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原平市

原平市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原平市谷歌卫星地图)


原平市简介

   原平市地处山西北中部,位于东经112°17′~ 113°35′,北纬38°35′~ 39° 09′之间,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西汉以来就是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县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的交通枢纽。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之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东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长约58公里,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8万人。
  历史沿革
  原平,自西汉置县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隋大业二年(606),原平始称崞县一直到20世纪中叶,也渡过了1350多年春秋。1949年全国解放后,仍称崞县。1958年12月7日,经山西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原平县。1959年12月,县级机关由崞县城迁至原平镇。1993年6月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由忻州代管),是全省放权改革试验县(市)之一。
  行政区划
  原平市现辖7镇11个乡两个办事处,520个自然村。7镇分别为:长梁沟镇、轩岗镇、崞阳镇、大牛店镇、苏龙口镇、阎庄镇、-镇,11个乡分别为:段家堡乡、沿沟乡、西镇乡、王家庄乡、子干乡、中阳乡、南白乡、大林乡、解村乡、楼板寨乡、新原乡和北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8万人 2571平方公里 140981 034000 0350 查看 原平市谷歌卫星地图

原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北城街道 0 0 永兴社区 永康社区 平安大街社区 京原北路社区 城西社区 查看 北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南城街道 0 0 铁路社区 体育路社区 桥南社区 教育路社区 建设街社区 查看 南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轩岗街道 约3.5万人 235平方公里 六亩地社区 刘家梁社区 焦家寨社区 机关社区 黄甲堡社区 查看 轩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东社镇 约2.5万人 121平方公里 城头村 上社村 北头村 上庄二村 合村村 薛家庄村 上庄四村 上庄一村 南河底村 北庄头村 西岔村 东山底村 刘河底村 康村村 峪里村 西头村 朱东社村 都庄村 中三村 王东社村 东闫庄村 沟里村 西山底村 上庄三村 永兴庄村 观里村 营房村 东岔村 拴马坡村 北河底三村 白塔岗村 王北尧村 王南尧村 枣坡村 老师村 尧山村 贵儒村 里城村 南旺村 磨湾村 北河底二村 北河底一村 赵村村 温东社村 南庄村 石地坪村 查看 东社镇谷歌卫星地图
苏龙口镇 约1.53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皇家庄村 匙村村 苏龙口村 北王就村 白石村 刘家庄村 郭家庄村 西松彰村 东松彰村 南坡村 南王就村 野庄村 辛庄村 西峪村 下长乐村 永乐村 后沟村 半沟村 山碰村 新庄村 木图村 龙王堂村 令狐村 下政化村 上长乐村 章腔村 储士村 贾庄村 水沟村 土沟村 上政化村 查看 苏龙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崞阳镇 约2.82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璜珥村 上吉村 上合河村 白彪村 小关村 南关村 平定街村 城西村 仓街村 白村村 中石寺村 曹家庄村 下王村 上王村 西街村 东关村 南村村 上石寺村 庄头村 下合河村 郑家营村 北街村 香烟村 平山梁村 天晃村 杜家口村 上韩村 白家湾村 东桥村 西桥村 大乐沟村 泊子村 唐昌村 沙河村 南韩村 大道口村 峪口村 上丰洼村 下石寺村 下韩村 卜家沟村 太平庄村 下丰洼村 黑沟堰村 樊家庄村 查看 崞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牛店镇 约2.26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上默都村 神山四村 大牛店村 阳武一村 大牛堡村 施家野庄村 上阳武村 下默都村 东野庄村 神山一村 阳武二村 西营村 神山二村 芦溪村 第四沟村 芦庄村 南大牛村 梨井村 谭家窑村 北大牛村 南泉村 水泉村 孙家坪村 沿长会村 浮图寺村 沙峪村 磊北村 神山三村 查看 大牛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闫庄镇 约2万人 111平方公里 门屯村 刘庄村 大白水村 兰村村 崖底村 南庄头村 西常村 卫村村 北大常村 闫庄村 新村村 魏家庄村 麻港村 串道村 观上村 东常村 小白村 水油沟村 南峪村 治国村 白家岭村 南大常村 查看 闫庄镇谷歌卫星地图
长梁沟镇 约1.51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羊圈沟村 长梁沟村 黑水圪妥村 羊圈村 北峪村 南蚕食村 宽滩村 二沟村 黄草坡村 里岔口村 龙眼村 化滩村 孤山村 神山堡村 奇村村 炭庄村 羊圈岭村 大吉洼村 大三沟村 小三沟村 车水洼村 橙槽村 西林庄村 白羊岭村 西岔水村 起龙沟村 前岔口村 吴家沟村 大沟村 韩家沟村 神岩化村 黄松洞村 牙渠村 大王营村 查看 长梁沟镇谷歌卫星地图
