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杏花岭区

杏花岭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杏花岭区谷歌卫星地图)


杏花岭区简介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的东北部。总面积17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99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邮编:030001。代码:140107。区号:0351。拼音:Xinghualing Qu。
  行政区划
  
  杏花岭区辖10个街道、2个乡:巨轮街道、三桥街道、鼓楼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职工新村街道、敦化坊街道、涧河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乡、小返乡。共有124个社区、50个行政村。
  杨家峪街道
  辖:大窑头村、小窑头村、石柱沟村、杨家峪村、淖马村、伞儿树村、耙儿沟村、东沟村、河里头村、山庄头村、长江村、剪子湾村、道场沟村、小枣沟村、敦化坊村、享堂村。
  中涧河乡
  辖:中涧河村、东涧河村、牛驼村、丈子头村、柏杨树村、七府坟村、南洼村、谷旦村、枣沟村、耿家庄村、长沟村、西岭村、下岭村、王家山村、瓜地沟村、海家洼村、洪子峪村、瓦窑头村。
  小返乡
  辖:后沟村、东坪村、麦坪村、小返村、南坪村、水沟村、窑头村、榆林坪村、庄子上村、凤凰岭村、前李家山村、后李家山村、大梁村、刘家河村、建华村、郝脑村。
  历史沿革
  
  ?年,原北城区辖15个街道:涧河街道、鼓楼街道、职工新街街道、南寨街道、大东关街道、三桥街道、光社街道、坝陵桥街道、古城街道、杏花岭街道、尖草坪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上兰街道、迎新街街道、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辖原北城区的涧河、三桥、鼓楼、坝陵桥、大东关、职工新村、敦化坊、巨轮9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杨家峪乡及原北郊区的中涧河、小返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1998年元旦正式成立。
  1998年底,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364个居委会,3个乡,51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全区人口47.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4.7万,农业人口2.9万,全区面积170.2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2.2平方千米。
  ?年,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3个乡,5O个村委会、363个居委会。
  2000年,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3个乡。总人口520702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巨轮街道 75614 三桥街道 77952 鼓楼街道 32471 杏花岭街道 32981 坝陵桥街道 33676 大东关街道 42497 职工新街街道 41849 敦化坊街道 74601 涧河街道 68392 杨家峪乡 16937 中涧河乡 16880 小返乡 685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杨家峪乡改设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杏花岭区辖2乡10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杏花岭区辖10个街道、2个乡:涧河街道、三桥街道、职工新街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鼓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乡、小返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52万人 170.2平方公里 140107 030000 0351 查看 杏花岭区谷歌卫星地图

杏花岭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巨轮街道 0 0

----

查看 巨轮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三桥街道 约52.07万人 ·杏花岭区旅游·杏花岭区特产·杏花岭区十大特产·尖草坪区十大

----

查看 三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鼓楼街道 约2.96万人 1.6平方公里 半坡西街社区 府东街社区 西缉虎营社区 东仓巷社区 半坡东街社区 西羊市社区 奶生堂社区 东缉虎营社区 查看 鼓楼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杏花岭街道 0 0

----

查看 杏花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坝陵桥街道 0 0

----

查看 坝陵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大东关街道 0 0

----

查看 大东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职工新村街道 0 0

----

查看 职工新村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敦化坊街道 0 0

----

查看 敦化坊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涧河街道 0 0

----

查看 涧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峪街道 约1.09万人 27.63平方公里 道场沟社区 剪子湾社区 城东社区 享堂社区 五龙湾社区 河里头村 东沟村 大窑头村 小窑头村 石柱沟村 敦化坊村 淖马村 杨家峪村 耙儿沟村 山庄头村 小枣沟村 长江村 伞儿树村 查看 杨家峪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中涧河乡 0 0 中涧河社区 七府坟社区 瓜地沟村 柏杨树村 瓦窑头村 牛驼村 王家山村 东涧河村 丈子头村 耿家庄村 谷旦村 枣沟村 西岭村 南窊村 长沟村 下岭村 查看 中涧河乡谷歌卫星地图
小返乡 约8000人 56平方公里 前李家山村 野鸡庄村 庄子上村 榆林坪村 窑头村 后李家山村 南坪梁村 麦坪村 东坪村 后沟村 小返村 查看 小返乡谷歌卫星地图

杏花岭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店区

  小店区位于太原市的东南部。总面积295平方千米,其中建城区面积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05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30032。代码:140105。区号:0351。拼音:Xiaodian Qu。   行政区划      小店区辖6个街道、1个镇、2个乡:坞城街道、营盘街道、北营街道、平阳街道、黄陵街道、小店街道、北格镇、西温庄乡、刘家堡乡。共有78个社区、98个行政村。   (以下缺社区名录)   坞城街道   辖:北张村、坞城村等。   营盘街道   辖:狄村村、寇庄村、王村村等。   北营街道   辖:岗头村、西家凹村、许西村、许东村、龙堡村、南坪头村、黑驼村、西峰村、老峰村、道巴村等。   平阳街道   辖:亲贤村、杨家堡村、大马村、殷家堡村等。   黄陵街道   辖:黄陵村、北畔村、马练营村、大吴村、小吴村、西吴村、庄儿上村、北营村、郑村村、东峰村、五龙沟村、窑子上村、新营村等。   小店街道   辖:小马村、嘉节村、范家堡村、红寺村、城西村、李家庄村、大村村、孙家寨村、贾家寨村、东桥村、宋环村、-村、巩家堡村、圪塔营村、下庄村、小店村、杜家寨村、西桥村等。   北格镇   辖:辛村村、郜村村、张花村、张花营村、南格村、北格村、小北格村、西格村、东蒲村、西蒲村、侯家寨村、同过村、三贤村、大代村、小代村、流涧村、梁家庄村、南蒲村等。   西温庄乡   辖:南畔村、南黑窑村、北王名村、南王名村、东温庄村、西温庄村、田庄村、后所营村、杨庄村、化章堡村、薜店村、西拈村、西贾村、横河村、农牧场村、武宿村、寺庄村、高中村等。   刘家堡乡   辖:王吴村、南马村、洛阳村、石沟村、东里解村、西里解村、河滩村、东柳林村、西柳林村、刘家堡村、监军庄村、西草寨村、东草寨村等。   历史沿革      ?年,原南郊区辖4个镇、9个乡:小店镇、晋源镇、晋祠镇、北格镇、金胜乡、姚村乡、刘家堡乡、亲贤乡、杨家峪乡、郝庄乡、孟家井乡、黄陵乡、西温庄乡、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辖原南城区的坞城、北营、双塔3个街道,原南郊区的亲贤、黄陵、小店、西温庄、刘家堡、北格6个乡镇及原南郊区小店镇昌盛西街。   1998年底,小店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07个居委会,6个乡、镇,98个村委会,112个自然村,全区人口35.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1.9万,农业人口13.6万,全区面积29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4.7平方千米。   ?年,小店区辖3个街道、2镇、4乡,98个村委会、110个居委会。   2000年,小店区辖5个街道、2镇、2乡。总人口491250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坞城街道 101757 营盘街道 83002 北营街道 37746 平阳街道 74313 黄陵街道 39257 小店镇 60439 北格镇 37196 西温庄乡 25498 刘家堡乡 3204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亲贤乡、黄陵乡、小店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辖2乡1镇6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小店区辖6个街道、1个镇、2个乡:小店街道、坞城街道、北营街道、营盘街道、平阳路街道、黄陵街道;北格镇;西温庄乡、刘家堡乡。   

