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中 >> 太谷县 >> 明星镇 >> 朱家堡村

朱家堡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朱家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家堡村简介

  朱家堡村位于县城西北,临108国道,全村共计196户,554人,耕地面积850余亩。村主要发展项目为养殖业和明地蔬菜,2010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总收入达760万元,其中农牧业收入为56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193元。目前,村民收入除农牧业方面外,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所得收入。
  过去由于一些遗留问题的存在,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没有明显的支柱产业。自2009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不等不靠,以借欠的办法筹集款项,初步实现了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1、在2009年,投资了20余万元修建了蓄水池及配套设施,解决了全村饮水难的问题,确保农村人、畜用水的安全。
  2、2009年4月,开始了全村道路硬化工程,同年8月全村主要街巷都完成了硬化,2010年7月,村南小路也全部硬化,至此全村大小道路全部完成了水泥硬化,硬化率100%,总共硬化道路约5公里,硬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全部工程投资100多万元,达到户户通。
  3、村级活动场所于2009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8月全部完工,场所建设包括了文化大院、体育活动场所、卫生所,总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总投资120余万元。
  4、2010年村内还投资6万余元,与南、北贺村和程家庄村共同建设中心学校,工程完工后,本村适龄儿童上学不仅更加方便,教育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今年,经过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新农村住宅小区工程也已正式开工,第一期投资约500万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726100 030600 -- 查看 朱家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家堡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朱家堡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太纺第二社区

  明星镇太纺第二社区原名南关村一分社,2004年改制更名,居民主要居住在县城东庄村、西庄村、太洛路城南段沿线以及南同蒲铁路太纺立交桥南。本社区现有农户382户,人口876人,劳动力488人,耕地213亩,人均耕地0.24亩,有集体房屋151间,外租120间,社区有办公、居民服务及公益场所一处,占地6.5亩,有房屋30多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随着县城的扩展和发展,本社区已演变为城中村。   自2004年太纺第二社区成立以来,在社区书记(宋继禄)、主任(白四宝)及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结合社区实际状况,围绕“生活宽裕、增加收入”的主题,制定“激活经济、明确产业、寻求出路、创收增效”的两大战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得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社区各街巷总长约4公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并配置有路灯;社区居民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切实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依托股份制章程,发挥深化股份制作用和效益,足额落实社区居民的股份金额;深化环境整治,推进“四化四改”和“五清五规划”工作,大力清洁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社区面貌;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利用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新年、“七.一”等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针对居民缺房、无房住的情况解决居民的住房条件,本着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已经完成了新农村住宅小区的两期工程,共2.75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同时社区将从太纺立交桥向南至南外环建设一条24米宽的城市干线道路,小区的硬化、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工程也将马上完成,这将为居民提供优美和谐的新农村住宅小区环境,进一步激活本社区和城南地区的经济。   

