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沟由10个自然村组成(大南沟、麻河沟、王强铺、饮牛河、郭家垴、娘子湾、王家垴、王家沟、西庄、榆林)人口1140,443户、土地面积4797亩,总面积10平方公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5101 | 030600 | -- | 查看 大南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清平村 |
清平村位于南燕竹西5里地处,太旧路、榆盂路横贯全境,共有人746口人, 279户,717人入合作医疗,430人入农村小额保险,0党员28人,党员代表11人,群众代表11 人,支部成员4名,村委成员3名,交叉任职2名,有低保22人,五保4人,优抚2人,无退耕还林,耕地面积3280亩,粮食种植面积3197.3亩,其中蔬菜面积500亩,以大路菜为主,主要有茴子白、白萝卜、西葫芦等,有两个菜市场。全村植树200亩,育苗50亩。 清平由5个自然村组成:和尚沟、陈家沟、武家沟、兰垴、清平。是个以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民改变了经营观念,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递增。境内有村级卫生所一处,小学一所,有幼儿园和1-4年级。配备保洁员3个,建立长效机制1个, 达标卫生所:1个, 文化活动室1个。 清平小组:耕地面积445.9亩,人口132人,负责人:聂忠仙。 和尚沟小组:耕地面积563.5亩,人口108人,负责人:张锦荣。 陈家沟小组:耕地面积555.6亩,人口101人,负责人:武海军。 武家沟小组:耕地面积955.9亩,人口221人,负责人:武海荣。 兰垴小组: 耕地面积676.4亩,人口184人,负责人:刘久成。 |
北燕竹村 |
北燕竹村辖3个自然村(北燕竹、石人沟、李家垴),318户,783口人,耕种土地4300亩。该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新的一届支部、村委换届以来,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明显提高,2009年全村总收入达到410万元,人均收入400元,在原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情况相对落后这样一种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改善人民生活,改善村容村貌。 一、新建村委办大楼一外,300平方米,16间,投资30余万元。 二、新建村民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并配备有一套健身器材,投资10万余元。 三、石人沟、李家垴两个自然村,安装路灯50盏,投入1万余元。 四、道路两旁排水渠400米,投入5万元。 五、在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万余元种植仁用杏1421亩。 六、投资10余万元栽植杨树300余亩,28500株。 七、投资16万元,修建环山公路1.5公里。 八、拓宽绿化道路0.5公里,投资7万元。 九、环境治理常抓不懈,配备了由5人组成的保洁队,修建垃圾池10个,配备垃圾车2辆。 十、投资4万余元,配备了办公设施。 经过二年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为建设新型农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中庄村 |
中庄村位于南燕竹镇西北方,与蔡庄、大南沟、清平、北燕竹、段王相邻。总面积7.2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4亩,林地300亩。农户223户,总人口456人,劳动力320人,人均年纯收入3550元。0党员32人,参加合作医疗423人,农村小额保险投保212人,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义务教育率100%。 中庄行政村包括中庄、闫庄两个自然村,是个以种植、畜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经济结构单一。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紧紧围绕本村的生产生活实际,抓增收、优环境、保平安、促和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各自然村全部通了水泥路,修建沼气池四个,固定电话、手机普及率达60%以上。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根本,以结构调整促增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改变了经营观念,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递增。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理网络,充分发挥村治保会、民调会和治安巡逻队的作用,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建成。 |
大南沟村 |
大南沟由10个自然村组成(大南沟、麻河沟、王强铺、饮牛河、郭家垴、娘子湾、王家垴、王家沟、西庄、榆林)人口1140,443户、土地面积4797亩,总面积10平方公里。 |
李上头村 |
南燕竹镇李上头村位于南燕竹镇西南角,与上湖、马首接壤。全村所辖西山头、李上头两个自然村,总户数203户,总人口519人,农村劳动力312人,耕地面积3188亩,林地面积90亩。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等为主,一年一熟。 |
吴家崖村 |
吴家崖行政村位于寿阳县西南方向约7000米处,全村占地约4200平方公里,共分黄门小组和吴家崖小组两个小组,全村共350户,815人,耕地面积有3240亩,林地有50亩,以种植玉米为主,也有分散的养殖业,人均收入约4914元。 |
大北河村 |
南燕竹镇大北河村所辖四个自然村,387户,1120口人,耕地面积5023亩,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经济和社会事业方面发展态势良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
孟家沟村 |
孟家沟村有252户,639人,由4个小自然村组成,分别为鱼滩沟、南雷公、魏家坡、孟家沟组成。鱼滩沟毗邻平头的曲石庄,有35户,75人。南雷公在蔡庄水库边上,有50户,125人。魏家坡处在通往大北河的路上,有42户,126人。孟家沟组比较分散,人分布在前孟家沟、里孟家沟、五峰山、灰岭、石板沟。居住分散,有125户314人,共有种植面积4000亩 |
太安驿村 |
南燕竹镇太安驿村位于寿阳县城西25公里处,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全村所辖7个自然村,总户数610户,总人口1523人,农村劳动力890人,耕地面积6292亩,林地面积3360.9亩。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经济作物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蔬菜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太旧高速公路和榆盂路穿村而过,同时还有德兴农村客运公司,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 |
南燕竹村 |