迎泽区

  迎泽区位于太原市中东部,东和东南与寿阳县、晋中市榆次区划山为界,西同万柏林区隔河相望,南和小店区毗邻,北与杏花岭区相连。全区总面积117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2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46.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48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棉花巷。邮编:030024。代码:140106。区号:0351。拼音:Yingze Qu。   行政区划      迎泽区辖6个街道、1个镇:柳巷街道、文庙街道、庙前街道、迎泽街道、桥东街道、老军营街道、郝庄镇。共有89个社区、29个行政村。   郝庄镇   辖:郝庄村、马庄村、店坡村、新沟村、枣园村、赵北峰村、王家峰村、东太堡村、双塔村、郝家沟村、松庄村、水峪村、港道村、观家峪村、董家庄村、小山沟村、小山岩村、前麻地沟村、后麻地沟村、大窑脑村、孟家井村、柳沟村、捐子沟村、沟北村、西祁家山村、东祁家山村、占道村、张家河村、前头河村等。   历史沿革      ?年,原南城区辖9个街道:坞城街道、迎泽街道、老军营街道、柳巷街道、桥东街道、北营街道、庙前街道、双塔街道、文庙街道、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迎泽区辖原南城区的迎泽、桥东、文庙、柳巷、老军营、庙前6个街道,原南郊区的孟家井、郝庄(不含狄村)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棉花巷。   迎泽区得名于“迎泽门”(俗称大南门,为明洪武九年太原城扩建时所建)。   1998年底,迎泽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240个居委会,2个乡,29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全区人口4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9.9万,农业人口1.6万,全区面积11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7平方千米。   ?年,迎泽区辖6个街道、2个乡,233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迎泽街道、桥东街道、文庙街道、柳巷街道、老军营街道、庙前街道,孟家井乡、郝庄乡。   2000年,迎泽区辖6个街道、2个乡。总人口470917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柳巷街道 34088 文庙街道 63839 庙前街道 64643 迎泽街道 102945 桥东街道 114S56 老军营街道 59972 郝庄乡 28266 孟家井乡 260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孟家井乡并入郝庄乡,调整后迎泽区辖1乡6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迎泽区辖6个街道、1个镇:迎泽街道、桥东街道、文庙街道、柳巷街道、老军营街道、庙前街道;郝庄镇。   

杏花岭区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的东北部。总面积17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99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邮编:030001。代码:140107。区号:0351。拼音:Xinghualing Qu。   行政区划      杏花岭区辖10个街道、2个乡:巨轮街道、三桥街道、鼓楼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职工新村街道、敦化坊街道、涧河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乡、小返乡。共有124个社区、50个行政村。   杨家峪街道   辖:大窑头村、小窑头村、石柱沟村、杨家峪村、淖马村、伞儿树村、耙儿沟村、东沟村、河里头村、山庄头村、长江村、剪子湾村、道场沟村、小枣沟村、敦化坊村、享堂村。   中涧河乡   辖:中涧河村、东涧河村、牛驼村、丈子头村、柏杨树村、七府坟村、南洼村、谷旦村、枣沟村、耿家庄村、长沟村、西岭村、下岭村、王家山村、瓜地沟村、海家洼村、洪子峪村、瓦窑头村。   小返乡   辖:后沟村、东坪村、麦坪村、小返村、南坪村、水沟村、窑头村、榆林坪村、庄子上村、凤凰岭村、前李家山村、后李家山村、大梁村、刘家河村、建华村、郝脑村。   历史沿革      ?年,原北城区辖15个街道:涧河街道、鼓楼街道、职工新街街道、南寨街道、大东关街道、三桥街道、光社街道、坝陵桥街道、古城街道、杏花岭街道、尖草坪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上兰街道、迎新街街道、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辖原北城区的涧河、三桥、鼓楼、坝陵桥、大东关、职工新村、敦化坊、巨轮9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杨家峪乡及原北郊区的中涧河、小返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1998年元旦正式成立。   1998年底,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364个居委会,3个乡,51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全区人口47.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4.7万,农业人口2.9万,全区面积170.2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2.2平方千米。   ?年,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3个乡,5O个村委会、363个居委会。   2000年,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3个乡。总人口520702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巨轮街道 75614 三桥街道 77952 鼓楼街道 32471 杏花岭街道 32981 坝陵桥街道 33676 大东关街道 42497 职工新街街道 41849 敦化坊街道 74601 涧河街道 68392 杨家峪乡 16937 中涧河乡 16880 小返乡 685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杨家峪乡改设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杏花岭区辖2乡10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杏花岭区辖10个街道、2个乡:涧河街道、三桥街道、职工新街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鼓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乡、小返乡。   

