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庄村村级概况
一、村级概况:
地理位置:任家庄村位于太行水乡旅游风景区后石公路阳高乡南河沟十里生态长廊中段,南接虹梯关乡,东与石城镇毗邻,距离阳高乡政府15华里。
气候特点: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
人口状况:全村94户,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245人,其中男145人,劳动力138人,人均耕地面积0.75亩,2012人均纯收入3700元。
组织架构:任家庄村支村两委共有8人,其中女2人,支部4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1人。
资源: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及各种干鲜水果,尤以大红袍花椒、柿子、大枣、核桃最为著名,并且拥有丰富的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国土面积4584.64亩,其中耕地面积184亩,经济林100亩,林地及宜林荒山荒坡4000余亩。
名胜古迹:有丰富的山林石洞自然景观,洞里风生呼呼,即便冬天动口周围也是绿草如茵。
风土人情:村民朴实厚道,民风淳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25203 | 046000 | -- | 查看 任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榔树园村 |
榔树园村基本情况 榔树园村位于阳高乡南部,是“十里生态长廊”的起点村,山青水秀、风景异人。全村298人,83户,耕地359亩,党员15名,旅游景点有大小古榔梯、九曲沟、古庙兵工厂等。主要以种植玉米、杂粮等农作物和花椒、柿子、核桃等经济作物。 |
车当村 |
车当村基本情况 车当村位于平顺县东北部,地处平顺北部河谷地带,太行水乡风景区内,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324省道与后石旅游专线公路邻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国土面积11250亩,耕地910亩,林地4185亩,全村245户,828口人,组织设置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36名党员。2006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模范单位”称号;2007年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文明和谐村”;2008年被长治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至2011年连续被平顺县委评为“红旗村”。 一、新型工业: 引资1.5亿元的瑞烽电化厂,现已投资1.2亿元,目前正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13年6月底可投产达效。年可上缴利税6千万元,解决就业400人, 二、现代农业: 1、建日光大棚20座 2、建移动大棚20座 3、建蘑菇大棚10座 4、种植花椒芽菜100亩 5、种植矮化核桃180亩 三、特色旅游: 打造“一山、两岛、一园”旅游区和整治修缮(其中一处国保和两处省保,寺庙五座,九处明清四合院) “一山”是月亮山,“两岛”是鸳鸯岛、大禹岛,“一园”是水上乐园 四、社会事业: 1、移民小区二期工程建设少有所教 2、田间道路建设 3、浇地水渠硬化 |
奥治村 |
奥治村简介 奥治村位于平顺县境东北部,国家4A级旅游区太行水乡黄金地段,西临浊漳河和潞林公路,全村国土面积2.8万亩,1290口人,党员39名,是长治市市长张保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是一个民俗独特、民风淳朴、民心思进的村子。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六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红旗党支部”、“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称号,其中在2009年分别被长治市、平顺县推荐为“山西省旅游名村”,同年被长治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政平安村”;2010年、被长治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
河南滩村 |
河南滩基本概况 河南滩村位于平顺县东北部,距县城80余华里,与浊漳河相畔,依山傍水,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180余口人,耕地面积200余亩,境内无矿产,与甘林公路毗邻,区位、资源条件均无优势。 支村两委大胆直面现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同龄全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全面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群众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近9个月的努力,河南滩村以展示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努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业带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河南滩村取水便利,气候适宜,荒山广。支村两委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一是壮大花椒芽菜种植产业促增收。坚持“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组织种植能手向那些经验不足的种植户传经步道。