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高平市 >> 米山镇 >> 司家庄村

司家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司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司家庄村简介

  司家庄村简介
  位于高平市区8公里,距米山镇3公里。东与南山村相连,西与北朱庄为邻,南与南朱庄村相望,北与井则沟接壤。地处山区、耕地面积378亩,全村105户,430人,有16名党员,米石公路从村边通过。我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及广场建成于2009年,总投资金额10万余元。有健身器材十二套、羽毛球场、篮球场、农家书屋、棋牌室等文化娱乐设施,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完成文化达标村建设,修建居民健身娱乐广场一个(健身器材配备齐全)、篮球场一个、农家书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581101 048000 -- 查看 司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司家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司家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米东村

  米东村概况   米东村位于高平市区5公里处,是米山镇政府所在地,全村704户,农业人口2244人,非农业人口为60多人,党员77人,总耕地面积为2612亩,以农业种植为主,这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紧靠晋长高速公路,坪曲公路,米山煤站铁路专用线从村北通过,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定林寺景区,长平之战大粮山景区,驻村单位有米山煤矿有限公司,米山煤站等  

丼则沟村

  丼则沟村位于米山镇东北五华里处,距曲坪路一公里之遥,隶属米山镇管辖。全村190余户,620余口人,现有耕地580余亩,既无矿产资源,也无任何企业,村民只有依靠人均不足一亩土地为生,人均收入2000元。    世纪末我们村还是一个既无水,又无路,也无任何企业,日无任何收入的穷村,邻村人给我们村另起一名“三吴(吴)村”。2000年镇党委改组村党支部,任命牛连堆同志为村支部书记,牛连堆上任后首先带领支村两委的第一件大事——接水。    我们井则沟村自古以村上水井多而得名,并且下地水很浅,井里水位距地面一米左右,一到伏天水位溢出地面,汇入一处,成为一条长流水,从村中弯曲而过。70年代后,由于上游开采煤矿,水资源破坏,水量逐年减少。至1999年春节前,数眼水井底见天,村民只好五角钱一担买水吃,有的村民无现钱买水,拿一斤小麦换一担水的现象时有发生,支村两委见到此情此景,非常心痛,为此,特向镇政府、高平市水利局多次提出申请。2000年年底上级政府拨款20余万元,自筹资金8万元,从米山水站引来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我们村人畜饮水的问题。村民们欢呼雀跃,来年元宵节,唱秧歌贺水,有心的村民在舞台的四根柱子上写两副对联:    实行责任制农业大丰收家家户户卖余粮    搞好农网改用电有保障男男女女喜洋洋    引来自来水甘泉进水缸老老少少乐淘淘    再求镇政府帮助修条路欢欢喜喜奔小康    非常明显这是村民们又给支村两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支部书记和村长看到后彻夜难眠,立即召开支村两委开会研究,马上着手第二件大事——通路。(引水一事曾被山西经济日报整版报道)。    我们井则沟村三面环山,南有丘陵横亘,北有岗弯重叠,东有龙顶山屏障,南北东均无可通外界之路,唯西傍东仓河有望架桥与外界沟通。2003年乘村村通油路之东风,承蒙市、镇两级政府之关怀,赖市帮扶单位第二工业局之鼎力扶持助兼原米山镇-张建春、原镇长邢成玉、原人大主任靳春顺、市交通局局长李海荣、原第二工业局局长王和珍、原煤炭工业公司副经理侯有喜、野川镇-牛慧军、包队干部牛银虎诸位领导运谋决策,决定西越懂仓河,修筑出村公路。在支部书记牛连堆,村委侯裕文,副村长牛新堆,村委牛文艺的率领下,于2002年十二月二十日奠基开工,全村民众奔赴筑路战场,顶严寒、冒酷暑,奋战一年终于於200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修筑了一条长一千余米宽8米的柏油路,公路东起井则沟村,西与曲坪路相连,中间横穿东仓水库库尾,建有三孔石拱桥一座,路基垫高四米,公路建筑设计总计挖垫土方二万七千余立方,共投资金65万余元。油路建成后彻底结束了井则沟村近五十年来有村无路的尴尬历史。为此,支村两委在桥东100米处竖立功德碑一座,刊功德姓名于碑上,勒石铭记,千古流芳。    2007年我们支村两委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及我们村在外工作之贤人志士的大力帮助下,将旧街古道进行硬化,硬化面积为三千余平方,投资34万元,今年前半年又将北堎新街铲平硬化,古东庙庙院硬化,硬化面积为3500余平方投资36万元。    2009年全市展开了户通工程,我村也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开始了我村的硬化工程。除2007年硬化了的主街道,我村的大街小巷都进行了硬化,总面积2.6万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健身器材场地硬化800平方米,总投资8万元,购置了健身器材20多件,共6万多元。    2010年我村开始了阵地建设,包括卫生所、图书室、棋牌室。对各个场所进行了吊顶、粉刷、打隔墙、门窗口的更换,两委阵地的院墙也上了涂料。党员活动室也添置了办公用品,同时配备了投影仪一个,图书室购置了1400多册图书。  

