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沁县 >> 漳源镇 >> 漳源村

漳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漳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漳源村简介

  漳源村,位于漳源镇东一公里,新旧208国道都贯穿境内,漳源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201户农户780人口,土地面积1700亩,劳动力330人,其中男劳动力195人,女劳动力135人。全村共有一个党小组,5个村干部。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是省重点扶贫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430104 046000 -- 查看 漳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漳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漳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口头村

  漳源镇口头村,全村336户,1172口人,党员47名,全村耕地2600亩。核桃种植面积500亩,优质沁州黄种植500亩。其他作物1600亩,主要以玉米、高粱、大豆为主,养鸡大户二户,养猪大户一户。民营中型建材厂一个。绿化面积1000亩。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劳务为主,全村大小建筑工队七个,大型农业机械6台。  

王可村

  王可村基本情况   漳源镇王可村,位于沁县西北16公里处,北与漳源镇村接壤,南与向阳村相连,东为王可东山,西部是太岳山系,村庄座落在一片较为宽广的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种植。王可村地理位置优越,漳开线从村东贯穿而过,交通便利,距离中心集镇较近,加快发展的潜力极大。全村有3个自然村,分别是西河、南圪梁、沙坡,8个村民小组,共349户,1052口人,有劳动力497人,低保户72户,五保户13户。党支部由4个党小组组成,支部成员5名,交叉任职3名,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2名,35岁以下党员3名。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村里农用地总面积3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82亩,年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传统农作物有玉米、沁州黄、大豆,并且还发展了500亩大棚蔬菜,涉及113户,惠及431口人。经济林以核桃为主,大约300亩。在养殖产业中,以养鸡和养羊为主,现有四户养鸡大户,共存栏5000只,养羊两户,共存栏200只。   王可村在2010年度被评为沁县红旗党支部,2011年度被评为沁县先进党支部,并且荣获沁县“一村一品”先进村称号。   

漳河村

  漳河村概况   漳河村因浊漳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建有漳河神庙,传八仙之一张果老在此涵体成性,得到成仙。漳河村位于沁县城西北部,西距沁县城15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59亩,林地面积700亩,荒山荒坡面积1700亩,127户,38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49户,57人,属于鳏寡的30人。无劳动能力45人,劳动能力235人,在外打工62人。低保户18户,31人,五保护2户,2人,全村共有党员22人(2名女党员),预备党员1名,2个党小组,支村两委干部4人,村民代表7人。村民主要收入靠传统种植业和在外打工,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72元。   

庄立村

  庄立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庄立村,全村73户、210余口人。全村年人均收入4300元。全村耕地面积650余亩,干果经济林300亩。全村党员15名,其中男党员14名,女党员1名,支村两委交叉任职5人。全村低保9户11户,五保2人,孤儿1个,精准扶贫户31户79人,贫困发生率37.6%。   目前,村里有一个存栏70余头的养猪场一个;有核桃经济林300亩。   二、发展规划   1、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解决庄立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由于水源被破坏、管道老化严重等问题,当前全村人畜吃水极为困难,下一步我们计划寻找新水源和更换管道同时进行,彻底解决吃水难的问题。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重修庄立村进村主干道,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2、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采取农户联户承包的方式,新种植200亩梅杏、苹果和脆枣;并扩大现有核桃种植规模。   3、发展科学规模养猪基地一个,年出栏达到500头。   4、以村民石卫华为首,发展2000只土鸡养殖。   

安家岭村

  安家岭简介:   安家岭村位于漳源镇以北三公里,安家岭村有90户,270人,共有党员19人,有一个党小组,干部有5人。耕地面积500余亩,主要产业以玉米为主,有经济林30余亩,主要是红果、核桃,人均收入2000元。   

漳源村

  漳源村,位于漳源镇东一公里,新旧208国道都贯穿境内,漳源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201户农户780人口,土地面积1700亩,劳动力330人,其中男劳动力195人,女劳动力135人。全村共有一个党小组,5个村干部。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是省重点扶贫村。   

北河村

  漳源镇北河村背靠夫子山,面向漳河水,新旧208国道从村前穿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全村192户,685口人,支村两委干部8人,党员41人,辖4个村民小组及韩沟一个自然村。全村耕地1210亩,人均收入2197元。全村以农业为主,兼以外出务工。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综治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北河村综合治理工作结合本地实际,以“提升服务上水平,为民办事促和谐”为指导思想,以“管理创新、治安防范、民主和谐”三项工作为重点。坚持“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热心、细心、耐心为群众办事,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010年、2011年、2012年北河村先后被市委评为市级文明村、市级平安村、市级创先争优示范村。   

