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高平市 >> 寺庄镇 >> 焦家山村

焦家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焦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焦家山村简介

  焦家山村简介
  焦家山村位于寺庄镇西南方向,与郜家庄、赵家山村相邻,距高平市区10公里。全村共有80户,289口人,耕地面积453亩,0党员9名,2009年人均收入4517元。该村是一个靠种植、养殖为主的纯农业型村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581109 048000 -- 查看 焦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焦家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焦家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明家沟村

  明家沟村位于市西北部边远山区,与沁水县相毗邻,共辖三个自然村,北固公路东西向贯穿明家沟自然村,距政府所在地12.5公里。常住人口429人,130户,人均3649元。共有耕地830亩,老果园120亩,幼果园50亩。五保对象1户,低保户14户。   明家沟党支部共有三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8名,其他高中以上文化3名,初中文化11名,小学文化4名,60岁以上4名,50岁以上4名,30—50岁10名。    该村经济结构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粮食主要作物是玉米,占总播种面积90%,果园年产值15万元,以大黄梨为主。养猪10户,户均存栏40头;养羊三户,户均存栏70只;养蜂2户,户均存栏130箱。    该村在2008年3月20日市委谢克敏书记带领四大班子亲临该村调研。对该村基础设施及群众生活作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现场承诺为该村修建集幼儿园、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及支部办公阵地为一体的两层办公楼一幢,占地750m2。特别是贯穿该村的北固公路,坑洼不平,宽度只有3.5m,路断人稀,群众怨声载道,痛不堪言,市政府决定扩建改造北固线,同时还为该村建立移动基站一个。上述工程皆于同年10月1日告竣。   自此,确实改变了本村群众出门难,吃水难,上学难,就业难,通信难五大难题。村容村貌呈现出历史性的改观,半年间旧貌换新颜。群众个个拍手称赞。  

焦家山村

  焦家山村简介   焦家山村位于寺庄镇西南方向,与郜家庄、赵家山村相邻,距高平市区10公里。全村共有80户,289口人,耕地面积453亩,0党员9名,2009年人均收入4517元。该村是一个靠种植、养殖为主的纯农业型村庄。  

赵家山村

  赵家山村位于寺庄镇西南方向,与郜家庄、焦家山村相邻,距高平市10公里,全村共有148户,509口人,村民小组1个,耕地面积595亩,人均纯收入6360元,党员15名,该村靠伯方煤矿,村民除在矿上打工外,主要从事种、养殖业。  

郜家庄村

  郜家庄村位于寺庄镇西南部,北与赵家山相邻,东与伯方村接壤,占地面积200余亩。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人口343人,110户,劳动力100余人。耕地面积268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30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6010元。全村大部分劳力都在附近的伯方煤矿务工,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伯方村

  伯方村基本概况   伯方村位于高平市区西北十五华里处,西临兰花集团伯方煤矿,东依晋长线,北有省保文物仙翁庙,南接市望村。村落两面环山,绿树环抱。伯方村共有759户,2793口人,2983亩耕地,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70名党员,村委会下设6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58名  

市望村

  市望村概况      我村位于高平市区北6.5公里处,距寺庄镇2.5公里,长晋路依村而过。全村现有农户412户,人口1540人,共分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70余亩,荒山面积1513余亩,果园面积300余亩。年洗煤450万吨民办洗煤厂一座,各种养殖专业户10余户,其中特色养殖有养鹿户一户,全村经济总收入1500余万元。现有可利用建设企业用地70余亩。   今年,我村又成立了企业加农户的盛旺种养专业合作社,有望将我村的特色高平大黄梨产业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   我村是一个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村容村貌整洁,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箭头村

  箭头村位于寺庄镇南部,丹河之泮,占地面积800余亩。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人口2013人,585户,劳动力1200余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019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人均收入5460元。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新型农业为大规模蔬菜大棚种植。辖区有泫氏铸业、益农公司、绿是金粗粮加工厂、康尔洁碗筷消毒厂等企业。  

