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运城 >> 盐湖区 >> 龙居镇 >> 三家庄村

三家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家庄村简介

  三家庄村位于龙居镇西南,东邻长乐村,西邻茂盛村、尚义村,南邻十里铺村、沙窝村,北邻美玉村。下设五个居民组。共有240户,909口人。现有土地2450亩,耕地1581亩,党员34人,是一个以种植棉花、小麦及林果类的村庄。2009年人均收入4241.5元。
   我村于2010年投资10万3千元已建设完成132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并给文体场所已配备了体育器材, 在“五个全覆盖”推进期间,计划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图书室的书籍册数、各类报刊、书柜等设备。截止目前,街道、巷道都已全部硬化,我们村实现了全村水泥路巷巷通,户户通,彻底改变三家庄村出行难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动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委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整洁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出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802101 044000 -- 查看 三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家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家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尚义村

  尚义村位于龙居镇西南,东邻三家庄村,北邻茂盛村,西邻东高玉村,南邻下凹村。几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等政策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所变化,进入村北门,向南至去茂盛村的大道是一条一里长的大巷,大小巷都已全部硬化,栽的都是柿子树,巷道整灯火通明。    全村共设4个居民组,413户,1381人,其中党员29人。全村共有2888亩耕地。    村委会建立在村中间,村委会前有花园一个,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一套。村民的积极性都比较高,邻里之间都很和睦,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    全村主导产业主要是农业,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目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种植经济林,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鹏冬枣。壮大集体经济。2011年人均年收入5800元。   

冯庄头村

  冯庄头村位于龙居镇最东边,在运金路南边,本村东邻西城办姚家卓村,西邻赵村,南令大堰渠道,北邻杜甫村。全村设居民小组3个,共有237户,886人,其中党员34人。全村有耕地1833亩。我们村过去以种植棉花为主,近年来,我们村的果木林业有了一个长足发展。今年,我们村几户村民栽植了数十亩大棚蘑菇,并取得很好的收益。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584元。我们村建设了小游园和健身场,成了村民修身养性、加强锻炼的好去处。在主村道新栽国槐250余株,使村容村貌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新变化。  

下堡头村

  下堡头村位于四十里岗最高处,南邻盐池,东邻关铝热电厂,北邻曲庄头,西邻杜家坡村。 全村共有耕地1600亩。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300元。   全村共有3个居民组,187户,821人.其中党员30名。该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已经全部硬化,在人员密集场所配备了健身器材,全村主要巷道全部硬化,部分滴水檐也硬化,并修建了排水沟,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部覆盖。   该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紧邻关铝热电厂,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村民生活越来越宽裕,村风文明,农民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打工。主导产业:劳务输出、小麦、棉花、梨果经济林。   

曲庄头村

  曲庄头村位于龙居镇东12公里处,东邻李店村,南邻下堡头村,西邻下张耿村,北邻冯庄头村。全村共有耕地1114亩。 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300元。    全村共设2个居民组,180户,654人,其中党员20人。2010年该村建设了新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化了办公大楼前得广场,有效解决了村两委办公无场所问题,并给村民提供了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全村大小巷道全部硬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部覆盖。    该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由于紧邻关铝热电厂,利用这个优势在村里大力发展运输业,同时把村里闲散劳动力统一安排到电厂就业。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村民生活越来越宽裕,村风文明,农民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劳务输出、小麦、棉花、梨果经济林。   

杜家坡村

  杜家坡村东邻下堡头村,西邻雷家坡村,南邻盐池,北邻赵村,现有6个居民小组,农户388户,人口1590人,0党员30人。全村共有耕地2414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106.9元。    杜家坡村位于解运公路以北,同蒲铁路以南,东邻下堡头,西邻雷家坡村,南邻盐池,北邻赵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村有6个居民组,有人口1638人,有386户,其中党员28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800多其中耕地2475亩,棉花面积900亩、小麦面积1430亩、玉米面积500亩,优化产业结构。力争一村一品发展畜牧业10多家、形成规模的养殖业达5户,主要是养鸡,养羊,养牛。面积达70多亩,其中鸡蛋和肉牛已远销西安、太原,运城等地。全村发展种植业有果树、梨树、桃树,面积达200多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541.3元。招商引资,扶持私营工业,建立村南工业园区,占地300多亩。园区工厂已开始投产,解决我村50多人就业问题,增收100多万.新农村建设上,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安装健身器材,完成村内巷道硬化工作,更换变压器。    村两委班子团结奋斗、带领群众共同努力,为杜家坡村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   

