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运城 >> 盐湖区 >> 安邑街道 >> 周家坡村

周家坡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周家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周家坡村简介

  周家坡辖属安邑街道,位于运城市东部新区。东临八一水库,西面禹西路,南临盐湖大道,北临禹都大道,是城市规划区内典型的“城中村”。交通便利。本村属独立行政村全村现有4个居民小组,430户,1430人,党员38人。
  本居委会于2002年新建办公楼一座设有有不锈钢旗杆和国旗、铜质支村委牌子、办公桌椅、版面制度齐全、学习资料完整、远程教育到位并有专人负责。党员活动室资料齐全,图书阅览室藏书量可达人均一本,还设有便民服务室、医疗服务室。承诺立状都在显目位置,村级休闲活动场所健身器材齐全,有便民商店可以很好的提供了村民的生活所需品。居委会还成立了村容管理员队伍,定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打扫。
  近几年,随着东部生生态新区的发展,安排村剩余劳动力到运城学院、运城市中心医院、环保局、河东街延长线进行保洁、苗木管理等工作,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村民们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802006 044000 -- 查看 周家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周家坡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周家坡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芦子村

  芦子村位于安邑街道最北边。全村现有163户,650余口人。原有土地1600余亩,后因修引黄干渠、高速路及机场,被划拨去了500余亩。主导产业为运输业、养殖业。据村中老人讲,传说古时有一位民众爱戴的将军,姓芦,在本村境内作战阵亡,百姓为了纪念芦姓将军,从此就叫所居之地为芦子村。另一传说是,该村很早以前芦苇丛生,故名芦子村。    芦子村位于安邑办事处最北边,原是陶村公社,后又属于东王乡、安北乡,现属安邑办事处芦子村,西临北相镇古上村,北靠冯村乡燕家卓村,东临陶村镇张金村,现有居民623人,163户,劳动力370人,共有党员13人,原有耕地1500余亩,其中绿色通道占地157亩,导航塔、机场跑道占地153亩,运侯高速路占地83亩,引黄渠占地102亩,实有耕地1005亩.    芦子村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热潮。我村现有运输汽车12辆,三轮农用运输车8辆,四轮拖拉机9辆,运输业是我村的主导产业,而养殖业却是新兴产业,我村新建一大型养猪场,现有存栏母猪350头,猪仔500余头,年出栏2000余头,另有小型养猪场,现存栏450头,年出栏800余头,小型养羊2户,现存栏160只,年出栏120余只;“全覆盖”工程给我村插上腾飞的翅膀,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建立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5件,建立2000册的图书室,105平方米的办公室,0完成农网、电网的二次改造,阳光农廉网全面展开,网上服务于民,救助于民,便捷快速,成为一个和谐、文明的小康村。   

辛卓村

  辛卓村北靠同蒲铁路、太风公路,东有运三高速公路,西邻运城经济开发区。现有960口人,1300亩土地。主导产业为养殖业。辛卓村原分为前辛卓村、后辛卓村。该村解放前习武村民较多,其中以李仰伯、闫名晋最为有名,擅长轻功、腿功、鞭杆棍。据传该村是因辛姓人家先居而得名辛卓。   辛卓位于安邑东北二华里,隶属安邑办事处境内,交通便利,北靠太风公路、大运公路,东靠运三高速公路,南靠运茅公路,西靠禹都大道。连接三个开发区:禹都经济开发区、空港开发区、豪德经济开发区和环保开发区。土地面积1088.4亩、耕地721.2亩、园林30.3亩、林地154.65亩、草地3.3亩、城镇及工矿用地37.05亩、交通运输用地81.15亩、其它用地60.75亩。   居民组两个,共220户,856人。2010年,参加新农合208户,共828人。以养殖为主导产业,种植和养殖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就是水利条件较差。加上运输业的发展,经济条件逐步发展,努力实现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   设读书室一个,存书2000余册,拓宽文化氛围。增强村民科技、法律和文化素质,成立老年活动中心,使老年人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欢度晚年。道路硬化全覆盖,村容村貌大改观,绿化全覆盖,逐步实现一年四季常绿,花果随季丰硕。创建和谐文明新农村。   