并花大力气修缮维护老化的水利设施,推广优质品种和大棚种植技术,切实为种植户想办法、出力气,鼓励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花椒芽菜的生产种植中。今年河南滩村新增种植面积20余亩,水利设施通达每亩种植地,预计人均从花椒芽菜中增收400余元,确保河南滩村成为全市的花椒芽菜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发展养殖业促增收。为了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村委书记任国平同志利用自己丰富的生猪养殖经验与养殖基地,带领大家发展生猪规模化圈养,同时注重立体开发,追加投资,形成“猪-沼-田”一体化的立体农业模式。现如今河南滩村年出栏生猪千余头,生猪存栏数保持在600余头以上,人均增收300余元,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合理规划,打造太行水乡浊漳河畔的璀璨明珠 以创建文明新村为动力,全面加快实施村组道路建设、村庄内外白化绿化美化,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切实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一个规划科学、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初现端倪。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整村推进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结合河南滩村实际,既要保持整体风格与水乡风景相融合,也要体现新农村的建设风貌,同时也要将新农村建设的品味与活力注入其中,支村两委征集各方意见制定了村庄整治详规。二是多听取各方意见,保证各项工程建设有序进行。从规划之初开始,支村两委征集村民意见,反复讨论。详情制定后,任国平同志多次征求上级各部门的意见,为村容村貌的整治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三是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由于河南滩村没有任何集体收入,资金短缺始终是制约河南滩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新当选的支村两委在任国平同志带领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任国平同志更是先行垫付15余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空前高涨,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全村所有临街房屋墙壁的高标准白化,4.5华里进村、环村道路的建设和硬化,全村排水沟渠的重新设计建设,村中央小型广场建设、所有荒坡采用育林坑绿化等等几项民心工程,使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强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建设 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员观念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大村规民约建设和村民普法教育力度,认真执行三务公开,真正做到干部村民选、大事村民议、财务村民管,促进了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形成了全村上下团结互助、民主文明、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
后壁村 |
后壁村级概况 候壁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东南河谷地带,太行水乡旁,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距乡政府2公里,交通便利,通讯方便,后壁村共有381户,1180口人,中-员32名,支村两委共有10人。现有两个自然庄。国土面积11254亩,其中耕地面积1049亩,林地面积30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大红袍花椒,另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人均收入1315元。 后壁村土地面积宽广,水利设施健全,道路通达,村级活动场所、便民商店、医疗卫生所全覆盖。具体情况如下: 1、道路建设:今年村级街巷道硬化20公里; 2、水利设施:倒洪灌溉,修引管道3.5公里; 3、饮水设施全村覆盖; 村级活动场所:场所面积达400平方米,内设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和远程教育设施。 |
享录最村 |
享录最村级概况 阳高乡享录最村位于阳高乡东部,浊漳南岸,平顺“太行水乡”风景区的途径地。传说村东头以前有一个形似香炉的大土丘,土丘长有三棵松树四季常青,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大香炉上烧着三柱香,所以取村名为“香炉嘴”。民国时期,这里出了个县议长,告老还乡后为了感谢国家对他的照顾便把“香炉嘴”改名为“享禄最”,取为享受国家俸禄之意。后为书写方便改名为“享录最”,一直沿用至今,现还留有纪念祠堂一座。享录最村域海拔约在420——980米之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200多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年两作,五谷丰登,核桃、花椒、柿子成为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全村人口62户,157口人,国土总面积2650亩,其中耕地面积190亩,林地面积1000多亩。劳力90人,分3个村民小组,粮食总产量86吨,经济总收入55.5万元,人均纯收入2125元。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12名,其中女党员2名;支、村两委成员5名,其中女性2名,平均年龄为43岁,下设有计划生育领导组,森林防火领导组,环境卫生领导组和党员理事会,村民理事会。这里民风质朴,红白事都是一家办事全村帮忙。 近几年,支、村两委干部通过积极努力争取了犹如移民小区建设,居民饮水工程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等民生工程,享录最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南庄村 |
