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村基本情况
上港村位于石城镇西北方向,全村60户,201口人,国土面积5429亩,耕地面积为134亩,有村级卫生所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主要特产是花椒、柿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25102 | 046000 | -- | 查看 上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港村 |
上港村基本情况 上港村位于石城镇西北方向,全村60户,201口人,国土面积5429亩,耕地面积为134亩,有村级卫生所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主要特产是花椒、柿子. |
豆口村 |
豆口村基本情况 石城镇豆口村位于平顺县太行水乡之畔,与河南林州、河北涉县相邻,是长治地区及平顺县的东大门,全村分3个自然庄,530户,1650口人,分12个村民小组,党员57名,国土面积18010亩,耕地面积2130亩,近几年来,豆口村依托水电、硅矿资源,招商引资,相继建设成了小水电企业、硅矿企业、铁合金冶炼等企业项目,为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豆口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打造推出了长治地区独树一帜的“豆口民俗文化村”品牌,形成了新的太行水乡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可以说豆口村正在进行新的崛起。 |
东庄村 |
东庄村概况 石城镇东庄村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北依卧牛山,南瞰浊漳河,离平顺县城60公里。324省道依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战备渠居高临下,横贯全境,土地皆可灌溉。全村现有居民352户,1108口人,国土总面积8680亩,海拨528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平均气温13°,无霜期约220天左右。一年两作,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油菜、棉花、芝麻等作物,无矿产资源和工厂企业。粮食除自给外略有剩余,花椒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是广大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
克昌村 |
克昌村全村297口人、其中劳力153人、学生26名、两委干部5名、党员13名、村民代表12名、其中妇女代表1名。国土面积9893多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豆峪村 |
豆峪村基本情况 豆峪村位于石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村3.5公里处有一个自然庄,全村200户,648口人,5个村民小组,24名村民代表,40名党员,有劳动力370人,其中女劳力180人,总耕地面积757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00余亩,国土总面积14347亩,年粮食总产量207吨,年总收入253.33万元,人均纯收入2635元,有村级卫生所一所,学校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 |
黄坪村 |
黄坪村基本情况 黄坪村位于石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115户,364口人,有劳动力190人,其中男101人,女89人,总耕地面积320亩,国土总面积9805亩,年粮食产量180吨,年总收入98.46万元,人均收入2705元,有学校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 |
西庄村 |
西庄村基本情况 西庄村位于石城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46户,152口人,有劳力90人,总耕地面积118亩,国土面积3600亩,年总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2635元,有卫生所一所,学校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 |
窑上村 |
窑上村基本情况 窑上村位于石城镇东北部,全村54户、154人、两委干部3名、党员14名、村民代表11名。国土面积4250多亩。土地面积206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源头村 |
源头村基本情况 源头村位于石城镇西北部,旅游圣地龙门寺东部,距村1公里,距镇政府2.5公里,分两个自然庄,三个村民小组,全村120户,376口人。12名村民代表,21个党员,劳动力260人,其中女劳力70人,总耕地面积260亩,其中水浇面积180亩,国土总面积6788亩,年粮食总产量99吨,年总收入100万元,人均收入2560元,有村级医疗卫生所一所,学校一所。 |
崔家庄村 |
崔家庄村简介 崔家庄村位于石城镇的西南方向,浊漳河南岸,距离石城镇2公里,是红旗渠源首所在地。村上大部分人姓崔,所以取名崔家庄村。 全村共有95户,310口人,劳动力180人,其中女80人;总耕地面积345亩,其中是水田水浇地320亩;总收入134.55万元,人均纯收入2447元;党员19人,其中女2人,预备党员转正2人。花椒芽菜、柿子、核桃是崔家庄村的特产,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
青草洼村 |
青草洼村基本情况 石城镇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青草洼村位于石城镇南部,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农户86户,人口245人,国土面积4450亩,总耕地面积398亩,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300亩,人均1.5亩,人均收入2100元,全村党员14人,预备党员1人,两委会成员5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 |
老申峧村 |
老申峧村基本情况 老申峧村位于石城镇浊漳河南岸5公里处,80户,252口人,耕地245亩,国土面积4253亩。交通方便,山青水秀。为发展低碳旅游事业奠定基础。 |
大坪村 |
大坪村基本情况 大坪村位于石城镇浊漳河南岸大山峡谷中,有两个自然庄组成,全村56户,163口人,土地面积150余亩,距石城镇政府7.5公里,有一条石城至大坪的水泥路。 |
石城村 |
石城村基本情况 石城村位于平顺东北部浊漳河北岸,是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S324省道潞林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是石城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国土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1435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000亩,全村总人口1504人,491户。其中劳力900人,党员54名,10个村民小组,30名村民代表,党小组10个,人均纯收入3038元,有村卫生所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 |