西阳村

  西阳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镇政府,历来民风淳朴,乐善好施。全村4个村民小组,298户,农业人口1060人,其中0党员31人,支村委成员7人;种植面积979亩。西阳村原先有个煤矿,依靠煤矿的资源老百姓的日子还是相对富裕的。但是近几年来,煤矿关闭,老百姓失去了原先的经济基础,所以经济生活有所下滑。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阳村支村两委一班人团结拼搏,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现在村上完全依靠农业为主,赢得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寺庄村

  寺庄村基本情况    寺庄村位于高平市北部,东临太焦铁路,西临长晋公路,交通便利,丹河从村中穿过,地平水浅,环境优美,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680户,2300多口人,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人均收入5898元,我村以现有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种植业,全村的经济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生活和谐稳定。  

地夺掌村

  地夺掌村概况    地夺掌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2001年撤乡并镇前,属高平市釜山乡,釜山乡并入寺庄镇后,归寺庄镇所辖,村庄距镇政府驻地约9公里,距高平城区约20公里。    地夺掌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全村共有耕地350亩,果园面积100亩,88户,300口人,村中有劳动力140人,其中从事种植业人数90人,从事养殖业人数约25人,外出打工人约2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约10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掘山村

  掘山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北部,丹朱岭下长晋路东侧,交通便利。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人口1075人,287户,劳动力667余人。耕地面积1318亩,农村经济总收入367.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1.6万元,人均收入5694 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和外出打工。   我村是一个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村容村貌整洁,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西曲村

  西曲村基本概况   西曲村位于寺庄镇西部,辖两个自然村(东曲、西曲),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盛产黄梨,被誉为“黄梨之乡”,全村218户,辖六个村民小组,781人,耕地850亩,果园面积200亩,林地面积810.8亩,劳动力410人,主要产业以种植业(玉米)、养殖业(猪)为主,年出栏生猪5000余头,2010年人均纯收入4301元。  

王报村

  王报村简介    王报村位于高平市北十公里,长晋公路西侧。全村有751户,2700多口人,2600余亩耕地。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17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0元。    去年以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村的支柱企业村办煤矿也被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村民大多赋闲在家,收入逐年减少。为实现转型跨越,推动我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扶持下,总投资180万元,建成春秋大棚300栋,温室大棚8栋,从土地租赁、水电配套、技术培训到采摘销售,村委会给予全程服务。去年我村蔬菜总产量达到750万公斤,每栋大棚收益近两万元,今年蔬菜生产量已达到300万公斤。规模实施旧村改造,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经过大量走访和宣传,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支村委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确定了拆迁区域,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分期分片逐步开展。共搬迁101户,拆除面积达13930平方米。截至目前,所有拆迁户已得到妥善安置,搬进了村东的居民住宅小区,拆迁旧址上正在建设新的居民住宅,旧村改造工程如火如荼有序进行。    同时,我们多方筹资,解决人畜吃水,进行街道改造,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新建水泥预制厂,修缮二郎庙,建成文化广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王报正在崛起。  

李家河村

  李家河村概况   李家河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2001年撤乡并镇前,属高平市釜山乡,釜山乡并入寺庄镇后,归寺庄镇所辖,村庄距镇政府驻地约9公里,距高平城区约20公里。   李家河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全村共有耕地1050亩,果园面积500亩,243户,735口人,村中有劳动力494人,其中从事种植业人数220人,从事养殖业人数约18人,外出打工人约18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约27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842元。   

回沟村

  回沟村概况   回沟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2001年撤乡并镇前,属高平市釜山乡,釜山乡并入寺庄镇后,归寺庄镇所辖,村庄距镇政府驻地约9公里,距高平城区约20公里。   回沟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全村共有耕地452亩,果园面积330亩,118户,402口人,村中有劳动力220人,其中从事种植业人数180人,从事养殖业人数约5人,外出打工人约3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约2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472元。  