任村村

  任村距运城市区五公里。现有323户,1200口人,土地2400亩。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盐湖区观光农业示范点之一翠枣飘香农业生态示范园即在该村。该村村名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该村原名“仁村”,喻义以“仁心”为人处事,奠定安身立命之基础,依“仁和”招祥纳福,成就安居乐业之保障。后演变为“任村”。据古碑记载,“古者任村里,视其家,有千百之多,问其人,有万亿之众,可广土众民,君子居之矣”。另一种说法,据传该村最早为任姓所居,故名任村。   任村位于运城东部,西邻安东公路,东邻运三高速,南邻盐湖大道。交通便利,目前从市区内可乘坐10路公交车直达。全村耕地面积2000余亩,地势平坦,全年日照充足,空气温湿度适宜,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全村以发展规模养猪业和冬枣种植业为特色产业的观光农业,村民收入逐年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村内发展有盐湖区重点扶持的十大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脆枣飘香生态示范园”。   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262余户,常住人口1200余人,现有党员48名,村民中富余青年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主导特色产业为冬枣种植、规模养猪业。   多年来支村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围绕二十字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千方百计改善人居环境,并且制定了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为切入点,启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在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一届的两委班子将在安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安排部署下,在现有的坚实基础上承前启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团结协作、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带领全村人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更上一个新台阶。使全村经济更加发展,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村风更加文明。   

南杨家庄村

  南杨家庄位于运城盐池的最东端,全村现有1300余口人,土地近1000亩,全是盐碱地。主导产业为种植小麦、棉花和外出务工。据传说,该村西北有一条通往潞村(今运城前身)的盐道,是盐池所产食盐运出的必经之路。明代时,界村(今东郭镇界村)有户杨姓人家,祖祖辈辈做食盐买卖,常年往陕西、甘肃运盐,远销天水、兰州一带。为了减少运力、节省时间,他们就从界村迁户到此地,起名“杨家庄村”。后发现潞村北边也就是今临猗县也有个杨家庄村,为了区分,就在杨家庄村前加了个“南”字,从此以后,就起名“南杨家庄村”。    南杨家庄村辖属安邑街道,位于安邑街道的南边。盐湖大道以南,毗邻安东路连接安邑街道庙村,交通便利。本村属独立行政村,共有居民1320人,306余户,劳动力750人,党员人数46人,耕地面积2000亩,滩地2000亩,其中水浇地1200亩,人均年收入5000元。   本村委会于2010年新建办公楼一座、文化广场及小游园300余平米,并建起了健身广场,供居民休闲娱乐。同时,建起了村级卫生所、村级图书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书难的问题。此外,居委会还成立了村容管理员队伍,定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打扫。   近几年,随着东部生态新区的发展,本居委会目前主导产业是以土建施工为主(目前村里有大型装载机五部、大型挖掘机六部、装载运输翻斗车和小型货运车八部、机动三轮车三部),并安排村剩余劳动力到运城学院、运城工商局、通达外滩首府小区、河东街延长线进行保洁、苗木管理等工作,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目前村里共有大小车辆60余部,80%居民家里盖起了两、三层楼房,家里电气化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庙村村

  庙村现有2480口人,土地3200亩。下辖向阳村、李全胜村、营堡窑、窑头沟四个自然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形成了以农业生态园、农家乐为特色的非农产业。相传盐池边宿沙村有个人叫盐宗,他第一个在盐池里发现了盐,捞回一把,拿了一点点放在菜里吃着怪香,这还不算,他连续几年出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高大、英俊,因而一传十,十传百,盐池从此被人们认识了,利用起来。后世之人为了纪念第一个吃盐的盐宗,就在现在的庙村盖了一座庙,庙村也因此得名。听老辈人讲,由于庙村紧靠盐池,往来贩盐的客商颇多,随之带动村里的茶馆、客栈、商铺、戏园、集市的兴起,经济空前繁荣,故一度名为圣惠镇。   庙村位于运城东部,西邻安东公路,东邻运三高速,南邻盐湖大道。交通便利,目前从市区内可乘坐10路公交车直达。全村耕地面积2400余亩,地势广阔,全年日照充足,空气温湿度适宜,结合我村具体地势特点,适合于发展砖瓦建材加工业。   全村共有11个居民组,分布有5个自然村,698余户,常住人口2450余人,现有党员67名,村民中富余青年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主导特色产业为规模养猪业、砖瓦加工业。   多年来支村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围绕二十字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千方百计改善人居环境,并且制定了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为切入点,启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在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一届的两委班子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安排部署下,在现有的坚实基础上承前启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团结协作、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带领全村人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更上一个新台阶。使全村经济更加发展,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村风更加文明。   

