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庄村二00二年由原段庄村、西庄村、河后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人口483人,户数169户,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耕地面积在3300亩以上。粮食产业收入占到人均纯收的6 5%以上。全村现有党员36人,二00九年农民人均纯收达到3000元。
二O一0年,按照县委、政府“生态立县”和“树进人退”的要求,完成道路两旁绿化植树行道树10亩,经济林木核桃树100亩、杨树20亩。
近年来,在支部、村委班子带领下,全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保证,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5204 | 045402 | -- | 查看 段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李坡村 |
李坡村位于上湖乡西部,马(首)太(安驿)公路沿村而过,共有7个自然村,人口327人,129户。全村现有耕地近2630亩。 该村利用荒山荒地多的优势于2007年8月成立了寿阳县农辉专业养殖合作社,2009年4月取得了“生绿”牌商标,并通过了“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合作社的发展思路是“家庭散养、分层筛选、统一包装”。即以家庭为单位建若干个散养量在1000只-5000只不等的多品种家鸡散养场,引导发展起来的散养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五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运输、统一指导、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组织生产。现该社社员由最初的5名发展到现在的86名,家鸡总存栏7000余只,月产蛋量1600斤,该养殖模式直接增加农民年收入近700元。 村两委一班人将以此为契机,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积极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段庄村 |
段庄村二00二年由原段庄村、西庄村、河后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人口483人,户数169户,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耕地面积在3300亩以上。粮食产业收入占到人均纯收的6 5%以上。全村现有党员36人,二00九年农民人均纯收达到3000元。 二O一0年,按照县委、政府“生态立县”和“树进人退”的要求,完成道路两旁绿化植树行道树10亩,经济林木核桃树100亩、杨树20亩。 近年来,在支部、村委班子带领下,全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保证,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
芦家庄村 |
芦家庄村位于上湖乡南部,石太铁路穿村而过,由芦家庄、赵金庄、西沟、上垴、下垴、枣树足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978人,户数321户,耕地面积5117亩,共有党员86人,2009年人均收入2900余元。 近年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
莲花池村 |
莲花池村位于上湖乡西北部,马(首)太(安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共有5个自然村,人口409人,136户。全村现有耕地近3700亩。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渠道。 按照县委、政府“生态立县”和“树进人退”的总要求,以及乡党委、政府科学制定的上湖乡2009—2013年植树造林规划,莲花池村重点打造双千亩植树造林工程,计划完成千亩核桃园和千亩杨树林,现已完成700亩核桃园和1300亩杨树林。 目前新的村级活动场所已经建成。 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将以此为契机,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积极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北河村 |
北河村位于上湖西侧,马太公路穿村而过。2002年撤并村组时,行政村整合,北河、徐家湮、丰古塔、刘家山新组建北河村民委员会,北河村现有耕地1800亩,183户,人口513人,党员53人,人均收入3300元。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渠道。 几年来,支部、村委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有利条件,积极引导,育苗三百亩,成立了寿阳县日壮苗木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了农村林业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为我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累了宝贵经验。 今后将一如既往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史大合村 |
史大合村位于上湖乡西南方向,全村140户,414口人,现有党员38名。全村现有耕地1000亩,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渠道。 二OO八年底人均纯收入3000元,并投资3万元,解决了我村的吃水问题,投资2万元修建了新的村委会。今年将投资9万元修建村级活动场所,现已开工建设。 我们一班人将以此为契机,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积极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常村村 |
常村位于上湖乡西部,马太公路穿村而过。2002年撤并村组时,行政村整合,由常村、北梁、杨家垴、沟底合并而成。现有耕地5000亩,250户,人口650人,党员66人,人均收入3200元。。作为寿阳县扶贫移民新村试点工程,加快扶贫移民进程,实现人退林进,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渠道。 移民新村的选址按照《寿阳县城镇体系规划要求》,根据上湖实际,经乡党委政府多次考察研究决定,选于常村西约300米处,总占地面积约3公顷,总投资1675万元,居民建房面积约7310平米,配套公共建筑1057平米。并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移民人口规模近期240人、50户;远期500人、100户。 全部工程已投资1100万元,甲方支付工程预付款110万元,工程预计三年完成。2008年完成前期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部分居民样板工程,2009年重点住房和公共建筑,2010年扫尾工程和绿化工程。 以此为契机,支部、村委班子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积极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上湖村 |
上湖村位于上湖乡政府所在地,马(首)太(安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共有8个自然村,(由上湖、下湖、南头、陈南沟、河三、樊垴、二亩洼合并而成),人口1025人,335户。全村现有耕地近5000余亩。 村两委班子在支部书记董永福的带领下,突破常规思维,利用荒山荒地多的优势,于2007年9月成立了寿阳县兴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渠道。 二O一0年,按照县委、政府“生态立县”和“树进人退”的总要求,以及乡党委、政府科学制定的上湖乡2009—2013年植树造林规划,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杨树410株、核桃树140株、玉露香梨树100株。 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将以此为契机,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积极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