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坛村位于姚孟办事处南一公里处,北临岳北街,南接华源街,人民北路横贯南北,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有8个居民小组,700余户,2300余口人,观光农业、制鞋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是本村的主导产业。
岳坛村名来历,据说,以前这里有五个小峰,也就是五个大土堆,人们叫它“五岳”,渐渐被人们平整。可后来却发现因平整五岳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为了驱邪村民们决定在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留一块方地不种,称为“四坛”以祭天地。后来风调雨水了,人们就把这块居住地叫做岳坛,岳坛村名就由此而得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802008 | 044000 | -- | 查看 岳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姚孟村 |
姚孟村位于解放北路北端,是盐湖区姚孟办事处的所在地。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1700多人。耕地面积2450亩,该村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同时兼顾小食品加工和交通运输业。 在它西边的长安门北柱上镶嵌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铭刻着姚孟村名的来历:相传尧王出宫访贤,出牛汤府,途径此村,夜梦贤人舜王,故起名尧梦村,后演变为姚孟村。这个记载,在村民中流传着一个“尧王访贤”的故事。被世人尊为“五帝”之一的尧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圣明君王。尧帝在时,就开始物色继位的人选,一日,他出牛汤府访贤来到鸣条岗南垣现在的姚孟村地界,因天黑便住了下来,睡着后作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梦。尧王梦中走进深山里,看见一个非常英俊潇洒的年轻猎人正在追赶一头像老虎一样的野兽,只见猎人弯弓搭箭向野兽射去,第一箭射中野兽的一只耳朵,箭扎进一颗大树上,第二箭又不偏不倚射中野兽的另一只耳朵,箭仍扎进大树上,尧不由脱口而出叫道:“好箭法!好箭法!”猎人恭恭敬敬回头笑着说:“让老伯见笑了。”说完便快步跑到野兽跟前,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在崖边割了一支荆条,穿进野兽的鼻子,然后将两支箭从树上拔下来。他牵着野兽向深坳走去,尧王出于好奇也跟着一同前行。一路走着,猎人告诉尧他叫舜,就住在山下,在山里以种庄稼和打猎为生。走进一个山坳,舜看见一个老翁手扶木犁,前边有3个拉犁耕地。舜上前与老翁打过招呼后,让3个小伙一人牵着野兽,他用绳索将野兽拴在木犁上,老翁仍扶着犁杖,他在旁边-让野兽拉着犁犁地,几个人看见舜让野兽拉犁非常好奇,都称赞舜真是一个驯兽的好把式。尧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想这位年轻猎人不但勇敢,而且智谋过人,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将一头野兽驯服,便问舜这个野兽叫什么?舜笑着答道:“老伯,我也是刚碰到这种野兽还不知叫什么名字。”尧王便脱口而出:“我今天是从牛汤府出来的,就叫它‘牛’吧。”于是牛的名字相传就是尧王起的,那将牛驯服用牛耕地的第一个人就是舜,后来人们就一直效仿舜牵牛的办法,用一条荆条穿过牛的鼻子,再绑一根缰绳来牵牛。尧王起来后,忆起晚上的梦境,非常高兴,便起身进山去找舜,结果在历山舜王坪找到了舜,舜正驾着一头牛在耕地……“尧梦村”后来演变为今天的姚孟村了。 |
曲渠村 |
曲渠村位于城郊接合处,又与高速公路毗邻,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既可以发展农业,又可以兼顾商业。全村有三个居民组,216户、900余人,党员43人,全村土地面积2300余亩。村民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棉花、小麦、玉米、果蔬业,一部分来自运输业,一部分来自被征土地和劳力输出。北郊公园占用部分土地,大西客运专线从该村通过。 相传曲渠村在一千余年前,一户曲姓人家由外地移到此地居住,倚渠建造住房经数代繁衍,人口增多。加上外姓人家逐渐形成村落。因曲姓人家来此地早并且人口众多,故把村庄称为曲渠村。 |
北南村 |
北南村位于运城高速北口向西500米处,交通便利,共有两个居民组,201户,780多口人,人均收入6000元,主导产业主要依靠种植业及养殖业为主。 北南村的来历,还得从村中的后玉庙说起。此庙位于村东南方,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当年救他的玉香姑娘所建。这里有一段断人柔肠的与庙有关的神奇传说-------秀玉情缘。话说西汉末年,王莽毒死了刘衎,派兵追杀汉室太子刘秀。刘秀只身由长安逃往南阳,途中经由河东,在河东大地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传说和遗迹。后玉庙就是其中的遗迹之一。话说刘秀和王莽在河东大地打了一场恶战,刘秀兵微将寡,王莽人多势大,直杀得刘秀人困马乏,落荒而逃。在刘秀逃往现在的北南村时被农家姑娘景玉香所救,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刘秀临走时曾盟誓说:“等大功告成,定封玉香为贵妃娘娘。”谁知,当他当了皇帝来接玉香时,玉香已经千磨百劫,含恨而死。刘秀伤痛不已,便加封玉香为皇后,称后玉,即皇后玉香。因他在洛阳宫已封三宫娘娘,古又称玉香为四娘娘,简称四娘。刘秀又下旨在该村为玉香修建了后玉庙,又叫四娘庙。这便是后玉庙的来历。后玉庙门楣上悬光武帝刘秀御笔书写的“后玉庙”金字牌匾。该庙又在乾隆年间进行重修。该村因刘秀在此避难,故叫避难村,后叫转了音,便叫成了北南村。 |
岳坛村 |
