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王昌村位于羊头崖乡东南约10公里处,含南王昌、珍珠岭、青山三个自然村,全村107户,村民337人,全村耕地面积3200多亩。
全村地处山区地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观念也相对滞后。这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全村都开始种植核桃树,成为真正的经济林种植村。去年,青山村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一处,解决了青山60余人的吃水问题,全村修建了近10公里的水泥路。
今年,针对山区地带严重缺水干旱的实际情况,村里积极带动群众修建了旱井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林园区的干旱问题,更加确保了核桃树的成活率和结果率,增强了群众发展经济的信心,全村的境况得到了长足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5205 | 030600 | -- | 查看 南王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寺庄村 |
南寺庄村位于县城之南,路过九榆线,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得天独厚地优势。全村居住232户,全村人口722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4850.19亩,其中耕地3632.59亩,林地418.25亩。以农业、林业、运输业、养殖业为基础支柱。近年来,村两委在党支部马海存同志的带领下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文件精神和各项会议为主题,加大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蔬菜业和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农、林、牧、水利事业都有了迅猛发展,多次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好彰奖励。 2007年、2008年、2009年被寿阳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村”称号。党支部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团结,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等各方面扎实推进,为建设和谐平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
盐土洼村 |
盐土洼村位于县城之南,九榆线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得天独厚地优势。全村居住182户,全村人口578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3047.19亩,其中耕地2836.49亩,林地210.7亩。我村经济以农业、林业、运输业、养殖业为基础。近年来,村两委在村支书刘建明同志的带领下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文件精神,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蔬菜种植和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农林牧水利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多次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奖励。 盐土洼村2007年被寿阳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村”称号。党支部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团结,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为建设和谐平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
西草庄村 |
西草庄村位于羊头崖乡东南路段,距羊头崖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由西草庄、东草庄2个自然村组成。2008年有农户113户,人口383人,劳动力164人。农用地总面积1808亩,其中耕地1808亩。 2009年该村打260米深井1眼,95%的村民都安装了自来水。 今年在建的松塔水库也位于村东500米处的潇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1174平方公里,约占全流域面积的30%,总库容约9000万立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城镇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
独堆村 |
独堆位于羊头崖的东部,由独堆和冀家垴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53户,共554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2768.73亩,耕地面积2623.63亩。 |
下庄村 |
下庄村位于寿阳县城南,距县城中心15公里,下辖下庄、岭东沟和田家足3个村民小组,共152户,总人口468人.为羊头崖乡第一大村,全村沟、渠、山、水均有分布,地理位置优越,环境状况良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具有典型的城郊型农村农工各业齐头发展的特征。近年来,在支部、村委班子带领下,全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保证,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当前全村村民生活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相处、民风淳朴厚道,正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东刘义村 |
羊头崖乡东刘义村位于羊头崖乡东南,距羊头崖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由东刘义、西刘义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耕地2500亩,人口440人。 东刘义村与南寺庄村、盐土洼村、西草庄村、独堆村、下庄村、南坪村、七里洼村、韩赠村、羊头崖村、山郊村、下白草坪村、吉村村、南王昌村、阔郊村、白云村、堡底村、昌村村、新南洼村、红洼村、豹庄村相邻。 |
南坪村 |