南燕竹村位于寿阳县城西12.5公里处,太旧路、榆盂路横贯全境,共有人口1544人,其中男854人、女690人,554户,0党员69人,参加合作医疗1429人,农村小额保险投保932人;国土面积5554亩,其中耕地面积4869.91亩,无退耕还林面积;果园面积300亩,其中苹果园220亩、梨园80亩;粮食种植面积4820.4亩,其中玉米面积4742.2亩(全部地膜覆盖)、杂粮面积78.2亩。 南燕竹行政村包括南燕竹、冀家垴、大树湮三个自然村,是个以种植、畜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民改变了经营观念,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递增。境内有镇卫生院一所,诊所3个,饭店8家,商店24家,有大型农业机械6台。 南燕竹村村委办公楼建成于2007年10月10日,建筑面积3683.02㎡,有两个乒乓球活动室,有健身器材8件,有一个篮球场。支部成员5名,村委成员5名,交叉任职4名,村民代表30名。 |
蔡庄村 |
蔡庄村共有107户,310人,耕种土地1328亩,该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新一届支部、村委换届以来,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结构调整逐年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建设新型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蔡庄村与清平村、北燕竹村、中庄村、大南沟村、李上头村、吴家崖村、大北河村、孟家沟村、太安驿村、南燕竹村、韩庄村、新家庄村、颉家河村、宋杜沟村、小王强村、后掌村、于家庄村、赵巷头村、赵庄村、白家庄村相邻。 |
韩庄村 |
韩庄村位于南燕竹镇以南2.5公里,现有村民324户,859人,耕地3000亩,是传统农业大村,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蔬菜面积逐年递增,二、三产业跨越发展。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村民齐心协力同奔小康。 |
新家庄村 |
新家庄村共有人口562人,总户数199户,党员51名,总耕地面积2835亩,粮食种植面积2145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480.3亩,通道绿化工程占地面积28.56亩。太旧两侧目击工程占地176.1亩。 村里环境卫生很好,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们团结,友爱,生活过的很宽裕。 |
颉家河村 |
颉家河村位于南燕竹镇西部,全村人口713人,总户数251户,耕地面积2296.2亩,全村党员53名,村两委委员7名,太旧高速、榆盂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对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先天的优越条件。 |
宋杜沟村 |
宋杜沟位于县城以西10公里处,太旧路、榆盂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158户487人,2040亩耕地。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授予“小康建设先进村”称号,2006年以来,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九个试点村之一。 几年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杜和平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立足长远发展,务实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2004年至2006年办了六件实事:投资29万元,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投资10.5万元,完成村级水泥路面工程建设;投资2万元建成两个牌楼并安装了村级路灯;在过去修建蓄水池的基础上投资5万元铺设管道5000米,实施了村通道路两旁1.5公里的畅通工程,实施了村级绿化工程,全村种植常青树、垂柳15000余株,建设景点两处。二是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为提升村级品味,投资7万元进行了15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扩建,投资8万元建起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七一广场”安装了景观灯、树灯和射灯,同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村实施了“人均一亩菜,户均十亩玉米全覆盖”工程,同时科学发展精细菜,全村抓了30个拱棚的种植管理,在去年人均纯收入5800元的基础上,今年可望突破7000元,宋杜沟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精神为新农村建设而忘我的奋斗着,希望的田野上定会创造出理想的辉煌。 |
小王强村 |
小王强村位于南燕竹镇西南方,总有口541人,共有202户,总耕地面积1794亩。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领导的带领下,该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前进。 |
后掌村 |
后掌村位于风神山脚下,经济欠发达,以小农经济和林业产业为主,全村共有151户,372人,居住分散并邻近林区,共有种植面积1700亩。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成员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途径。 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 在今后,村两委一班人将以此为契机,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带领村民致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
于家庄村 |
南燕竹镇于家庄村位于南燕竹镇西南角,与上湖、马首接壤。全村所辖有一个自然村,总户数168户,总人口473人,农村劳动力310人,耕地面积1810亩。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等为主,一年一熟。 |
赵巷头村 |
赵巷头村位于本镇西南边陲,风神山脚下,全村132户,362口人(其中党员18名)。粮田1830亩,大小牲畜320只,是比较单一的农业村,以种粮为主,蔬菜发展比较薄弱。 |
赵庄村 |
赵庄村位于南燕竹镇南部,全村人口779人,耕地面积3765亩,全村党员32名,村两委委员5名,村两委委员5名,村距镇政府只有4公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对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良好优越条件。 |
白家庄村 |
白家庄村位于城西十公里处,距南燕竹镇政府两公里,是307国道和榆盂公路的交叉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素有“金三角”之称,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全村由半沟、西沟、河南、山底、白家庄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户数598户,1601人,耕地面积4258亩。 近年来,在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集商贸、运输、运输、养殖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5860元,地区总产值达1000余万元。我们相信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白家庄村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