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村(Zihe Cun)
紫河村古名“明紫岭”,溪水照明月,紫阳挂东岭。是一个四面环山、泉水清秀、海拔较高的村,村域位于白水乡最南面。东与白水乡四境村相连;南与新田县金陵镇的千马坪村、门楼下乡的租路坪村交界;西与杨柳乡的杨柳村、四合村相邻;北与本乡的江友村接壤。全村共832人,有老婆园、凸上、上冲、干田、太平五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是两县五镇相连的接口处,面积7.2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山林为主,其次是农业和外出务工。2012年人均收入2900元。楠竹资源丰富,占全村总面积80%,其次是各山地都有红豆杉苗成长,紫河村有三棵最大的红豆杉树龄近500年历史。 电视村村通入户率75%,没有有线电话,全村有一个党员活动中心、一个卫生室和一个农家书屋。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畅通4.02公里,供电率100%,供自来水率80%。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1021220 | 423000 | -- | 查看 紫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塘家社区 |
上塘家居委会(Shangtangjia Juweihui) 居委会位于桂阳县白水乡中白圩,因地处白水乡中白村上塘家自然村而得名。辖乡政府机关、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信用社、卫生院、供销社、农具厂、邮政所等单位非农人员组成。人口383,其中男241人,女152人。区内经济主要以农贸、物流、商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2万元,服务业年收入400余万元。35千伏变电站一个;文化站1个,藏书1700册;中心幼儿园1所;希望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心学校1所。中心医院院1个,卫生室2个。集中供水入户率100%;居民医疗参保率100%;有农村客运站和集贸市场二个。2013年建成白水洞瑶风情园,天堂山风电场,加上独特的南方红豆杉资源,预计年旅游收入300余万元。 |
杉树湾社区 |
杉树湾居委会(Shashuwan Juweihui) 于桂阳县白水乡神牌村内,因地处神牌村杉树湾自然村而得名。辖原华泉乡政府办事处机关、初级中学、神牌村小学、信用社、卫生院、供销社、电信所等单位非农人员组成。人口186,其中男102人,女84人。区内经济主要以农贸、商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为主,人均纯收入0.76万元,服务业年收入200余万元。 辖区有文化站1家;幼儿园1所;小学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1所。卫生院1个,卫生室1个。居民医疗参保率100%;有农村集贸市场一个。 辖区内有著名景观扶苍山,海拔1140米,山顶怪石林立,云雾缭绕,蓝天白云如临仙境;即将兴建的桃园水库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预计年旅游收入600余万元。 |
正义村 |
正义村(Zhengyi Cun) 正义村原与神牌村、泉田村合并称为和平村,1962年后又分离为两单独行政村。村域位于白水乡东部,东与水口村相邻,南与神牌村接界,西与泉田村毗邻,北与福龙村接壤。该村下辖石嘴头、廖家冲、寨下、雷家湾、大田湾、朱家湾、白菓、大湖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共有270户农户,总人口为1080人,90%为陈姓,总面积3.5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年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5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5%;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5人,五保待遇12人;村级办公楼面积18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华坦公路从正义村通过;供电普及率100%;固定电话15户,移动电话用户600人。耕地面积500亩,其中水田400亩,旱土100亩,人均0.5亩。 |
清溪村 |
清溪村(Qingxi Cun) 因为湘江发源地之一,山青水秀,四面环山,水源清澈清香,故命名为清溪村。1966年4月设清龙大队,1967年6月改名为清溪村。村坐落于白水乡最高山峰“金山扦旗岭,东临华泉乡福龙村,南与白水濂溪村交界,西至天塘山,北接白水洋泉村,是白水乡分散聚居的典型村庄。下辖上陈村、上太和湾、下太和湾、竹兜天、对江田、棉家田、青山老、仙人冲、石凸上、十担凸上、上毛洞、下毛洞、二十担、四十担、圹背、二月岭、大江边、车子下、龙家、周家、破景窝、顶上、牛堂等2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86户,总人口1407人,以陈姓为主,李姓、颜姓、周姓、张姓、付姓等混居,面积4.47平方公里。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林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黄豆等农产品,人均纯收入2865元。清溪村年轻人90%外出打工,劳务经济显著。水田面积603.4亩。村内有两棵国家保护植物——红豆杉,树龄为600—650年。村小学一所,在校就读学生25人,专职教师2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从业人员1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9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5人,“五保”待遇21人。农家书屋一个,藏书2000册。通村水泥公路3.4公里,用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5%,固定电话入户率65%,移动电话入户率65%,自来水入户率95%。 |
