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涧河乡南窊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北部,北临长沟煤矿,东临丈子头村,西接七府坟村,南挨柏杨树村。现有户数596户,村民人口为1520人,其中约1300人为固定人口。南窊村现有劳动力860人,已转移劳动力480人,现有党员47人。南窊村土地总面积为2417.32亩,其中农业用地1723.7亩,耕地面积为1026亩,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97.7亩。
2012年南窊村农民人均收入约为3300元,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为4.1万元。南窊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约 12°C,植物有较长的生长期。目前南窊村实施退耕还林,集体经济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体,近年南窊村无大规模农业生产。
近年,南窊村在区委、区政府和中涧河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村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实现村集团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而奋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107200 | 030000 | 0351 | 查看 南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中涧河社区 |
中涧河位于太原市杏花区,太原动物园西北,东侧紧邻东涧河村,西侧紧邻太钢宿舍,北侧为柏杨树村。为中涧河乡政府所在地,是典型的“城中村”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中涧河村2005年全村整体农转非,2006年3月18日村委会转职为居委会,据2009年4月底统计,社区在册总户数1264户,总人口为3137人。其中:男性1496人,女性1641人,另有市民4400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中涧河村人口构成主要成分以外来人口为主,本地人口主要家族为张、林、宋、尹四大姓,其他杂姓多,但单姓家族人口少。 中涧河村地处太原市东部,属太原市东山丘陵地区,占地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有农用地132亩。北涧河河道由东至西从中涧河村通过,中涧河村民住宅主要集中在涧河以北。 中涧河村拥有集体资产43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010万元,流动资产1350万元,村内有较大型工业企业6家,即太原市西北重型冶金铸造厂、太原市恒益华有限公司、太原市杰美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等,经济来源主要是企业、运输业、商贸业、房屋出租等。 自1999年以来,对旧村开始了拆迁改造,新建了春怡园小区,六层住宅31栋面积24万平方米,高层住宅5栋面积为6万平方米,小二楼住宅69栋面积1万平方米,新建高标准小学及幼儿院各一所,在尖草坪街建起新世纪商贸市场,在东山路建起涧河集贸市场。这些工程的竣工彻底改变了中涧河村脏乱差旧貌,改善了村民的住宅环境,方便市民和村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旧村改造中,我村立足于区情村情,科学规划,自强自力,艰苦创业。坚持“拆一片、建一片,滚动式发展”的原则,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春怡园小区的建设,在“不占用一寸耕地,不向国家要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中村改造之路。 |
七府坟社区 |
七府坟社区,原七府坟村,位于太原市东北部,属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七府坟村以新旧两村而建。旧村位于柏杨树村以南,太钢二十六宿舍以东,占地54亩,是个典型的城中村。新村距旧村两公里之隔,紧靠太钢技校、118小区,占地130亩,新村后265亩土地为企业占地。七府坟原于明晋王朱纲七子朱继镐葬此而得名。已沿用几百年历史。1957年国家建设修铁路北站,占用故土,举村迁至柏杨树村至今。全村总人口2600人,农业人口1020人。七府坟村人口构成主要以多年外来迁入人口为主,本地人口主要家族为韩、赵两大姓居多。全村设党支部1个,有党员40人,其中:男31人,女9人。 七府坟村拥有集体资产3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83万元,长期投资141万元,流动资产 1976 万元。新村后分布大小企业达9个。 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以土地,房屋出租。人均收入水平达到 9300 元。 新村建于1988年,经市政府批准占地135亩,建设别墅式小二楼311套,建筑面积44000m2。 旧村2006年,实施旧村改造,已建起高层2栋,单元楼11栋,建筑面积 110000m2。旧村改造立足村情,科学规划,在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拆建结合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新旧村七府园小区和七府苑小区的建设,改变了脏、乱、差的局面,现正在向一流社区迈进。 |
