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高平市 >> 南城街道 >> 南陈村

南陈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陈村简介

  南陈村位于高平市西南方向6.5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南陈村古名为福善村,寓意为人民生活幸福、世代善良相处。后来村上实权被陈姓大户掌握,但不久陈氏又分为两家,分别在原宅的南北方向各建家园,南陈村名即由建在原宅南面的陈姓而得。该村村民勤劳朴实,民风淳朴,共有456户,1670余人,耕地2505亩,全村共分为6个村民小组。南陈村经济的构成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采石业以及运输业等。
  南陈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2012年夏收时节南陈村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21.9公斤,创下了山西省旱地小麦单产的新纪录。村里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立了两个农业专业合作社。
  南陈村拥有两个高标准的石渣厂,采用了一流的采石生产线,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了100余户的就业问题。
  南陈村有着丰富的石子、石灰等资源,再加上紧邻唐南铁路运煤专线、曲辉线和长晋一级公路,使得本村的运输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南陈村专门从事运输业的车辆达到80余部,约150余人,主要从事石子、石灰以及煤炭的运输工作。
  近年来南陈村紧抓公共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舞台、健身体育场、老年活动室、幼儿园、卫生服务所、阳光浴室、农家书屋、篮球场,配备了近二十部健身器材、2000余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581003 048000 -- 查看 南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陈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陈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桥北社区

  桥北社区成立于2008年9月,由桥北村委改制而成,辖区面积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00余人,常住人口1100余人,辖区有学校1个,农村卫生所1个。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8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1名。  

圪塔社区

  圪塔居委基本概况: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圪塔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市区南侧,建设南路与新华街交汇处,本社区东、南与龙渠社区交界;西、北分别与龙渠社区、桥北社区相交,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全社区现有125户,常住人口470人,流动人口60余人,分为两个居民小区,驻社区单位有南城派出所、高平市看守所、拘留所、客运中心、南城卫生服务中心、武氏正骨等。  

南赵庄社区

  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南赵庄,位于高平市神农路和世纪大道之间。2008年9月份改制为南赵庄社区居委会。我辖区地界南与龙渠村和西南庄村相邻,北与小北庄交界,东与秦庄村、张庄村毗邻,西与桥北和城东居委接壤。   我居委会下设十二个居民小组,共有人口5100人,其中农业人口3958人,非农人口600人,外来常住人口2400人,全村占地面积35公顷,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亩。 南赵庄社区与徐庄村、桥北社区、圪塔社区、上韩村、下韩村、西南庄村、庞村村、张庄村、汤王头村、唐庄村、上玉井村、城南社区、朴村村、庄子村、崔庄村、梨园村、瓦窑头村、南韩庄村、琚庄村、掌里村、北陈村、南陈村、南许庄村、上庄村、谷口村、下玉井村相邻。  

城南社区

  城南社区简介    城南社区居委隶属高平市南城办事处管辖,地处市区南端,东与东城办事处城东居委接壤,南与桥北、汤王头为邻,西彼唐庄、北城办事处城西居委,太铁路南北纵穿境内,太洛路与太焦铁路平行通过居委中心,泫氏街、康乐街横跨全居委,古城路、建设路延伸居委境内,居委总面积14平方公里,总人口5794人,人均收入7188元。居民小组7个。   社区设党支部、居委会两套班子。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1名,社区支委班子成员6人,两委班子成员9人,两委班子交叉任职人数4人,大学生村官1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的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党组织建设这一主线,以人为本,面向居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党组织建设的总目标,开拓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各项建设。党总支连续8年被晋城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高平市委授予“‘五个好’农村党组织”荣誉称号。居委会被山西省政府授予“文明示范单位”、“千万元村”称号,被高平市委、市政府授予“宽裕型小康村”等称号。   在 “十二五”规划中,城南社区两委班子将紧密结合社区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文明社区、和谐家园”的社区管理和建设目标,以服务居民为核心,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为重点,以社区共建为纽带,带领社区居民构建和谐新城南。  

徐庄村

  徐庄村位于高平市南部,坪曲线北,共196户人家,690余口人,0党员27名,村民代表11名,耕地463亩。在南城街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村全体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利用城郊结合部之地理优势,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  

上韩村

  上韩村位于高平市南部,距高平市政府5公里,距南城办事处3公里,西接朴村村,东邻米山镇川起村,北与龙渠居委会相连,南与下韩村向望。太洛公路从村庄东部纵贯南北,境内长度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总面积2871亩,居住用地896亩,耕地面积717亩,林地面积487.7亩,全村共204户,780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朴实的上韩人民,在南城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按照0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基础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完备,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有别俱特色健身广场;农民图书阅览室;    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的改变,使我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上韩村,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向文明、富裕、和谐、发展的新农村迈进。  