贾家堡村

  贾家堡村位于太谷县城北1公里。南临108国道,西有太徐线,北靠乌马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凭借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水源,该村成为粮食主产区之一和种植业的龙头,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有五个村民小组,共2620人,占地面积5872.69亩,其中耕地面积2530亩。村域涵盖了多家民营企业,为解决村民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税收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近年来,村领导们着眼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以强组织促发展为目标,按照文明和科学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贾家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创优环境、创新机制、励精图治,实现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贾家堡村全面实施调产工程,大力发展蔬菜、红枣、养兔等经济产业。贾家堡村的特色产业梨枣种植已经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贾家堡村梨枣种植面积达1200亩,总产量1800吨,被誉为“三晋梨枣第一村”。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贾家堡村积极响应号召,展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曲。   生产上,贾家堡村在原有粮食高产的基础上,采取科技种田,请专家讲技术,防治病虫害,实现了年年高产。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蔬菜等经科技包装后适时保鲜运往省城等地。贾家堡村在粮、棉、油、蔬全面高产的基础上新建了五个大棚,种植各种时令鲜蔬,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也为以后大棚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建设上,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二十字方针,贾家堡村在组织建设、村风村貌、文化宣传、科教文卫及民兵训练上大下功夫。   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速度,亦是村干部施政能否“得民心、合民意”的重要保障。贾家堡村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民主选举出一批能力强、作风正、群众基础好、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组成领导班子,使全村的工作呈现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村两议会健全,运转良好。村务公开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按标准进行公布,增加村务工作透明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落实“一卡双制度”,定期组织、定期自查。做到开会有记录,议事有记录,村内重大项目有记录的会议“三记录”。党员阵地活动十分丰富。   村容村貌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是为村民提供优越生活环境的第一步。近年来,贾家堡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道路建设和村庄绿化,目前我村已完成了主要街道的硬化和主体绿化工程,生态园林村的雏形已在贾家堡村人的勤奋下初步成型。贾家堡村陆续投资约187万余元进行道路建设和街道硬化,目前村内99.9%的街道已完成硬化,实现街巷路面硬化“户户通”,并不断完善排水等配套设施;陆续投资约41万余元进行村庄绿化,村庄街道种植不同树木,实现“一街一品”,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全村总绿化面积10300平方米,全村绿化覆盖率达30%,给村民提供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并且坚持“能绿则绿,见缝插绿”的原则,不断完善村内绿化工作,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对村内水利、电力设施及时维护整顿,普及卫生安全自来水,搞好电力供应设施建设及设施配套、安全维护,主要街道亮化率达100%。2009年,贾家堡村的新农村住宅楼正式开工,不久的将来,村民们就能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   贾家堡村根据本地实际成立了环境整治专业队,投资三万余元,利用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对太徐县、水秀道、村内各街道进行了综合卫生整治,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和垃圾如山的状况,并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卫生垃圾天天清理,月月检查,使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全村垃圾清运的基础上,成立保洁队,对全村6条主要街道,每日进行清理,改变过去检查大清理,检查过后依旧脏乱差的情况。在保洁队成立的同时,投资10万元,对全村主要街道两旁房屋的墙面进行喷涂,建设一条宣传街,抹黑板14块,喷绘版面25块,刷新标语10条,大型壁画12块,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文化宣传建设,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 贾家堡村坚持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两手抓,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个性化宣传教育、人性化优质服务活动。一是建设一条宣传街,抹黑板14块,喷绘版面25块,刷新标语10条,大型壁画12块;二是充分利用群众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各种文艺节目,进行政策、法律、文化、计生、科技、-等宣传,寓教育宣传于活动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利用适合群众需求的资料袋,开展入户宣传;四是创建人口文化大院,内设有人口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服务室、娱乐室、书法、剪纸;五是建起了一个供群众活动的人口文化广场,开展门球、篮球、乒乓球、武术表演、交谊舞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贾家堡村各种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传播了新观念,弘扬了新风尚,实现了人性化服务,提高了人口素质,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文教、卫生、科技建设。贾家堡村建有小学1所(含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在校学生人数227人,教师13人,图书馆1个,体育场1个,全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百分之百。医疗卫生所3所,从业人员3人,为村民定时接种疫苗,及时防控各种流行性疾病并提供医疗卫生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进农户,科技种植、养殖、供销一体化,已初步形成。   民兵建设,民兵是中中国0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贾家堡村共有民兵203人,基干30人(含应急分队12人)。民兵组织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家园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民兵作为基层治安的主要力量,其建设是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保证和基础。民兵组织定期进行实战演习和文化学习,成为新时期新农村的高素质的治安保卫力量。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贾家堡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使土地减少,必将把农民从地头带向广阔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贾家堡村人将凭着勤劳、朴素、智慧、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朱家堡村

  朱家堡村位于县城西北,临108国道,全村共计196户,554人,耕地面积850余亩。村主要发展项目为养殖业和明地蔬菜,2010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总收入达760万元,其中农牧业收入为56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193元。目前,村民收入除农牧业方面外,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所得收入。   过去由于一些遗留问题的存在,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没有明显的支柱产业。自2009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不等不靠,以借欠的办法筹集款项,初步实现了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1、在2009年,投资了20余万元修建了蓄水池及配套设施,解决了全村饮水难的问题,确保农村人、畜用水的安全。   2、2009年4月,开始了全村道路硬化工程,同年8月全村主要街巷都完成了硬化,2010年7月,村南小路也全部硬化,至此全村大小道路全部完成了水泥硬化,硬化率100%,总共硬化道路约5公里,硬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全部工程投资100多万元,达到户户通。   3、村级活动场所于2009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8月全部完工,场所建设包括了文化大院、体育活动场所、卫生所,总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总投资120余万元。   4、2010年村内还投资6万余元,与南、北贺村和程家庄村共同建设中心学校,工程完工后,本村适龄儿童上学不仅更加方便,教育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今年,经过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新农村住宅小区工程也已正式开工,第一期投资约500万元。   

