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东村位于阳城县西部,是固隆乡典型小康村,全村120户,340口人,有1050亩耕地。晋煤集团120万吨现代化矿井正在筹建之中。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书记郑朝阳带领支村两委在改革浪尖中勇挑重担,同干部群众勇立潮头、稳步向前、求效益、谋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乡前列。沟东村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环保清洁的新能源秸气化站,高标准灯光篮球场、门球场、健身场、水冲式公厕。硬化道路、街面7000平方米,绿化、美化、净化、香化3600平方米;改善了支部、村委办公楼;狠抓了住宅小区建设,全村年总产值300万元,人均收入4600元,各项事业兴旺发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沟东村的人民不自满、不松懈、永不停步、锐意进取、高举科学发展的伟大旗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奋力向前,相信沟东村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2204 | 048000 | -- | 查看 沟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燕村 |
固隆乡北燕村位于黄龙山脚下,距离乡政府2.5公里。全村165户,共430口人,七个村民小组,耕种着1600亩土地,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63.62亩。2009——2010年大面积产业结构调整后,新栽清香核桃树500余亩;养殖业初见成效,养猪500头、羊900只、鸡5000只。另外,全村还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基本到户,86%农户住上砖混结构的楼房。村内原有30万吨煤矿一座,2010年经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现隶属于晋城煤业集团。村容村貌整洁,社会治安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组织了女子乐队,增设了篮球场、健身场、门球场等娱乐健身设施。 北燕村人民勤劳朴实,热爱生活,他们正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
寨上村 |
寨上村位于阳城县固隆乡西部2.5公里处,全村3平方公里,143口人,66户,土地650亩,1个党支部,10名党员,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1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2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0万元。 |
白涧村 |
白涧村位于固隆乡黄龙山脚下,距乡政府2.5公里处。全村107户,219口人,分为2个村民小组,有党员15人,支村两委5人。全村耕地1053亩,其中栽植优质核桃树193亩,桑园175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520元。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新农办的大力支持下,白涧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分针要求,坚持从白涧村的实际出发,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投资17万元用于村内街道户户通工程,硬化面积4000㎡;投资13万元对支部综合活动场所进行了改建,配套了文化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村级卫生所、便民服务店等。投资6万余元修建农民休闲健身场所一座;投资8万元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了根本的整治,根本上改变了村容村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干群一心,把新农村建设抓出实效,确保白涧村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
西下庄村 |
固隆乡西下庄村位于阳城县西17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约2000余亩,人口605人,其中党员40人。西下庄村现有两户小规模的蘑菇养殖和生猪养殖,以及小车座套编织加工点一处,剩余村民均以农业生产为主。 |
马腰村 |
马腰村位于阳城县固隆乡西北部2.7公里处,全村4平方公里,148口人,53户,土地830亩,1个党支部,8名党员,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2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2人,2007年成立了张龙养猪专业合作社。2010年人均纯收入490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0万元。 |
沟东村 |
沟东村位于阳城县西部,是固隆乡典型小康村,全村120户,340口人,有1050亩耕地。晋煤集团120万吨现代化矿井正在筹建之中。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书记郑朝阳带领支村两委在改革浪尖中勇挑重担,同干部群众勇立潮头、稳步向前、求效益、谋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乡前列。沟东村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环保清洁的新能源秸气化站,高标准灯光篮球场、门球场、健身场、水冲式公厕。硬化道路、街面7000平方米,绿化、美化、净化、香化3600平方米;改善了支部、村委办公楼;狠抓了住宅小区建设,全村年总产值300万元,人均收入4600元,各项事业兴旺发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沟东村的人民不自满、不松懈、永不停步、锐意进取、高举科学发展的伟大旗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奋力向前,相信沟东村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
西庄村 |
西庄村位于阳城县西部15公里处,全村4平方公里,251口人,110户,土地1450亩,1个党支部,13名党员,两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3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2人,2008年成立了美好饲料责任有限公司和丰华兔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人均纯收入487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 |