瓜地沟村 |
瓜地沟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东端,处于东山丘陵地带,东邻太钢东山二矿,西邻下岭村,南邻杨家峪街办山庄头村、河里头村,北邻王家山村。太钢东山路穿越我村,850公交车通往我村,交通十分便利,为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瓜地沟村拥有人口1117人,农业、非农业348户。占地总面积12214.4亩。现有耕地面积528.5亩,林地面积8518.5亩,果园地面积180.2亩,草地1419.5亩,工矿用地785.7亩,运输用地352.7亩,水利设施用地2.1亩, 用地427.2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村人口的15%,外出打工人员占40%。东山水泥厂吸收职工10%。 一条东、西主干街道,长达1.5公里,硬化率达到100%。村内建有甲级卫生所一座,医务人员2名,98%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村内建有老年活动室、科技文化室、图书室等场所供村民学习娱乐,每晚妇联组织村民在街心花园跳广场舞,并备有文化活动器材供村民休闲活动。村内已连接宽带网络, 90%的村民使用移动手机。40%农户安装电脑,方便了广大群众。每周五-方便了中老年人的购物、一所小学12名学生、幼儿园6名幼儿,有一个万只鸡场(村党支部书记闫长伟)。改良千亩枣园品种有50多种。 瓜地沟村改革开放以来村容村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经济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我村将进一步开阔思路,更新观念,尽快建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与上级新农村整体规划早日接轨的新农村。 |
柏杨树村 |
柏杨树村隶属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地处柏杨树片区,位于卧虎山路两侧,丈子头连接线的南北,东至丈子头村,西至太钢三十五宿舍,南至苹果苑小区,北至南洼村,全村农业户363户,人口971人,有宅基地的市民317户,市民人口1269人,总占地面积813.3亩。其中:耕地面积占147.3亩,园地100.9亩,其他农用地40.2亩,建设用地454.3亩。未利用地70.6亩。 |
瓦窑头村 |
中涧河乡瓦窑头村地处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的东部,属东山丘陵地带,东临牛驼寨村,南毗山庄头村,西与敦化坊村邻连,北与牛驼村壤接。区域地貌为丘陵,位于东经111°31′~111°34′,北纬37°26′~37°27′,距东山过境高速公路100米左右,远离市中心,环境清洁,气候适宜,且紧邻乡村公路,水电资源充足,适宜大型企业投资入驻。 瓦窑头村现有农户98户,人口316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75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50人。低保户33户,五保户1人。4个村民小组,8位村民小组长,两委班子成员6人。 |
牛驼村 |
牛驼村位于太原市东北方向,处于东山丘陵地带,东邻太钢东山矿,西邻太钢双良水泥厂;太钢东山路从村口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为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以牛驼为中心瓦窑头、下岭、王家山、西岭、瓜地沟五个村庄呈辐射状分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牛驼村拥有人口824人,占地总面积4781.4亩,其中耕地594.8亩,退耕还林地1320.4亩,建设用地814亩,村庄居住面积333.1亩,其他1115.6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村人口的60%,从事个体运输、出租车行业、饮食等其他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人口的30%。所辖十家驻地企业,分别为山西省天然气公司,太原市天然气公司,东部冶炼有限公司,太钢东山矿,太钢地质队,双良水泥厂,双良水泥超细粉,新利元饲料厂,陈荣加工厂,田云机加工厂。 村庄内现有东、中、西三条主干街道,硬化率达到100%。村内建有甲级卫生所一座,医务人员2名,100%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牛驼村党支部、村委会都十分重视教育,村内建有一所中心小学,不仅解决了村内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还吸收来自瓦窑头、瓜地沟等周边6个村的适龄儿童入学;为了解决村中儿童入托难的问题,村内兴建了幼儿园,同时解决了周边几个村子儿童的入托问题。村内建有老年活动室、科技文化室、图书室等场所供村民学习娱乐,并备有文化活动器材供村民休闲活动。