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张村位于盐池以南中条山下,离运城8公里。有公交车21路通过该村,村南有南环高速公路通过,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全村土地面积约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085亩,人均耕地1.5亩。由于近年水位下降情况严重,水利灌溉条件较差,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由于距运城较近,农忙之余,男女青壮年劳力进城打工比较方便,经济收入逐年提高。该村分7个居民组,由老村和新村组成。全村有575户,人口为1917人,劳动力1015人,党员38名。村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等。由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敬老爱幼是基本村风,拥护党的领导是村民的自觉行动。由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各项惠民政策逐步落实,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家家房屋建设一新,巷道硬化达90%以上。巷道绿化,树木成行,卫生条件逐步提高,村委会办公楼修缮一新,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农民年收入逐步提高,2011年近500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802004 | 044000 | -- | 查看 银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环池社区 |
环池居委会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南方向一公里处,属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进入市区只需十分钟左右。自然条件优越,北靠古禁墙、南邻盐湖、可远望中条山美景,近观盐湖风光,历史久远。现有土地面积1010亩,耕地面积835亩,全村东西长约十三华里,居住分散,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成三个居民小组,现有270余户,800余口人,劳动力人数达380人。村民原籍均来自全国六省十二县市。 全村现有党员28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村容村貌整洁,街道绿化、卫生达标,主巷道已全部硬化,被上级评为卫生达标村;村风村俗端正,无大操大办,无不良恶习;村民素质提高,邻里团结,治安稳定,水、电、有线电视到户;村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群众娱乐体育场所、健身器材齐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村中还有一处文化、文物古迹——“哑姑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悠久,它见证了盐文化发展的历史,享誉海内外,曾有国内西安文管处、西影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安徽等地人士及海外人士到此考察观光。“哑姑泉”至今泉水长流不息,造福一方百姓。 该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招商引资超前,现有PVC塑料厂、冷库各一座。主导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私营企业、服务业及外出务工等,年人均收入达万元。农业以耕种小麦、玉米为主,大部分土地为旱地和盐碱地,为此,村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干果种植业(其品种为核桃和蜜桃、杏树)和水产养殖业,相继成立了南美白水产饲养专业合作社,带动部分村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基础农业、兴修水利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开展“一事一议”,使得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曾被上级政府评为万元村。 |
南郊社区 |
南郊居委会位于运城市区南边,是盐湖区南城办事处机关所在地。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2公里,居委会分5个居民组,1198户,人口2889人,党员60名,设南郊总支部委员会。现有土地640亩,耕地面积220亩,人均年收入9300元。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盐湖五中、育博中学、实验小学、南街小校等学校座落在辖区之内,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氛围。运城市急救中心及32个医疗分店分布其中,为群众提供了方便的就医条件。国家政策扶持,使62条巷道全部实现了硬化。2011年按照市委政府的规划、南城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圣惠花园经济适用房两项重点工程落户南郊,在未来几年中,南郊新一届党支部、居委会将带领全体群众勤劳致富、科学发展,南郊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大李村 |
南城办大李村,位于盐湖南畔,中条山脚下,解杨路穿村而过,村南有体育森林公园和环城高速公路。全村总农业人口1468人,489户,劳动力人数1018人,六个居民小组,一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9人。全村土地面积3305亩,其中耕地面积2547亩,人均纯收入4738元,村主导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外出劳务输出等。 村建立了一座600余平米的办公楼,700余平米的小游园和全套建身器材。为了积极开展阳光农廉活动,修建了农廉及党员廉政警示教育室,迎接强农惠农政策专项检查,实行了“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了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工作作风。 我们大李村支村委一班人正在以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和务实苦干的作风赶超先进,争先创优,为我村经济腾飞而努力奋斗。 |
银张村 |