南坪村村位于羊头崖乡南部,距县城25公里,距离羊头崖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下辖南坪、胡庙湮、魏北头三个自然村。全村98户,总人口340人。全村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余亩。 改革发展30年来,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下: 96年通了程控电话;2004年到2005年建成人畜饮水工程三处,解决了全村吃水难的问题;2006年完成了5公里的村通水泥路工程。全村在2008年建成沼气90户,基本覆盖了全村,解决了农民做饭取暖的一大难题。2009年,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村新建起卫生室一处,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的难题。由乡党委组织,村支部具体负责的党员活动室正在修建中。 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南坪村人民定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把南坪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
七里洼村 |
七里洼村位于羊头崖乡羊头崖村南4公里处,东临西草庄村,西接豹庄,南连吉村,下辖皂艮垴、桥子、七里洼、棘黎湮四个自然村,全村80户215人,党员24人,现有耕地1460亩,退耕还林地342亩,境内沟壑纵横,宜林宜牧地域广阔。 |
韩赠村 |
韩赠村位于羊头崖乡的西南部山区,交通较为便利,村域总面积为618平方公里(合10183亩);其中耕地为1643亩,且多为坡地、沟地,荒山荒坡面积由8578亩其中林地占3054亩,非林地为5524亩,人均耕地6亩。全村有83户,总人口为270人;党员24人,支委3人,村委3人;由于受子女上学和外出务工的影响,村中常住人口约为110人,且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 改革发展30年来,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下:(一)、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村里通了水泥路,2008年维修铺设饮水管道,解决了村民们的饮水安全问题;全村在2008年-2010年建成沼气池53个,解决了农民做饭取暖的一大难题;2010年正在筹建面积为92㎡韩赠村党支部党员活动中心一座;2010年完善建筑面积为1200㎡的以“韩赠村八六惨案纪念碑”为中心的烈士林园工程建设。(二)、精神文化建设:2007年,韩赠村被评为“羊头崖乡群众文艺工作先进村”,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先后四次被评为“羊头崖乡征兵工作先进村”,2009年韩赠村党支部被授予“羊头崖乡红旗党支部”荣誉称号,现任村支部书记王贵全同志在2006年-2009年先后四次被授予“寿阳县优秀0员”荣誉称号。(三)、其它:2009年羊头崖乡小额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推广村,2012年参合农民为246人、参合率为91%,2012年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为100%。 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全村的农业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其它小杂粮为辅,特别是2009年全村的玉米总产量达95万公斤以上(亩平均为1500斤左右)。全村在09年的总收入为160万元,人均纯收人3498元,并且是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 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韩赠村人民定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把韩赠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羊头崖村 |
羊头崖乡羊头崖村位于县城之南,是乡政府驻所地,寿羊线和九榆线交汇于此,交通便利,有羊头崖、峰头、下忠院、柳林沟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居住338户,全村人口1003人,耕地面积2700多亩,人均耕地2.69亩,林地面积580亩,173亩退耕还林地。本村以农业、林业、养殖业为基础支柱。 |
山郊村 |
山郊村位于羊头崖乡中南部,下辖山郊、磨儿垴、枣洼、西坡四个自然村。全村有113户,337人,2941.3亩耕地。 改革发展30年来,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下:92年打深井一眼,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问题。1996年通了程控电话。2004年修建了1公里的水泥街道,接通了有线电视。2005年完成了3公里的村中水泥路街巷硬化工程。西坡村2002年4月投资12万元投工1500个完成了自来水的入村到户。2003年9月投资12万元投工12000个完成了3.5公里的村通油路工程。2004年4月接通了程控电话。山郊村03年自来水入村到户。2004年5月接通程控电话。2005年完成了800米的村通水泥路工程。全村2007年基本完成村通水泥路工程。 山郊土地资源丰富,多为山地,土地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党支部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团结,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等各方面扎实推进,为建设和谐平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
下白草坪村 |
下白草坪村位于羊头崖乡西南15公里处,下辖上白草坪和下白草坪两个自然村,原隶属于白云乡政府,2001年经乡镇合并后隶属于羊头崖乡政府。全村共有227人,耕地1200余亩,荒山荒地两万余亩,干果林种植现有210亩,地域辽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下白草坪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开始大规模种植核桃树,现在干果种植已初具规模,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 |
吉村村 |
吉村位于羊头崖乡东南部,下辖吉村、北王昌两个自然村。全村105户,总人口315人。全村占地面积2287亩,其中耕地面积2087余亩、退耕还林200亩。 改革发展30年来,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下: 约2000年打下了50多个旱井,今年又打下32个旱井,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问题;2007年村里通了水泥路.全村在2008年-2009年建成沼气46户,解决了农民做饭取暖的一大难题。 吉村土地资源丰富,多为山地,土地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9年来,村两委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全村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党支部 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村“两委”一班人现在已经开工修建村级卫生室和农村党员活动室,解决全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吉村人民定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把吉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
南王昌村 |
