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原平市 >> 大牛店镇 >> 南大牛村

南大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大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大牛村简介

  南大牛位于原平市城西北16公里处,大运路、朔黄铁路在此通过,交通便利,全村95户,302人,耕地面积1575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4万元,人均纯收入3808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以玉米、高粱、小杂粮,养殖业以养羊、养鸡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981103 034000 -- 查看 南大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大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大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默都村

  上默都村属大牛店镇,地处平川,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城西北12公里处。因该村地处盆地,历史上有“外看不见村,内看只见天”的说法,故称默都。上默都现有耕地420亩,103户,297人,全村以农为主,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242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89万元。   上默都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经济以种植为主,近几年发展起了养殖业,家禽存栏8000只,猪存栏60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增收,村中钢筋混凝土房逐渐取代了砖瓦木平房,村民购置货运车,拖拉机多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村东通往大运路的道路,约2公里,实现了水泥硬化。村中道路也全部平整,做到了村容整洁。  

神山四村

  大牛店镇神山四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十公里处,大牛店镇东,北靠同蒲铁路、大运公路,南对千亩梨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现有570户,1905人,耕地面积3430亩,地域宽广,资源丰富。该村以传统玉米种植业为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大量的玉米制种田及甜玉米种植田逐渐增多,以养猪、鸡、羊为主的养殖户达300余户,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21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478元。  

大牛店村

  大牛店村位于原平市城西北10公里处,作为镇政府所在地,大牛店村紧邻大运路,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各种商店酒店鳞次栉比,商业交流繁荣锦绣。   全村560户,1785人,有耕地1960亩,其中水浇地1184亩。近年来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羊1000只,猪1000头,鸡16000只,均采用现代化的大棚养殖,而且规模日益扩展。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31万元,人均纯收入4706元。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泰兴煤业有限公司为大牛店村50余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大牛店村的经济发展。   

阳武一村

  阳武一村位于原平市城西北12公里处,地处半丘陵区,居阳武河畔,民间流传“李阳武取水”的故事,故名“阳武村”。   改革开放以后,阳武一村已发展为大牛店镇的经济大村,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全村有508户,1865人,耕地2140亩,其中经济作物近200亩,以农为主,养殖业、运输业并存,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08万元,人均纯收入4568元。   近年来,两委干部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引导下,带领群众进一步加强了阵地建设,并配备了文化活动室和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党员接受教育和获取致富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多次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部属各单位授予省级文明村、先进党支部、优秀村集体的荣誉称号。      

大牛堡村

  大牛堡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13公里处,地处平川,南望大运路,交通便利,相传唐朝末年五牛分尸,有牛跑到此处,又因此地有堡,故称大牛堡。   该村现有户数555户,1650人,党员57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152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483万元。全村有耕地2605亩,全部是水浇地。近年来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本村养殖业发展迅猛,现已初具规模,有鸡5万只,生猪超过2000头,养殖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原平人民提供了大量肉食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大牛堡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抓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年粮食产量超过两千吨,是原平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施家野庄村

  施家野庄村位于原平市西北16公里处,地处平川,因此地庄原是大牛堡姓施的一地庄,由于其四周皆野草荒滩,故称野庄。明朝天启年间立村时,先叫西野庄,后又按姓氏称施家野庄,现有耕地2221亩,均为水地 ,果园面积100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总面积2212亩,亩产1500斤,粮食总产量3322500斤。以农为主,民营企业、规模养殖为辅,发展产业促增收,探索人畜分离、集中养殖模式,建成养殖小区1处。全村630户,181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95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325元。  