北朱庄村

  北朱庄村位于米山镇东北3公里处。全村103户,353口人,耕地面积331亩。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因地制宜、把握重点,使我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好更快更和谐发展。具体规划如下:   一、做好户户通收尾工作,实施垃圾不落地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阵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三、做好调整土地的各项工作,积累经验,扩大种植规模。   四、修建居民健身、娱乐广场一个(健身器材配备齐全)、篮球场一个,实现文化达标村。   五、配合政府完成风神洞旅游工作。  

南圪塔村

  南圪塔村位于米山镇东北方向,距离米山镇政府2公里处,米石公路线旁。交通便利,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全村共有112户,389口人,其中党员16名。辖有一个自然村(郭家庄)。全村共有耕地489亩,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温和,土地条件优良。全村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09年人均收入在2300元左右,属经济薄弱村。    近年来,我村在米山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了户户通水泥路硬化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同时还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配备了村级卫生所,有利地促进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司家庄村

  司家庄村简介   位于高平市区8公里,距米山镇3公里。东与南山村相连,西与北朱庄为邻,南与南朱庄村相望,北与井则沟接壤。地处山区、耕地面积378亩,全村105户,430人,有16名党员,米石公路从村边通过。我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及广场建成于2009年,总投资金额10万余元。有健身器材十二套、羽毛球场、篮球场、农家书屋、棋牌室等文化娱乐设施,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完成文化达标村建设,修建居民健身娱乐广场一个(健身器材配备齐全)、篮球场一个、农家书屋。  

南山村

  南山村位于米山镇东南,距离米山镇政府8公里处,米石公里线旁,交通便利。全村200户,650口人,其中党员29名,设三个党小组。全村共有耕地960亩,以种植玉米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    今年,我村对村内的主要街道和巷道进行了硬化。今后几年,我村计划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道路绿化,进一步改善我村的居住环境。同时,加大创业步伐,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创业的道路。  

侯家庄村

  侯家庄村基本概况   侯家庄村位于米山镇东部,全村依山而座,三面环山,地势起伏,是一个典型的山庄窝铺,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全村157户,490口人,党员34名,村民代表11名,支村两委干部6名。   近年来,在米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侯家庄村以“打造果蔬基地,发展观光旅游,净化绿化山庄,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挥优势上项目,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发挥种植果树的传统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果品经济,积极从山东、辽宁、郑州等地引进各种新品种30余种,培育嫁接树苗10万余株,建成核桃等干果基地250亩,苹果、杏、桃、梨、李子等水果基地250余亩,还要建设30栋温室大棚,首期4栋总面积4400平方米的大棚已经建成。全村仅苹果的年产量就达25万余斤,年可增收30余万元。二是突出特色,开发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突出山庄特色,利用丰富的果树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休闲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去年国庆假期与镇大学生村干部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侯家庄采摘节”活动,自由采摘水果、游农庄、吃农家饭,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加大投入,美化山庄,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大力实施户通水泥路,逢河架桥,遇塄筑坝,架空打梁,克服地形难关,投资520余万元,硬化街道39000平米,架桥8座砌石塄9处,挖垫土方16000立方,实现了户通全覆盖。大搞生态绿化,投资70余万元,把村口原来的污水沟建成了小游园,周边山林植被茂盛,村庄绿树成荫,一派村在绿中,绿在村中,宁静祥和的美景。四是完善功能,健全机制,夯实组织基础。投资20余万元,把原来堆放杂物的旧小学进行改造,建成了集农民会堂、村民卫生所、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书屋、农家便民超市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活动场所,为村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议事、文化娱乐的好平台。   侯家庄村先后荣获了省级生态园林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文明和谐村、晋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高平市户通工程先进村和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晋城市巾帼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米西村