村内已连通宽带网络,但未开通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由中国网通为90%的农户安装,50%的村民使用移动电话,850路公交车直通村口,为村民出行提供了较好便利,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为配合山西省及我市关闭9万吨以下煤矿的指示精神,村内关闭了唯一的支柱产业狐子窝煤矿,煤矿的关闭造成了集体经济的严重损失,眼看着由历年来的富裕村返贫为贫困村,在这危急关头,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调整思路、解放思想、重新策划,牛驼村的发展规划提出新的口号“煤矿跨了,经济不能跨”尽快由地下黑色企业转变为地上绿色企业,对村北梁700亩老果园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劣换优,高接换种,加强管理,增加收入;今年在区、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委会积极响应杏花岭区打造东山生态建设新亮点的号召,配合有关部门在村南梁建设牛驼千亩采摘园。采摘园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牛驼村南0.7公里处,靠近市区,交通便利,在战争时期,此地被称为牛驼寨,是太原市的最高点,可以俯视太原全貌,占地面积约1000亩。 牛驼村改革开放以来村容村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经济发展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村将继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发展,尽快建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充满活力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王家山村 |
王家山村位于中涧河乡东部,地处山区,东南与瓜地沟村连接,西与下岭村相邻,北接西岭村,距乡政府8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2966.6亩,耕地363.9亩,林地784.5亩,建设用地70.5亩,未利用地1747.7亩,全村总户数83户,人口227人。主要靠第三产业为经济来源。 |
东涧河村 |
东涧河村位于中涧河乡东部,地处城乡交错区,太钢东山铁路线及东山马路东西走向横穿而过。东邻双良水泥厂、东山高速过境公路牛驼村,西邻中涧河社区,柏桦苑住宅小区,南邻动物园,北邻高速路出口、丈子头村,另有移民并入东涧河村原海家洼,洪子峪。辖区总面积14167.5亩,耕地1228.3亩,园地183.2亩,林地4880亩,其它农用地237.6亩,建设用地1790.5亩,未利用地584.7亩,全村总户数1280户,人口3872人,主要企业(民营企业)有太原钢东特钢有限公司、太原盛开源永磁设备公司、惠丰源物贸有限公司、贵明汽车运输公司、太原金星弹簧厂、矿渣加工厂、房地产开发公司。主要项目及主要产品有特钢治炼、金属加工、永磁设备材料、片碱、弹簧、矿渣加工、砂石石料、白灰,白灰粉、库房物流租赁、标准件,车辆修理运输、房地产开发等。 |
丈子头村 |
丈子头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东北角,邻东山生态植物园,曦岭国际滑雪场,太原东山过境高速路丈子头收费站,辖内沟壑纵横,丘陵地貌,沙性土壤,自然植被稀少,总面积415平方公里,耕地2550亩,人口1650人。以马、刘、程、杨为大姓,村民多居平方、窑洞。上世纪80年以前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副业以铸造沙、小窑洞组成,经济收入中等偏上。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资源逐渐枯竭,集体企业名存实亡。村民多以运输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其次是劳务输出等。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90年代末改建中心小学一所,教育设施较齐全。村民有科技教育管理机制,法制阅览学习等文化活动中心。村内环境卫生较好,村级医疗设施一般。 所辖自然村-水泉沟,人口210人,耕地410亩,位于丈子头村最南端的深沟内,自然条件差,82年以前经济独立核算,82年后由丈子头统一管理。村民多以老窑洞居住为主,目前水、电、管、网老化,饮用水困难,其管理很难,改造费用过高。目前正积极筹划实施移民并村工程,用以解决诸多不便因素,寻求科学发展,共同富裕之日。 村 民 丈子头村建村年代久远,现以无存考证。相传很久以前村东北一公里处有一小桥,名“运输桥”,是当时京府交通要塞,官民来往通行,甚是繁荣。桥旁有车马驿站,生意火爆。最早由河北籍许氏家族来此烧窑定居,以烧制瓦陶类日用器具为生,再有阳曲县杨氏戏班经常巡府内演出,逢年过节返乡,多在此留宿,久而久之便也定居,人口逐渐增加,自然繁衍成村。 丈子头—早名“掌子头”。辖内主要有六大沟,五大墚。东西走向东高西低,自然落差,延伸于市区,俯视形如手掌,墚似指塬似掌。村址九坐落在掌背上。掌子—方言指沟的尽头。头就是村正东的大脑山,高而独立。(现在是东山生态植物园)后因方言掌与丈音近难辨,久之取代传名丈子头。 民俗 文物 村内主要有三条大街:前街,后街,中街。民宅分布不均,错落依山而下,村中央有一古庙,名“兴国寺”,明初建筑,气势宏大,古木参天,当时仅次于晋祠,为太原市第二大庙宇。明清两代香火旺盛,久负盛名。惜毁于解放战争,07年冬经政府批准复建,现即将竣工。 每逢农历七月初五是兴国寺的 传统庙会节,全会五日,村民多数信佛教,部分信天主教。过去每逢此时,周边市郊信士涌于此求佛赐平安,祥瑞。内容丰富多彩以唱戏作法会,农贸集市为主。当时很隆重,也很繁荣,有名气。现已发展成为民间文化活动组成部分。所保留的只有唱戏,更多的是由现代音乐娱乐所取代,村民以休闲娱乐,庆丰年为主。 |
耿家庄村 |