濂溪村 |
濂溪村(Lianxi Cun) 濂溪村位于乡政府北面,东与福龙村交界;南与中白村接壤;西与中白村谭家片相邻;北接清溪村。下辖新屋周家、沙树坪、牛栏担、枫木岭、李家塘、反木岭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80户,1528人,60%为周姓。总面积4.25平方公里。村域经济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耕地面积980亩,其中水田668亩,旱土312亩,人均0.64亩,生态林面积5120亩。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59人,专职教师2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2人,幼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村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合作医疗参合率9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6人,五保待遇18人。农家书屋1所,藏书2000册,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群众体育运动场所(篮球场)2个,400平米的礼堂一栋,村级办公楼120平米,500平米的村级希望小学1所。通村通组水泥公路4公里,供电普及率为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移动电话用户890人,自来水入户率90%。新装修约4亩的水塘1个。 |
中白村 |
中白村(zhongbai Cun) 因村境内有一条白水河穿村而过,故名中白村,是白水乡政治、经济、文化、物流中心。东与本乡濂溪村接界,南与四境村接壤,西与七步村毗邻,北与常宁塔山接壤。下辖牛头岭、雷家、高墈上、高墈下、李家、谭家、上塘家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638户,2593人,总面积7.18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商贸业为主,农业总产值480万元,人均收入3550元,商贸业以酒店、汽修、运输、商业零售为主。2010年,新建了4000平方米农贸市场。2011年末,有商户48户,年交易额1300万元,运输业370万元。耕地面积857亩,人均0.58亩,林地面积9264亩。村级小学1所,在校生287人,专职教师4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29人,专职幼师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2个,从业人员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8人,五保待遇27人;农家书屋1个,藏书3200册,村级办公楼面积260平方米。通组水泥公路3.8公里,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7%。固定电话用户46户,移动用户1560人,电信联网用户39户,自来水入户率89%。 |
七步村 |
七步村(qibu Cun) 村民100%为曹姓,以“曹植七步成诗”而得名。村域位于白水乡西部,东与中白村交界,南与萍湖村接壤,西接萍湖村,北与常宁狮子园村毗邻。七步村由老屋场、江边、凹背、上洞、山上五个自然村组成,8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有320户,1400余口人,总面积7.2平方公里。 本村主要产业为农业和林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林业以栽种杉树为主,人均收入3100元。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劳务经济可观。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水田700亩,旱土300亩,人均0.71亩。有林地800亩,林业资源丰富。村小学1所,在校生70人,专职教师2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0人,专职幼师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私家诊所1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0%,五保人员5人。农家书屋一个,藏书2000册。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一间,配备了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等。群众体育运动场(篮球场)1个,公益性活动场所5处,村级办公楼140平方米。通村水泥公路3.2千米,供电普及率100%,村村通入户率80%,固定电话用户2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0%,自来水入户率100%。5个自然村都有一栋400平方米的礼堂。村内有一棵湖南省第一树龄达1200年的古杉树,主干高50余米、周长4米,树干笔直如枪,吸引众多外地人参观。 |
四境村 |