芦子沟村

  芦子沟由5个自然村组成,即东崖根村、西头窑、蔚村、牛家坡村、宋家巷村。共有500余户,2870口人,土地2780亩。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该村原在韩信沟内,村内全是土窑,因位于牛家坡村后,故名后窑,因沟内多长芦苇,1959年被定名为芦子沟,后整体搬迁到今天所在位置,仍沿用旧名。    芦子沟村位于安东路与盐湖大道的交接处,交通十分便利,属市郊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下辖五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人口2780人,其中党员68名。全村面积2790亩,耕地面积2480亩,我村一直以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人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    本村委会于2009年新建办公楼一座,为两层楼现浇结构,总计投资150余万元,面积1000多平方米,房间26间。设有有不锈钢旗杆和国旗、铜质支村委牌子、办公桌椅、版面制度齐全、学习资料完整、并有值班人员、装有防盗门窗、远程教育到位并有专人负责。党员活动室资料齐全,图书阅览室藏书量可达人均一本,还设有便民服务室、医疗服务室、计生服务室、民事调解室。四栏与承诺立状都在显目位置,安装健身器材16部,供居民休闲娱乐。此外,村委会还成立了村容管理员队伍,定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打扫。   

张家坡村

  张家坡,该村原名卜家坡,相传过去村里有个算命的先生叶许负,给魏豹的妻子姬薄氏相面,说她以后会当为皇帝太后。后来,魏豹战败,其妻姬薄氏跟了汉高祖,生了个儿子叫刘恒。刘恒长大后继位为文帝,其母姬薄氏称皇太后。因算命(即卜卦)的所言灵验,于是人们称呼那地方为卜家坡,又名薄家坡,意为薄姬的出生地。    后来,大约在北魏延和二年古安邑县城修建兴国寺塔,为了运送砖料方便,在城西五里之遥的地方,用车拉人担的办法用土铺起一条大坡,靠这条大坡为建塔运送工料。后来塔建成记工,因村距烧瓦窑最近,从事窑工者多为张姓人,又称为张家坡。   张家坡村辖属安邑街道,位于安邑街道的南边。盐湖大道、河东街延长线在村南东西贯通,韩信路由南至北在村西通过,八一水库飞雁大桥位于村东,连接安邑街道南街,交通便利。本村属独立行政村,共有居民451人,140余户,劳动力257人,党员人数18人,耕地面积600亩,盐湖大道、河东街延长线和韩信路,共占地250余亩,通达集团及小区建设占地200余亩,目前还有耕地150余亩。   本居委会于2007年新建办公楼一座、文化广场及小游园300余平米,并建起了夜光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16部,供居民休闲娱乐。同时,建起了村级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此外,居委会还成立了村容管理员队伍,定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打扫。   近几年,随着东部生态新区的发展,本居委会目前主导产业是以土建施工为主(目前村里有大型装载机五部、大型挖掘机六部、装载运输翻斗车和小型货运车八部、机动三轮车三部),并安排村剩余劳动力到运城学院、运城工商局、通达外滩首府小区、河东街延长线进行保洁、苗木管理等工作,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目前村里共有大小车辆60余部,80%居民家里盖起了两、三层楼房,家里电气化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周家坡村

  周家坡辖属安邑街道,位于运城市东部新区。东临八一水库,西面禹西路,南临盐湖大道,北临禹都大道,是城市规划区内典型的“城中村”。交通便利。本村属独立行政村全村现有4个居民小组,430户,1430人,党员38人。   本居委会于2002年新建办公楼一座设有有不锈钢旗杆和国旗、铜质支村委牌子、办公桌椅、版面制度齐全、学习资料完整、远程教育到位并有专人负责。党员活动室资料齐全,图书阅览室藏书量可达人均一本,还设有便民服务室、医疗服务室。承诺立状都在显目位置,村级休闲活动场所健身器材齐全,有便民商店可以很好的提供了村民的生活所需品。居委会还成立了村容管理员队伍,定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打扫。   近几年,随着东部生生态新区的发展,安排村剩余劳动力到运城学院、运城市中心医院、环保局、河东街延长线进行保洁、苗木管理等工作,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村民们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周家坡村特产大全




周家坡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