岳坛村位于姚孟办事处南一公里处,北临岳北街,南接华源街,人民北路横贯南北,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有8个居民小组,700余户,2300余口人,观光农业、制鞋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是本村的主导产业。 岳坛村名来历,据说,以前这里有五个小峰,也就是五个大土堆,人们叫它“五岳”,渐渐被人们平整。可后来却发现因平整五岳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为了驱邪村民们决定在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留一块方地不种,称为“四坛”以祭天地。后来风调雨水了,人们就把这块居住地叫做岳坛,岳坛村名就由此而得名。 |
吕儒村 |
吕儒村位于姚孟办事处以东约2公里处,尊村引黄干渠以南,全村已纳入运城城市规划范围,建设中的岳北街、学苑北路、人民北路、北外环等将包围吕儒村,真正成为城中村。现乡环路从村东南北穿过,南可通华源街,北连引黄渠乡环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土地面积约3000亩,耕地面积约2200亩。 相传北周时期,村里文人多,儒家文化盛行,重礼貌的人多,故叫礼儒村。随着时代变迁,演变成吕儒。现在村里学校还有一座古碑,记载着儒家文化。 |
永安庄村 |
永安庄村地处盐湖区西北侧,运临路与高速桥0汇处,交通便利,文化产业园区即将在我村建立。全村只有1个居民组,118户,500余口人,其中有26名党员,耕地面积1000多亩,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等,农村居民年均收入6000余元,村民安居乐业。近几年,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永安庄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取得一系列成果,多年来的为民工程,硕果累累: 一、道路建设情况永安庄村位于姚孟办事处西北,交通便利。但是村里的巷道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为了改变这种情部,投资30万元,硬化长1300米,宽5米的主巷道一条,并在巷道两旁栽树700余株。 二、村“两委”工作办公场所的建设情况2010年永安庄村投资30万元,建起了4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结束了多年来没有“两委”活动场所,无法正常办公的尴尬局面。 三、文化建设情况2010年永安庄村投资10万元,在办公大楼前建起了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小游园,并购买健身器材14件,建起了一座300平方米的篮球场,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四、村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永安庄村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棉花、小麦。产业结构单一,仅靠单纯的农业生产是不行的,还需结合村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相关政策和宣传力度的增大,全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不断向前迈进。通过调研,决定以邻近村的商品批发市场为依托,调整村民的种植结构,改善过去单一种植粮、棉作物为现在的以粮、瓜、棉、菜为主体。永安庄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发展,切实把握发展,力争在农业产业调整,为民工程中,实现大的发展,使永安庄村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
南村村 |
南村地处盐湖区黄河大道北5公里,东临运三高速西口,南邻运临路,交通极为便利。村邻工业园、车管所等,部分村民务工或从事服务业。全村有六个居民组,264户,1019口人,其中有39名党员。全村总土地面积2100余亩,耕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黄灌、井灌在1900余亩以上,该村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条件明显上涨,村民安居乐业。近几年,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南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心,服务为民,切切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一、道路建设情况南村位于运三高速西口、黄河大道、运临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为了村民出行安全,修建跃进门一座,硬化村各主干道道路,并绿化道路两旁。二、文化建设情况2011年,在村两处分别建立健身小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6余件,在学校硬化300平方米的篮球场,有一个专人看管的图书室,投影仪。村内有两个卫生所,两个便民商店。09年组织建立了20余人的女子锣鼓队,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三、村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南村主导产业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主要是依托工业园、交警队、车管所等进行劳务输出,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大棚韭菜为主。南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发展,切实把握发展,使南村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