四境村(Sijing Cun) 因有四个自然村,故名四境。1962年设跃进大队,1986年改为四境村。村域地处白水乡的西南面,距乡政府1.5公里,东毗邻中白村,南与新田县金陵乡、本县华山乡交界,西接紫河村,北靠七步村。辖胡家、唐家、王侯冲、畔泥田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402户,人口1548人,系白水乡较大的行政村之一。 村域经济主要以杉树、楠竹、水稻、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以外出人员打工方式为辅。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291.2亩,其中水稻352亩,旱土179.2亩,山林1760亩,人均耕地面积0.3亩。山地多,平地少,因气象条件,每年仅种植单季稻,经济作物以玉米、花生、红薯、大豆为主,杉树、楠竹、红豆杉资源丰富,并有少量的锡、硅矿产资源。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52人,专职教师2人,幼儿园1所,28人,从业人员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5%,配备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2人,五保待遇11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篮球场)1个,乒乓球桌1个,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屋1个,藏书4000册。县道白水—杨柳公路穿村而过,通组水泥公路达90%,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0%,固定电话用户80户,移动电话用户800人,自来水入户率100%。 |
萍湖村 |
萍湖村(pinghu Cun) 1999年由七步村划出,因古设萍湖郡而得名。村四面环山,村内河水明亮,山青水秀。村域位于白水乡西北部,距政府驻地9.7公里,东与本乡七步村毗邻,南与江友村接壤,西面和北面与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接界。全村170户,620口人,分四个村民小组,80%为蒋姓,面积10.5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产业为林业,主要种植楠竹和杉树,农业以水稻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有各类养殖场3个。耕地面积314亩,其中水田254亩,旱土60亩,人均0.5亩;林地面积3000亩,森林资源丰富。村级小学1个,在校学生25人,专职教师1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8人,专职幼师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占全村人口32人,五保人员6人。农家书屋一个,藏书4000册。300平米群众体育运动场(篮球场)1个,乒乓球室1个,村级综合办公楼560平方米。通村公路水泥路面3.8千米,村村通入户率85%,固定电话20户,移动电话200人,自来水入户率60%。 |
江友村 |
江友村(jiangyou Cun) 1964年3月,鹅江、三友两个自然村合并成立新村,故名江友村。村域位于白水乡西南部,东与四境村接界,西与杨柳民族乡及常宁塔山乡石大元村毗邻,北与本乡萍湖、七步村相邻,南与本乡紫河相接壤。下辖鹅江上洞、中洞、大湾得江上、江边、江下、上王洞、下王洞、石东坑、水对屋冲、杨家、皮家、对门河、周家、曹家、王泥榜、曹家窑上1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35户,1386人,80%的村民为周姓,总面积8.6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林业为主,次之为农业和商贸业,全年工农业总产值450万元,人均纯收入3125元。 耕地面积450亩,其中水田290亩,旱土 170亩,人均0.32亩,林地面积3500亩。村级小学1所,在校生18人,专职教师1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5人,专职幼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3人,私家诊所1个,从业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2人,五保待遇15人。农家书屋1个,藏书1000册,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设备的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一间。建成群众体育运动场3个,篮球场2个,村级组织活动中心200平方米。县道桂阳至杨柳乡公路纵贯村境南北,进村水泥公路1200米,供电普及率100%,固定电话用户5户,移动电话用户1000人,自来水入户率20%。 |
洋泉村 |
洋泉村(Yangquan Cun) 20世纪60年代由上塘、下塘合并成为洋泉村。位于白水乡北部,东与光明乡茶寮村、本乡福龙村相邻,南与本乡清溪村毗邻,西与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交界,北面与常宁市弥泉乡龙塘村接壤,距离乡治所在地12公里。下辖上塘、罗家、对门、李家、土坝头、曹家、毛田、大江的、大江边、凸上、南岭11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06户1326人,80%为陈姓,次为罗姓、曹姓、李姓,总面积21.2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林业为主。农业总产值 565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耕地面积838亩,其中水田578亩,旱土260亩,人均0.63亩;林地面积18700亩。境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300余株和大量野生猕猴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4个,教师1人;村级卫生室2个,从业人员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0%;享受最低养老保险69 人,五保待遇27人。农家书屋1个,藏书2700册。配备电脑等设施的远教活动室1间,建成篮球场1个,村级办公楼面积180平方米。供电普及率100%;卫星接收电视入户率85%;建成移动基站1座,移动电话用户600人,自来水入户率60%。通村公路全长6.5公里,目前正在硬化中。 |