廿里店村

  廿里店位于解运公路以北,同蒲铁路以南,东邻雷家坡村,西邻柳马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村有2个居民组,有人口478人,有123户,其中党员20人。    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500多其中耕地1075亩,棉花面积320亩、小麦面积430亩、玉米面积500亩,优化产业结构。力争一村一品发展大棚温室10多个、面积达40多亩,主要生产西红柿,辣椒,远销西安、太原,运城等地。全村发展畜牧业建设养鸡棚8个,主要销往苏海。为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541.3元。招商引资,扶持私营工业,建立村南工业园区,占地100多亩。园区工厂已开始投产,解决我村50多人就业问题,增收100多万.新农村建设上,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安装健身器材,完成村内巷道硬化工作,更换变压器。    村两委班子团结奋斗、带领群众共同努力,为廿里店村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   

下张耿村

  下张耿村位于运永路和运金路之间,姚暹渠之南,龙居镇东南方,东邻曲庄头村,南邻廿里店,西邻长乐村,北邻西张耿村,土地面积为2888亩,耕地面积为2688亩。    全村共分九个居民组,461户,1772人,共有劳力900人左右,党员39名,村委会建立在村南边舞台广场,舞台广场周边有花园一个,小树林3块,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一套。    几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等政策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所变化,进入村北门,向南的大道是一条一里长的大巷,大巷以西有端直小巷6个,以东也有不端直小巷6个,大小巷大部分都已硬化,栽的都是柿子树,巷道整洁,晚上灯火通明。    全村主导产业主要是农业,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一部分强劳力都在外打工,人均年收入也就是五千元左右。   

雷家坡村

  雷家坡村位于龙居镇东南方四十里岗解运公路以北,同蒲铁路以南,东邻杜家坡村,西邻廿十里店,南邻盐池,北邻老东张耿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    全村共设6个居民组,323户,1439人,其中党员27名。全村共有土地面积3000多其中耕地2200亩,棉花面积720亩、小麦面积630亩、玉米面积740亩,优化产业结构,我村根据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扶持私营工业,建立村南工业园区,占地300多亩。先后引进新北方化工、联众旅游公司、金太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安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热带风暴水上乐园、水泵厂等十多家企业。园区工厂已开始投产,解决我村150多人就业问题,增收300多万.新农村建设上,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安装健身器材,完成村内巷道硬化工作,更换变压器。    村两委班子团结奋斗、带领群众共同努力,为雷家坡村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   

三家庄村

  三家庄村位于龙居镇西南,东邻长乐村,西邻茂盛村、尚义村,南邻十里铺村、沙窝村,北邻美玉村。下设五个居民组。共有240户,909口人。现有土地2450亩,耕地1581亩,党员34人,是一个以种植棉花、小麦及林果类的村庄。2009年人均收入4241.5元。    我村于2010年投资10万3千元已建设完成132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并给文体场所已配备了体育器材, 在“五个全覆盖”推进期间,计划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图书室的书籍册数、各类报刊、书柜等设备。截止目前,街道、巷道都已全部硬化,我们村实现了全村水泥路巷巷通,户户通,彻底改变三家庄村出行难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动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委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整洁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出行。   

赵村村

  赵村位于龙居镇以东4公里盐湖区以西5公里处,东邻冯庄头村,西邻王马村,北邻南庙村,南邻杜家坡村。全村共分4个居民小组,413户,1642口人,其中党员48人。全村共有耕地2975亩。 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129.1元。我村近几年加大产业调整力度,重点发展果木业和养殖户以及设施农业300亩,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倡导绿色种植无公害蔬菜,保证质量产量,加大科技投入,并向外输出劳动工80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每年年终对60岁以上老人慰问并发放慰问金。  