程家庄村

  太谷县明星镇程家庄村位于我县108国道西侧,村庄占地面积600余亩,耕地面积4277.6亩,是我县重要的粮食蔬菜、奶牛基地。现有农户850户,五个村小组,人口2577人,党员60名,属我县较大村落。全村共有养殖户23户,养殖奶牛、兔子、猪、鸡等畜禽千余。   2005年9月至今程家庄村已投入200余万元资金用于村庄各项建设,包括村委文化大院的落成、村内道路的硬化、水利灌溉工程的完善、绿化工程的改善、环境卫生的治理等。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跟进软件设施的完善。在村内,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十分成功,现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260人,占全村人口的88%,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905人,每年对村内的五保户、低保户、老党员、7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慰问,对积极进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村容村貌井然有序,人居环境优越。   

贺家堡村

  贺家堡村隶属于山西省太谷县明星镇,村庄位于城西北郊,北邻武家庄,西挨程家庄,南接南贺村,东临108国道地处平川,交通方便。村内现有349户,1201人。是明星镇人口中等的村庄之一。全村耕地1540亩,田间道路傻石化6公里,村内的道路硬化10公里,9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贺家堡村史新农村建设推进和道路建设先进村,也是今年卫生环境整治先进村。贺家堡村村庄历史悠久,现存于村东、村西、村北的文物古迹保存比较完好,经过一年的精心修缮,现已面向社会开放。由于贺家堡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靠近县城,临近108国道,依托这样的区位优势,相继发展了交通运输业和汽修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农闲时节大部分村民多选择外出打工。   多年来,贺家堡村支两委班子一不等二不靠,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村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先后加大投资力度新建水塔、全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达到户户通水泥路、新建村委办公场所,配套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红白理事会、将村内的三座古庙修缮一新,村内村容村貌有很大改善、每年为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基金,为每一位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补助、村民每年都可以领导村委发放的福利。2010年即将开工建设新农村住宅小区,小区将拥有完善的基层服务设施和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村两委正带领全村群众迈向美好未来!   

南贺村

  南贺村地处太谷县城西108国道旁,交通便利,晋中市2008年新农村推进村。全村共瞎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00亩,居民180户,人口580人,经济以种植为主,主要的经济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蔬菜,在养殖业方面以猪和鸡为主。近年来,本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08年人均收入达到6300元,同比增长12%,局全县前列。特别是2006年以来,以村长杜蛮林为首的村两委干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狠抓新农村建设,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初,村委投资5万余元实施完成了浇地塑料管铺设工程,共铺设管道400米,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网络,覆盖耕地700亩,覆盖率达到100%。同年5年,村委投资20余元对全村所有街道实施了硬化,并在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同事村内配备了保洁员,所有街道及时清扫,垃圾按时清理,村内的街道更加清洁、美观,出行也更加方便。2008年8月总投资达20余万元的利民公益工程——村委会东、西房建设工程完成,给村民办喜事提供了方便。今年4月投资15000元打成灌溉深井一眼,购买相关配套,保障农业灌溉。5月份村委出资10000元购买安装体育活动设施,满足了村民健身和娱乐的需求。目前村委正在筹建养殖小区,实行规模化、规范化养殖,预计小区建成以后可直接实现经济价值20万元,提高居民人均收入300余元。2010年即将开工建设新农村住宅小区,小区将拥有完善的基层服务设施和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村两委正带领全村群众迈向美好未来!

北关村

  北关村归明星镇所辖,属城郊建制村。全村共有812户1945人,耕地面积930亩。近年来,北关村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带领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村广大群众,努力践行“-”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09年人均收入达7322元,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有党员59名,村成立党总支,下设荣新、白玉两个党支部。   北关村干部、群众经过几年的努力,村级经济的较快发展,推动了各项实事工程的实施和各项惠民政策的兑现。目前,村内主干道路均实现硬化,做到户户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108国道过境段抓紧治理,村内主要干道整治全面展开,大小街巷治理有序推进,村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各项惠民政策如期兑现,使全村百姓切实分享到村级经济的发展成果,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村干部付出的辛劳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肯定。2009年已通过县级文明和谐村的验收,2010年荣获市级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财务优秀村、镇级统筹城乡发展先进村、镇村镇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东关村