尖草坪区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的最北端。东西最大宽度为26千米,南北最长距离为22千米。总面积285.6平方千米,其中城建区面积32.4平方千米。总人口34.5万人(2005年),其中非农业人口24.66万人,农业人口9.84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柴村街道迎宾北路。邮编:030003。代码:140108。区号:0351。拼音:Jiancaoping Qu。   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冲积平原、沟洼谷地、冲积扇等不同类型。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在7-10摄氏度,全年日照2400-2600小时,无霜期190天左右。   行政区划      尖草坪区辖9个街道、2个镇、3个乡:尖草坪街道、光社街道、上兰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街道、古城街道、汇丰街道、柴村街道、新城街道、向阳镇、阳曲镇、马头水乡、柏板乡、西墕乡。共有154个社区、87个行政村。   尖草坪街道      光社街道      上兰街道   位于太原市西北端,东邻向阳镇,西靠崛围山,南接柴村镇,北依二龙山。面积14.09平方千米。2000年,总人口22810人,其中农业人口6531人,非农业人口16279人。辖:(缺社区名录),上兰村、土堂村2个行政村。   1948年11月29日村解放,成立兰村村公所。1951年8月29日(以太原市行政区划沿革资料为证),兰村从阳曲县五区划入市辖第三区。成立上兰村乡政府。管辖8个街(大南,通顺,大东,青龙,西后,炭市,大前,十字街)。1953年11月26日改为上兰镇人民政府,隶属市辖第三区。1954年1月2日,划入市辖新城区,改为上兰街道办事处。1958年8月成立兰村人民公社,上属北城区人委会管辖,下辖兰村大队,居委会4个。1963年4月27日,改为农村人民公社(原属于城市公社)。1967年3月改名为兰村公社革委会,属于郊区革委会领导。1981年9月6日,成立北郊区人民政府,随后区革委会停止行使职权,兰村公社革委会改名为兰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9日,省政府晋政函[84]47号文批准,成立上兰镇人民政府,两个生产大队改建为两个村委会,居委会划归北城管辖。1998年元月1日,由于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北郊区上兰镇改名为尖草坪区上兰镇。同年,上兰镇与上兰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管辖2个村委会和9个居委会(土堂,东字,青西,南顺,市前,太机一成,太机二居,太纸一居,太纸二居)。2001年撤销上兰镇并入上兰街道。   南寨街道      迎新街街道      古城街道      汇丰街道   位于尖草坪区最南端,于1998年10月23日正式挂牌运行。总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6万余人。辖13个社区、3个行政村、1个场:华硕苑社区、乾泽园社区、新兴社区、欣园社区、兴华西社区、选煤社区、汇丰苑社区、槐园社区、丰颂苑社区、兴华苑社区、大东流村、小东流村、西流村等。   柴村街道   辖:大留村、呼延村、西张村、杨家村、柴村村、芮城村、营村村、摄乐村、三给村、小石河村、寺头村、小塔村、上槐村等。   新城街道   辖:新城村、新店村、北固碾村、杜家村、赵道峪村、东张村、南寨村、圪垛村、南固碾村、下兰村、新村村、赵庄村、光社村等。   向阳镇   辖:北下温村、中下温村、西留庄村、兰岗村、新翟村、横渠村、西村村、向阳村、下薛村、南翟村、南下温村等。   阳曲镇   位于太原市区的东北部,东北与阳曲县为邻,东西与本区小返乡接壤,西南与本区新城相望,西与本区向阳镇交界,西北与本区西焉乡毗辖,地理坐标为东径112°35′,北纬37°59′。全镇南北长约10千米,东西宽约7千米,面积为38.1平方千米。总人口1474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725人。辖19个行政村:阳曲村、马坡村、河底村、北山头村、棋子山村、皇后园村、黄花园村、沟南村、寨上村、蝎子寨村、峰西村、风格梁村、西岗村、欢嘴村、岗底村、郭家窑村、晋庄村、新兴村、司徒洼村。镇区位于镇域的中部略偏西南。   马头水乡   位于太原西山北部的崛围山上,东与山下的学村,上兰镇相邻,北隔汾河与阳曲县伙路坪乡相望,南与化客头乡接壤,西与王封乡毗连。面积53.8平方千米。总人口5009人,其中农业人口4848人。辖15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马头水村、甘草卯村、上水峪村、下水峪村、马角村、银角村、窑儿上村、梁背后村、柏崖头村、马吉掌村、珍珠峁村、南石槽村、北石槽村、横岭村、庄头村。乡政府驻马头水村,距柴村7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7°57′,东经112°24′。   马头水乡所辖村庄,太原解放初属于阳曲县,除河家山外,其余均于1951年划入太原市第五区。1953年建立马头水、银角二乡。1954年归万柏林区。1956年二乡合并为马头水乡,1957年划属太原市郊区。1958年8月合并于化客头镇。此后,三年间,马头水各村归属一直随化客头而变化。1961年原马头水乡各村从化客头公社分出,建立马头水公社,属于汉区,同年,何家山从化客头公社划入,1963年全境重归郊区。1970年划为北郊区。1984年建立马头水乡。1998年1月划归尖草坪区,成为全区唯一的山区乡镇。   柏板乡   辖:东关口村、西关口村、镇城村、柏板村、上薛村、宇文村、岗北村等。   西墕乡   辖:西高庄村、东高庄村、西焉村、赵家山村、中焉村、东焉村、陈家窑村等。   历史沿革      ?年,原北郊区辖4个镇、11个乡:柴村镇、阳曲镇、上兰镇、向阳镇、西铭乡、柏板乡、中涧河乡、小井峪乡、小返乡、西墕乡、东社乡、化客头乡、马头水乡、新城乡、王封乡、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辖原北城区的尖草坪、光社、上兰、南塞、迎新街、古城6个街道,原北郊区的新城、向阳、上兰、柏板、西墕、柴村、马头水、阳曲8个乡镇及原北郊区东社乡的小东流、大东流、西流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柴村镇迎宾北路。   1998年底,尖草坪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168个居委会,8个乡、镇,87个村委会,99个自然村,全区人口27.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8.9万,农业人口8.9万,全区面积285.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2.4平方千米。   ?年,尖草坪区辖7个街道、8个乡镇,87个村委会、154个居委会。   2000年,尖草坪区辖7个街道、4个镇、4个乡。总人口338417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尖草坪街道 30382 光社街道 20762 上兰街道 14827 南寨街道 56648 迎新街街道 19043 古城街道 21974 汇丰街道 57981 柴村镇 31638 上兰镇 8065 向阳镇 17042 阳曲镇 14412 马头水乡 4288 柏板乡 11312 西墕乡 4446 新城乡 2559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上兰镇并入上兰街道办事处,新城乡、柴村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尖草坪区辖3乡2镇9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尖草坪区辖9个街道、2个镇、3个乡:柴村街道、光街道、上兰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街道、古城街道、汇丰街道、新城街道、尖草坪街道;向阳镇、阳曲镇;马头水乡、柏板乡、西墕乡。   