茂盛村

  茂盛村位于龙居镇西南,东邻三家庄村,北邻美玉村,西邻东高玉村,南邻尚义村。几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等政策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所变化,进入村北门,向南至去尚义村的大道是一条一里长的大巷,大巷以东有端直小巷5个,以西也有端直小巷3个,大小巷都已全部硬化,栽的都是柿子树,巷道整洁,晚上灯火通明。    全村共设4个居民组,233户,805人,其中党员28人。全村共有1955亩耕地。    村委会建立在村中间,村委会前有花园一个,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一套。村民素质都比较高,邻里之间都很和睦,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    全村主导产业主要是农业,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目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种植经济林,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壮大集体经济。2011年人均年收入5828元。   

罗义村

  罗义村地处龙居镇西边,东邻美玉村,西邻金井乡赤社村,南邻车盘乡东高玉村,北邻长江府村交通方便。全村土地面积5200亩,其中耕地面积4900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条件良好。   全村有6个居民小组,438户,1602人,其中劳力889人,党员49人。   村文化建设有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管等。村民素质高,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卫生。罗义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求,成立了舞蹈队、老年艺术团、锣鼓队;购置了棋盘、健身器材;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同时,罗义村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覆盖面,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集体经济发展良好,新农村建设逐步加快,完成上级要求的“五覆盖”。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与新型养老保险参保达到标准。水利设施条件优越,灌溉方便。主导产业事棉花、经济林。农民纯收入5000元。   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罗义村将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未来的罗义村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罗义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化。   

长江府村

  长江府村西邻金井乡赤社村,北邻金井乡东曲凡村,东邻本镇王南村,南邻本镇美玉、长江府村。全村耕地面积4468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条件良好。   全村有6个居民小组,362户,1429人,其中劳力889人,党员35人。   村文化建设有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管等。村民素质高,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卫生。长江府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求,成立了舞蹈队、老年艺术团、锣鼓队;购置了棋盘、健身器材;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同时,长江府村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覆盖面,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集体经济发展良好,新农村建设逐步加快,完成上级要求的“五覆盖”。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与新型养老保险参保达到标准。水利设施条件优越,灌溉方便。主导产业事棉花、经济林。农民纯收入5000元。   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府村将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未来的长江府村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长江府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化。   

王南村

  龙居镇王南村位于龙居镇西北方向两公里处,东临南花村、西接长江府、南望美玉村、北靠小张坞,运风高速公路从村北通过,运城绕城西南环高速从村西绕过。全村六个村民小组,470户,1600多人,耕地面积4800亩,主导产业“红香酥”梨,现已发展3000多亩,2011年人均收入6723元。村里有座嘉庆八年所建文庙楼一座,距今已有200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2009年,新一届党支部、村委会筹资20万元,进行重修;村里大小巷道、滴水檐全部硬化,村路灯全部亮化,村小游园全部绿化;同时,村组建了一支锣鼓队,全面提升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王南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求,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南村将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农村城市化”目标大踏步前进,使王南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化。  

美玉村

  龙居镇美玉村位于运金路沿线,龙居镇正西方向两公里处,东临龙居村、西接长江府、北靠王南村,运风高速公路从村北通过,运城绕城西南环高速从村西绕过。全村八个村民小组,500多户,1800多人,耕地面积4800亩,近年来,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红香酥”梨树1500亩,优质桃树1500亩,红堤葡萄苗500亩,把发展经济林与棉花高产结合起来。2008年,新一届党支部、村委会筹资80万元,新建村民委员会;村里大小巷道、滴水檐全部硬化,村路灯全部亮化,村小游园全部绿化;同时,村组建了一支锣鼓队,建立村图书室,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全面提升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美玉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求,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美玉村将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农村城市化”目标大踏步前进,使美玉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化。   

龙居村

长乐村

  长乐村北靠龙居村,南靠十里铺村,东靠下张耿村,西靠三家庄村。全村6个村民组,340户,1400人,党员31人,全村共有2665亩耕地。距离运城市城区只有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所以村大部分男女青年都在城区的各个岗位工作,村里中老年及儿童居多。近年来,长乐村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市区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文明城镇创建,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软件建设上,进一步强化村民尊商、重商、亲商意识。通过全方位努力工作,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同时在村设立了图书室、便民服务站、健身广场也在申请建设中,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为了使广大村民有所干,不-村里还要成立文化队及改善了民风也为群众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现在的长乐村正向着“阳光”“健康”“活力”迈进。   