银张村位于盐池以南中条山下,离运城8公里。有公交车21路通过该村,村南有南环高速公路通过,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全村土地面积约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085亩,人均耕地1.5亩。由于近年水位下降情况严重,水利灌溉条件较差,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由于距运城较近,农忙之余,男女青壮年劳力进城打工比较方便,经济收入逐年提高。该村分7个居民组,由老村和新村组成。全村有575户,人口为1917人,劳动力1015人,党员38名。村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等。由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敬老爱幼是基本村风,拥护党的领导是村民的自觉行动。由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各项惠民政策逐步落实,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家家房屋建设一新,巷道硬化达90%以上。巷道绿化,树木成行,卫生条件逐步提高,村委会办公楼修缮一新,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农民年收入逐步提高,2011年近5000元。 |
西姚村 |
西姚村位于中条山下,银湖南畔,解杨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土地面积 4573亩,耕地面积3900亩,10个居民组,1059户,人口3585人,其中党员86人,具有劳动能力者1800人。 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5050元。 为了构建文明和谐新农村,2006年7月村里建起了新的村委办公楼,并在村委大院建起了1600余平米的小游园。为了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86平米的老年活动室、高标准的篮球场和图书室和安装了8套健身器材。全村巷道硬化14公里,硬化率达90%以上,安装路灯100余盏,方便村民早晚上出行;大搞巷道绿化工程,全村巷道植树一万余株;大力推进沼气改厕,共计160余户。大力发展养殖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招商引资、兴办企业、东方驾校在我村落户。为了积极推进“阳光农廉”工作,村委大院建起了农廉活动室、民情接待室、便民服务室和党风廉政教育办公室,设立了举报箱,建立了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行了三务公开,极大的方便了群众,规范了农村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工作作风。 |
柏口窑村 |
南城办柏口窑村,地处凤凰谷谷口,位于盐湖南畔,中条山脚下,解杨路穿村而过。全村由一个自然村、两个居民组组成,共计185户,785人,其中党员20人,群众代表14人。耕地面积870亩,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业,养殖牛、羊、鸡和外出务工为副业,人均纯收入10280元。发展旅游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村民利用游客不断增加的机会,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使“农家乐”饭店不论从档次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由以前的6户变成现在的16户。“农家乐”总收入由以前的100余万元增加到500余万元。在千方百计的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我村也积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坚持每年给村民演一场歌舞或戏。同时,我们经过多方努力,建立了图书室,方便群众借阅书刊。为了积极开展农廉活动,修建了农廉活动室,办公室及党员廉政警示教育室,设立了民情接待室,迎接强农惠农政策专项检查,实行了三务公开,极大的规范了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工作作风。 柏口窑支村委一班人正在以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和务实苦干的作风赶超先进村创建新业绩。 |
义同村 |
义同村属运城市盐湖区南城街道党工委、辖区,距离市区7公里,位于中条山下,盐湖南畔东临本办西姚村,西临本办银张村,现有土地面积1791亩,耕地面积1595亩,人均收入达万元。村主导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外出劳务输出等。 我们村现有六个居民组,405户居民,1374人,现有劳力780余人,党员40人。村建立了一座600余平米的办公室和图书室,2000余平米的小游园和全套健身器材。为了积极开展阳光农廉活动,修建了农廉及党员廉政警示教育室,迎接强农惠农政策专项检查,实行了“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了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工作作风。 我们义同村支村委一班人正在以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和务实苦干的作风赶超先进,争先创优,为我村经济腾飞而努力奋斗。 |
小李村 |
小李村位于南城办最东端,东临东郭镇蚩尤村,西临大李村,南靠中条山,北至盐湖湖畔,共有人口2089人,604户;有七个居民小组,劳力1200人,党员48人;土地面积82302亩,其中耕地2100亩。村有便利的交通环境,坐车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市区。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打工为主,人均收入4600余元。村纵横大小共52条巷道,截至2011年11月底前全部硬化完成;全村有十个规模小超市,村中心的十字路口建有一个高标准的便民服务超市;硬化了一个20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和一个600平米的高标准文化舞台,给群众的锻炼活动提供了场地;建了一个80多平米的图书阅览室,室内藏书3500余本,全村人均图书2本;建了一个40多平米的文化活动室,室内备有电视机、投影机、象棋、扑克和民间戏剧乐器,多方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全村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生)共1775人,全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为老有所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