  太谷县明星镇东关村位于太谷县城东,北接韩村玛钢工业区,东临省级学府山西农业大学及桃园堡一线煤焦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群。村南为汽车站,村西是太谷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东海市场”和太谷重点初中太谷五中。境内有劳动局,农机局,太谷汽车站和东关小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激励着世世代代东关村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东关村现有人口3318人,1277户在户村民。现有耕地1766亩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村民占百分之七十。现有枣树800亩左右,蔬菜大棚一个,花窖2个,阳光温室6个。108国道以北有50余户以养猪为主的养殖区。东关村的建筑工程队在太谷也小有名气,仅20多人的中型工程队就有30家,从业人数占到了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工业方面,目前中型铸造厂有3个,机加工厂一个。因为临近汽车站和火车站这两大流动人口最密集区,运输业也使东关村的一大特色,目前有40多个出租车,十辆大车。   环108国道一侧的泰达液化气站,中兴大型汽修厂是我村过去几年吸引外来投资的两个项目,解决了部分农村闲散劳动力。最近几年还吸引了兴隆大酒店和裕隆园大酒店提高了我村的档次。旧太洛路往东和七五三道口往一线是太谷唯一的钢材和木材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中,“紫云汇锦”新型住宅商业小区已经交付使用,加上木材公司商业住宅和825库住宅区等,我村吸引了将近1500户住户,极大地拉动了东关村及周边地区的消费内需。   另外,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我村准备在大学路西侧为村民新建东关村住宅小区,预计能容纳550户左右村民,为提高村民生活品味大学路东准备兴建商业区,娱乐场所。为解决村民就医条件和后顾之忧,我村准备与太谷红十字外科医院建成一个集就医和养老于一体的新型的养老院。   东关村历来是积极先进的代名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一直加紧步伐前进,今后我们将更加解放思想,谋求发展,深入贯彻理解科学发展观,争取更大的进步,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村,模范村!   

田丰村

  太谷县北城区田丰村位于太谷县城北侧,东与汽车站毗邻,北有国道108线贯穿全村,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耕地200多亩,常住人口1780多人,850多户,辖35个村民小组。   该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2年结合地处城郊的便利地位,有效分析龙城高速连接线、信息学院过境的有力条件,田美春书记和村两委同志,经过审慎分析、论证,果断摒弃了过去单纯种植、养殖的单一经济模式,拓展思路,主动融入金谷新城北城区建设的大环境之中。   一是投资7000万元,新建田丰村民住宅小区,解决了312户村民的住房紧张问题。目前,1、2、3、4号楼主体已完工,楼内地暖管道已铺设完工。   二是投资3000万元,新建大威路沿街村民服务中心,以铺养人,解决失地村民就业问题以及村民养老之忧。目前服务中心已建成52套。田丰村美食中心已经开始营业,解决了我村130余人的就业问题。   三是我村的无塔供水工程采用180米深井供水,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该项工程有效解决了小区以及高速连接线绿化的用水问题,而且能为集体创收预计每年20万元。   四是经多方协商,集中供暖、供气已经接入小区,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完工。   五是组织全村老年人进行了体检。   六是村委会已将2013年村民医疗保险的保费全部缴纳,实现了村民参加医保不用个人缴费便能享受报销,同时村委会对大病村民进行救助。   

明星村

  明星村是太谷城的城中村,于1955年成立,地址太谷城城西,基本区域位于山西省教具厂往南,晋中二院往北,城关氧气厂往西,旧火车道地址往东。由于城区逐渐扩大和明星村庄的建设,土地有最初的1056亩逐年减少,现仅剩60余亩。2010年人口数达1376人,文化程度较离县城远的村民相对高,村民小学文化程度占25.9%,初中文化程度占51.5%,高中文化程度占10.9%,大专文化程度占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已进入老年社会。   明星小区是明星村融入太谷县新城区建设的标志之一,2005年始建,2010年建成。区域内建有单元楼9栋,小二楼107栋,还建有小型广场、喷泉等,铺设有草坪、栽种花木、安装路灯,主干支干道路均硬化,路旁按有录像监控,使明星村这城中村人享有城市人的生活居住条件,真正实现享受城市人的生活。   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在全村村民的支持下,明星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朱家堡村特产大全




朱家堡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