轩岗镇 约1.51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姬家山村 轩岗村 段家岭村 长畛村 东沟村 炭窑沟村 河家水村 后梁村 前坡村 瓦窑村 后口村 刘家梁村 黄家堡村 马圈村 焦家寨村 龙宫村 车道沟村 北梁村 西蚕食村 上马铺村 南高阜村 尧高阜村 新郭庄村 牛高阜村 小立石村 四十亩村 大梁村 冯家堰村 梁家沟村 陡沟村 沙沟村 大立石村 卢沟村 白高阜村 查看 轩岗镇谷歌卫星地图
新原乡 约3.5万人 74平方公里 小集镇社区 张村村 太平街村 新华街村 平地泉村 桃园村 班村村 东营村 柳巷村 武彦村 解放街村 唐林岗村 新郭下村 北郭下村 小河村 大库狄村 磨头村 南滩村 上原平村 小库狄村 下原平村 查看 新原乡谷歌卫星地图
南白乡 约1.14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巩岗村 下南白村 中原岗村 西平村 沟北村 清水沟村 后堡村 上南白村 下神原村 和围村 龙王堂村 神岗头村 刘岗村 寨上村 山西村 上神原村 西头庄村 尚义村 横院村 下西岗村 东岗村 南尧村 北尧村 治庄村 前堡村 查看 南白乡谷歌卫星地图
子干乡 约1.83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停旨头村 蔡家岗村 坦庄村 南郭下村 东荣华村 张家庄村 东下庄村 西南贾村 东南贾村 西荣华村 子干村 查看 子干乡谷歌卫星地图
中阳乡 约1.46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南头村 上封村 孙家庄村 井沟村 中阳村 练家岗村 大阳村 史家岗村 下神头村 峙峪村 大狼沟村 辛章村 中庄村 石盆村 南神头村 安庄村 东李家庄村 西李家庄村 西荣村 金庄村 现峪村 上木章村 下木章村 上神头村 临河村 查看 中阳乡谷歌卫星地图
沿沟乡 约2.04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北郜村 李家庄村 河头村 四岔尧村 邵家寨村 土屯寨村 兴隆寨村 上王董村 堡外村 下班政村 班政铺村 大芳村 咸阳村 大营村 茹岳村 上阳贾村 墩底尧村 南寨村 贺家尧村 李家尧村 刘家尧村 黑涧村 下阳贾村 尹家洼村 新庄村 堡内村 新小营村 丁家寨村 南郜村 麻地沟村 沿沟村 石槽村 旧小营村 查看 沿沟乡谷歌卫星地图
大林乡 约1.67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南大林村 下申村 魏家庄村 定丰庄村 向阳村 上大林村 黄牛村 上申村 西会村 西神头村 北苏鲁村 下大林村 磨脑村 干柳沟村 土黄沟村 黄道村 保城庄村 上连狄村 新野庄村 南苏鲁村 迎新村 中苏鲁村 下连狄村 任家沟村 田巨坪村 敬家庄村 查看 大林乡谷歌卫星地图
西镇乡 约1.31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南阳店村 三吉村 后沙城村 南申村 田家庄村 北贾村 南阳村 西镇村 文殊庄村 下薛孤村 阳房村 胡沟村 沙晃村 下社村 李家村 前沙城村 西石封村 东石封村 梅家庄村 小泉坪村 小泉沟村 上薛孤村 查看 西镇乡谷歌卫星地图
解村乡 约1.3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尚家庄村 东茹庄村 中三泉村 解村村 北三泉村 西茹庄村 圪妥村 曹三泉村 上院村 南岗村 红花沟村 北岗村 中茹庄村 朝霞峪村 下院村 立道村 于家沟村 马家山村 李三泉村 查看 解村乡谷歌卫星地图
王家庄乡 约1.4万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中泥河村 下王庄村 东泥河村 安家庄村 石河村 前池村 河南村 界河铺村 永兴村 王家庄村 关子村 后池村 南池村 东街村 龙泉庄村 板市村 北街村 西泥河村 旧村村 弓家庄村 查看 王家庄乡谷歌卫星地图
楼板寨乡 约7700人 ·原平旅游·原平特产·原平十大特产·原平十景·原平名人·原平 王家营村 屯瓦村 西庄村 袁家庄村 北庄村 山水村 丘峪村 沙活村 楼板寨村 白阳村 一家村 下庄村 文治村 彭家塔村 北岸村 木口村 巷子沟村 大龙门村 小岭底村 荆芥村 查看 楼板寨乡谷歌卫星地图
段家堡乡 约9000人 130平方公里 南妥村 角川村 马家庄村 官地村 庙岭梁村 石墙村 尚家窑村 直壮沟村 大厂沟村 红池村 土壑村 西庄头村 东尧头村 碗架板村 神堂湾村 西梁村 段家堡村 石凤沟村 赤泥泉村 万泉庄村 漫坡村 青疙瘩村 将军墓村 下马铺村 道佐村 塔坡泉村 屯家岭村 南岭村 红河村 贺家梁村 柳坡泉村 牛食尧村 张其沟村 二郎堂村 北王庄村 立梁泉村 峪道沟村 大西沟村 老窝村 田庄村概括村 静室村 红岭村 老底沟村 暖套村 黑峪村 柏林池村 白九川村 要子贝村 查看 段家堡乡谷歌卫星地图

原平市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忻府区