芦家峪村

  芦家峪村简介   我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西与沁水县相邻,南邻我市野川镇,三面环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共辖三个自然村,116户、390余口人,村党支部有26个党员,下设三个党小组。各群团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运转机制正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发展经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完成了户通、村通及文化广场建设,完成了支部阵地建设、村级卫生所建设并配套投入使用。在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村民安全饮水工程配套建设,新建两个蓄水池,新打了一眼浅层饮水井,村民饮水有了全面保障。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村内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拍手称快。   在调产方面,我们与上级农业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引导农户选用良种、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粮食种植连年丰收,使村民实现创收增收。另外,我们在上级的支持下、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养殖。到目前为止,我村有10余户500头以上养猪专业户,2户80箱以上养蜂户,并在今年新增了一户1000头以上养猪户和一户3000只以上养鸡户,调产效益初见成效。   鉴于近年黄梨市场疲软,响应上级企地共赢的号召,我村最早与夏普赛尔公司签订了黄梨供销合同,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挽救了我村一个濒临死亡的特色产业。   我村虽然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但民风古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扶助下,近年来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   

拌沟村

  拌沟村基本情况简介   拌沟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部,地处丘陵山区,全村共392口人,土地497亩,果园100亩。   党支部有党员15名。   村委下设村民小组2个,支村委干部6人,设有团,武妇等群团组织。   全村主要产业以种粮和养猪为主,养猪出栏达四千余头,人均收入3700余元。   全村五保户2户,享受低保户9户。  

牛家村

  牛家村简介    牛家村位于寺庄镇西部,西珏山下,辖二个自然村(牛家、安家)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被誉为古老的黄梨之乡,全村103户,330口人,有党员15名,村民代表18名,耕地面积583.8亩,果园面积140亩,林地面积1463亩,其中:劳动力18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50人,主要产业与种植业(玉米),养殖业(猪、羊)为主,现有200头以上养猪户2户,60只以上养羊户2户,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89元。  

枣河村

  枣河村基本概况   枣河村位于寺庄镇西部,全村共有83户,265人,耕地面积270亩,果园面积50亩,林地面积400亩,劳动力120人,外出劳力30人。  

贾村村

  贾村概况   我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部,釜山水库下游,全村284户,878口人 ,耕田面积1768亩,果园面积300亩,其他果园面积200亩,是一个纯农业型农村。   我村有大面积新老果园,素有梨果之乡美称,特别是与厦普赛尔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是我村群众在黄梨产业,管、销一体化,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于村东面的原炎帝庙在95年进行了全面维修,保留了我村的古文化建筑。   今年的户通工程、舞台维修、新建的文化广场、图书室、棋牌室、工艺品展示室、两委阵地建设改变了我村农闲时的原貌,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了好的去处,增加了新的文化生活。新的建设改变了我村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旧俗,使我村面貌增加了新的活力。  

釜山村

  釜山村概况    釜山村是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所辖行政村,在高平县城的西北方,寺庄镇西北面,地处北固线上,交通便利。    我村建设总面积约22.19公顷,现有党员42人,农业总人口1150人326户,现有耕地859亩,三类地退耕林300亩,花果山400亩(以苹果、红果为主),梨林100亩,人均占有耕地约0.75亩。    釜山村地形整体起伏不大,呈北高南低的状况。北侧为山坡,南侧是河流,西侧为釜山水库,西北角与丹朱岭旅游有限公司的休闲度假旅游区相连。我村环境优美,四周均被果树环绕,山体植被丰富,河流四季流淌,釜山水库碧波荡漾。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晋煤集团王台矿的大力投资,还组建了山西丹朱岭旅游有限公司进行旅游开发,同时我村也是高平黄梨的中心产地,是夏普赛尔公司生产黄梨汁的主要生产原料的供给基地之一。    釜山村历史悠久,村内古建筑留存较多,较为出名的有棋盘六院、耳子院、前庭、文庙、南阁、抗战纪念碑等。    借着高平市对旅游开发的大力投入和宣传,我村以现有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种植业、林果业,同时合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将使我村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业为基础,旅游服务业为支柱的现代化新型农村。  