神牌村 |
神牌村(Shenpai Cun) 神牌村在1951年至1957年间与华泉乡正义村一同被称为正和村,1958年至1961年神牌村、正义村、泉田村合并为和平村,1962年,神牌村分离出和平村,并沿用“神牌村”村名至今。东与丰城村、雅里村交界,南与泗州乡交界,西与华山乡交界,北与正义村、泉田村交界。村面积8.2平方公里,占到全乡总面积的1/4,下辖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有293户农户,总人口为1260人。 村域经济主要为劳务输出和农林业收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到全村收入的40%,林业收入占30%,年人均纯收入约为40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20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8%;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3人,五保待遇10人;村级办公楼面积23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2所,从业人员3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供电普及率100%;固定电话17户,移动电话用户900人,电信互联网用户9户。耕地面积392亩,其中水田264亩,旱土128亩,人平0.65亩;林地面积2130亩。辖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在800万吨。 |
泉田村 |
泉田村(Quantian Cun) 原泉田村、正义村、神牌村为一个村,名为和平村,1961年后,三村各自分设为单独的行政村。村域位于白水乡东部,东与水口村相邻,南与神牌村毗邻,西与中白村接界,北与濂溪村接壤。下辖凹下、泗水田、竹山下、高级岭、水勺田、坦家凹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60户农户。2011年总人口1150人,总面积4.82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畜牧养殖业,年人均纯收入大约为33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9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65.2%;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4人,五保待遇18人;村级办公楼面积20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县道纵贯村境南北,是通往华山乡、白水乡、杨柳乡的交通要道,通组水泥公路2.3千米;供电普及率100%;移动电话用户620人。耕地面积260亩,其中水田343亩,旱土217亩,人均0.48亩。林地面积2560亩,其中退耕还林320亩,茶树面积45亩,楠竹面积30亩。 |
雅里村 |
雅里村(Yali Cun) 雅里村原与发龙村同属于丰城村,1961年后分立为单独的行政村,目前雅里村为汉、瑶两族混合居住的少数民族村。村域位于白水乡东南部,东与光明乡宣福村交界,南与泗州乡桃源村相邻,西与神牌村相接,北与丰城村接壤。下辖柏木冲、八瓜、梨树湾、大莫田、票山下、干子湾、卦榜山、石米屋场、新屋场、铺子上、燕子科、塘头凹、田洞底、陈家、黄家、学校湾、门前湾、小菜园等18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273户。2011年总人口1013人,75%为陈姓。其中少数民族有3个村民小组,42户,186人,全部姓赵。 村域经济以劳务输出为主,外出务工收入占到了村民收入的60%。林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农业经济仅占30%左右,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5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6.8%;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8人,五保待遇7人;村级办公楼面积22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村道公路3条,16.8公里,横贯全村;通组水泥公路4.8千米;供电普及率100%;固定电话用户3户,移动电话用户398人;电信互联网用户12户。耕地面积559亩,其中水田421亩,旱土138亩,人均0.56亩,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2859亩。其中生态林面积4136亩。主要为杉木、竹子、松树、油茶。 |
发龙村 |