  忻府区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县级行政区,是忻州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全区共辖11个乡、6个镇、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394个行政村,3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551860人,总面积1986.5平方公里。南北41公里,东西45公里,国土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部平坦开阔,为忻定盆地的主体部分。   历史沿革    忻府区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聚居生息,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置新兴郡,同年置九原县,北魏永兴二年(公元410年)置秀容郡、秀容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1年)改称忻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州为县称忻县,故历史上先后称九原县、秀容县、忻州、忻县,1983年改为省辖县级忻州市,2001年撤销县级忻州市,改设忻府区,隶属于现在的忻州市。   区位优势   忻府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南75公里邻省会太原,北200公里至大同,东160公里到佛教圣地五台山,东北距首都北京540公里,距在建的五台山机场40公里。境内大运高速、108国道、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保德-忻州-五台山-阜平高速公路、忻台旅游公路、忻分旅游公路、省道忻黑、忻保线、北同蒲忻河铁路支线横穿东西。忻府区从古至今一直是连接冀、陕、蒙的商贸集散地和全省重要交通枢纽,素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之称。现已成为忻州市、乃至晋北旅游集散、中转的最佳地,其便捷的交通辐射五台山、阎锡山故居、云岗石窟、应县木塔、万年冰洞、汾河源头、芦芽山、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等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   文化资源   忻府区既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也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这里是舍身救孤晋国三义士的家乡,四大美人之一貂蝉的故里,是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出生地,是明清文化大雅傅青主的祖居处,是震惊中外的忻口战役的主战场。这里是享誉全国的摔跤之乡、八音之乡、温泉之乡、貂蝉文化之乡、诚信忠义之乡,也是具有光荣传统的晋西北革命老区。   发展现状   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111.2亿元,增长5.3%;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增长19.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亿元,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41元,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1元,增长11.4%。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忻府区连续三年被评定为优秀县区。   2015年1-3月份,全区生产总值17亿元,增长7.3%;工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增长105.3%;财政总收入3.8亿元,下降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亿元,下降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3元,增长8.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元,增长9%。  

定襄县

     定襄县位于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总面积864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晋昌镇。邮编:035400。代码:140921。区号:0350。拼音:Dingxiang Xian。   该县境内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部和西部为平川,形如簸箕。最高峰为柳林尖山,海拔2101米。西部和中部为忻定盆地。主要河流是滹沱河。年平均气温8.7度,一月均温-9.2度,七月均温23.5度,年降雨量413毫米,无霜期150天。   行政区划      定襄县辖3个镇、6个乡:晋昌镇、河边镇、宏道镇、杨芳乡、南王乡、蒋村乡、神山乡、季庄乡、受录乡。   晋昌镇(10个行政村):待阳村、董村村、南西力村、北西力村、王进村、西河头村、城内村、南关村、西关村、北关村。   宏道镇(18个行政村):西街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阁街村、南门外村、平东社村、北社东村、北社西村、留念村、大营村、西社村、贾庄村、马城村、咀子村、辛安村、无畏庄村、南社村。   河边镇(27个行政村):河一村、河二村、河三村、河四村、青一村、青二村、芳兰村、南作村、陈家营村、牛台村、山底村、南庄村、阎家庄村、戎家庄村、赵家庄村、河南坪村、岭子底村、尧泉村、白玉沟村、李家庄村、马家尧村、继成村、井沟村、集贤村、蔚家梁村、建房村、瓦扎坪村。   蒋村乡(21个行政村):蒋村村、砂村村、草泉村、后高蒋村、前高蒋村、上东留村、下东留村、麻河沟村、大沙沟村、东力村、史家岗村、军家贝村、簸箕仉村、宽沟村、王家庄村、十八顷村、土岭口村、土岭村、兴家村、大坡村、张家庄村。   季庄乡(12个行政村):季庄村、虎山村、前营村、后营村、西庄头村、南林木村、北林木村、凉楼台村、邱村村、阎徐庄村、横山村、龙湾村。   受录乡(21个行政村):受录村、高村村、黄咀村、东作村、大南庄村、小南庄村、北庄村、回凤村、复兴村、贾家庄村、于家庄村、北受录村、向阳村、下汤头村、白村村、上汤头村、上零山村、下零山村、寺家庄村、玉会村、三家村。   