万柏林区

   万柏林区地处汾河西畔,西依龙山山脉,地势西高东低,南邻晋源区,北接尖草坪区。总面积30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8.54万人。   区人民0驻西矿街35号。邮编:030027。代码:140109。区号:0351。拼音:Wanbailin Qu。   行政区划      万柏林区辖14个街道、1个乡:千峰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兴华街道、万柏林街道、杜儿坪街道、白家庄街道、南寒街道、东社街道、化客头街道、小井峪街道、西铭街道、长风街道、神堂沟街道、王封乡。>>简介   历史沿革      原河西区辖13个街道:和平街街道、千峰街道、下元街道、罗城街道、义井街道、南寒街道、官地街道、白家庄街道、杜儿坪街道、大虎沟街道、万柏林街道、开城里街道、兴华街道。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万柏林区辖原河西区的万柏林、和平、千峰、兴华、下元、杜儿坪、南寒、白家庄、大虎沟、开城里、官地11个街道,原北郊区的西铭、化客头、王封、小井峪、东社(不含小东流、大东流、西流3个村)5个乡。区人民0驻西矿街。      1998年底,万柏林区辖11个街道办事处,261个居委会,5个乡,70个村委会,97个自然村;全区人口4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4万,农业人口7万,全区面积304.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43.1平方千米。   2000年,万柏林区辖11个街道、5乡。总人口556931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千峰街道 47795 下元街道 109678 和乎街道 70695 兴华街道 23150 万柏林街道 35237 杜儿坪街道 25789 白家庄街道 20763 南寒街道 51932 开城里街道 7862 官地街道 18391 大虎沟街道 16582 小井峪乡 86272 西铭乡 19381 东社乡 11089 王封乡 6734 化客头乡 558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东社乡、化客头乡改设为街道办事处,调整后万柏林区辖3乡13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万柏林区辖13个街道、3乡:和平街道、千峰街道、兴华街道、下元街道、万柏林街道、杜儿坪街道、开城里街道、南寒街道、白家庄街道、大虎沟街道、官地街道、东社街道、化客头;小井峪乡、王封乡、西铭乡。   万柏林区辖13个街道、3个乡:千峰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兴华街道、万柏林街道、杜儿坪街道、白家庄街道、南寒街道、开城里街道、官地街道、大虎沟街道、东社街道、化客头街道、小井峪乡、西铭乡、王封乡。共有79个社区、67个行政村。   东社街道  辖:圪僚沟村、袁家庄村、南寨村、下庄村、王家庄村、上庄村、大岩村、石马村、枣尖梁村、东社村等。   化客头街道  辖:西沟村、化客头村、新道村、大卧龙村、北头村、赛庄村、大窊村、白道村、宋家山村等。   王封乡  辖:王封村、圪垛村、城封村、东河村、上南山村、榆树峁村、周家山堡山村、冀家沟村、莲叶塔马矢山村、前西岭村、后西岭村、磺厂村、小卧龙村等。   西铭乡  辖:西铭村、小西铭村、风声河村、北寒村、南寒村、桃杏村、白家庄村、九院村、河龙湾村、大虎峪村、小虎峪村、南峪村等。   小井峪乡  辖:下元村、小王村、大王村、后王村、沙沟村、小井峪村、闫家沟村、后北屯村、彭村村、瓦窑村、南上庄村、新庄村、窳流村、南屯村、南社村、大井峪村、红沟村、寨沟村、神堂沟村、聂家山村、黄坡村等。   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万柏林区下辖1个乡、14个街道办事处。即:王封乡;千峰街办、下元街办、小井峪街办、和平街办、万柏林街办、兴华街办、南寒街办、白家庄街办、杜儿坪街办、西铭街办、东社街办、化客头街办、长风街办、神堂沟街办。具体情况如下:   1、王封乡 保持现状,不做调整。   2、千峰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万柏林区与迎泽区区界为界(汾河中心线),西至和平北路中心线,北至玉门河中心线,南至虎峪河中心线。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即:原千峰街办5个社区居委会:理工大东社区、理工大西社区、迎泽北社区、迎泽南社区、公园路社区;原小井峪乡2个社区居委会:前北屯社区、移村社区。原小井峪乡1个村委会:瓦窑村。万柏林区人民0机关位于辖区内。人口2.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03万人,城市人口2.49万人)。面积约3.06平方千米。   3、下元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万柏林区与迎泽区区界为界(汾河中心线),西至和平南路中心线,北至虎峪河中心线,南至南内环西街中心线。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即:原下元街办7个社区居委会:气化街社区、众纺路社区、纺织苑东社区、纺织苑西社区、后王社区、南内环西街社区、大众街社区。原小井峪乡2个村委会:大王村、后王村。人口4.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4万人,城市人口4.29万人)。面积约2.16平方千米。   4、小井峪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和平南路中心线为界,西至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东围墙、大井峪村与南寒街办的南寒村、红沟村的地界为界,北至西矿街中心线,南以义井西路东巷、太原磷肥厂南围墙和大井峪村地界与神堂沟街办的黄坡村地界为界。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5个村委会,即:原下元街办5个社区居委会:光华街社区、长风街北社区、前进路社区、三益社区、下元小区社区;原千峰街办1个社区:西矿街社区;原和平街办1个社区:红旗社区。原小井峪乡5个村委会:大井峪村、小井峪村、下元村、沙沟村、闫家沟村。人口4.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86万人,城市人口3.95万人)。面积约 32.75平方千米。   5、和平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至和平北路中心线,西至山西省征费稽查所东围墙与南寒街办的西矿北社区为界,北至原太原光电机械厂北围墙、中铁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物资处北围墙与万柏林街办的和平苑社区、东社街办的东社村地界为界,南至西矿街中心线。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即:原和平街办9个社区居委会:和平北路西巷社区、前进路社区、新建社区、北二条社区、重院社区、西线社区、玉河街南社区、玉河街北社区、康乐社区。原小井峪乡2个村委会:窊流村、南社村。人口5.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4万人,城市人口5.04万人)。面积约 7.65平方千米。   6、万柏林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至山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和太原市教委宿舍西围墙,西以晋西机器工业集团、汾西机器厂与东社街办的东社村地界为界,北以万柏林区与尖草坪区的区界为界(西段以胜利西街中心线为界,东段以南排洪沟中心线为界),南以彭西四巷、原太原光电机械厂北围墙、太重集团公司东围墙(和平苑社区段)为界。