发龙村(Falong Cun) 发龙村原与雅里村同属于丰城村,1961年后分设为单独的行政村。村域位于白水乡东北部,东与光明乡李白村交界,南与丰城村相邻,西与水口村、福龙村相接,北与光明乡茶寮村接壤。下辖半洞底、棉花田、寨丫底、石窝底、贺家、田螺冲、大岭上、张家岭等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36户农户。2011年总人口840余人,50%人口为贺姓。 村域经济以劳务输出为主,农业经济仅占30%左右,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8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0%;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9人,五保待遇23人;村级办公楼面积150平方米,群众公益性活动场所2处;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通组水泥公路3千米;供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移动电话用户180人。耕地面积617亩,其中水田479亩,旱土138亩,人均0.7亩,林地面积3500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470亩。 |
水口村 |
水口村(Shuikou Cun) 水口村原与福龙村合并称为水口村,1961年后分离为两单独行政村。村域位于白水乡东部,东与丰城村、发龙村相邻,南与神牌村接界,西与正义村毗邻,北与福龙村接壤。下辖雷家冲、烟竹堂、小横江、陈家门口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56户农户。2011年总人口为850人,90%为陈姓,总面积3.5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年人均纯收入约为29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5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2.3%;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4人,五保待遇15人;村级办公楼面积50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发龙村、丰城村村道从水口村经过,村通水泥公路2.8千米;供电普及率100%;移动电话用户400人。耕地面积850亩,其中水田400亩,旱土350亩,人均1亩,林地面积3000亩。 |
丰城村 |
丰城村(Fengcheng Cun) 原丰城村地域范围还包括现在的雅里村、发龙村,这两个村于1961年分离出去。村域位于白水乡东部,东与光明乡交界,南与雅里村相邻,西与水口村相接,北与发龙村接壤。下辖阳家村、张家村、白竹山村、汤家村、犁木岭村、胡家村、犁山下村、石塘湾村、方杆竹村等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302户农户。2011年总人口为1200余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年人均纯收入大约在32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9人,专职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0%;配备电视、电脑、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活动室1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7人,五保待遇20人;村级办公楼面积19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1所,从业人员1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通组水泥公路4千米;新修水渠2500米;供电普及率100%;移动电话用户670人。耕地面积680亩,其中水田478亩,旱土202亩,人均0.5亩,林地面积2360亩。村内有一种竹子,竹杆呈方形,当地村民称其为“方杆竹”,竹子所在自然村的村名就是来源于该竹子。 |
福龙村 |
福龙村(Fulong Cun) 村域位于白水乡北部,东与光明乡茶寮村交界,南与正义村相接,西与清溪村毗邻,北与洋泉村接壤,是华泉人口最少的行政村。辖刘家、陈家、龚家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共有118户农户,总人口为486人,刘姓、龚姓、陈姓各占30%,李姓、孔姓、尹姓三个姓氏占10%。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 村域经济以劳务输出为主,外出务工收入占到了村民收入的60%。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经济仅占30%左右,年均产值5万元左右,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0人,代课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5人,五保待遇15人;农家书室1个,藏书4000册。供电普及率100%;固定电话用户2户,移动电话用户300户。耕地面积400余亩,其中水田200余亩,旱土200余亩,人均0.78亩,林地面积20亩。 |
紫河村 |
紫河村(Zihe Cun) 紫河村古名“明紫岭”,溪水照明月,紫阳挂东岭。是一个四面环山、泉水清秀、海拔较高的村,村域位于白水乡最南面。东与白水乡四境村相连;南与新田县金陵镇的千马坪村、门楼下乡的租路坪村交界;西与杨柳乡的杨柳村、四合村相邻;北与本乡的江友村接壤。全村共832人,有老婆园、凸上、上冲、干田、太平五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是两县五镇相连的接口处,面积7.2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山林为主,其次是农业和外出务工。2012年人均收入2900元。楠竹资源丰富,占全村总面积80%,其次是各山地都有红豆杉苗成长,紫河村有三棵最大的红豆杉树龄近500年历史。 电视村村通入户率75%,没有有线电话,全村有一个党员活动中心、一个卫生室和一个农家书屋。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畅通4.02公里,供电率100%,供自来水率80%。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