南花村

  南花村位于龙居镇北中部,现有人口818人,耕地面积2310亩。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2011年全村总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由于紧靠棉花原种场,村民历来在种植上大胆创新,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结合多种农作物共同发展,其中以梨桃为主。    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动下,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花村尤以红香酥梨作为主导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现如今红香酥梨已覆盖周围十五个村,种植面积达万亩。每年春季,放眼望去,就仿佛梨花的海洋,让人不禁想起“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因其优良性能,特被广大消费者喜爱。每年收获季节,各地商客云集,大量采购红香酥梨,产品远销广西、广东、云南、湖南等省。2007年南花村成立了花南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该产品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注册了“南花”牌水果商标,自此打开了市场销路,并取得了独立水果出口权,现在红香酥梨不仅在国内畅销南北,而且享誉国外。   

王吞村

  王吞村位于龙居镇东北方向,东邻大渠办南张村,西邻龙居镇小曲村,南邻运风高速公路,北邻运候高速公路,距离运城市区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全村总面积为 亩,其中建设面积为 亩,耕地面积2519亩,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农村经济以红香酥梨和苹果等经济林为主,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共有4个居民小组,220户,905口人,青壮年劳动力500余人,党员共有23人,其中妇女党员2人。    王吞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求,成立了舞蹈队、老年艺术团、锣鼓队;购置了棋盘、健身器材;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同时,王吞村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覆盖面,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方面,鼓励引进红香酥梨的新品种,同时,支持帮扶发展养殖业及其它形式的致富门路,使每年人均达到了5000元以上,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引导村民致富奔小康。    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吞村将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未来的王吞村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农村城市化”目标大踏步前进,使王吞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化。   

小曲村

  小曲村位于龙居镇东北方向约8公里处,东邻本镇王吞村,西邻袁家庄村,南邻候运高速公路,北邻本镇赎马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全村总面积为 亩,其中建设面积为 亩,耕地面积2449亩,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农村经济以红香酥梨和苹果等经济林为主,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有4个居民组,230户,863人,其中党员23名。   小曲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求,成立了舞蹈队、锣鼓队;购置了健身器材;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同时,小曲村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覆盖面,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方面,鼓励引进红香酥梨的新品种,同时,支持帮扶发展养殖业及其它形式的致富门路,使每年人均达到了5000元以上,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引导村民致富奔小康。   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曲村将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未来的小曲村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农村城市化”目标大踏步前进,使小曲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化。   

赎马村

  赎马村地处盐湖区龙居镇东北,东邻临猗县楚候乡南杨姚村,北邻楚候乡仁里村,西邻本镇大张村,南邻本镇小曲村。全村土地面积为688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5776亩。   全村有8个居民组,555户,全村共2027人,其中劳动力共1250人,党员50名。2011年人均纯收入7296元。村委会建立在村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周边有花园一个,小树林1块,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一套。   几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等政策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所变化,进入村南门,向南至北,是一条一里长的大巷,大巷以西有端直小巷6个,以东也有不端直小巷6个,大小巷大部分都已硬化,栽的都是柿子树,巷道整洁,晚上灯火通明。   全村主导产业主要是农业,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一部分强劳力都在外打工,人均年收入也就是七八千元左右。   

大张村

  大张村位于龙居镇最北面,东邻赎马村,北与临猗县楚侯乡张峰村接壤,西邻小张坞村,南邻袁家庄村。几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等政策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很大变化,镇环路穿村而过,并有麻大路通村,村内有纵横各两条大巷,大小巷都已全部硬化,栽的都是柿子树,巷道整洁,主要巷道全部亮化。   全村共设7个居民组,420户,1620人,其中党员46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4300亩,均为水浇地。   村委会建立在村东,村委会内有花园一个,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一套,戏台一座,图书馆一座。村内有小学一所,卫生所3个,并且有腰鼓、秧歌队,村民素质都比较高,邻里之间都很和睦,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新农村建设达到“六覆盖”,并达到区园林卫生村标准。   村内基础设施为深水井10眼,还有引黄灌溉渠,并有12台变压器。   全村主导产业主要是农业,以种植红香酥梨为主,还有冬枣、红提葡萄、山楂、桃,壮大集体经济。2011年人均年收入6026元。   