下韩村

  下韩村位于高平市区南城办事处南4公里处太洛路边,交通便利,土地平坦,全村共153户,610人。  下韩村与徐庄村、桥北社区、圪塔社区、上韩村、西南庄村、庞村村、南赵庄社区、张庄村、汤王头村、唐庄村、上玉井村、城南社区、朴村村、庄子村、崔庄村、梨园村、瓦窑头村、南韩庄村、琚庄村、掌里村、北陈村、南陈村、南许庄村、上庄村、谷口村、下玉井村相邻。  

西南庄村

  西南庄村距市区2公里,位于世纪大道与新华街的交界处,东邻长晋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环境宜人,对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曾先后数次荣获“晋城市交通安全文明村”等光荣称号。全村现有村民420余户,人口1617人,共分为6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5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余亩,林地面积850亩。   村民在村委会干部的统一领导和带领下,建立了村规民约,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近几年来,村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工作业绩为:   2006年,利用原来10余间破窑洞投资7万余元修建了健身活动中心,在活动场内安装了健身器材22件,同时在学校操场上建起了篮球场;2006年,新建高标准的古建筑门楼一座;2008年,村委搬进了新建的办公大楼,并利用五间办公室,约150平方米,组建了图书室,现有图书3000余册,可供村民、干部、党员阅读,并有专人进行管理。2009年投资23万元,重新修建了文艺汇演舞台,同年,在结义庙前,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配置了象棋、跳棋以及自动麻将桌等设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供老年人活动娱乐。   2008年—2009年,在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村民供水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了“户户通”工程;   2008年,开始动工兴建了农民住宅楼一期工程;2009年10月竣工并使120户村民顺利入住。   2009年,对村级卫生所、小学幼儿园重新改扩建;   2007年,阳光浴室在村上启用;   2010年,城市自来水主管道在农民住宅区贯通;   2010年7月—10月,完成了自来水在全村联网覆盖的重大工程;   2007年—2010年,每年对全体村民发放福利,每人150元,计24万元。   2009年—2010年,每年为全体村投入医疗保险46800余元。   2010年,加大了福利的发放力度,每年中秋节对村民有了新的福利补助,对不同年龄的老年人,也制定了不同的新的福利标准。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发展了多名优秀村民,使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发挥重大作用。由此,西南庄村多次荣获“先进工作单位”等光荣称号。  

庞村村

  庞村村位于牛山脚下,距高平市南五公里处,太洛公路穿村而过,长晋二级公路、晋长高速公路紧傍庞村东侧。本村共有609户,1934人,8个村民小组,有耕地2071亩,有中、小学各一所,幼儿园一座,属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    二O一O年庞村社会经济总收入为587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7092元。    庞村村设立一个党总支,共有党员72名,分五个党小组,2009年换届选举出5名党总支委员,5名村委委员,一名大学生村官,支、村两委正以崭新的姿态、朝气蓬勃,带领全村人民勤劳致富。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张庄村

  张庄村位于高平市东南部,沁辉公路北侧,长晋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分别从村西和村东穿过。张庄村东与东城办事处果则沟村相邻,南与南城西南庄接壤,北与市营赵庄煤矿相临。东西宽约1500米,南北长约1700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米。现有三个村民小组,共有261户,计841人。其中农户222户,非农户39户。耕地面积315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其次为谷物及部分薯类,粮食总产量为264.6万斤,平均亩产840斤。林地面积为150亩。   近年来,在高平市委、市政府和南城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张庄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汤王头村

  汤王头村基本概况    汤王头村位于高平市康乐街西北,距市区2公里左右,隶属南城办事处管辖,全村农户216户,非农户47户,共计804人,耕地面积大约有700余亩,村主要以畜牧业、农业为主要生产力。    自今年四月份以来,我村在市委、市政府、南城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10余万元,设立了环卫办公室,成立了环卫领导组,并组建了村级环卫队,环卫人员30余人,分为三组对全村大街小巷进行全天候清扫,设立了专门的清运队伍,对全村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清运车辆一辆,清运人员两人,实行了垃圾不落地工程,并建立了环卫长效机制。    近年来,在高平市委、市政府和南城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汤王头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村建设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进行旧村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力争将汤王头村旧貌换新颜。  

唐庄村

  唐庄村概况   唐庄村位于高平市西南两公里处,地处坪曲线和长晋一级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1200余人,党员40名,支村两委干部8名。在大家的同力合作下,本村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唐庄村与徐庄村、桥北社区、圪塔社区、上韩村、下韩村、西南庄村、庞村村、南赵庄社区、张庄村、汤王头村、上玉井村、城南社区、朴村村、庄子村、崔庄村、梨园村、瓦窑头村、南韩庄村、琚庄村、掌里村、北陈村、南陈村、南许庄村、上庄村、谷口村、下玉井村相邻。  