琚家庄村

  琚家庄村基本情况    我们琚家庄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北部,现有耕地1149亩,林地1919亩,198户,665口人,2010年人均所得428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8.7万元。经济收入靠外出打工为主,黄梨是我村的特色产业,年产高达80万斤。村里建有文化活动广场,支村两委办公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室。广大村民乡风文明,劳有所娱,生活宽裕,向更好的生活迈进。  

太平村

  太平村简介       太平村位于寺庄镇西部,金牛山下,辖三个自然村(太平、东窊、西窊)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被誉为古老的黄梨之乡,全村202户,616口人,有党员32名,村民代表19名,耕地面积1111.3亩,果园面积208亩,林地面积1550.7亩,其中:退耕还林145亩,劳动力36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95人,主要产业与种植业(玉米),养殖业(猪、鸡)为主,现有500头以上养猪户2户,3000只以上养鸡户4户,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71元。  

赵庄村

  赵庄村简介   赵庄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长晋路沿线。北邻丹朱岭,与鸦沟村相接,东与长子县地河村相邻,西与靖居村接壤,南通掘山村。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毗邻巍巍发鸠山,悠悠的丹河水从她门前流过,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并为在这里建立采矿区。可以说是一方净土,是推行生态建设的首选地。而且交通便利,村级道路与长晋线相接,太焦铁路穿山而过。同时本村还是原赵庄乡公社所在地,各类经营个体 50 余家,有力保障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全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185户、700 余口人,其中党员26人。外出务工者 100 余人,人均收入3000 余元。村民除农业收入外,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运输业及劳务输出。    近年来,支村两委班子立足长远,注重培养年轻人,党员和干部队伍不断年轻化、水平化。不仅如此,两委干部还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踏踏实实、勇于创新的干劲。人往一块聚、劲往一处使。在全体党员干部的通力协作下,发挥“黄梨之乡”的优势,于2007年成立了高平市丹源黄梨合作社,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与此同时,村内的各项建设进展顺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不小的改善。   本村民风淳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文化育文明”“润物细无声”,建立共同愿望,强化团队意识;坚持以科学思想引领行动。为教化于民,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树立赵庄新形象,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10月11日,成功举办了赵庄村首届农民文化节,弘扬了赵庄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了赵庄的文化特色。随后又成功举办了四届农民文化节,创造了《送红军》、《采桑叶》、《小二黑结婚》等特色节目,并生动再现了鸠山暮雨、精卫填海、廉颇镇守长平关等民间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村内举办文化节、文艺表演时,村民积极踊跃报名,男女老少齐上阵。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提高了赵庄的知名度,原汁原味的赵庄特色节目多次赴外演出。曾在 2006 年三甲镇劳模会上演出《送红军》受到好评;曾于2007年4月14日参加晋城市“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开幕式晚会,并参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展演,更于2008年被晋城市授予“特色文化村”。   未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村支村两委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凝民心、聚民意,弘扬特色文化,兴文化、促和谐;党员干部齐带头,强班子、筑堡垒;强力打造果品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美好宜居家园而不断努力!  

靖居村

  靖居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10公里,距高平市城区约20公里。村东邻赵庄村,南接柳村村,西依伞盖村,北靠小会沟村。    全村共有人口890人,246户,耕地1578.3亩,共有党员26名,村中有劳动力480人,从事种植业约200人,外出打工约220人,其他劳动力从事养殖、运输、商业等。  

伞盖村

  伞盖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南处10公里处,全村269户,945人,现有党员30人,设有6个村民小组,3个党小组,共有耕地面积1230亩,村民收入以养殖、打工、运输为主,今年我村在两级配套工程的扶持下完成了160亩的农业调产,主要由种植玉米调为种植核桃树。    全村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现已拥有了3个文化活动室,2个健身广场,1个篮球场和一个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村的经济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生活和谐稳定。村党总支部先后荣获省委组织部、晋城市委、高平市委、寺庄镇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双强党支部”、“综合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峪村