小张坞村

  小张坞村位于龙居镇最北面,是盐湖区和临猗县交界处,村东邻大张村,西邻金井乡谢家营村,北邻临猗县楚候乡太后村和孙里村,南邻龙居镇王南村。全村有7082亩地。全村有10个居民小组,2722人其中党员60名。2009年人均收入4404.8元。主导产业以种植棉花和红香酥梨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动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委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多方筹集资金,投资新建了大队部,老年活动场所,图书室,硬化了全村主巷道和出村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出行。   

西袁庄村

  西袁庄村位于龙居镇政府所在地东北方,东邻袁家庄村,西邻小张坞村,南邻南花村,北邻大张村。全村有三个居民小组,共180户,743人。 全村有耕地2169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013.5元。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5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主要种植红不软桃,棉花,苹果及红香酥梨。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动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委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多方筹集资金,投资新建了大队部,老年活动场所,图书室,硬化了全村主巷道和出村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出行。   

杜甫村

  杜甫村位于龙居镇最东边,东邻西城办西杜村,南邻龙居镇冯庄头村,西邻龙居镇南庙村,北邻大渠办寺北村。全村有2个居民组,110户,401人其中党员13人。全村有耕地833亩,主导产业有小麦,棉花,玉米等。我村利用地理优势转移全村20%劳动力。全村人均收入4764.1元。通村路两旁栽树160株,制定奖励制度,实行每三天打扫一次卫生,坚持工资与村容整洁相结合,调动了村容管理员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扎实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时为党员活动室增添了电暖,党员活动版面,坚持党员每周集中2次学习,有学习能力的人,认真记好学习笔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人。   

南庄村

  南庄村西北邻袁家庄,东北邻小曲村,东南邻东辛庄,南邻羊村,西邻南花村。 全村共有耕地3483亩。全村共有土地面积为3483多亩,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共有水井5眼,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另正在积极推进的引黄区末级渠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农田灌溉的条件,是一个具备农业开发的优势村。 全村共有七个居民组,412户,1445人,其中党员35人,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村里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农家书屋、文化体育锻炼广场等,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地改善。   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村委一班人决心调整产业结构,以红香酥梨为主导产业,果木为副;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南庙村

  南庙村位于龙居镇东边,南邻赵村,西邻东辛庄村,北邻王吞村,东邻杜甫村。全村设4个居民组,250户,995人,其中党员27名。全村共有耕地1589亩。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4351.7元。村中有四、育苗和经济林面积300亩,有核桃苗种植基地一座占地300余亩。村中道路硬化面积达95%,基本达到户户通。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大力设施新农村建设  

麻村村

  麻村位于运金8.5公里路北一侧,东与新东张耿村相邻,北接大张村,南通西张耿村,西邻龙居村。三纵三横的村里主巷道,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全村共有土地面积为1947亩,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共有水井3眼,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另正在积极推进的引黄区末级渠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农田灌溉的条件,是一个具备农业开发的优势村。    全村共有四个居民组,187户,719口人,其中党员23人,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村里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农家书屋、文化体育锻炼广场等,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地改善。在农业生产中全村都有科技种田的意识,并不断地拓展致富的渠道,种植经济林,等,极大地增强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麻村是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村,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观,现村里巷道已全部硬化,村里滴水檐也已硬化完毕,全村的厕改率达85%,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西张耿村

  西张耿村位于运金路八公里路南一侧,东与老东张耿村相邻,北接麻村,南通下张耿村,西邻龙居村。两条由北向南约两公里的入村路,两纵三横的村里主巷道,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全村共有土地面积为1813亩,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共有水井3眼,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另正在积极推进的引黄区末级渠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农田灌溉的条件,是一个具备农业开发的优势村。    全村共有三个居民组,245户,858口人,其中党员23人,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村里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农家书屋、文化体育锻炼广场等,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地改善。在农业生产中全村都有科技种田的意识,并不断地拓展致富的渠道,种植经济林,发展现代设施蔬菜大棚等,极大地增强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西张耿村是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村,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观,现村里巷道已全部硬化,村里滴水檐也已硬化完毕,全村的厕改率达85%,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新村村