下辖 8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即:原万柏林街办7个社区居委会:和平社区、新建社区、东风社区、新友谊社区、安广社区、兴汾苑社区、晋机西社区;原和平街办的1个社区居委会:和平苑社区。原小井峪乡1个村委会:彭村。人口3.97万人。面积4.98平方千米。   7、兴华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万柏林区与杏花岭区、迎泽区区界为界(汾河中心线),西至汾西机器厂医院、晋西机器工业集团宿舍东围墙和和平北路中心线为界,北以彭西四巷中心线和竹杏、荔梅社区与尖草坪区的汇丰街道办事处为界(皆利苑小区归万柏林街办新建社区管辖),南至玉门河中心线。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即:原兴华街办6个社区居委会:荔梅社区、竹杏社区、漪汾苑社区、永乐苑社区、千峰北路社区、滨河社区;原千峰街办2个社区居委会:滨汾苑社区、建机巷社区。原小井峪乡1个村委会:后北屯村。人口5.08万人。面积约5.8平方千米。   8、南寒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山西省征费稽查所东围墙、南寒村、红沟村地界与小井峪街办的大井峪村地界为界,西至河龙湾铁道线,北以北寒村与东社街办的南寨村、西铭街办的西铭村、风声河村地界为界,南以西华苑小区和红沟村地界与小井峪街办的大井峪村地界为界。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即:原官地街办1个社区居委会:铁北社区;原南寒街办8个社区居委会:建筑街社区、康乐苑社区、西矿街北社区、太白街社区、朝阳街社区、河南街社区、西矿街南社区、西华苑社区。原西铭乡2个村委会:南寒村、北寒村;原小井峪乡1个村委会:红沟村。人口6.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49万人,城市人口 5.92万人)。面积约10.01平方千米。   9、白家庄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至铁道线涵洞,西以万柏林区与古交市区界为界(旧九院村与古交市新华村地界为界),北以白家庄村、旧九院村与杜儿坪街办的大虎峪村地界为界,南以万柏林区与晋源区区界为界(白家庄村、旧九院村与晋源区的上冶峪村、西峪村地界为界)。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即:原白家庄街办4个社区居委会:解放社区、五三街社区、五四街社区、二中社区;原官地街办2个社区居委会:官地社区、新胜社区。原西铭乡3个村委会:白家庄村、桃杏村、九院村。人口3.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19万人,城市人口3.57万人)。面积约21.31平方千米。   10、杜儿坪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至铁道线,西以万柏林区与古交市区界为界(小虎峪村与古交市的新华村地界为界),北以小虎峪村与西铭街办的南峪村地界为界,南以大虎峪村与白家庄街办的白家庄村、旧九院村地界为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即:原杜儿坪街办5个社区居委会:河涝湾社区、虎胜街社区、西园社区、虎峪街社区、煤源社区。原西铭乡3个村委会:河龙湾村、大虎峪村、小虎峪村。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21万人,城市人口2.19万人)。面积约33.57平方千米。   11、西铭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风声河村与东社街办的南寨村、上庄村地界为界,西以西铭村与化客头街办的大卧龙村地界为界,北以风声河村与化客头街办的北头村、东社街办的上庄村、大岩村地界为界,南以西铭村与南寒街办的北寒村、杜儿平街办的河龙湾村地界为界。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和4个村委会,即:原开城里街办3个社区居委会:狮头苑社区、电石苑社区、宏峰社区;原大虎沟街办1个社区居委会:旧矿部社区。原西铭乡4个村委会:西铭村、小西铭村、风声河村、南峪村。人口1.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55万人,城市人口 1.11万人)。面积约27.78平方千米。   12、东社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东社村地界与晋西机器工业集团、汾西机器厂为界,西以南寨村、上庄村与西铭街办的风声河村地界为界,北以万柏林区与尖草坪区区界为界(石马村与尖草坪区的小石河村、三给村地界为界),南以中铁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物资处北围墙及南寨村与南寒街办的北寒村地界为界。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0个村委会,即:原万柏林街办1个社区居委会:铝厂社区。原东社街办10个村委会:东社村、袁家庄村、下庄村、上庄村、王家庄村、南寨村、大岩村、圪僚沟村、枣尖梁村、石马村。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95万人,城市人口0.53万人)。面积约19.9平方千米。   13、化客头街道办事处 辖区范围:东以北头村、白道村与东社街办的枣尖梁村、大岩村和尖草坪区的芮城村地界为界,西以新道村、赛庄村与王封乡的城封村、东河村、小卧龙村地界为界,北以万柏林区与尖草坪区区界为界(西沟村与尖草坪区的马角村、上水峪村地界为界),南以新道村、大卧龙村、化客头村与西铭街办的小西铭村、南峪村地界为界。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和9个村委会,即:原大虎沟街办2个社区居委会:大虎沟社区、玉门社区;原化客头街办1个社区居委会:化客头社区。原化客头街办 9个村委会:化客头村、西沟村、新道村、白道村、大卧龙村、赛庄村、宋家山村、大窊村、北头村。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49万人,城市人口0.81万人)。面积约33.38平方千米。   4、长风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拟设在旧晋祠路南上庄段) 辖区范围:东以万柏林区与小店区区界为界(汾河中心线),西至和平南路中心线,北至南内环西街中心线,南以万柏林区与晋源区区界为界(南屯村与晋源区的吴家堡村、南堰村、上冶峪新村地界为界)。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和4个村委会,即:原下元街办4个社区居委会:长风南社区、义井东街社区、地矿社区、晋祠路社区。原小井峪乡4个村委会:小王村、新庄村、南上庄村、南屯村。人口为2.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98万人,城市人口 1.93万人)。面积约7.16平方千米。   15、神堂沟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拟设在西峪煤矿附近) 辖区范围:东至和平南路中心线,西以黄坡村地界与白家庄街办的白家庄村地界为界,北以义井西路东巷以南与小井峪街办的大井峪村地界、太原磷肥厂南围墙为界,南以万柏林区与晋源区区界为界(神堂沟村与晋源区冶峪村地界为界)。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即:原小井峪乡的1个社区居委会:神堂沟社区;原下元街道办事处的2个社区居委会:西峪社区、义井西社区。原小井峪乡的3个村委会:聂家山村、黄坡村、寨沟村。人口为1.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14万人,城市人口1.23万人),面积约7.54平方千米。     