  南峪村概况    南峪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位于城镇东部,村庄东邻伞盖村,南接琚家庄村,西依沁水县车道村,北靠碾河村,距镇政府驻地约12.5公里,距高平城区约22.5公里。村庄东部为国债旅游路,是村庄主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全村126户,人口507人,辖一自然村(韩家山村),劳动力33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约205人,在周边长平矿打工或外出务工约105人,经济总收入6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主要以外出打工、林果管理、农业耕作为总收入。本村支委建筑面积580平方米,老年活动中心75平方米,卫生所建筑面积75平方米,农业特色产业以黄梨、酥梨、桃为主。  

碾河村

  碾河村基本概况   碾河村位于寺庄镇的西北,发鸠山南鹿,属高平市边界村庄,西靠沁水,北接长子。   全村97户人家,335口人,分别居住在碾河山底、东坡、崔家岭四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61亩,林地面积2279.8亩,其中有林地153.6亩,灌木林1976.2亩,经济林150亩。   根据本村发展现状,在公益设施方面,配备了健身器材和娱乐场所,活动中心及农家书屋,为了更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修建了医疗合作所,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坚持依法治村,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设立和组建了民主理财小组、纪检监督小组、集体资产委员会,实行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村民自治。  

举棒村

  举棒村概况    举棒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西依沁水县,北靠长子县,距镇政府驻地约17公里。全村现有农户42户,人口160人,耕地面积300亩,林地2300余亩。经济总收入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400元,主要以外出打工、林果管理、农业耕作为总收入。 举棒村与明家沟村、焦家山村、赵家山村、郜家庄村、伯方村、市望村、箭头村、西阳村、寺庄村、地夺掌村、掘山村、西曲村、王报村、李家河村、回沟村、芦家峪村、拌沟村、牛家村、枣河村、贾村村、釜山村、琚家庄村、太平村、赵庄村、靖居村、伞盖村、南峪村、碾河村、河泊村、鹿宿村、草芳村、什善村、冯家庄村、小会沟村、柏枝庄村、德义庄村、西德义村、东德义村、官寨村、长平村、马家沟村、望云村、杨家庄村、北王庄村、柳村村、鸦沟村相邻。  

河泊村

  河泊村基本情况    河泊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丹河发源地,村总面积9650余亩。全村辖4个自然村,有4个村民小组,人口810人,211户,劳动力480余人。耕地面积1026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10余万元,人均收入3798元。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  河泊村与明家沟村、焦家山村、赵家山村、郜家庄村、伯方村、市望村、箭头村、西阳村、寺庄村、地夺掌村、掘山村、西曲村、王报村、李家河村、回沟村、芦家峪村、拌沟村、牛家村、枣河村、贾村村、釜山村、琚家庄村、太平村、赵庄村、靖居村、伞盖村、南峪村、碾河村、举棒村、鹿宿村、草芳村、什善村、冯家庄村、小会沟村、柏枝庄村、德义庄村、西德义村、东德义村、官寨村、长平村、马家沟村、望云村、杨家庄村、北王庄村、柳村村、鸦沟村相邻。  

鹿宿村

  寺庄镇鹿宿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辖6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其中渠沟自然村是丹河的发源地。全村占地面积2800余亩。人口998人,276户,劳动力550余人。耕地面积1100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8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0.4万元,人均收入3200元,这里风景优美,地表树木植被茂密,丹河源头四季常流,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历史上以盛产黄梨闻名,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养殖业。  

草芳村

  草芳村基本情况   草芳村位于寺庄镇北部,东靠长晋二级路,长平湖(赵庄水库),西临长平垂钓园,是丹河源头,村总面积1100余亩。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人口610人,154户,劳动力360余人。耕地面积680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6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0.4万元,人均收入3789元。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  

什善村

  什善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高平市西北部,是寺庄镇的北大门,全村共辖六个自然村(什善,东河,小桥,坡根,四十亩,后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1129人,324户。耕地面积1453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50余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  