南庄村村级概况 南庄村居住在阳高乡南河沟,离甘林公路2公里,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全村191户,740余口人,国土面积9730平方米,439亩耕地,林地面积4850平方米,其中:经济林面积2100余亩,山大坡广,土地肥沃,生态林植比较高,山上除用材林外,经考察未发现其它矿藏。主要产业以花椒特产为龙头,其次是核桃、杏、山桃等。其次养殖业、现有山羊300余只,家庭养鸡厂一座。年养蛋鸡1000余只,纯收入8-10万元。再着是运输业,全村现有农用汽车4辆,农用三轮车18辆,家庭饮食服务小卖部4个,2010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集体收入近4万元。 |
回源头村 |
回源头村地处平顺县北部河谷地带,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距县城56公里,距乡政7公里。全村189户,共650口人。国土面积17000余亩,其中耕地379亩,村地8000多亩,村庄占地20余亩,村境内三处清泉水,水质好,回源头村主要产玉米、小麦、红暑、花椒、核桃、柿子等,十里生态长廊采摘区即将建成,回源头村人均收入1821元,集体收入6000余元,回源头村是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整治村。 |
任家庄村 |
任家庄村村级概况 一、村级概况: 地理位置:任家庄村位于太行水乡旅游风景区后石公路阳高乡南河沟十里生态长廊中段,南接虹梯关乡,东与石城镇毗邻,距离阳高乡政府15华里。 气候特点: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 人口状况:全村94户,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245人,其中男145人,劳动力138人,人均耕地面积0.75亩,2012人均纯收入3700元。 组织架构:任家庄村支村两委共有8人,其中女2人,支部4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1人。 资源: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及各种干鲜水果,尤以大红袍花椒、柿子、大枣、核桃最为著名,并且拥有丰富的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国土面积4584.64亩,其中耕地面积184亩,经济林100亩,林地及宜林荒山荒坡4000余亩。 名胜古迹:有丰富的山林石洞自然景观,洞里风生呼呼,即便冬天动口周围也是绿草如茵。 风土人情:村民朴实厚道,民风淳朴。 |
阳高村 |
阳高村概况 阳高村隶属于山西省平顺县,地处浊漳河流域,太行水乡风景区中段,1958年8月建立乡镇级建制,乡政府所在地设在阳高村。东与石城镇毗邻;西与北耽车乡相连;南与虹梯关相接;北与黎城县搭界。 阳高村气候温和,有小江南之称,一年两作,境内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盛产花椒、柿子、核桃、石榴等,尤其是花椒,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 全村共有580户,1670口人。70多个党员.10个村民小组。 阳高村现有22万变电站一座、水电站四座、玉米淀粉厂、铁合金厂、电石厂、免烧砖厂各1座。 |
堂耳庄村 |
堂耳庄村简介 堂耳庄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南部,全村26户,67人,党员4人,下设圪荡、河圪道全村2个居民组,耕地面积38.6亩。南河沟长8公里,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由西向东流经榔树园村、堂耳庄村,长度约8公里,然后汇入浊漳河。 村内设简易雨量监测点1个,安装在村长家。 |
侯家滩村 |
侯家滩村村级概况 侯家滩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北河沟,全村72户,236口人,中-员8名,支村两委共5人,辖3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6269亩,耕地面积约300亩,人均耕地1.3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豆、谷类。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基层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受群众拥护。先后获得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侯家滩村道路通达,村级活动场所、便民商店、文化大院全覆盖。具体情况如下: 1、道路建设:街巷道硬化385米长,巷道50米; 2、水利设施:塘坝加固改造工程总投资500万元,总库容大10.8万平方米;; 3、饮水设施全村覆盖:完成二次自来水入户工程,投资2万元; 4、村级活动场所:场所面积达400平方米,内设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和远程教育设施。 |
岗圪道村 |
岗圪道村基本情况 岗圪道村位于阳高乡南河沟最后一个村,由五个自然庄组成,全村国土面积12200亩,人口102人,党员6名,两位干部5名,耕地面积259亩,林地面积10000亩,主要农作物为大红袍、核桃、山药等,山大坡广适应开发旅游和养殖业。 |
空中村 |