杨芳乡(8个行政村):杨芳村、兰台村、西邢村、西营村、庄力村、长安村、张召村、智村。   神山乡(8个行政村):神山村、赵家营村、管家营村、卫村村、崔家庄村、小王村、师家湾村、镇安寨村。   南王乡(30行政村个):南王村、炭尧沟村、东霍村、湖村村、留晖村、龙门村、东王村、赵村、大南邢村、小南邢村、藏孤台村、西笏口村、黄场峪村、茶房口村、眉音口村、官庄村、张村村、镡村村、择里村、中霍村、西霍村、寇村村、董家堰村、岔口村、巨宝庄村、沙岭子村、李家坪村、尧头村、玉池凹村、百泉郊村。   历史沿革      今定襄地,春秋后期(公元前541年后)属晋,战国时属赵。西汉时,为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移阳曲于太原界,在阳曲故城置定襄县,属新兴郡(治段九在原,即今忻州市)。西晋时,在定襄境西北置晋昌县,同属新兴郡。惠帝元康年间(291-299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定襄县与晋昌县同属晋昌郡。不久,晋昌郡复名新兴郡。   北魏太武帝始光三年(426年),蒲子县(原地在今陵县)侨置定襄境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晋昌入定襄县。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定襄县属永安郡(郡治在今定襄县城)。北齐武成帝时(562-564年),移平寇县(原地在今忻州市东10里)于定襄境内东南,后废定襄县和蒲子县。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移平寇县于崞县;****并入秀容县(今忻府区),属楼烦郡(治静乐,即今静乐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此地为刘武周所辖。武德四年,唐复置定襄县,属忻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忻州为定襄县郡(治秀容),定襄仍属之。肃宗乾元年(758年),改定襄郡为忻州,定襄县复属忻州。五代因之。北宗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并定襄入秀容县。哲宗元元年(1086年),复置安襄县,属忻州。金、元、明、清、定襄县均属忻州。   1914年5月,定襄属雁门道(大同)。1927年栽道,县直属省。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定襄县,属晋东北行政公署。1941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定襄县属北岳区第一**。1944年9月改属冀晋区第二专区。期间,定襄县级建置未变。1944年10月,定襄与忻(东)县合并为忻定县,仍属冀晋二专区。1945年11月分置定襄县,隶属关系不变。1947年11月冀晋区改为北岳区,定襄属北岳区第二专区。1948年8月华北八民政府成立后,定襄改属晋中区第一专区。   1949年8月,定襄划归山西省忻县专区。1959年1月,定襄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县政府驻忻县城,属晋北专区(专员公署驻大同)。1961年复置定襄县,属忻县专区(后改忻县地区)。1983年7月,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2001年忻州地区改设忻州市,定襄属于忻州市。   2000年,定襄县辖3镇12乡:城关镇、河边镇、宏道镇、杨芳乡、南庄乡、季庄乡、神山乡、蒋村乡、南王乡、李家庄乡、董家堰乡、史家岗乡、白村乡、受禄乡、官庄乡。总人口211104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0675 河边镇 20447 宏道镇 28138 杨芳乡 16650 官庄乡 11027 南王乡 16171 董家堰乡 326 史家岗乡 3838 南庄乡 5234 李家庄乡 1968 蒋村乡 12270 神山乡 15729 季庄乡 18632 受录乡 15547 白村乡 445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五台县

  所属地区:山西省忻州市   县政府所在地:台城镇   邮政编码:035500   电话区号:0350   行政区划代码:140922   汽车牌照:晋H   五台概况      基本概述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经112°57′41″ ─113 °50′56″,北纬38°28 ′─ 39°4′49″。县界北起峨岭,与繁峙、代县为邻;南至牛道岭,与盂县为界;东接长城岭,与河北省平山、阜平两县相连;西至济胜桥,与定襄、原平接壤。全县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70公里,略呈长方形,总面积2865平方公里。县城距忻州65公里,距太原135 公里,距北京530公里,是忻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县,辖6镇24乡。五台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西汉时建虑特,晋废。北魏时置驴夷县。隋大业三年改名五台县,金贞佑四年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复为五台县,一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五台县现辖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和19个乡镇、568个行政村,总人口319593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   五台县属土石山区,大陆性气候。