  新村位于运金八公里路南一侧,东与羊村相邻,西接麻村。四纵四横的村里主巷道,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全村共有土地面积为1613亩,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共有水井3眼,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另正在积极推进的引黄区末级渠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农田灌溉的条件,是一个具备农业开发的优势村。   全村共有四个居民组,192户,748口人,其中党员21人,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村里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农家书屋、文化体育锻炼广场等,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地改善。在农业生产中全村都有科技种田的意识,并不断地拓展致富的渠道,种植经济林,发展现代设施蔬菜大棚等,极大地增强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新村是2011年被盐湖区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村,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观,现村里巷道已全部硬化,村里滴水檐也已硬化完毕,全村的厕改率达85%,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老东张耿村

  老东张耿村位于运金路七公里路南一侧,东与王马村相邻,北接羊村,南通下雷家坡村,西邻西张耿村。一条由北向南约两公里的入村路,两纵两横的村里主巷道,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全村共有土地面积为404亩,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共有水井1眼,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另正在积极推进的引黄区末级渠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农田灌溉的条件,是一个具备农业开发的优势村。    全村共有一个居民组,54户,252口人,其中党员8人,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村里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农家书屋、文化体育锻炼广场等,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地改善。在农业生产中全村都有科技种田的意识,并不断地拓展致富的渠道,种植经济林,极大地增强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老东张耿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观,现村里巷道已全部硬化,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羊村村

  羊村位于运金陆七公里路北一侧,东与王马村相邻,北接村,南通老东张耿村,西邻新东张耿村。一条宽八米的村主巷道,四纵三横的村里主巷道,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全村共有土地面积为2335亩,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共有水井3眼,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另正在积极推进的引黄区末级渠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农田灌溉的条件,是一个具备农业开发的优势村。   全村共有三个居民组,270户,1091口人,其中党员23人,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村里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文化娱乐场所、农家书屋、文化体育锻炼广场等,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地改善。在农业生产中全村都有科技种田的意识,并不断地拓展致富的渠道,种植经济林,发展现代设施蔬菜大棚等,极大地增强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羊村是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村,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观,现村里巷道已全部硬化,村里滴水檐也已硬化完毕,全村的厕改率达85%,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王马村

  王马村位于盐湖区龙居镇东边,东邻赵村,西邻羊村,南邻老东张耿村,北邻东辛庄。全村设4个居民组,260户,968人,其中党员19人。全村有耕地2215亩。其中大棚蔬菜100亩,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2010年人均纯收入4731.5元。结合村情硬化道路,实现了“户户通”;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和养老问题等等,使村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群众生活品质不断得到提升!  

东辛庄村

  东辛庄村位于龙居镇最东边,东邻大渠办寺北村,西邻南庄村,南邻赵村,北邻小曲村。全村设5个居民   小组,1153人,其中党员36人。全村共有耕地2820亩。 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537元。东辛庄村民风淳朴,交通便利,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在村里先后开展严禁党员干部到娱乐场所打麻将-、严禁借婚丧嫁娶大面积散发请帖敛财等一系列举措,得到了群众认可。    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要提交集体讨论,不能个人说了算。如我村建立的重大事项决策备案制度,要求5万元以上重大开支,必须报区纪检监察机关备案,防止“一把手”独断专横;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内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全面实行工作问责制度,切实解决“责任不清、压力不足”的问题。把有限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切实做到不奢侈不攀比。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红香酥梨为主导产业,果木为副业,努力提高全民的经济水平。   

袁家庄村

  袁家庄村位于龙居镇北面,东邻小曲村,北邻大张村,西邻西袁庄村,南邻南庄村。几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等政策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所变化,麻大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纵横两条大巷,大小巷都已全部硬化,栽的都是柿子树,巷道整洁,晚上灯火通明。    全村共设4个居民组,312户,1145人,其中党员27人。全村共有3261亩耕地,土地均为水浇地。    村委会建立在村中间,村委会有图书馆一个,广场前有戏台一座,花园一个,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一套,卫生所一个。村民素质都比较高,邻里之间都很和睦,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    全村主导产业主要是经济林,以种植红香酥梨为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1年人均年收入14646元。   


三家庄村特产大全




三家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