固亦村

  固亦村概况   漳源镇固亦村,有60户,246口人,耕地面积496余亩,其中经济作物面积100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人均纯收入2900元,固亦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管道已铺设完工。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新农村建设规划已全面完成,今年准备新建一所党员活动室,支部、村委班子坚强团结,战斗力强,有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尧上村

  尧上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尧上村位于沁县城北,漳源镇政府南七公里处,紧靠208国道,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5506亩,农用地面积1124亩,耕地面积1107亩,林地面积2262多亩,年人均收入4372元。全村155户,486口人,支村两委班子共7人,党员25名,3个村民小组,全村低保户44户共44人,五保户2户,精准扶贫户57户84人,贫困发生率17.3%,现有养羊大户3户,存栏320只。   二、发展规划   1、大力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饮水工程建设;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运,专人监督,集中整治村内环境卫生;修缮田间道路,方便生产生活。   2、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在现有养羊大户的基础上,扶持新的养殖户。   3、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核桃、文冠果经济林,提高村民种植收入。   

南峪村

  南峪村基本情况   漳源镇南峪村位于208国道西侧,漳源水库西南方向。全村55户,205口人,男104人,女101人,党员6人,耕地480亩。全村以农业为主,兼以外出打工。   

西沟村

  西沟位于县城北面,镇南五公里,208国道以西,现有人口248人,57户,耕地540亩,人均不达一亩,主要作物有玉米和谷子,村内通水泥路,96%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近年来,在漳源镇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养殖业,经济林种植,而今都初具规模。   

南园村

  南园位于沁县城北,漳源镇南七公里处,208国道穿村而过,漳河水绕村而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全村共578口人,160户,1050亩耕地,23名党员,分4个党小组,村内巷道硬化,村民都吃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齐全,经济作物发展初具规模。南园支村两委准备在2011年发展500亩大棚蔬菜。   

漳源镇村

  漳源镇村位于沁县北14公里处,208国道旁,全村1500多口人,共347户。现有耕地2200余亩,人均占有土地1.4亩。2002年发展核桃树900亩,剩余耕地人均0.8亩。漳源镇村是镇政府所在地,208国道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华山、漳河等景点已列入省级旅游景点。漳源镇村2002年发展核桃900余亩,现都已受益,今年又发展200多亩。   

李家沟村

  李家沟村基本情况   李家沟位于沁县城北部,距县城约14公里,党员14人,低保17户,共55户,165人,耕地面积400亩。李家沟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李家沟村以核桃林种植为龙头,大力发展优质核桃种植,有力地推动了集约化经营,农民增收较大。另外,沁州黄谷子种植也是李家沟村的重点种植项目,是李家沟村创收的主要渠道。   

山坡村

  山坡村概况   山坡村位于漳源镇西南4公里处,依一条小河两侧而居,北靠东山,南与乔家湾村和上庄接壤,西临羊庄村。村里主干道向西连接漳开线,交通便利。   山坡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138户,共有人口420人,全村劳动力18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60多人.耕地面积960亩,其中退耕还林60亩,村里现有电话用户115户,其中固定电话85户,手机用户30户,有线电话60户,安装自来水用户90户,村中种植业以玉米为主,经济林核桃20多亩,荒山荒滩1000余亩,刺槐200多亩,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其中养猪8户,四户养猪大户,养羊5户,养牛10多户,养鸡50余户,村中公共建筑有明德小学一所,占地面积2088平米,建筑面积155平米,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99平米,村级卫生所一所,商店一个。   

刘家沟村

  刘家沟村基本情况   刘家沟村毗邻省道东长线,地处漳源镇东部,距镇政府8公里,交通方便。由半沟、二亩南沟、刘家沟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78户315多口人,1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460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劳务、养殖业为主,年人均收入2166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为己任,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以来,刘家沟村先后被授予市级平安村,市级文明村、县级先进村,县级平安示范村、县级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刘家沟村立足刘家沟村实际,把发展经济放在工作首位。村办企业沁县老实醋业酿造有限公司可谓喜事不断,好事连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利用刘家沟村宜林荒山土地资源,大搞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经济林果造林,目前,全村有退耕还林面积100多亩,核桃80多亩,今年将充分开发土地1000多亩,工程将在年底完成。同时刘家沟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有效实施了村主干道路及街巷硬化、河道治理工程,工程将在10月底完工;刘家沟村还发展食用菌大棚20个,大大提高了刘家沟村农民的收入水平、沁州黄汾州香种植达200余亩、畜禽养殖示范、蚕桑养殖示范等项目,有效推进文明村基础设施建设。   

沙圪坨村

  沙圪坨位于县城北面,208国道以西,现有人口285人,69户,耕地480亩,人均1.7亩,主要作物有玉米和谷子,村内通水泥路,96%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近年来,在漳源镇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养殖业,经济林种植,而今都初具规模。   