上玉井村

  上玉井村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南方向7里处,唐悬公路依村而过。全村900多亩土地,276户,960多人。全村分四个村民小组,16名村民代表,党员42名。农业方面主要从事一年一茬的大田玉米种植,畜牧业方面有文武猪场、法忠猪场、牧村养殖、风云渔场、保明猪场、连保猪场。自2004年天脊中华到我村占地投资建厂以来,我村村民有一部分到天脊中华工作或从事煤炭运输。  

朴村村

  朴村村基本概况   朴村村位于高平市南郊,距高平城五公里,属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东邻牛山,村南为高平市牛山煤矿,主要地势为丘陵。全村占有土地面积56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3000余亩,林地面积70余亩,拥有505户居民,其中农户476户,人口1775余人,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与玉米为主,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   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朴村村支村两委充分利用本村潜在的资源及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实施战略决策的转变,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和发展了旱地西瓜及秋白菜种植技术,带领广大农民走出了一条种植致富的道路,经过几年来的奋战,全村的西瓜种植已初具规模,现已发展西瓜及秋白菜种植面积400余亩。  

庄子村

  庄子村民委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北面,西北面与野川镇毗邻,南面与谷口村委相连,四面环山,水资源极缺。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180户,总人口为700人左右,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1人。村主任兼支书邢瑞保,副主任王宏文。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00多亩,有山林面积300亩。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兼种一些西红柿、红薯等其他蔬菜为辅,还利用荒山、荒坡草地养殖一些羊。有一户养猪户。   原先情况:   一、基础设施方面:村委办公室有300平方米的平房,而且年久换失修,也没有配备卫生医疗室,警务室等。未达到基本的基层办公条件,并且我村由于地形影响,村委办公室的位置也不是很好,但由于资金有限,一直没有整修。   二、人畜饮水难是我村的主要恶劣自然条件之一,村民吃水,种植用水都得从别村引入,不仅不方便,而且有时经常引起矛盾。   三,我村由于各种资源缺乏,加之并无特殊景点之类的人文景观,因此我村的一,二,三产业都没有太多发展,并且是南城办事处有名的贫困村。人口多,土地少,加上无资金投入生产,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一年来,庄子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构建和谐社会。庄子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立足本村实际,实行重点突破,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村级建设工作    2010年以来,我村力所能及的进行了“村容整洁”工程改造,首先从农民庭院入手,从主要街道(水泥路)做起,引导农民利用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及时清理街路两旁和庭院垃圾,逐步改善村容村貌。整体规划了庄子村联排民居工程,建成后改变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大限度的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二、阵地建设    新建了村委办公。占地500多平方米。不仅位置更加合理并且配备了卫生医疗室,警务室和安全保卫办公室。方便了干部办公,也方便了解决群众找干部办事。   三、新农村建设    庄子村委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求实创新、争创一流”为目标,制定了“道路硬化、家前屋后整洁化”等目标,今年为顺利通过“户户通”工程验收和实现村庄部分整治的目标,紧密围绕群众,动员全村积极参与路面硬化工程,面积总计20000㎡左右,涉及180多户居民,并硬化广场,建设围墙200多米;安装三处健身器材场地;此外,拆除多处违章建筑,对全村范围的白色垃圾进行定期清理,建造垃圾池一个,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现象,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村主要街道硬化,无裸露泥土。街道路面整洁、卫生,无坑洼、无积水;两侧有排水沟,排水沟保持畅通;街道两侧无杂草。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整体规划。这是去年我村投资最大的工程,总投入200多万元。今年10月份,通过了市里的“户户通”工程的验收,实现了村庄部分整治目标。年底,各项工作都0完成,达标,并在年终考核时获得了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崔庄村

  崔庄村简介   崔庄村隶属高平市南城办事处管辖,位于高平市区南,东与桥北居委接壤,南邻沁辉路,北与城南居委相接,交通便利。辖区面积409亩,耕地面积150亩,全村总户数166户,总人口506人,人均收入8455元。村民在支村委干部的统一领导和带领下,利用本村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本村设党支部、村委会两个班子。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5名,村支委班子成员3人,两委班子成员6人。 一直以来,村党支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狠抓班子建设,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党建工作法,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班子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完善落实村级学习制度,始终坚持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水平。日常工作中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将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常态化,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秉承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两委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工作,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坚持集体决策、民主管理。  

梨园村

  梨园村位于高平市西效,紧靠坪曲线,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现在2个村民小组,共有139户,农业人口487人,党员32名。近年来,支村两委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村民,抓党建、夯基础、兴产业、促和谐、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特色园林村,使我村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瓦窑头村