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处北台顶3058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处神西乡坪上村海拔仅624米。全县自然特点是:平川中有丘陵,丘陵中有山地,深山回环中有茹村、豆村、沟南、东冶四个小盆地。全县耕地51万亩(其中已退耕还林5.3万亩), 宜林面积160万亩,宜牧面积190万亩。气温最高35℃,最低-32℃,年平均气温介于-5℃─10℃之间,年均降雨量 54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90-170天。 本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平均每人每年拥有水量1270立方米;按耕地计算,每亩平均占有水量700立方米,清水河、泗阳河、滤泗河、小银河、滹沱河是全县较大的五条河流,总长度207公里,年径流总量10.4 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的理论储藏量为16319千瓦,可筑梯级电站23处,五台地下水会计师丰富,山山有泉、沟沟有水,而且水质优良,大部分为重碳酸盐型,矿化程度每升在1克以下,可供灌溉和饮用。   五台县物产丰饶,资源丰富,铁、铝、硅、镁等矿产30余种,品位高,分布广;玉米、谷子等为大宗的49种农作物,年总产量达1亿公斤;台参、黄芪等371种野生药材资源遍布全县,是天然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杨柳、松柏等树种为主的30种林木资源,覆盖率达到28%;优质的牧草资源,年载畜量可达39万只羊;台蘑、花椒、沙棘、酥梨等名优特产品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位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其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的佛教文化,夏无酷暑、秀丽神奇的自然风光,美伦美奂、宏伟壮观的古寺庙建筑,历史久远、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革命遗址名扬海内外。现保存完好的寺庙47座,其中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拜佛,参观览胜。旅游避暑世界闻名。   五台县是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发祥地。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伏击战,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松岩口创办了模范病室。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路居过和战斗在五台县。五台县又是人物荟萃的地方,历史上文人学仕、仁人志士代不乏人。清代翰林、大学士徐继畲编写的《瀛寰志略》是我国研究世界地理较早的专著,影响甚远。理学家徐润第著作颇丰,画家赵凤瑞誉满三晋,当代有我国著名军事家、十大元帅之一-。五台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勇敢、正直刚毅,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代县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雁门关下。全县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面轮廓呈长方形,南北两山对峙,滹沱河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东邻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阴,东北与应县相接,西北与朔州毗邻。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 2001年末,辖6镇5乡,即:聂营镇、滩上镇、阳明堡镇、枣林镇、峨口镇、上馆镇和新高乡、胡峪乡、雁门关乡、磨坊乡、峪口乡。全县总人口约21万人。   行政区划   代县辖6个镇、5个乡:上馆镇、阳明堡镇、峨口镇、聂营镇、枣林镇、滩上镇、新高乡、峪口乡、磨坊乡、胡峪乡、雁门关乡。   上馆镇 辖:上瓦窑头村、五里村、五里新村、下田村、桂家窑村、大烟旺村、小烟旺村、橙草沟村、闹市村、两界沟村、八里庄村、韩曲村、苏村村、上平城村、下平城村、窑子头村、芳昌村、水峪村、井沟村、花彪嘴村、富家窑村、东关村、西关村、北关村、西北街村、西南街村、东北街村、东南街村、下瓦窑头村等。   阳明堡镇 辖:泊水村、徐村村、小寨村、南关村、堡内村、东关村、马站村、古城村、七里铺村、小茹解村、上砂河村、下砂河村、长河村、刘家磨村、孙家磨村、李家磨村、崔庄村、西王庄村、宇文村、丈子村、大茹解村、西庄村、海子村、阎家寨村、上花庄村、下花庄村、牛站村、尧子头村、上官院村、下官院村、九龙村、马寨村、牛村村、方村村、石彦村、官庄村等。   峨口镇 辖:南旧村、东滩上村、东下社村、正下社村、西下社村、下新街村、前街村、下园街村、麻黄街村、峨西村、郝街村、楼街村、沟子村、兴圣村、佛光庄村、上木角村、下木角村、上高陵村、下高陵村、南新村等。   聂营镇 辖:聂营村、东高泉村、西高泉村、东段景村、西段景村、鲍家沟村、下街村、上街村、东村村、窑头村、云雾村、石墙村、录青村、蔡家庄村、李家庄村、甘林头村、板铺村、长界村、王老庄村、河羊沟村、黄草院村、梁地村、羊次村、代敏村、石湖村、王家坪村、羊角沟村、羊蹄滩村、康上庄村、康下庄村、北河村、西窖村、石窑凹村、圪料沟村、赵庄村、油房沟村、大南坪村、西岭村、小南坪村、大板峪村、小板峪村、白庙村、兔梁村等。   枣林镇 辖:东平安村、西平安村、中平安村、显旺村、西留属村、东留属村、鹿蹄涧村、槐树院村、沙沟村、蒙家庄村、神岗村、玄窑村、炭窑湾村、南梁村、尹家岭村、宫家庄村、罗家梁村、李家凹村、东村村、西村村、何家寨村、沱阳村、段村村、小敦素村、大敦素村、二十里铺村、东马村、西马村、柳树坡村、东阳沟村、西阳沟村、山底村、康户村、肖庄村等。   