空中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的北部河谷,是黎阳线上的一个小山村。全村国土面积8000亩,共有耕地212.5亩,共90户,230人,党员11名,支、村两委成员4名,其中女性1名,平均年龄为55岁,人均纯收入2367.3元,空中村农民收入主要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在农闲时节也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近几年,支、村两委干部通过积极努力带领村民解决了吃水难,村庄绿化、亮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民问题,为空中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德和村 |
德和村位于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的北部河谷地带,德和村呈台地而建,前通阳高,后达黎城县,紧邻“黎阳线”战备路,与空中村、行堂村相邻,交通相对方便。全村82户,230口人,15名党员,支村两委成员6人。约100个劳动力,人均纯收入约2000元,村里有2个自然庄。外出务工人员过半,村里老人留守较多。气候条件相对优越,水源紧缺,适合花椒、柿子、核桃等经济林木生长;该地水源紧缺,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德和村和邻村空中村在2011年,通过集体贷款和自筹资金50万钻了一口630米深的机井,在2004年自来水全部入户。 德和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5亩,农田分散,面积均小,呈块状分布,不能机械化耕作;林木面积分布叫多,用材林和经济林面积分别为79亩和173亩,且有白皮松珍贵树种;本地盛产大红跑花椒和柿子、核桃等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封山禁牧,蓄牧业发展缓慢,村里养牛放羊者减少。 |
珩堂村 |
珩堂村基本情况 珩堂村地处阳高乡北部河谷,全村总人口507人,土地436亩,退耕还林126.9亩,全村以玉米、花椒为主导产业,国土总面积8300亩,共有党员30名,2011年人均纯收入2550元。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以提高群众水平为落脚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为重点,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家园,各项事业取得较好发展。 |
狮抱口村 |
狮抱口村 狮抱口村位于平顺县浊漳河畔,阳高乡北河沟中部,全村125户,430口人,耕地面积327亩,人均0.7亩,国土面积7856亩,其中,林地面积2389亩,人均收入2000余元,属全县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狮抱口村的面貌有所改观,2013年全村有低保户16户32人,五保户4人,贫困户70户215口人。 狮抱口村山大坡广,荒山荒坡十分丰富,有利于荒山绿化和经济林开发,主要自然资源大理石,主要产业是农业、林业、畜牧业。 |
鹞坡村 |
鹞坡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北河沟,全村126户,321口人,中-员19名,支村两委共5人,辖5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8900亩,耕地面积约450亩,人均耕地1.3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花椒、豆、柿子、谷类。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基层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受群众拥护。先后获得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鹞坡村道路通达,村级活动场所、水利设施、医疗卫生所全覆盖。具体情况如下: 1、道路建设:街巷道硬化1500米长; 2、医疗卫生所:占地面积达100平方米,设施齐全; 3、饮水设施全村覆盖 4、村级活动场所:场所面积达96平方米,内设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和远程教育设施。 |
周家峪村 |
周家峪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北河沟二十七华里处,国土面积6354亩,全村宜林面积5000余亩,现有耕地100余亩,人口63人,男女劳力30余人,距离乡政府约15公里,距离黎城县约15公里,周家峪村村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花椒树为主. |
石泉沟村 |
石泉沟村级概况 石泉沟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北河沟最南端,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距乡政府15公里,自实施街巷道硬化工程以来交通便利,通讯方便,石泉沟村共有15户,30口人,中-员4名,支村两委共有5人。国土面积9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7亩,林地面积91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大红袍花椒,另有玉米农作物和连翘。人均收入2000元。 |
东坪村 |
东坪村简介 东坪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东南河谷地带,十里生态长廊中断,距乡政府7公里,紧邻旅游专线---后石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气候适宜。全村26户,66口人,8名正式0员,1名预备党员。支村两委共有4人。国土面积3144亩,其中耕地面51.6亩,经济作物主要花椒、柿子、核桃,另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人均收入1500元。东坪村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街巷道硬化、自来水引用均实现了全覆盖。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