羊庄村

  羊庄村基本情况:   羊庄村,距漳源镇政府所在地西南4公里,羊庄村247户,1215人,其中党员23人。耕地面积2286亩,主要种植玉米、沁州黄、大豆等。没有大型企业和工厂,村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   羊庄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漳开线穿村而过,原属于十三个村的乡政府所在地。每逢集市,周边许多村民都汇集于此,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商品流通市场。   

向阳村

  向阳村概况   漳源镇向阳村位于沁县西北,东临漳开线,西靠太行山,距208国道3公里。向阳村有176户,人口510人,耕地面积1800亩,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种植核桃经济林300多亩。畜牧业多以养牛、羊、猪、鸡为主,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全村安装路灯29盏,完成了亮化工程。全村95%户通有线电视,98%户通电话。   

南沟村

  南沟村简介   南沟村,位于漳开线,羊庄村以西,距镇八公里,61户,180人,南沟村现有党员14人,耕地面积600多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有合作社“兴源建材有限公司”。   

康家庄村

  康家庄村简介   康家庄村,位于漳开线,羊庄村以西,距镇8公里处,康家庄村现有84户,292人,党员16人,耕地面积750余亩,村里历来以种植和养殖为主,2010年村里种植沁州黄400亩,核桃40多亩,黄芩30多亩,高粱100多亩,村里成立有康庄畜禽养殖合作社,2010年猪出栏200多头,羊出栏400多头,牛出栏50头。在村支部书记安贵清的带领下,2010年村里新修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座,由于康家庄村靠近太岳山脉,村里组建有防火巡逻队。   

罗卜港村

  全村人口468人,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8亩,党员17人,全村主导产业:种植业,沁州黄谷子600多亩/年,经济林:核桃为主;养殖业:猪存栏400多头,羊300只。  

乔村村

  漳源镇乔村位于镇政府往东南8公里处,全村176户,564口人,其中男289人,女275人;劳力380人,其中男劳力260,女劳力120;耕地面积1876亩,党员29人,基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1人;土地平坦,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沁州黄。   

南山头村

  南山头村基本情况   南山头村位于沁县西北部14公里处,距漳源镇政府13.5公里,北与西倪村接攘,西与乔村相邻,东与李家沟交界。两个自然村,由南山头、秦家庄组成,全村115户,328口人,党员24人,三个村民小组,五保户10户,低保户23户,男女全半劳力156人。其中耕地1125亩,林业用地3468.65亩、﹝纯林地1429.9亩、混交林273.21亩﹞,荒山1369.43亩,人均耕地3.2亩。主要种植玉米、沁洲黄谷子200亩、定单高梁150亩、土豆等粮食作物,牛羊160头,土鸡1200只,以种养业为主,是省贫困村之一,村支部和村委会共有成员4名,并全部交叉任职。村两委班子成员配合默契,想实事,谋发展,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种植产业养殖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全村百姓脱贫致富,干群关系融洽,百姓和睦共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同时,村两委班子还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倪村村

  倪村基本情况   倪村位于沁县城北部,距县城约15公里,共153户,460人。倪村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倪村村大力发展核桃林种植业,核桃为倪村村村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倪村公路通达,搞好粮农基地建设,完善水池、引水渠道、管线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结合人畜饮水安全饮水整村推进工程,解决全村安全用水问题。争取农网全面改造,解决用电安全问题。村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和县乡会议精神,落实责任、真抓实干,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今,倪村顺着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继续走人才立村、生态立村、文化立村的道路,为建设富裕生态幸福的新倪村而努力奋斗。   

乔家湾村

  乔家湾村位于漳源镇正南方,处于“平景线”的中段,全村200余口人,以种植为生。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高粱、大豆,可惜土地多以下湿地为多,从而粮食产量不高,逢其涝年更会影响收成。另外村里人养牛者甚多,几乎可以达到户均一头的数量,这不仅是村人习惯使然,也是耕作需要,但也可算作一个特色与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在我镇曹书记的带领下,村里指定了广为“优质核桃与文冠”的发展思路,由于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也符合村人增收致富的心愿,从而人们很是拥护。好的发展思路有了,接下来关键就是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了,目前乔家湾村已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相信乔家湾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上庄村

  上庄基本情况   漳源镇上庄村位于平景线上,交通便利,全村99户,350口人,其中男181人,女169人;劳力260人,其中男劳力190人,女劳力70人;耕地面积796亩,党员17人,其中男党员16人,女党员1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沁州黄。   

景村村

  漳源镇景村有52户,238口人,耕地面积345亩,其中农作物面积2038亩,种植核桃经济林面积200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5万元,人均纯收入2910元,景村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水泥路、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新农村建设规划已全面完成,今年新建一所村级活动场所。支部、村委、班子坚强团结,战斗力强,有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漳源村特产大全




漳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