上阳武村

  大牛店镇上阳武村位于原平市城区西北18公里处,隶属于大牛店镇管辖,处于阳武河上游,西山与平川相交之处。同蒲、朔黄铁路贯穿其中,大运公路沿村而行,山水相依,交通便利。阳武河水灌溉肥沃的农田,背靠山岭蕴含无穷的宝藏,这里确实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上阳武全村610户,1590人,外出务工210人,耕地总面积2253亩,其中水浇地134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16元,。受人多地少的影响,本村经济以煤炭储运加工、农畜产品生产和服务业为主。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上阳武村通过鼓励以运输,种植业为龙头,带动养殖、煤炭加工,零售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发展起了多渠道经济发展产业链条。   全村现有大中型运输车辆130余部,小型车辆20余部,饭店20余家,引进煤炭加工企业4家,收入1760万元;发展退耕还林地912亩,水果种植面积100余亩,养鸡1万余只,养猪100余头,牛100余头,养羊500余头,发展养殖大户20余家,年收入180余万元。   村中电路通达,街道硬化5公里,路灯80多盏,饮水机井2座,灌渠10公里,新建21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标准饮水渠3.5公里,标准化的中心小学建筑面积1900余平方米,现有教师10余名,在校学生200人,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占地面积250平方米,现有医护人员5人,村民基本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小病不用出村。  

下默都村

  下默都村位居阳武河中游、大运路北、同蒲铁路北侧、原平市12公里的西北方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全村370户人家,1060人,耕地面积2470亩,历年来靠阳武河浇灌,是旱涝保收的富裕之村。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13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321元。   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二层教学楼一座,初级卫生站一个,商业店铺5个,醋厂一个,规模化养殖13户,全村540多个劳力分布于种植、养殖、建筑营销、加工、餐饮等数种行业,近年来在党的扶民政策支持下,村修建了通村公路,村貌门楼、照壁,建起了文化广场与图书屋,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目前,在党支部、村委的带领下,全村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高昂斗志,意气奋发地奔向小康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东野庄村

  东野庄村地处大牛店镇,南临下默都村,西临大牛堡村,东靠后沙城村,北临三吉村。全村1035人,有耕地面积2600亩,全部为水田。农业主要种植玉米。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59万元,人均总收入达4879元。目前水泥道路贯通全村,直达村外,交通便利。   今日,东野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结合东野庄村地理条件,制定出远景规划。一是立足“四改二建”(即改圈、房、瓦、厕,建沼气池、绿化带)和文明村创建活动,争取用最短时间把示范村建成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生活洁化、村庄绿化的新型农村;二是紧紧围绕“千万工程”建设,培育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农村技术或职业技能。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神山一村

  神山一村位于原平市西北14公里,地处半丘陵区。相传该村姓贾的在明朝洪武二年从定襄县神山迁来,因怀念故土,起名神山。后来由于人口增多,村庄逐渐分开形成四个村庄。现有耕地1766亩,其中水地530亩,果园150亩,总户数334户,人口87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46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种植业发生了变化,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加强了制种田的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同时,村域内加大了苹果,李子、梨、核桃的种植,并且有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共有鸡30000只,猪200头,羊700只.。在发展养殖的同时还配备了沼气,实现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水泥道路贯通全村,交通便利,直达大运公路。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电信宽带可达村内任何一处,村民医疗合作率达99%。  

阳武二村

  大牛店镇阳武二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19公里处,地处半山区。相传在上阳武村后有一条沟,原叫后沟,村名由此而来,后逐渐演变成后儿沟。全村247户,832人,有耕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玉米,豆类等杂粮农作物,水地面积659亩,果园面积100亩,粮食种植面积800多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紧靠大运路,交通便利,全村经济发展快速。特别是养殖业,以“聚财种猪场”、“文礼养殖合作社”示范园区为“龙头”,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全村养殖业,形成了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  

西营村

  西营村位于原平市西北15公里处,是大牛店镇的一个行政村。   西营村虽然是丘陵地区,但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空气新鲜。不仅有清凉甘甜的泉水,而且山上山下药材遍地。春天一到鲜花满坡,杏花、桃花、苹果花、枣花、梨花漫山遍野。   西营村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400亩,全村285户72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77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625元。主要收入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以种植果树为主,其它还有玉米、高粱、小杂粮,其中有西营小米甲天下的美称。养殖业以养羊、养猪为主。   西营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范亭中学设立在此村,直至现在范亭中学的遗址依然存在。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营村都走在了历史时期的最前列。   