冯家庄村

  冯家庄村基本概况   冯家庄村位于寺庄镇南部,距高平市八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盛产黄梨,全村85户,辖一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0人,耕地292.7亩,果园面积35亩,劳动力190人,主要产业以种植业(玉米)、养殖业(猪)为主,年出栏生猪350余头,2010年人均纯收入6541元。  

小会沟村

  小会沟村概况   小会沟村位于寺庄镇北部,丹河上游西岸,依山傍水,环境清雅,交通便利,属纯农业性自然村,现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全村共有农户136户,人口495人,耕地面积877亩。本村村民勤劳肯干,民风纯朴,相处和谐,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养老保险参合率达到60%。  

柏枝庄村

  柏枝庄村隶属于高平市寺庄镇,距离高平市区20里,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是川,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地下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全村420户,1500余人,耕地面积2118亩,全村有5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村党总支部设三个党支部:煤矿党支部、农业党支部、企业党支部。   全村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实施富民强村的战略。村党组织狠抓生猪、苗木、果树、蔬菜和蚕桑五大基地建设,并成立了海之韵养殖合作社、柏洋苗木合作社、华成果业合作社、旺龙蔬菜合作社、绿鑫源蚕桑合作社。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成立了西华山玉皇庙文物管理所。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721元。   全村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现已拥有了2个现代化的舞台,3个文化活动室,3个健身广场,3个篮球场和一个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村的经济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生活和谐稳定。村党总支部先后荣获省委组织部、晋城市委、高平市委、寺庄镇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双强党支部”、“综合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德义庄村

  德义庄村概况   我村地处高平市北十三公里处,四面环山而抱,松柏翠绿、鸟语花香、层林尽染、四季分明、山清水秀,全村203户,655口人,村中有古庙一座,始建以清,本村以黄梨之乡名扬于世,春天梨花盛开像朵朵白云,秋天梨叶火红似霞光普照,村民朴实仁厚、德高义重,高平市徳义庄宫灯制造有限公司,更是集先进文化以民间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为我村打造园林山庄、黄梨示范基地,宫灯制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西德义村

  西德义村基本概况   西德义村位于寺庄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盛产黄梨,被誉为“黄梨之乡”,全村165户,辖两个村民小组,590口人,耕地614亩,果园面积300亩,劳动力260人,主要产业以种植业(玉米)、养殖业(猪)为主,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2010年人均纯收入5661元。  

东德义村

  东德义村基本概况   东德义村位于寺庄镇北部,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盛产黄梨,被誉为“黄梨之乡”,全村148户,辖2个村民小组,512人,党员17人,耕地568亩,果园面积80亩,林地面积1200亩,劳动力270人,主要产业以种植业(玉米)、养殖业(猪)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5641元。  

官寨村

  官寨村位于寺庄镇北部,长晋路西侧,丹河西岸。有4个自然村:管寨村、窑沟村、冯家村、里沟村,占地面积1151亩。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883人,231户,劳动力437人。耕地面积1121亩,农村经济总收入39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5921元。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官寨村与明家沟村、焦家山村、赵家山村、郜家庄村、伯方村、市望村、箭头村、西阳村、寺庄村、地夺掌村、掘山村、西曲村、王报村、李家河村、回沟村、芦家峪村、拌沟村、牛家村、枣河村、贾村村、釜山村、琚家庄村、太平村、赵庄村、靖居村、伞盖村、南峪村、碾河村、举棒村、河泊村、鹿宿村、草芳村、什善村、冯家庄村、小会沟村、柏枝庄村、德义庄村、西德义村、东德义村、长平村、马家沟村、望云村、杨家庄村、北王庄村、柳村村、鸦沟村相邻。

长平村

  长平村基本概况   寺庄镇长平村位于市区西北部,晋长公路依村而过。全村367户,辖四个村民小组,1190口人,1570亩耕地,劳动力635人,主要产业以种植业(玉米)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 6083元。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41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名。  长平村与明家沟村、焦家山村、赵家山村、郜家庄村、伯方村、市望村、箭头村、西阳村、寺庄村、地夺掌村、掘山村、西曲村、王报村、李家河村、回沟村、芦家峪村、拌沟村、牛家村、枣河村、贾村村、釜山村、琚家庄村、太平村、赵庄村、靖居村、伞盖村、南峪村、碾河村、举棒村、河泊村、鹿宿村、草芳村、什善村、冯家庄村、小会沟村、柏枝庄村、德义庄村、西德义村、东德义村、官寨村、马家沟村、望云村、杨家庄村、北王庄村、柳村村、鸦沟村相邻。  