固隆村 |
固隆村是固隆乡政府所在地。种植小麦、玉米、谷子为主,是一个纯农业村。今年发展核桃树百余亩。全村1350口人,人均纯收入4530元。固隆村辖固隆和圪料沟(无人居住)2个自然庄。固隆文化历史悠久,旧为阳城八小镇之一。08年投资290万元修建新型能源秸杆气站一座。 |
南沟村 |
南沟村位于固隆乡东部,全村540口人,分两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耕种1100亩土地,其中优质红富士果园260亩,核桃270亩,桃、杏等杂水果80亩,2012年度全村总产值560万元,人均纯收入7200元。 2012年支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开展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包括环境绿化、修建小区房、铺设排污管道等,真正做到了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上级部门及群众的一致认可。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新的一年里,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相信南沟人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
西南村 |
西南村位于固隆乡东北方向约3公里处。由西南村、李庄、花石坡三个自然庄组成,全村共计247户,706口人,现有可耕地约2300亩,2010年人均收入5000多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号召,根据西南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引导村民种植核桃树,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村已累计种植清香核桃树500多亩。 |
郑阳村 |
郑阳村位于固隆乡东北部,全村面积2.3平方公里,有45户,87口人,党员11人,村主要干部1人,两委成员3人,耕种着560亩土地,退耕还林122.77亩。村内无任何工矿企业,村民收入已种植业为主,品种以小麦、玉米为主。 |
东村村 |
东村村坐落在固隆乡的东北部,东邻司家洼村,西邻西南村,南邻泽城村,北邻芹池镇大壑村。下辖陡底沟、东山上两个自然庄,东村村有3个村民小组,125户,416口人。占地面积3000多亩。 东村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但无灌溉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2800元左右。东村村的主要干道已经铺建,为水泥路,当村内支道铺设完后将会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 目前的东村村共有党员24名,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和于斌为党支部书记的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生活安定,新农村建设积极稳步向前推进。 |
司家凹村 |
司家凹村位于固隆乡政府2.5公里处,环境优美。全村108户,271口人(其中党员21人),分两个自然庄居住,耕种着884亩土地。其中300余亩优质核桃园,70亩桑园。2010年人均收入5000余元。 |
泽城村 |
泽城村位于阳城县城西12公里、固隆乡东2公里处,阳云线穿村而过。历史上为获泽县治所在地。村坐北朝南,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人杰地灵。现有6个村民组,360户,1200口人(其中党员52名),有劳力450个。全村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耕地面积1850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 |
府底村 |
府底村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共有360户,1100口人,有党支部1个,支村两委8人,其中交叉任职两人,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53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种着2044亩土地,有科技种植蔬菜大棚示范户12户,规模养猪户5户,养鸡厂一座,民营砂锅厂一个,是全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之一。这里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阳云路”穿村而过,果菜煤并驾齐驱,新小区风光无限,秸杆气通达各户,景点公园清新怡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201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00元。 |
南固隆村 |
南固隆村位于阳城县固隆乡西南部朝神山脚下,距乡政府2公里,由两个自然庄组成,阳云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全村173户、479口人、共产党员19名、两委干部6人,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1270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69.7万元,人均纯收入9681元,居全乡中上等水平。 南固隆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全面发展种养殖业,栽植桑园360亩,干果经济林和蚕桑是特色产业。2010年至今号召村民种植优质清香核桃树660亩,达到了人均1.5亩的目标。 2012年底以来,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村民“以富民为追求,以发展为要务,以改革为动力”为目标,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村庄建设呈现出生产发展、村容整洁、村貌新颖、绿树成荫、村风文明的新气象。先后被市、县、乡分别授予“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先进集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红旗党支部”、“平安村”、“先进集体”、“红旗党支部”、“蚕桑生产红旗村”、“三八红旗先进集体”、“敬老文明号”、“安全村”、“市级园林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省级新农村推进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