  米西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南5公里处,是米山镇政府所在地,我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村西边是长晋207国道和长晋高速路,北边是沁辉二级路。全村750户,2460口人,耕地2740亩,人均收入7800元。支部、村委由9人组成,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1人。设有党小组9个,村民小组9个,共有党员95名,其中正式党员93名,预备党员2名。   近年来支部连续投入50多万元对阵地进行升级改造,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设立了党员活动中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农廉查询室、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大学生村官办公室、计生服务室、民兵武装储备库等等,配备了相应的设施,提升了综合使用功能。同时坚持每月25日的党日活动雷打不动,在党日活动中安排党员学习、党员集体义务劳动等,并将情况进行公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按照程序,对村内的重大事项交由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决策;对无职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定岗定职,并结合各自岗位,实行党员承诺,并定期对践诺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每半年由村民代表对支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全面落实双服务工作机制,年初,支部和全体党员结合各自联系户对办好事、实事情况进行承诺,每季度对服务情况进行汇总、公示,并记录于党员双服务手册中。去年结合党建示范点创建的有利契机,设立了党员服务点,便民服务大厅,实行干部坐班、便民代办制度,每个干部轮流值班,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形成了人心齐、干劲足的良好党群、干群关系。   

河东村

  河东村基本概况    河东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南6.5公里,距米山1.5公里,由河东、贺岗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临南朱庄,南与杨家庄相连,西临南坡上,北与米东相临。河东村有155户,506人,11名党员,耕地面积893亩,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兼营养殖、劳务输出,南面有煤炭资源,和青矸矿石。近年来河东村由原来单一的经济生产方式转移到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来,分别引进了三馀堂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和恒鑫洗煤厂等企业。三馀堂有限公司位于河东村占地面积20余亩,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生产琉璃花盆琉璃砖瓦等建筑材料,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花盆5到10万件,佛象琉璃鼓墩等工艺品45万件,可解决200余人就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税400万元,恒鑫洗煤厂可解决剩劳动力30余人。   

下冯庄村

  下冯庄村概况   位于高平市区东南6.5公里,距米山镇2.5公里。东与窑栈村交界,西与王家庄村接壤,南与井则沟村为邻,北与上冯庄村毗连。坪曲公路从村南通过。全村273户,1056口人,党员34名,耕地面积   1200余亩。村民以农为主。  

祁寨村

  祁寨村地处高平市米山镇南,全村132户,535口,党员14人,分为三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896亩,其中良田面积820亩,村内无其他产业。现已建成甲级卫生所一处,文化活动中心一处,图书室一处,内有图书两千余册,极大的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要,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郭村村

  郭村村位于米山镇南,全村共有245户,945口人,其中党员25名,设三个党小组。全村有1737亩耕地,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村内各主街道和巷道均已硬化,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  

董寨村

  董寨村位于高平市区东8公里,距米山镇2.5公里,地处丘陵,东与东善村相邻,西与官庄村接壤,南与郭村毗邻,北与三王村交界,全村240户,980口人,19名党员,耕地面积1505亩,村民收入以养殖、种植、经商、外出打工为主。    全村人民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坚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董寨而努力奋斗! 董寨村与米东村、丼则沟村、北朱庄村、南圪塔村、司家庄村、南山村、侯家庄村、米西村、河东村、下冯庄村、祁寨村、郭村村、北庄村、三王村、石桥口村、川起村、南朱庄村、云东村、东善村、石咀头村、孝义村、岭头村、后河村、东南庄村、张壁村、王家庄村、云西村、上冯庄村、吴村村、勾要村、南坡村、酒务村、成家山村、窑栈村、南坡上村、云南村相邻。  