滩上镇 辖:滩上村、高凡村、小舍口村、尹家会村、石家湾村、两家店村、玄泉村、下寺村、上寺村、赤水掌村、马桥村、上苑村、上王庄村、下阳花村、上阳花村、沟掌村、龙王堂村、崔家庄村、双材树村、碾峪村、南正沟村、小南岸村、麻地沟村、辛庄村、枪杆村、大地村、六谷村、大王庄村、牛家渠村、白草村、南石岸村、口前村、半梁村、垛窝村、小中嘴村、北正沟村、二阳坡村、小寺村、郭家峪村、青山村、化嘴村、麻黄沟村、蔡家庄村、柴树沟村、堡子村、鄂石滩村、干林村、八塔村、嘴子村、后口前村、西会村、口前2村、庄子村、掌寺村、龙门村、磨河村、滴水清村、西沟村、羊蹄沟村等。   新高乡 辖:潘家庄村、小观村、石岗村、上桥庄村、韩街村、王街村、园子村、河头村、西凤村、沿村村、周流村、张村村、赵村村、董家寨村、谢家寨村、陈家堡村、张家堡村、刘街村、下街村、金街村、张家寨村、口子村、龙巴村、张仙堡村、上庄村、同盟村、洪寺村、赵家湾村、韩家湾村、青社村、探马石村、康家湾村、高太庄村、口前村、红谷村、翟街村、新庄村、大梨园村、小梨园村、刘家圪洞村、新高村等。   峪口乡 辖:峪口村、上阳阁村、上苑庄村、下苑庄村、西田村、贾村村、西旺村、胡家沟村、金盘村、沙洼村、圪塔村、峪里村、王家会村、武强村、段家湾村、下阳阁村、选仁村、东章村、高街村、东田村、下庄村、岗上村、双徐村等。   磨坊乡 辖:上磨坊村、上门王村、下门王村、南家寨村、磨坊堡村、十里铺村、里会村、朴村村、西若院村、东若院村、候家沟村、三家村、任家庄村、阿家梁村、神涧村、赤土沟村、小西庄村、红泥湾村、胡家滩村、义城沟村、单马道村、洪塘村、辉跃沟村、铁匠营村、东马圈村、水沟村、大滩梁村、龙王沟村、辛窑村、一道河村、蔡家园村、王二沟村、黄土梁村、称达沟村等。   胡峪乡 辖:胡峪村、望台村、长畛村、盆窑村、天轿坡村、郜车坪村、巡检司村、赤岸村、杨庄村、大坪岭村、枣园村、庵上村、柴树林村、马圈沟村、大寨村、西红土村、张山沟村、蛟口村、黄碾村、刘家沟村、麻地口村、陡沟村、东寺村、分水岭村、菜地沟村、红花布村、东梁村、黄花梁村、了缘寺村、保安庄村、扒子沟村、长城村、酸刺沟村、碾子沟村等。   雁门关乡 辖:上田村、殿上村、陈家庄村、西段村、新庄村、野庄村、北王庄村、张家河村、西瓦窑头村、黑石头沟村、牛大沟村、城上村、前腰铺村、南口村、太和岭口村、试刀石村、白草口村、秦庄村、王庄村、小沟村、东水泉村、赵庄村、麻布袋沟村、罗庄村、后腰铺村、阜家坪村、高二沟村、雁门关村、大峪沟村、柳林村、老杏沟村等。   补充: 上面所提及的下新街村、前街村、下园街村、麻黄街村实际上是四个大队,不是自然村,自然村是这四个大队合起来,叫富村  

繁峙县

  繁峙县是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北倚恒山,南临五台山,桑干河的上源乎沱河自东向西从境内流过,总面积为2369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24万人。主要交通有108国道、京原铁路。   著名的特产有:高品位铁矿石、金矿、优质水稻、小绿豆、粉丝、豆腐等。境内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遗址。   繁峙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34.82公里,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约占总面积的48.75%,是典型的山区县。繁峙县山多、坡广、滩大,土地资源、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有耕地面积76.9万亩,人均耕地3.3亩;有森林面积21.7万亩,天然牧坡140万亩。铜矿、金矿储量均居全省首位。现辖3镇18乡,401个行政村,1998年全县总人口2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人,农业人口20.3万人,劳动力6.9万人。   历史沿革   繁峙,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属赵称藿人。秦属代郡,西汉建莜人县(汉晋之繁峙在今浑源境),东汉废。晋复称莜人县属雁门郡,后废,繁峙来治,北周废。隋开皇十八年复设繁峙县。金贞祐三年改称坚州,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废州,改称繁峙县。抗战时期属晋察冀边区一专署。解放战争时期属察哈尔省浑源专署。1949年划归山西省属忻专署。1958年11月代县与繁峙合并,属晋北专署。1961年繁代二县重分,繁峙属忻县地区。   行政区划   繁峙县行政区划一览(3个镇、10个乡)   繁城镇:东城街、南城街、北城街、西城街、西义、圣水头、作头、笔峰、雁头、高庄、季庄、赵庄、楼岗、魏家尧、后掌、民盛、花家台、木瓜沟、刁儿泉、安家山、罗家山、三祝、艾蒿梁、乔家会、高升寨、东峪、西庄、东魏、西魏、上西庄、水峪、南湾、百堡、麻地沟、周庄。   砂河镇:南关、后庄、牛家川、马槽峪、西关、泉沟、地卜沟、东关、义兴寨、后河、印坪、长胜号、孙庄、上双井、山羊沟、西沙河、小辛庄、下小沿、小沙河、同路、上小沿、代堡、下湾、柳泉沟、下汇、松涧、红崖、桃园、下角峪、杨家窑、西沿口、店门、和村、东沿口、杏树沟、川草坪、曹家寨、泉家坊、长咀、羊脑沟、西石槽、后窑、安耳。   大营镇:大营、齐城、后所、固庄、腰站、下台庄、新圐圙、刘家尧、杨庄、神沟、朴寨、涧头、团城口、东三泉、马庄、河南、老泉头、左所、小店、南洪水、北洪水、鲁城、上台庄、龙池河、角耳安、固伏、迷迥、小庄、西三泉。   杏园乡:古家庄、大砂、小砂、岗里、杏园、南关、铁家会、牛家尧、姚庄、公主、天成、大峪、黄庄、泽萌泉、鳌子头、黑山沟、北家岭、永胜、山寺、羊草渠、薛家坡、兴杏街、杜里平。   光裕堡乡:富家庄、梁家庄、华岩、光裕堡、淤地、大李牛、小李牛、大木瓜、小木瓜、梨峪、麻峪口、宽坪、三岔、古山、羊脑。   下茹越乡:福连坊、下茹越、瓦磁地、大沟、西水泉、小佗、上寨、下寨、赵家峪、塔西沟、六郎寨、苏孟庄、乔家尧、左家尧、大五岭、侍倚堡、晋王殿。   