晋源区

晋祠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概况   晋源区位于太原市西南部。北与万柏林区毗连,南与清徐县为邻,西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总面积2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1万人,农业人口11.22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晋源街道。邮编:030025。代码:140110。区号:0351。拼音:Jinyuan Qu。   行政区划      晋源区辖3个街道、3个镇:义井街道、罗城街道、晋源街道、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共有18个社区、96个行政村。   (以下缺社区名录)   义井街道   辖:南堰村、北堰村、义井村、吴家堡村、兴化村等。   罗城街道   辖:棘针村、罗城村、王家坟村、闫家坟村、开化村、寺底村等。   晋源街道   辖:西街村、东街村、南街村、北瓦窑村、北街村、南城角村、古城营村、东关村、东城角村、北庄头村、庞家寨村、梁家寨村等。   、晋阳堡村、南瓦窑村、武家寨村、五府营村、北河下村、周家庄村、箱子村、鹅归店村、黄冶村、店头村、赵家山村、王家庄村、要子庄村、程家峪村、田家庄村等。   金胜镇   辖:古寨村、木厂头村、贾家庄村、西寨村、北阜村、武家庄村、金胜村、西峪村、上冶峪村、冶峪村、南阜村、城北村、董茹村、新村、石庄头村等。   晋祠镇   辖:晋祠村、索村、东院村、南大寺村、长巷村、北大寺村、花塔村、赤桥村、西镇村、杨家村、小站村、小站营村、王郭村、张村村、新庄村、东庄村、万花堡村、三家村、东庄营村、野庄村、牛家口村、青阳河村、窑头村、下石村、三泉头村、五坡村、吴家峪村、明马村等。   姚村镇   辖:高家堡村、姚村村、北邵村、枣元头村、田村村、西邵村、固驿村、大元村、洞儿沟村、南峪村、黄楼村、蚕石村、槐树村、杏坪村、圪塔村等。   历史沿革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晋源区辖原河西区的义井、罗城2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晋源、姚村、金胜4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晋源镇。1998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1998年底,晋源区:辖2个街道(义井、罗城),4个乡镇(金胜、晋源、晋祠、姚村),48个居委会、96个村委会,112个自然村,全区人口20.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7万,农业人口10.5万,全区面积287.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千米。   2000年,晋源区辖2个街道、4个镇。总人口180165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义井街道 33028 罗城街道 19475 金胜镇 31956 晋源镇 36505 晋祠镇 35412 姚村镇 2378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晋源镇改设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晋源区辖3镇3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晋源区辖3个街道、3个镇:晋源街道、义井街道、罗城街道;晋祠镇、金胜镇、姚村镇。   

清徐县

   清徐县地处省城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交通便利,全县国土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总人口30万人。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境内资源丰富,特产众多,水电气暖及通讯成网配套,是发展工业,旅游、商贸的卫星城市。   历史沿革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县城在清源镇。   1998年底,清徐县辖13个乡、镇,9个居委会、195个村委会,211个自然村,全县人口28.7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16万,农业人口25.59万,全县面积609.5平方千米。2000年,清徐县辖4个镇、9个乡:清源镇、东于镇、孟封镇、徐沟镇、马峪乡、西谷乡、集义乡、吴村乡、王答乡、高花乡、杨房乡、柳杜乡、碾底乡。总人口328787人,各乡镇人口:清源镇60027徐沟镇26983东于镇28841盂封镇16862马峪乡15186碾底乡4928吴村乡23423柳杜乡19930西谷乡20230王答乡50923扬房乡14225高花乡19604集义乡2762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碾底乡并入马峪乡,吴村乡并入清源镇,杨房乡并入孟封镇,高花乡并入徐沟镇。调整后,清徐县辖5乡4镇。清源镇总人口79002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清徐县辖4个镇、5个乡:清源镇、东于镇、徐沟镇、孟封镇;马峪乡、柳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   经济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清徐经济以跳跃式态势步入快车道,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暖气片和食醋生产基地,冶金焦、金属镁也初具规模,全县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十强之列。至2008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00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01.22亿元,财政收入7.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1元。实现了整体达小康,成为山西省首批命名的13个小康县之一。依托区位优势,现已形成食品加工、建材铸造、煤焦化、冶金、运输、旅游为支柱的一批龙头企业,创优创汇产品近百种。营造的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清泉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崛起。      在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推进跨世纪伟业的进程中,清徐按照“超百亿、达小康,再翻番、争百强”和“重工强农兴三产,建设太原卫星城”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三大目标两步走,一年再翻番,小康变宽裕”的战略目标,并将99年确定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年。  