耿家庄村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北部东与长沟村相邻,南与丈子头村和南洼村连接,西是枣沟村、北靠小返乡东坪村。距离中涧河乡政府3.5公里,交通便利,辖区面积为984.8亩、其中:耕地265.8亩、园地22.6亩、林地189.4亩、其他农用地82.7亩、建设可用地169.3亩、未利用地255亩。全村总户数90户,人口293人。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第三产业为主。 |
谷旦村 |
谷旦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北部,地处城乡交错区,卧虎山公路南北走向从村庄中间横穿而过。东邻枣沟村和203研究所,南邻南窊村,七府坟村,西邻铁路和新店-所,北邻杜家坟村和永安园,辖区总面积1631.7亩,耕地677亩,园地75.8亩,林地2.8亩,其它农用地84.8亩,建设用地708亩,未利用地83.3亩,现有人口785人,271户,主要企业(民营企业)博益达金属制品厂,太钢油脂厂,建佳机械厂,宠爱动物制药厂,钢东工贸有限公司,新型炉业公司,晨崇工贸有限公司,中华物资有限公司,宇通公司,胜鑫锻造厂。 产业项目及主要产品,机械加工、制造、动物制药、库房物流租赁、钢结构制造、耐火材料加工、电子产品、金属加工、油脂加工、不锈钢制品等。 |
枣沟村 |
枣沟村隶属太原市杏花岭区中间河乡,北侧为兴安化工厂,南侧为枣沟水厂,东与东坪村接壤,西与谷旦村相邻,村域总面积66.41公顷,住宅村民176户,总人口623人。 |
西岭村 |
西岭村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东北部,东与王家山村连接、南和下岭村相邻、西郊长沟村,北靠小返乡窑头村。距高速路丈子头出口3公里,交通较为便利。辖区面积为3007.7亩,其中:耕地938.6亩、基本农田938.6亩、园地96亩、林地599.8亩、其它农用地163.9亩、建设用地118.5亩、未利用地1186.9亩。全村总户数106户、人口270人。有曦岭国际滑雪场和龙庄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 |
南窊村 |
中涧河乡南窊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北部,北临长沟煤矿,东临丈子头村,西接七府坟村,南挨柏杨树村。现有户数596户,村民人口为1520人,其中约1300人为固定人口。南窊村现有劳动力860人,已转移劳动力480人,现有党员47人。南窊村土地总面积为2417.32亩,其中农业用地1723.7亩,耕地面积为1026亩,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97.7亩。 2012年南窊村农民人均收入约为3300元,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为4.1万元。南窊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约 12°C,植物有较长的生长期。目前南窊村实施退耕还林,集体经济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体,近年南窊村无大规模农业生产。 近年,南窊村在区委、区政府和中涧河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村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实现村集团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而奋斗。 |
长沟村 |
长沟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东北部的一个山村,全村土地面积2600余亩,有189户,676人具市区6公里。距东山过境高速一公里。2006年新一届村委领导班子组成,以王和平为代表的党支部,以思路创新为出路,决心改变长沟村的落后面貌。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分工负责,集体领导。制定总体长远规划。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长沟村新农村建设。2007年长沟村列入省市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地质灾害治理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借东风,大干快上。经过村两委班子研究讨论,经两议会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全体村民一致同意两委会决策,填沟造地建设新农村,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对村民做出承诺。全村集体搬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家户户居住小二楼,承诺一定要兑现,2009按照新农村四化建设要求,建成了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村庄美化,道路亮化,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2010年申报国家级生态村。2011年申报旅游景点村,申报山西省一村一品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村,生态文明村。 |
下岭村 |
下岭村位于中涧河乡东北部,东与王家山相邻,西邻牛驼村,南邻瓜地沟村与东山矿,北靠西岭村,交通十分便利。下岭村总面积2573.7亩,耕地629.8亩,园地230.7亩,林地556亩,其它农用地132.5亩,建设用地268.9亩,未利用土地755.8亩。全村总人口325人,共有党员27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