集义庄乡:集义庄、果园、大宋峪、小宋峪、白石头、宏旺、兴旺庄、四美地、石塔沟、净林、三圣地、下双井、大圣地、常胜、上永兴、南龙头、北龙兴、东坡头、西坡头、下永兴、北大沟。   东山乡:南峪口、东山底、苏家口、中庄寨、山会、天岩、联兴、杨林、李庄、东位、西位、水磨、角耳河、童子崖、蛟坨、兴胜、木口、正沟、圐圙、黄草、砂尧沟、拖房沟、决坪、射香、冻冷沟、寺子、茶坊、上庄、中庄、下庄、山羊会、野厂、马家岔、狮子坪、太平沟、张先沟、岭底、伯强、耿庄、南庄、化塔、宫黄沟、沟南、北台峰、香坪、塘后、后峪。   金山铺乡:金山铺、上浪涧、中虎峪、下浪涧、贾家井、碱峪、郝家湾、银沟、北河会、南河会、东地、牛叫河、石河、小柏峪、苑家地、许家尧、老牛湾、龙池、大西沟、上大湾、下大湾、口子、麻地坪、红崖、辉耀沟、西禅房、东禅房、车厂、新坊、老羊沟、骆驼眼。   横涧乡:横涧村、孤山、河家洼、前所、孤山铺、四道沟、东连仲、磨峪沟、大柳树、西连仲、小西沟、东庄、西跑池、小屯、平型关、辛庄、东淤地、白坡头、西沟湾、云雾峪、东水沟、麻黄、桥儿沟、石塘沟、林子沟。   柏家庄乡:柏家庄、北辛庄、安乐庄、东介岔、西介岔、辛乐庄、小南川、罗家坪、上角峪、安民、仲沟、柴洼、西沟、红沟、羊圈、岳沿庄、万民庄、黑妹沟、北正沟、元树、石口。   神堂堡乡:茨沟营、尧子、安子、口泉、神堂堡、南禅房、吐兰台、黄台、红崖、北禅房、洞沟门、庄旺、杨树湾、鹿骨台、王庄、宝石、中砚台、大寨口、刘庄、吐楼、青羊口、王子、天桥、三十亩地、常坪、腰庄、文溪、楼房底、钟耳寺、大地地、庄旺滩、山角、韩庄、山辛庄、大梁、老汉坪、上庄、下庄、秀柳、娘子城、碓臼、吐川、杏花崖、山塘湾、白塘、白沙洞、莲花崖、盘道、半石尧、九枝树、麻子山、农发村。   岩头乡:木格、大草坪、宽滩、二茄兰、水峪、郎庄、辉峪、蒿儿梁、安头、庄子、娘娘会、白家查、南么、化桥、马家峪、尧沟、大保、大明烟、油坊、元山、西沟、神堂、甘泉、茶铺、曹辛庄、岩头、照山、王家屋、寺沟、塔儿坪、兴胜、碓臼砰、高儿坡、复兴、堂沟、辛庄、土岭、上峨河、李老沟、龙宿沟、下峨河、兵马会、旋风口、麻黄沟、西天井、刘家坪、鹿骨崖、尖山、大东沟、东沟、前天井、辛庄、后天井。   2000年,繁峙县总人口241938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2722 砂河镇 36113 大营镇 18023 高升寨乡 4260 下茹越乡 10539 杏园乡 19494 光裕堡乡 11506 集义庄乡 14709 后河乡 5185 义兴寨乡 6235 东山乡 18501 伯强乡 3398 金山铺乡 11261 小柏峪乡 3959 柏家庄乡 8034 横润乡 12502 神堂堡乡 3994 庄旺乡 3111 岩头乡 4826 茶铺乡 1793 宽滩乡 177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宁武县

   宁武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总面积1966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邮编:036700。代码:140925。区号:0350。拼音:Ningwu Xian。   地势高峻,一般海拔在2000米左右。 县境东部有云中山,西部由管涔山、芦芽山组成,西南部为吕梁山,北部为洪涛山,东北部为禅房山。荷叶坪海拔2783米为最高。境内河流分属汾河、桑干河两大水系。气候寒冷,年均气温6.2℃,一月零下10℃,七月20℃,年降雨量470至700毫米,无霜期120至130天。   行政区划      宁武县辖4个镇、10个乡:城区街道;凤凰镇、阳方口镇、东寨镇、石家庄镇、薛家洼乡、余庄乡、涔山乡、化北屯乡、西马坊乡、新堡乡、迭台寺乡、圪廖乡、怀道乡、东马坊乡。共有463个村委会,473个自然村。   凤凰镇 村委会数59,自然村数62:秃兰馁、南沟、车道坡、汪铁沟、前凤凰、小南沟、迷喳咀、染峪、半沟、上河南、黄土崖、朱家沟、西张家沟、下河南、柳沟、豆色圪馁、石碣庄旺、李家庄、小庄旺、杨庄、大河堡、姜庄、周家堡、杜庄、李家窑、东关、刘家园、孟家窑、胭脂、张家梁、柳沟湾、张家窑、段家山、水草沟、岭沟、韩家背、麻峪、马庄、后石湖、北关、南辛窑、马连沟、马家湾、王虎庄、小庄子、双墙、石碣上、东张家沟、水泉洼、西关、朱家岩、黄土坡、后凤凰、庄子上、龙骨岩、神堂沟、小安、李家庄、窑子坪、梁家庄旺、贺家沟、新华寨。   阳方口镇 村委会数28,自然村数28:阳方口、庄子上、暖水湾、袁家窑、大水口、河西、阳方、冀家庄、石嘴、东麻峪寨、西麻峪寨、石湖河、火烧沟、西梁、前石湖、三岔、三府窑、寺儿岩、大村、黄草梁、北新窑、达达庄、大洼、郭家窑、贾家堡、半山、冯家山、南庄子。   东寨镇 村委会数62,自然村数62:东寨、店耳上、车道沟、李家圪洞、下鸾桥、炭窑坪、三马营、坝沟湾、官家庄、王家沟、石辉沟、南岔、寺耳沟、窑子湾、前井务沟、净家崖、小西沟、魏家沟、和沿沟、南山、东寺、鹞子沟、蘑菇营、姜庄、后井务沟、大洼、谢岗地、南梁、二马营、麻地沟、上鸾、石窑沟、大庙、李家阳坡、湾子、马家庄、南沟庙、咀子上、天井沟、楼底、五垧地、张广坡、前村、后村、黑林里、代家阳坡、上圪洞沟、下圪洞沟、高桥洼、前马仑、后马仑、桦林沟、社科、串上、高家山、大沟大洼、马圈湾、沈家沟、李家沟、陈家坡、王家沟。   石家庄镇 村委会数11,自然村数11:石家庄、十里桥、川湖屯、沟口、北梁岩、沙沟岩、马头山、吴家湾、潘家湾、阳方、定河。   薛家洼乡 村委会数36,自然村数37:李子树梁、薛家洼、刘家山、西红河、洞儿上、西麻地沟、贾家窑、姬庄、西地、大石湾、西沟、梨元河、黄草圪馁、宽沟、盘道梁、殷庄、东赵家沟、常峪、段庄、郭庄、茹家窑、宽草坪、水洼、宋家沟、下白泉、中白泉、大泉上、上白泉、大堰梁、高崖上、韩川、梨园坡、项家山、仝家沟、羊道坡、圪谬、东麻地沟。   涔山乡 村委会数28,自然村数28:岔上、小石洞、大石洞、沤泥湾、坝儿沟、王化沟、张家崖、宋家崖、秋千沟、程家圪洞、豹子沟、紫峰崖、东楼沟、谢家沟、石片沟、暖水河、五花山、小石门、春景洼、霸王岭、王家山、大景沟、周家沟、牛头岔、正掌沟、丁家湾、麻地沟、寺耳沟。   迭台寺乡 26个村委会:老洼背村、唐家山村、大沟村、葛家沟村、余家沟村、小胡家沟村、下余建沟村、乱才沟村、寺儿沟村、长梁村、马卷湾村、伙家村、瓦窑沟村、忻洲峪村、西岭村、前土窑沟村、麻黄沟村、迭台寺村、胡家沟村、西沟村、滩泥沟村、石洞沟村、石庄村、上余建沟村、后土窑沟村、唐庄村。   