北庄村

  北庄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南8公里处,距米山镇3公里。东与东善为邻,西与河西镇的官庄村毗邻,南与东寨村接壤,北与三王村相连。地处丘陵地带。全村有110户,412人,1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名。有650亩耕地。村民以农为主。现村内有养猪小区一个、豆制品加工作坊一个、翠芳食用菌合作社一个、葡萄园两亩、家庭饭店两个、进来又组建耍狮队一支,成员二十余人。农闲时间可外出演出。  

三王村

  三王村概况    位于高平市区东南6公里,距米山镇1.5公里。地处丘陵,有耕地850亩。东与杨家庄、东墡村交界,南与董寨村、北庄村相连,西与河西镇官庄村相望、北与米东村、米西村相毗连。全村189户,21名党员。1982年以前,居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磨粉喂猪是这里的主要家庭副业。经过改革开放,村民们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利用村东北部的坩土矿,办起耐火砖厂20余个。现有黑沙场1个,七彩砖厂1个,全村经济总收入136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  

石桥口村

  石桥口村概况   石桥口村地处半山区,位于市区东南4千米处。全村有1个村民小组,120户,360人。有耕地面积465亩,人均耕地1.24亩。年粮食总产量128吨,平均亩产301千克。该村交通方便,村南紧靠坪曲公路。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养殖业等。农村经济总收入190万元,人均纯收入4117元。2008年投资50万元新建了村委大楼,面积240平方米,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并建有卫生所,在支书王金龙的带领下,我村正大踏步奔小康。于2009年被市里评为先进村。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因地制宜、把握重点,有利地推进我们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完成旧村改造成程,加大新农村开发力度,拓宽改建,提升改造,保持环境卫生,打造一条一流的乡村公路;总之,通过三年努力,要使石桥口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加快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续、民主法制进步”的目标!

川起村

  川起村基本概况   川起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南4公里,距米山镇1公里。西与南城办事处的庞村接壤,东与米西村为邻,北与石桥口村、西南庄村相连。全村共有302,1038口人,1518亩耕地,41名党员。这里地处丹河谷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该村东靠长晋高速公路,北倚坪曲公路,市委、市政府规划的世纪大道穿村而过,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正在建设之中,成为外来投资的黄金区域。这个村的村民以种植为主,兼营运输、养殖业。  

南朱庄村

  南朱庄村位于米山镇东边,距镇阵政府所在地3公里处,全村449户1548口人,分为6个村民小组,现有46名党员,分为6个党小组,全村耕地面积1889亩,村民收入以养殖业、外出劳务、运输为主。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因地制宜、把握重点,有利地推进我们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完成引进高平市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工程;开通南朱庄村至米石线(南疙瘩)的村通连接工程,以便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解决本村主要街道及户通水泥路工程;拓宽改建,提升改造,南朱庄村口至河东口的油路铺设工程,打造一条一流的乡村公路;引进开发纯桔杆沼气工程,让全村村民用上清洁能源。总之,通过三年努力,要使南朱庄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加快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续、民主法制进步”的目标!  

云东村

  云东村位于米山镇东北,距镇政府所在地6.5公里。由河东、上村、东迷、东河、泊山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487,160余口人,现有36党员。全村耕地面积2314亩,我村经济基础薄弱,无任何进经济来源。村民收入以养猪、经商、外出打工为主。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壮大养猪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完成柏山、河东、东迷、上村的环绕街道建设;东河庙底路面硬化、打墙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建立垃圾点,定时定人清理;完成学校危房改造,文化达标工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民健身广场、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总之,通过三年的努力,要使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加快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  

东善村

  东善村距高平市区11公里,距米山镇4公里处,地处米山镇东南部。分为三个自然村,东善、太平、杨家庄,三个自然村共240余户,980余口人,村里无资源、无企业、无集体收入,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近年来,我村在米山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了户户通水泥路硬化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同时还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建立了村级卫生所,兴办有机蔬菜种植园区,支村两委干部共同奋进,有利地促进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石咀头村