阳曲县

娄烦县

   娄烦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东经111°51′-112°02′,北纬37°51′-38°13′,距太原城区117千米。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接方山县,北与岚县相衔,东北部与静乐县接壤。总面积1289.85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娄烦镇。邮编:030300。代码:140123。区号:0351。拼音:Loufan Xian。   行政区划      娄烦县辖3个镇、5个乡: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庙湾乡、马家庄乡、盖家庄乡、米峪镇乡、天池店乡。   娄烦镇   辖:瓦子坪村、凤凰村、白道坡村、白道村、大圪垛村、崖窑足村、第二足村、四家坪村、杜家岭村、红崖头村、我家村、旧城北村、大夫庄村、娄家庄村、童子崖村、姚罗村、河家庄村、新良庄村、官庄村、三元村、城北村、西果园村、尹家窑村、旧娄烦村、范家村、任家沟村、蔡阳庄村、前黑山村、后黑山村、西街村、蒲峪村、向阳村、席岭村、塔圪垛村、小泉沟村、寨沟村、峁儿上村等。   静游镇   辖:下静游村、上静游村、河岔村、西六度村、曼咀岩村、新庄村、东六度村、峰岭底村、青羊沟村、石灰咀村、步斗村、下龙泉村、上龙泉村、新舍科村、辽庄村、赤土华村、马家岩村、新开村、大坡村、家儿塔村、常庄村、秦家崖村、河杨树底村、新庄子村、山庄头村、岩头村、石槽村、大阳坡村、小阳坡村、梁儿上村、井子村、半沟村、常峪村、红崖村、上独子村等。   杜交曲镇   辖:新建村、下石家庄村、小河沟村、杜交曲村、庄儿上村、红崖子上村、龙尾头村、黄贝湾村、罗家曲村、屋子上村、乔家洼村、梁家庄村、大白石村、小白石村、银洞咀村、庆山村、兑交曲村、石楼村、程家岭村、常里岩村、强家庄村、东里上村、策马村等。   庙湾乡   辖:常家坡村、上庙湾村、庙湾村、盐市崖村、阳圈庄村、东洼村、水峪村、双井村、天洼村、窑儿上村、雷家庄村、走马湾村、圪塔上村、老马坪村、神足底村、鸦儿岩村、赤泥泉村、范光山村、柳林村、五里塔村、青苋坪村等。   马家庄乡   辖:后则沟村、边家庄村、东水沟村、河家兰村、杏湾子村、苇院坪村、潘家庄村、大圣堂村、张家庄村、前城东沟村、后城东沟村、马家庄村、西会村、武家梁村、不算沟村、寺沟村、蔡家庄村、河北庄村、罗家岔村、道仁沟村、都交曲村、柳林寺村、大村沟村、进善村、折家沟村、杜家庄村、杨湾村、羊圈沟村等。   盖家庄乡   辖:王光塔村、仙沟村、寺明庄村、万子村、周家窑村、新窑村、盖家庄村、南峪村、寺头村、榆树掌村、舍科湾村、京家岔村、孔家峪村、择石村、王家掌村等。   米峪镇乡   辖:独石河村、康家沟村、阳坡村、官塔村、郭家庄村、柴厂村、圪徐沟村、米峪镇村、石峪村、范家村、娄儿上村、青羊沟村、山庄头村、窑庄村、白刁岭村、东沟村、曹家掌村、国练村、兴旺庄村、宽坪村、下石村、西沟村、岔儿上村、晋阳掌村、娄子道沟村、杨家庄村、出皂村等。   天池店乡   辖:两岭沟村、前西舍村、后西舍村、王家崖村、石备沟村、红洼村、大树村、河北村、下冶南村、上冶南村、六牙沟村、孔河沟村、杏树坡村、窑儿上村、南岔村、团堡村、天池店村、鹰落沟村、韩家沟村、兑集沟村、舍科沟村、大娄则村、周家掌村、陈家庄村、小娄则村、顺道村、石家岩村、崖头村、白家滩村、圪垛村、马道沟村、东沟塔村等。   历史沿革         1998年底,娄烦县辖12个乡、镇,4个居委会,217个村委会,249个自然村,全县人口10.8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1万,农业人口9.24万,全县面积1276平方千米。   2000年,娄烦县辖3个镇、9个乡:静游镇、娄烦镇、杜交曲镇、米峪乡、罗家岔乡、龙泉乡、河杨树底乡、庙湾乡、四家坪乡、天池店乡、盖家庄乡、马家庄乡。总人口109412人,各乡镇人口: 娄烦镇 24077 静游镇 11370 杜交曲镇 7472 庙湾乡 6926 龙泉乡 6418 河杨树底乡 4704 四家坪乡 3229 马家庄乡 11299 罗家岔乡 7023 盖家庄乡 5271 米峪镇乡 9781 夭池店乡 1184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年,娄烦县辖11个乡镇,217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   2001年,四家坪乡并入娄烦镇、龙泉乡,河杨树底乡并入静游镇,罗家岔乡并入马家庄乡。调整后,娄烦县辖5乡3镇。娄烦镇辖37个村。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娄烦县辖3个镇、5个乡:娄烦镇、杜交曲镇、静游镇;庙湾乡、马家庄乡、盖家庄乡、米峪镇乡、天池乡。BR>   地图      