  瓦窑头村,位于高平市西南2.8公里处,面积2.5平方里,隶属于南城办事处,坪曲线贯穿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现有人口210余户,800余人,生产活动以种植业为主,环境良好。我村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从这里走出了高平县(1993年6月撤县设市)历史上第一个0员袁志和,1927年初,组建了高平县第一个特别支部和高平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并于1937年8月,成立了高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我村现有党员17名,其中有一名女党员。2009年,我村建成了瓦窑头村抗战纪念馆,这里成为党员干部主要的学习教育基地。  

南韩庄村

  南韩庄村位于高平市南城办事处西北角,南接梨园、唐庄,东邻汤王头,西与琚庄接壤,北与上庄交界。全村841亩土地,共117户,465人,党员16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南韩庄村村民委员会由四位干部组成,杨新芳兼任支书主任,杨双喜任副书记,马海生是支委委员,李永明是村委委员,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是一个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的积极团结的集体。  

琚庄村

  琚庄村位于高平市西南部,隶属南城办事处,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琚庄村、新庄村、小西沟村,占地1224亩,属于典型的农业村,无任何企业和集体经济,经济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全村总户数230户,总人口850人。近年来,琚庄村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村容村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加强,百姓生活得到新完善。  

掌里村

  掌里村简介    掌里村隶属高平市南城办事处管辖,地处南城办事处西部,现在48户,182口人,交通发达,耕地面积295亩,共有党员8名,村民小组3个,两委班子成员3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组织建设的总目标,开拓创新,推动了村上各项建设。  

北陈村

  北陈村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南5公里,太焦铁路线西1公里处,全村人口2400人,耕地2900余亩,天脊中化公司落址我村。高平市惠博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隶属我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运输﹑劳务及服务天脊中化公司相关业务,我村有生态养殖园区两个,从事养殖业农户21户,年出栏生猪20000余头。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步步提高。北陈村民在党支部,村委的带领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了美好幸福的明天而不懈奋斗。为把我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环保﹑宜居的新农村而奋发努力!  

南陈村

  南陈村位于高平市西南方向6.5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南陈村古名为福善村,寓意为人民生活幸福、世代善良相处。后来村上实权被陈姓大户掌握,但不久陈氏又分为两家,分别在原宅的南北方向各建家园,南陈村名即由建在原宅南面的陈姓而得。该村村民勤劳朴实,民风淳朴,共有456户,1670余人,耕地2505亩,全村共分为6个村民小组。南陈村经济的构成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采石业以及运输业等。   南陈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2012年夏收时节南陈村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21.9公斤,创下了山西省旱地小麦单产的新纪录。村里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立了两个农业专业合作社。   南陈村拥有两个高标准的石渣厂,采用了一流的采石生产线,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了100余户的就业问题。   南陈村有着丰富的石子、石灰等资源,再加上紧邻唐南铁路运煤专线、曲辉线和长晋一级公路,使得本村的运输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南陈村专门从事运输业的车辆达到80余部,约150余人,主要从事石子、石灰以及煤炭的运输工作。   近年来南陈村紧抓公共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舞台、健身体育场、老年活动室、幼儿园、卫生服务所、阳光浴室、农家书屋、篮球场,配备了近二十部健身器材、2000余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南许庄村

  南许庄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南部,267户,928人,耕地2100余亩,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   第二产业以运输业为主,村东有嘉南铁路和长晋一级路通过。  

上庄村

  上庄村位于高平市区西2.5公里处,属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西北过境公路从村境内东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豆制品传统产业发达,全村有300余户,1200余人;分为两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6名,党员33名,群众代表15名,耕地988亩,枣园400亩,钙果园200亩。   该村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党员干部团结奋斗,同心同德修道路,打机井,形成了以该村为中心的联片供水配套工程,以过境公路为依托的交通网络,为发展城郊经济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世纪,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党支部决心以发展为主题,以调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富民强村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尽快把该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谷口村

  谷口村位于高平市西北,距市区六公里左右,隶属南城办事处管辖。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常住村民230多户,人口830余人,占有土地面积12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952亩,人均1.15亩。村民绝大部分务农在家,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烧豆腐是本村的传统产业,也是该村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在高平市委、市政府和南城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谷口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下玉井村

  下玉井村简介    下玉井村隶属高平市南城办事处管辖,地处南城办事处西部,现在193户,705口人,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沁辉路西山过境公路沿绕村界,耕地面积1270亩,共有党员36名,村民小组3个,两委班子成员6人,大学生村官1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组织建设的总目标,开拓创新,推动了村上各项建设。  


南陈村特产大全




南陈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