马家沟村

  马家沟村基本情况   马家沟村位于寺庄镇北部,西依北王庄,北与望云村接壤,地理条件适中。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人口数768人,249户,党员30名,村民代表21名,支部阵地面积900平方米,投资金额约25万元,于2008年12月竣工。   全村村民生活主要以外出打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人均收入约5000元。在新农村建设中,我村在支村两委班子的正确的领导下,努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逐步改善村民住宅环境,发展村办企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望云村

  望云村位于寺庄镇东北部,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人口约690人,230户,耕地面积800余亩,主要经济主体为种植业,养殖业。  望云村与明家沟村、焦家山村、赵家山村、郜家庄村、伯方村、市望村、箭头村、西阳村、寺庄村、地夺掌村、掘山村、西曲村、王报村、李家河村、回沟村、芦家峪村、拌沟村、牛家村、枣河村、贾村村、釜山村、琚家庄村、太平村、赵庄村、靖居村、伞盖村、南峪村、碾河村、举棒村、河泊村、鹿宿村、草芳村、什善村、冯家庄村、小会沟村、柏枝庄村、德义庄村、西德义村、东德义村、官寨村、长平村、马家沟村、杨家庄村、北王庄村、柳村村、鸦沟村相邻。  

杨家庄村

  杨家庄村位于高平市城北12公里处的丹河两岸,全村共有350户人家,1201人,耕地1600余亩,纯属农业村庄。全村农户主要以务农打工为主,村里无任何企业,经济非常滞后,是一个经济弱村。  杨家庄村与明家沟村、焦家山村、赵家山村、郜家庄村、伯方村、市望村、箭头村、西阳村、寺庄村、地夺掌村、掘山村、西曲村、王报村、李家河村、回沟村、芦家峪村、拌沟村、牛家村、枣河村、贾村村、釜山村、琚家庄村、太平村、赵庄村、靖居村、伞盖村、南峪村、碾河村、举棒村、河泊村、鹿宿村、草芳村、什善村、冯家庄村、小会沟村、柏枝庄村、德义庄村、西德义村、东德义村、官寨村、长平村、马家沟村、望云村、北王庄村、柳村村、鸦沟村相邻。  

北王庄村

  北王庄村基本概况   北王庄村位于寺庄镇区北部,北接长平,西接杨家庄,南与王报村相望,西南靠西阳村,东依马家沟、东北与望云村接壤,地理适中,长晋公路纵穿村庄,交通便利。全村辖四个村民小组,有380户人家,1120口人,有耕地面积1303亩,以种植农作物(玉米)为主导产业,部分村民经营蔬菜大棚,2010年人均收入6083元。2008年被评为高平市先进集体,2009年被评为高平市先进党支部,连续五年被评为寺庄镇政府先进综合红旗单位等称号。  

柳村村

  柳村村概况      柳村村位于寺庄镇西北部,原属赵庄乡,长晋公路掘山村西2.5公里。全村现有农户246户,人口937人,共分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00余亩,林地面积1800余亩。这里风景优美,地表树木植被茂密,山泉水四季常流,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历史上柳村以黄梨、石块等闻名,许多人也以此为生,自从长平煤矿落户邻村后,村上有相当部分劳动力在矿上打工。全村人正在朝着富裕文明前进。  

鸦沟村

  鸦沟村概况    鸦沟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的北部鸠山脚下,全村共有468亩耕地,人口298人,人均收入4600元,全村上下讲卫生,促和谐,弘扬公共文化,丰富人民生活,发扬特色产业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  


焦家山村特产大全




焦家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