  石咀头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庄窝铺,村庄依山而座,三面环山,周边植被茂盛,整个村庄掩映在群山绿树之间,一派“村在绿中,绿在村中,宁静祥和”的和谐美景。全村由石咀头、后河、老窝三个自然村组成,共102户,410口人,916亩耕地,2151亩林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石咀头村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双争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以“和谐促发展,山庄换新颜”为主题,大力优化基础设施,推进旧村改造,带领村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  

孝义村

  孝义村概况   孝义村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南9公里,距米山镇3.5公里,东与河西镇的李家庄村接壤,西与郭村相交,南与河西镇的朵则村为邻,北与董寨村毗连,地处丘陵,是清代两广总督祁贡的故乡,村西面的祁贡墓是全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全村有369户,1170人,33名党员,小学1所,2444亩耕地,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养殖和运输等行业。这里的八音会相当有名,1989年村民暴锁才一家组成的八音会获山西省电视大奖赛第二  

岭头村

  米山镇岭头村位于高平市区东11公里,距米山镇8公里,地处丘陵,东与后河村相邻,西与云南村接壤,南与东南庄毗邻,北与云东村交界,全村89户,270口人,17名党员,耕地面积432亩,村民收入以养殖、种植、经商、外出打工为主。    全村人民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坚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岭头而努力奋斗!  

后河村

  高平市米山镇后河位于米山镇东部,出村有一条自建公路。全村现有农户80余户,人口240多人,独立行政村;村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目前村里党员有21人,各种村级组织机构健全。    我村是个农业村,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村里土地较为瘠薄,由于其他农田配套设备缺乏和科技水平低,农作物产量比较低。村里主要种植有玉米、大豆等。村中有村级图书馆一个;有40多村民在外务工。  

东南庄村

  东南庄村位于米山镇政府所在地东4公里处,东与北诗相邻,北与沁辉路相接,全村共有432户,1556口人,有6个村民小组,党员60名。耕地面积约1440亩,现有村办煤矿一座,万头养猪厂一个,千头养猪厂五个,小型养猪十几户。近年来,我村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煤矿为依托,发展养猪业,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镇,村两级领导着眼于东南庄村宽裕型小康建设,正在建设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东南庄新村总体要求,向宽裕型小康社会迈进。  

张壁村

  张壁村概况   位于高平市区东20公里,距米山镇8公里。地处半丘陵山区。该村南、北、东三面环山,距坪曲公路3公里。东与北诗镇的化壁村相交,西与陈区镇的西山村毗连,南与云东村相连,北与陈区镇的水沟村接界。有耕地面积2300亩。全村420户,1580口人。村民以农   为主。  

王家庄村

  王家庄村基本情况    王家庄村位于米山镇东北部,距镇区1公里,曲坪公路从村南、东西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95户426口人,432亩耕地,14名党员,9名村民代表,支村两委干部5名。    今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支村两委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整体搬迁建新村。王家庄村是一个地质灾害整体搬迁村,2007年开始实施,2年时间完成了95户的搬迁,让村民住进了整洁一致、宽敞舒适的新家。二是带领村民发展种养增收致富。复垦土地30亩,发展核桃干果林30亩,种植桑树60亩,鼓励村民养猪、养羊、养蚕。三是大力优化设施美化村庄。投资150万元完成了户通水泥路,硬化面积18000平米;投资140万元打井650余米建成了供水站;投资20万元对大街小巷进行绿化,安装路灯进行亮化;启动改厕工程,改造双翁漏斗式厕所。四是不断完善服务提升功能。配套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甲级卫生所、农民书屋、老年活动室、棋牌室、警务室,安装了健身器材,实现了文化达标;五是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投资40万元新建了支村两委办公楼,建筑面积500余平米;认真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十个一”工作机制,工作不断规范,支村两委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文化达标核户户通水泥路等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前列,镇党委、政府还在王家庄村召开了“一月一镇会”现场会,被镇党委评委“十个一”工作先进村、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云西村