神山二村

  神山二村,位于原平市西北10公里处,东临神山三村,南接楼板寨乡,西连神山一村,北与大牛堡接壤,土地面积3288亩,其中水地面积 1600 亩,总户数 456户,总人口 1380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312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518万元。神山二村土地肥沃,历来为“十八村水地”之一,地貌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东春多风,无霜期145-150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440毫米左右,多在夏秋两季,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粮食种植以玉米为主。   神山二村紧紧围绕镇党委经济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面貌有新改变为目标,村两委班子认真开展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村经济发展思路。即“打基础,强科技”。根据此发展思路,全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累计投资28万元,硬化通村路,主街道4.7公里,安装路灯54盏,便利了群众夜晚出行,解决了村两街道的照明问题,现在,全村已实现通公路,户户用上电,全村户户吃上自来水;挖深井配套4眼,维修水渠300米,解决了四百余亩的土地的灌溉问;建村文化室一所,组建文艺宣传队,在每年的“麻线娘娘古会”期间积极宣传计划生育以及当的政策,改变了文化生活单调、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的局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神山二村村委会共分两层,在市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设立了远程教育,完善了党员电教设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有计划的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学以致用,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目前村内有保健站一所,农村参合率达到100%,神山二村村民生活燃料以煤为主,为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沼气建设。   今后,神山二村将继续依托区位优势,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划村为片,引进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引导更多农户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走上有序生产、订单生产的良性发展道路,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芦溪村

  芦溪,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城西北17公里处,地处丘陵。全村有耕地1062亩,128户,35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8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434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团结一致,形成全力,带领群众发展支柱产业,修油路,建沼气,治环境,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  

第四沟村

  第四沟村,位于阳武河北、马头崖底,大牛店镇西5公里处,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全村22户,45人,耕地210亩,均为旱地。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8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      

芦庄村

  芦庄村地属山区,位于大牛店镇西,与轩岗镇接壤,北同蒲线穿过村南,大运路、阳武河经过村北,交通便利,历来为交通运输往来商客的必经之地。   村内现有124户,364人,耕地313亩,其中只有少量水地,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成就了芦庄村民不屈于天命的性格。自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就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运输业,极大的带动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在发展运输业的同时积极的发展其他行业,并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0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406元。现村内有羊600头,猪90头,运输车辆15辆,石料厂1座,加油站1座,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发展了本地经济。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大牛村

  南大牛位于原平市城西北16公里处,大运路、朔黄铁路在此通过,交通便利,全村95户,302人,耕地面积1575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4万元,人均纯收入3808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以玉米、高粱、小杂粮,养殖业以养羊、养鸡为主。  

梨井村

  大牛店镇梨井位于原平市西北22公里处,地处山区,因坡上野梨杂果丛生,村庄座落于山脚,挖井饮水,故起名梨井。全村共有127户381人,耕地528亩,其中水地378亩,旱地15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3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675元。  

谭家窑村

  谭家窑村地处大牛店镇西南方向,地处丘陵,位于市区西18公里处。该村地势高,地形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自然环境优美,交通顺畅,村容整洁,民风淳朴。   全村共有78户,总人口226人。该村经济以农为主,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3407元。全村耕地540亩,人均2.5亩,其中水地100亩,旱地440亩,主要种植玉米作物,全年粮食总产量20余万斤。并有经济林60余亩,主要以果树为主。全村共有养殖户4户,养鸡1500余只,养羊280余只,养猪150余头,大大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村内实行了主干道的硬化,并配备了村卫生室,实现了-全覆盖,并在近期对村水利设施进行了修缮和完善,为全村及邻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安定充足的条件。虽然村庄地处偏僻,但却是个天然氧吧,在引进的许多项目中以种养殖为主,大力发展绿色项目,使农民快速增收道路宽广,使村级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为全村经济带来长足可持续的发展。  