蟒岩村 |
蟒岩村概况 蟒岩村位于石城镇北方,全村182口人,国土面积5500亩,耕地面积109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900元,两委干部4人,党员11人,预备党员1人,村民代表10人,有村级卫生所一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和花椒种植收入。 |
岳家寨村 |
岳家寨村岳家寨村岳家寨村 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位于国家AAAA级景区――太行水乡风景区东部,海拔1350米,群山环绕,风景优美,人文景观突出。全村现有38户,97口人,村中以岳姓占绝大多数,据口耳相传,此村岳姓于河南汤阴岳飞家族有历史渊源。 岳家寨东临悬崖绝壁,有“太行空中村”之称。由于历史上这里交通不便,与外界物流不畅,历代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特产的石板盖房、铺路,甚至将石块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石墙、石板房、石磨、石水缸等,形成了一片石头的世界,堪与“羌寨”媲美。 |
枣林村 |
枣林村基本情况 枣林村位于平顺县石城镇西北部山谷中,全村石厚土薄,山多地少,信息闭塞,水源缺乏。土地分布状况为:沟田、山梁地,山腰、山顶地,全村总户数54户,总人口150人,全村为汉族人口,其中贫困户30户,贫困人口90人,全村国土面积4900余亩,耕地面积100亩,林地面积700亩,四荒面积1900亩,山地面积2200亩。 全村党员10名,支委4人,村委4人,交叉任职1名,村民代表10人。 枣林村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大豆为主,主要经济林木为花椒。农业经营为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截止2008年底全村粮食总产量为10余吨,人均占有粮食100公斤,农民收入主要是花椒销售收入和打工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800元。 全村通电率为100%,2001年我们初步解决了饮水困难,自来水工程还需进一步完善。现村办小学撤消并入黄花村寄宿制小学,儿童上学增加了难度,村级医务所一所,可治疗一些简单疾病,不适应村民需要,急需培训医务工作人员和增加医疗设备。 总之,枣林村各项基础设施急需修建,传统的经营结构有待调整,村民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
流吉村 |
流吉村级概况 流吉村位于石城镇北部山区,距12.5公里、与河北省涉县相邻、全村45户、115口人、两委干部6名、党员8名、村民代表7名。国土面积4628。耢地面积135亩,水浇地10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干果、花椒为主。 |
黄花村 |
黄花村基本情况 黄花村位于石城镇北部,全村170户、471人、学生35名、两委干部5名、党员22名、村民代表20名、其中妇女代表3名。国土面积13904多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水板石村 |
水板石村村级概况 水板石村位于石城镇黄花沟深处,全村135口人、其中劳力70人、学生26名、两委干部4名、党员9名、村民代表8名、其中妇女代表1名。国土面积4500多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自新村 |
自新村基本情况 自新村村位于石城镇北部,全村65户、176人、两委干部3名、党员10名、村民代表13名。国土面积9289亩。耢地面积229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王家庄村 |
王家庄村基本情况 王家庄村地处平顺县北河谷,位于晋翼豫三省交界处。国土面积9660亩,耕地729亩,居住人口742人,农业人口638人,人均收入3050元,拥有汽车配件厂两家,装机容量400千瓦时水电站一座,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
苇水村 |
苇水村基本情况 苇水村位于石城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40户,114口人,有劳力50人,总耕地面积175亩,国土面积2600亩,年总收入45.35万元,人均纯收入2302元,有卫生所一所,学校一所,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 |
遮峪村 |
遮峪村位于石城镇东南部,全村135户、440人、两委干部4名、党员27名、村民代表15名。国土面积15074亩。土地面积682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恭水村 |
恭水村村位于石城镇东南部,全村53户、173人、两委干部4名、党员23名、村民代表6名。国土面积3726亩。土地面积350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牛岭村 |
牛岭村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全村120户、420人、学生16名、两委干部5名、党员26名、村民代表15名、其中妇女代表3名。国土面积3634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上马村 |
上马村距石城镇15公里的三省交界处,潞河公路北面。全村47户、134人、两委干部5名、党员11名、村民代表6名。国土面积4040亩。耢地面积245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马塔村 |
马塔村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全村210户、803人、学生107名、两委干部8名、党员38名、村民代表32名、其中妇女代表2名。国土面积8841多亩。有村级卫生所1个。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收入或干果花椒为主。 |
和峪村 |
和峪村基本情况 和峪村位于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潞林公路的北岸,全村205户,700口人,国土面积74000平方米,耕地748亩,以旱作物为主。 |
下石壕村 |
下石壕村基本情况 下石壕村位位于平顺县北部河谷,浊漳河南岸的石山上,海拔高达820米。地理条件是山大坡广,石厚土薄。粮食种植是一年一作。全村分为两个自然庄,共38户,84口人,耕地面积110亩,国土面积6439亩。年总收入19万元,人均收入2255元。青山绿水,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平顺县旅游名村之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