  云西村距高平市区15公里,距米山镇6公里处,坪曲公路线旁。交通便利,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全村350余户,1260余口人,村里无资源、无企业、无集体收入,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近年来,我村在米山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了户户通水泥路硬化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同时还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建立了村级卫生所,有利地促进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上冯庄村

  上冯庄村基本概况   上冯庄村位于米山镇东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161户,584口人,现有党员25名,全村耕地面积700 余亩,经济林200余亩,村民收入以养殖、种植、经商、外出打工为主。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壮大养殖、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沼气工程建设进度,让全村村民用上清洁能源;完善村内外街巷硬化、绿化、量化工程。总之,通过三年的努力,要使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加快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的。  

吴村村

  吴村位于米山镇东北,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391户,1300余人,现有51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1300余亩   村民收入多以种田、养猪、养鸡、外出打工为主。   吴村民风淳朴,勤奋耐劳,全村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勾要村

  勾要村位于米山镇东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319户,1200余口人。全村耕地面积1500余亩,村民收入以养殖、种植、经商、外出打工为主。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壮大蔬菜大棚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加快沼气工程建设进度,让全村村民用上清洁能源;完成甲级卫生所创建工程,优化村民就医条件;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民健身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完成村内街巷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总之,通过三年的努力,要使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加快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  

南坡村

  南坡村位于米山镇东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260户,980口人,现有50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860亩,村民收入以养殖、种植、经商、外出打工为主。    今后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壮大养猪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加快沼气工程建设进度,让全村村民用上清洁能源;完成甲级卫生所创建工程,优化村民就医条件;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民健身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完成村内街巷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总之,通过三年的努力,要使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加快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  

酒务村

  酒务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298户,1098口人,基层党支部1个,四个村民小组,党员42名,耕地1019亩,属山区地带,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基层党建工作上,酒务村党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破解党建工作难题,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党建新路,在村中开展了干部联组、党员联户、富民、爱民的“双服务”活动。并将“双服务”活动作为党建工作载体,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进一步促进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工作进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制定了先进党小组标准、优秀党员标准、优秀党员干部标准、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教育十加强、干部素质十要求、党日活动制定、党员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双评双议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使党员干部干事有准则、行为有标准,有效促进了村上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成家山村

  成家山村概况   成家山地处山区,因村子位于七佛山山腰,由成姓建庄,故名成家山。成家山为成家山村民委员会驻地。辖成家山、富儿庄、牛家坡三个自然村。有2个村民小组,156户,503人,930耕地。成家山村党支部有党员31名,设2个党小组。  

窑栈村

  窑栈村基本情况   窑栈村基层党组织为村党支部,共有10名党员,村民自治组织为窑栈村村委会,共设职数3人,全村有村民小组1个,共80户,280口人,耕地328亩,果园10余亩,养猪户三户,属于典型的三无村,地上无企业,地下无资源,农民无收入,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农闲时打打短工。  

南坡上村

  南坡上村概况    南坡上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南7公里,距米山镇1.5公里。地处丘陵,东与河东村为邻,西与三王村、米东村的土地连成一片,南与三王村毗连,北与米东村交界。全村62户,237人,9名党员,耕地面积307亩。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养殖、运输、制砖等行业。现有大型生态渗水砖厂1家,服装厂1家,养鸭大棚2个。全村经济总收入200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  南坡上村与米东村、丼则沟村、北朱庄村、南圪塔村、司家庄村、南山村、侯家庄村、米西村、河东村、下冯庄村、祁寨村、郭村村、董寨村、北庄村、三王村、石桥口村、川起村、南朱庄村、云东村、东善村、石咀头村、孝义村、岭头村、后河村、东南庄村、张壁村、王家庄村、云西村、上冯庄村、吴村村、勾要村、南坡村、酒务村、成家山村、窑栈村、云南村相邻。  

云南村

  云南村距高平市区15公里,距米山镇6公里处,坪曲公路线旁。交通便利,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全村307余户,1150余口人,村里无资源、无企业、无集体收入,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近年来,我村在米山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了户户通水泥路硬化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同时还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建立了村级卫生所,有利地促进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司家庄村特产大全




司家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