北大牛村

  大牛店镇北大牛村,位于原平市西北17公里处,村名因唐末五牛分尸而来,又因该村居于大苍河(干河)的北面故称北大牛。全村60户,181人。有耕地面积469亩,水地面积350亩,果园面积50亩,粮食种植面积450多亩,北大牛村民风淳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日举行传统的观音庙会。目前,全村家禽平均存栏数为3620只,平均出栏数为2000只,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6元。   近年来,北大牛村本着构筑以养殖业发展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养殖业快速升位,成为村庄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南泉村

  大牛店镇南泉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20公里处,地处丘陵。现有耕地749亩,95户,302人,以粮食种植为主,果树种植(核桃等)和畜牧养殖为辅,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7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654元。  

水泉村

  水泉村位于原平市城西29公里处,大牛店镇西北部,日照充足,因村中有数口水泉而闻名。该村地处山区,相传村中有泉数眼,故名水泉,全村现有40户,127人,耕地有305亩,以丘陵地为主,主要种植高粱、豆类及其它小杂粮,村民经济收入以务农为主,闲时打工。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2万元,人均纯收入4016元。      

孙家坪村

  大牛店镇孙家坪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27公里处,云中山脚下。全村耕地340亩,71户,170人,以粮食种植为主,果树种植(核桃等)和畜牧养殖为辅,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2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941元。   

沿长会村

  沿长会村位于原平市城西北18公里处,大运路、朔黄铁路在此通过,交通便利,全村93户,246人,耕地面积35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96万元,人均纯收入3455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以玉米、高粱、小杂粮,养殖业以养羊为主。   

浮图寺村

  浮图寺村地处大牛店镇的中心地段,南依北同蒲,北傍大运路。村西2公里处即是阳武河源头,村东15公里处即是原平市市区,依山榜水,交通便利,发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全村有100户,288人,有耕地232亩,林园地17亩,水地面积近215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4万元,人均纯收入4201元。      

沙峪村

  沙峪村坐落于原平市大牛店镇以西10公里处,南依宁武山系云中山、北同蒲,北傍大运路;东接梨井村,西靠沿长会,因村建于阳武河河滩,两面高山林立,周围沙石遍地,故名沙峪。沙峪村沿阳武河顺流分布成长条状,背靠山峰地处河谷。   全村现有92户,273人,全村主要大姓张姓,村内耕地141亩,其中水地100余亩,主要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鉴于村内高产良田贫瘠,沙峪村民在镇政府的支持和村委会的引导下,根据本村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养殖业和运输业,并初具规模。据统计,村内现有羊600余只,猪100余头,大型运输车辆8辆,饭店2所,2009全村总收入416万元,人均纯收入3846元,这些都为沙峪村民实现全面小康储备了不容轻视的力量。      

磊北村

  磊北位于原平市城西20公里处,大运路、朔黄铁路在此通过,交通便利,全村14户,33人,耕地面积330亩,2009年全村总收入达60万元,人均纯收入3636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以玉米、高粱、小杂粮,养殖业以养羊为主。  

神山三村

  大牛店镇神山三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12公里处,水利设施便利,日照充足,属于平川、丘陵共存型乡村,全村以发展粮食生产和家庭副业为主。耕地面积1575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豆类等杂粮农作物400亩,果树种植面积100亩。全村245户,71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06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364元,村里配有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北同浦铁路,大运公路穿村通过,便利的交通带动了全村运输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转变思想、转变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模式“三个转变”的战略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个体经济和农产品结构调整上。制定了“农业稳村”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稳定粮食总产,提高单产,调整粮食结构,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比重,将苹果、酥梨、桃子等水果产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进行加工,提高产品档次,促进了农产品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养殖,通过走特色种养殖的路子兴村富民。      


南大牛村特产大全




南大牛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