古交市

  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北50千米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3′8″-112°21′5″,北纬37°40′6″-38°8′9″。东与太原市万柏林区接壤,西与娄烦县相连,南与交城县、清徐县为界,北同阳曲县、静乐县毗邻。东西宽50千米,南北长53千米,总面积1551平方千米/1542.59平方千米/1540平方千米(简册)。总人口21万人(2004年)。   市人民0驻地邮编:030200。代码:140181。区号:0351。拼音:Gujiao Shi。   古交市位于太原盆地以西、吕梁山脉主峰关帝山东翼、云中山南端,外围地势较高,中部则逐渐低洼,形成盆地地貌。平均海拔1604米,西南之狐偃山标高为2100米,丘陵山地超过全市总面积的95%,而河谷平川尚不足5%。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行政区划      古交市辖4个街道、3个镇、7个乡:东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园街道、屯兰街道、河口镇、镇城底镇、马兰镇、阁上乡、加乐泉乡、梭峪乡、岔口乡、常安乡、原相乡、邢家社乡。   东曲街道   位于古交市城区大川河以东。面积78.73平方千米,总人口319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888人。辖大川东一、大川东二、义学路一、义学路二、青年路、建设路、东平路、前进路、大维滩、三岔口、铁麿沟、小峪沟、河南、长峪沟14个居委会;羊圈港、神堂岩、木路塔、许家山、芦子足、张家里、高五足、黄台丰、西岭头、马連岩10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   西曲街道   位于古交市城区汾河以北。面积21.29平方千米,总人口143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51人。辖矾石沟、迎滨路、向阳坡、桥西、桥东、滩上、西坡、西曲8个居委会;港立、石炭咀、永树曲3个村委会,9个自然村。办事处驻西曲居委会。   桃园街道   位于古交城区大川河以西。面积63.61平方千米,总人口215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12人。辖滨河路、千佛寺、桃园路、桃园小区、腾飞路、仁义街、当中街、大川西路、通顺街、康家梁、南坪街、寺塔梁12个居委会;李家社、麻坪岭、郝家庄、石家河、梁庄、高升、东大岭7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办事处驻仁义街居委会。   屯兰街道   距离古交市城区中心较近,辖区面积19.18平方千米,总人口11393人。办事处驻木瓜会居委会。   河口镇   位于古交市东北方向。面积198.47平方千米,总人口19973人。辖河口、火山、河下、寨上、磨石、耿家庄、等时辰、沙岩、沟底、艾岩、曹坪、石当河、乔家山、大坡、水头、韦圪垛、大汶上、南峪、后沟、温家山、小洼、胡市局、红崖头、大南坪、大港、小南坪、六家河、崖头、院家峁、吾儿峁、马連嘴、南社、大山、陈家山、神堂坪、解家塔、扫石37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镇0驻河口村,常住人口4464人。   镇城底镇   位于古交市正西方向。面积49.66平方千米,总人口10130人。辖长足上、上雁门、下雁门、成家曲、独兰、山头、赤泥岩、阴家沟、西岩、八字山、佛罗汉、台盘12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镇城底1个居委会。镇0驻镇城底居委会,常住人口4102人。   马兰镇   位于古交市西南,面积114.55平方千米,总人口18607人。辖康庄、姬家庄、南龙沟、十字岩、武家坡、西沟、北社、下石沟、南家山、营立、七佛沟、康家梁、孙家圪垛、白草塔14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武家庄、平安路、昌盛、永兴路、利民路、育英路、西塔路、马兰8个居委会。镇0驻武家庄居委会,常住人口6643人。   阁上乡   位于古交市北部,面积192.40平方千米,总人口15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人。辖8个村委会:阁上村、猫儿尖村、老书寺村、红梁岩村、狮子村、西岔村、五端山村、曹庄村,25个自然村。乡0驻阁上村。   加乐泉乡   位于古交市西北。面积122.15平方千米,总人口15149人。辖咀头、南村、象儿足、羊儿山、郝家曲、冶元、阳岩、杏树坪、楼岭、佛堂坪、明家洼、盘道12个村委会,35个自然村;加乐泉、铁炉沟2个居委会。乡0驻加乐泉居委会,常住4653人。   梭峪乡   位于古交市西北。面积42.40平方千米,总人口15206人。辖炉峪口、李家沟、杏林坪、梭峪、白家沟、石佛岩、九老塔、会立、鱼龙庄、米家洼、长港11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长峁、狮河口2个居委会。乡0驻梭峪村,常住人口7479人。   岔口乡   位于古交市西南端,是距离市中心最远的乡。面积176.98平方千米,总人口90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2人。辖20个村委会:随公沟村、老鸦沟村、岔口村、提子头村、塔地沟村、尖牛坪村、鸿雁沟村、关头村、大应寒村、寨底村、大济沟村、小济沟村、新房村、席麻沟村、杜里沟村、石相沟村、麻会村、梁儿上村、周山庄村、安家沟村,34个自然村。乡0驻下阳坡村。   常安乡   位于古交市西南。面积97.53平方千米,总人口89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9人。辖16个村委会:麻家口村、西庄头村、辛庄村、常安村、东塔村、科头村、郭家梁村、水益村、龙庄沟村、小娄峰村、睦联坡村、南头村、曲坪村、水圪垛村、张山圪垛村、端端圪垛村,18个自然村。乡0驻常安村。   原相乡   位于古交市以南。面积103.72平方千米,总人口65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0人。辖17个村委会:原相村、上白泉村、下白泉村、寺行村、白岸村、姚家社村、张家山村、任家沟村、胡家峪村、后岭底村、上石沙村、下石沙村、兆峰村、赵河口村、圪达沟村、潘家岭村、丁家沟村,22个自然村。乡0驻原相村。   邢家社乡   位于古交市东南方向。面积261.92平方千米,总人口11218人。辖马头山、三家村、底家沟、刘庄、西峪沟、胡岩刁、师家山、候家山、楼儿村、阳屋上、富家洼、龙子、中社、邢家社、后仙里、闫家峪、油房坪、瓦屋沟、武家湾、陈家社、岳家湾、草庄头、水泉源、沟儿里、宋家庄、新华、杨庄、南沟、下庄、上庄、郎沟、关口、郑家庄33个村委会,59个自然村。乡0驻邢家社村,常住人口941人。   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晋阳西境置交城县。  唐天授二年(691),交城县治徙却波村(今交城县城),以就驿道。先天二年(713),析交城县北境于今古交境域置卢川县,县治在今炉峪口。开元二年(714),撤卢川县复并入交城县。此后直到民国初年的1200多年中,古交境内无县级建置。   民国27年(1938)3月至翌年,山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员公署在河口镇成立,后移驻狮子河一带,同时,山西省阳曲县0驻河口一带,交城县0驻屯兰川一带。  从民国29至34年(1940-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晋绥边区第八分区专员公署(原山西省第二游击区第八分区专员公署,1941年8月改称为晋西北第八分区专员公署,1943年11月改称晋绥边区第八分区专员公署)先是游动,后长驻在屯兰川关头村一带。交城县抗日民主0驻屯兰川、原平川一带,阳曲县抗日民主0驻狮子河一带。  民国35年(1946)冬,阎军进占古交镇、河口等地,并组建古交行政管理区(县级),旋即被根据地军民摧垮。  民国35年至37年(1946-1948)7月,阳曲县0驻河口、曹坪、大南坪一带。   1958年8月划阳曲县的嘉乐泉、阁上、梭峪、曹坪、杏林坪、大南坪、河口与交城县的河南、古交9个乡,初置太原市河口工矿区、区领导机关驻河口镇。同年11月上旬,又划交城县的岔口、营立、姬家庄、镇城底、原相、南头、草庄头、刑家社8个乡,连前共17个乡,改制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71年8月,娄烦县的长足上大队和雁门大队划归本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古交撤区建市。   1998年底,古交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53个居委会,15个乡、镇,200个村委会,387个自然村,全市人口18.8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0.46万,农业人口8.4万,全市面积1584平方千米。   2000年,古交市辖5个街道、3个镇、12个乡。总人口205702人,各乡镇人口: 东曲街道 34575 西曲街道 33126 屯兰街道 12495 马兰街道 14563 镇城底街道 19015 古交镇 7053 河口镇 12222 镇城底镇 7878 河南乡 4168 大南坪乡 3497 曹坪乡 2920 阁上乡 1255 加乐泉乡 4421 梭峪乡 9266 姬家庄乡 6900 岔口乡 8930 常安乡 8469 原相乡 5431 草庄头乡 5585 邢家社乡 393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曹坪乡、大南坪乡并入河口镇,姬家庄乡与马兰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马南镇,草庄头乡并入邢家社乡,河南乡并入东曲街道办事处,撤销古交镇与西曲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设立桃园街道办事处,撤销镇城底街道办事处,将所辖居委会分别并入镇城底镇、嘉乐泉乡、梭峪乡。古交市辖7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梭峪乡辖11个村,面积42.4平方千米。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古交市辖4个街道、3个镇、7个乡:东曲街道、西街道、屯兰街道、桃园街道;河口镇、镇城底镇、马兰镇;加乐泉乡、邢家社乡、梭峪乡、阁上乡、岔口乡、常安乡、原相乡。   地图      


杏花岭区特产大全




杏花岭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