王庙会+,每年三月初三的那天都要拜祭,大家按人头给钱买香纸拜祭菩萨,还有做好饭菜一起抬到庙门前吃,这样一来就可以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人民群众事事顺心,身体健康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人口总数:708人 农业人口:706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共创美好家园   --所辖村: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柿子 办公所在地:小木村一组   

新埔村

  新埔村位于乡境西面,东连都堡村,南接高峰村,西抵安全村,北邻开阳双流镇。占地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组,即:新华组、新建组、永丰组。   村委会设在古回龙寺旧址(新埔寨上)。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300米至1400米之间。   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246户,826人,其中少数民族6人。   村境有旱地386亩,水田473亩,有林地1700亩。可开发的非耕地近1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叶子烟等。   村境元代属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属贵筑长官司,明末属新贵县。清代属贵筑县北上里。民国4年(1915)划入县境,为东区六保,21年(1932)属第三区都堡乡,24年(1935)属清定联保,31年(1942)属沿河乡。解放后隶属扎佐区桃源乡,1952年3月建立农场乡后属农场乡管辖,1958年9月隶属飞跃公社六屯管理区,1959年5月属扎佐公社六屯管理区,1961年6月属扎佐区六屯公社。1984年4月属六屯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建镇至2004年,村的建制未变。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作了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全村发展经济果树林种植10余亩,主要有梨、猕猴桃等。   村境内有山塘1口,名为山王庙山塘,坝体结构为土坝,坝长30米,坝底宽22米,坝顶宽5米,坝高5米,容量为0.6万立方米,灌区面积40亩。公用机灌设施1台7.5千瓦。主要干渠有流白水水库引水渠8公里。   公路四通八达。沙石路有林场至新埔2公里,新埔至都堡2.5公里,流白水至花椒园4.2公里,流白水至对门寨1.5公里,硬化建设串寨路1.2公里。   信息网络覆盖全村。村有固定电话60余门,有电视机100余台。   村境内曾小学一所。新埔民办小学始建于解放前,1999年“两基”达标并入六屯小学。   --人口总数:836人 农业人口:814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加强村民团结,奔向小康之路   --所辖村:永丰、新华、新建 生产总值:17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中药材、蔬菜 名特产品:叶子烟 办公所在地:新华组   --自然条件: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300米至1400米之间。   


大木村特产大全




大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