南王昌村位于羊头崖乡东南约10公里处,含南王昌、珍珠岭、青山三个自然村,全村107户,村民337人,全村耕地面积3200多亩。 全村地处山区地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观念也相对滞后。这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全村都开始种植核桃树,成为真正的经济林种植村。去年,青山村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一处,解决了青山60余人的吃水问题,全村修建了近10公里的水泥路。 今年,针对山区地带严重缺水干旱的实际情况,村里积极带动群众修建了旱井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林园区的干旱问题,更加确保了核桃树的成活率和结果率,增强了群众发展经济的信心,全村的境况得到了长足发展。 |
阔郊村 |
阔郊村位于寿阳县最南端,西南与榆次毗邻,东南与和顺县相接。现有村民170人,耕地1200多亩,地处山区。全村经济、文化落后,老龄人口多。 我村正在硬化里阔线,这条路的建成,将大大改善村里的整体面貌。本村地广人稀,山清水秀,养殖业方面有很大的资源优势。 |
白云村 |
白云村位于羊头崖乡西南,系原来白云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含白云、砂洼、强风坡、石旧四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55户,812人,其中白云136户,447人;砂洼52户,160人;强风坡47户,123人;石旧20户,70人。全村共有耕地总面积3702亩,其中白云1951亩;砂洼856亩;强风坡710亩;石旧185亩。 白云村地处山区地带,是抗战基地,比较偏僻,经济相对落后,比较适合发展养殖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白云现在的面貌也相对有所改观。现在,白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90%以上,养老保险参合率在80%以上。人们对村里的发展从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经济的想法也日益增加。 |
堡底村 |
堡底村位于寿阳县南部,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堡底小组有村民240人,李生院小组有村民121人,许家庄小组有村民51人,全村共有村民412人,全行政村占地面积400千余亩,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退耕还林330亩。党员46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民生计蒸蒸日上,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剧增,响应国家号召,村新建保健站一处,使的群众的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保障,在政策方面,农民百分之九十五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百分之百参加了养老保险,部分村民还参加了意外伤害保险,党的优势政策,使我们村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项项到户,2008年新建水利设施一套,人畜饮水足不出户。党的政策、政府的领导与关怀,在我们村真正体现。 |
昌村村 |
昌村位于羊头崖乡西南约25公里处,地处偏僻山区。全村共167户,552人,占地面积8000多亩,其中耕地4670余亩,含昌村、中心坪、南赛三个自然村,有党员56人,发展相对落后。 近几年,上级党委和政府惠民政策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有了很大的提高,95%以上的村民上了合作医疗,80%以上的村民上了养老保险。2006年,本村兴建了水利设施,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今年村卫生室也正式落成,全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
新南洼村 |
新南洼村位于羊头崖乡中南部,下辖新南洼、林风坡两个自然村。全村有95户,276人,2100亩耕地。 改革发展30年来,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下:2007年铺通村水泥路,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2008年打深井一眼,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问题。2006年到2008年有62户村民家里用上了沼气,解决了燃煤缺乏的问题。 新南洼土地资源丰富,多为山地,土地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9年以来,村两委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新南洼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党支部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为建设和谐平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
红洼村 |
红洼村位于羊头崖乡最南端,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人口480人,耕地3000余亩,党员53人,历年累计退耕还林800余亩。2007年修建水泥路5公里,2008、2009年修建红洼组人畜饮水工程1处,2010年修建党员活动室1处,办理人畜饮水工程5处,解决230人和5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
豹庄村 |
豹庄村位于羊头崖乡南部,下辖豹庄、大段地两个自然村。全村105户,总人口315人。全村占地面积4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000余亩。 改革发展30年来,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下: 96年通了程控电话;2004年到2005年建成水利工程,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问题;2006年完成了800米的村通水泥路工程。全村在2008年建成沼气90户,解决了农民做饭取暖的一大难题。 豹庄土地资源丰富,多为山地,土地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9年来,村两委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全村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党支部 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村“两委”一班人下一步计划修建村级卫生室,解决全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村两委还计划修建农村党员活动室,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计划投资5万元修建残疾人活动室,使残疾人也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豹庄村人民定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把豹庄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