圪廖乡 村委会数14,自然村数14:圪谬、大阳坡、岭焉、梅家庄、隔河、口子、西土窑、东土窑、黄岭、山只会、安子梁、虎洞沟、大梁上、下庄子。   余庄乡 村委会数39,自然村数39:余庄、下余庄、坝上、庙耳沟、东坝沟、硫磺沟、苗家焉、东栈沟、分水岭、寺沟、榆树坪、前村、薛家沟、阳坡上、西栈沟、大木厂、小木厂、苗庄、正沟、三百户、窑沟、正洼、后子沟、东庄、黄土坡、后村、郭家庄、寺耳上、东沟、张道沟、东村、石咀头、海子背、暖泉沟、围沟、马营、海梁上、歹口子、前村。   新堡乡 村委会数23,自然村数23:新堡、戈家窑、红土沟、接官亭、旧堡、岭底、芦草沟、石板桥、杆木沟、熊沟、石坝沟、炭窑沟、碾泉、赵家沟、鸦呼崖、梁家沟、刘家沟、王家滩、王家沟、石坝、狮子沟、达子营。   东马坊乡 村委会数25,自然村数25:东马坊、南沟、庄旺、豆庄、跑泉沟、回官石、达达店、葱沟、柳子焉、西沟、腰庄、石窑子、上庄、辉顺沟、后车道沟、麦染沟、神沟、水桑坡、朱家沟、赵家坡、白崖河、川沟、耿家坡、前车道沟、赵来咀。   化北屯乡 村委会数53,自然村数54:化北屯、头马营、山寨、北屯、散岔、李家庵、北正沟、崔家沟、陈家半沟、大场、大寨、大廖沟、前黑豆沟、后黑豆沟、张家庄、西羊沟、刘家背、陈家庄、郝家沟、水南沟、上小廖沟、下小廖沟、孙家沟、张家半沟、刘家屯、大北沟、梁家沟、梁家山、菜地沟、峁上、支家沟、李家山、丁家沟、铁芦沟、宁化、南屯、子方庙、南门口、张家山、沙梁、邱家山、口子、教场、黄家山、蒯屯关、高家半沟、好水沟、瓦窑坡、李家洼、牛心会、赵家沟、石窑会、郑家山、辛庄。   西马坊乡 村委会数43,自然村数43:西马坊、李家沟、圪洞、枪干沟、营房沟、葱沟、马驹沟、西沟、陈家滩、高崖底、南正沟、吉家坪、东沟、北沟滩、包掌湾、小峪、榆林沟、姚家沟、温家窑、韩家沟、周家山、张家山、任家山、榆木桥、黄土峁、席麻洼、西庵、斜坡、黑石窑、刘家岩、张家沟、车道沟、前吴家沟、后吴家沟、细腰、坝里、小辉窑沟、馒头山、狼迫沟、达茅庵、夥伙沟、梅洞、大辉窑沟。   怀道乡 村委会数22,自然村数23:怀道、黄松沟、白马崖、官地、庙岭、小南沟、大玉皇、寺湾、长乙珍、下官庄、中马坊、左眼沟、圪洞沟、南沟、圪谬沟、上官庄、王阁寨、天王塔、大滩沟、干沟、鹿圈沟、屠沟、谢家坪。   历史沿革      汉置楼烦县,魏、西晋因之,永嘉年废。北宋 置宁化军。金称宁化县,为宁化州治。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 (故址在进县南之宁化乡)。成化处建宁武关,清雍正三年置宁武县,为宁武府治。民国元年废府留县,今因之。      2000年,宁武县辖4个镇、18个乡:城关镇、阳方口镇、东寨镇、石家庄镇、化北屯乡、东庄乡、辉顺沟乡、怀道乡、薛家洼乡、涔山乡、宁化乡、东马坊乡、新堡乡、春景洼乡、大庙乡、前马仑乡、下白泉乡、西马坊乡、余庄乡、圪缪乡、迭台寺乡、盘道梁乡。总人口152938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4843 阳方口镇 19442 东寨镇 14951 石家庄镇 4214 盘道梁乡 1556 薛家洼乡 2664 下白泉乡 2371 余庄乡 4628 东庄乡 2898 迭台寺乡 4144 春景洼乡 1519 涔山乡 2830 大庙乡 929 前马仑乡 1060 化北屯乡 8013 宁化乡 4581 西马坊乡 8689 新堡乡 6600 怀道乡 6196 圪廖乡 3307 东马坊乡 5776 辉顺淘乡 172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宁武县区划调整(以下资料需要核实):城关镇更名为凤凰镇;大庙乡、前马仑乡并入东寨镇;盘道梁乡、下白泉乡并入薛家洼乡;春景洼乡并入涔山乡;东庄乡并入余庄乡;辉顺沟乡并入东马坊乡;宁化乡并入化北屯乡。   

静乐县

   静乐县位于忻州市南部,总面积2063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鹅城镇。邮编:035100。代码:140926。区号:0350。拼音:Jingle Xian。   三面环山。东部山地较高,海拔在2000米以上。西部较低,与岚县合成一个小型盆地。中部和西部为黄土丘陵区。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的汾河水系。年均气温7℃,一月零下9℃,七月23℃。年降雨量380至500毫米,无霜期120至135天。   行政区划      静乐县辖4个镇、10个乡:鹅城镇、杜家村镇、康家会镇、丰润镇、堂尔上乡、中庄乡、双路乡、段家寨乡、辛村乡、王村乡、神峪沟乡、娘子神乡、娑婆乡、赤泥洼乡。(下面括号里为自然村)   鹅城镇  辖:东关、西关、儒林街、北门、东崖村、牛家会、新会、常尧沟、三里店、青茶岩、狍子坡、沙会、杜家沟、赵王城、马家沟、贯峪、杨家山、城庄、魏家坪、孟家洼、水峪、城关一居委、城关二居委、西坡崖、石咀子、小沟口、宋家村、西河沟、风沟、西崖底、上店、下店、(峁上、)鱼崖底、王端庄、杨家崖、西大树、曹家岩、窑会、白家沟、黄金山。   杜家村镇  辖:杜家村、昆化滩、鱼脊岭、李家湾、庄车坪、苏家堡、史家沟、西窑、上增村、高家村、磨管峪、井沟、舍科、曲峪、七泉坪、石寨子、(小开化、大开化、)后文明、(中文明、黑圪洞、)前文明、任家村、刁儿沟、中庄沟、五枪、小汉沟、芦草沟、康家圪洞、大汉沟、(水泉洼、紫花坪、)静羊韦、火石沟、黑土塔、岩窑积(前岩窑积)、阳坡塔、泥河岭。   康家会镇  (缺)   丰润镇  辖:丰润、李家会、湾子、高家舍、庆鲁、南梁上、岩子、白草、黑土岩、前润子、青家洼、苏坊、河西、步六社、徐家沟、泊水、孙家里、高家里、南河、刘庄头、红洼、(尖窑咀、)西里上、窑儿上、曹家沟、石家沟、(袁庄头、)火炼洼。   堂尔上乡  辖:东窑、街棚、松元沟、(杜家沟、村子沟、大石洼、)堂尔上、吕吕沟、刁虎沟、(马铺林、)黄土坂、一面坡、兑子沟、石照、大端地、北沟、(扇子洼、南林滩、)汉沟、凤台尾、小德沟、梅洞沟、(铁里后、铁匠沟、)拖水渠、磨盘沟、大德沟、王明滩。   中庄乡  辖:中庄、五村、石沮头、寨上、樊家村、白道底、盆子水、红崖上、堡子湾、长坪、向阳村、六谷洼、(西岩、)南庄梁固家沟底、(黑圪洞、)西沟底、史家岭、盆家岩、新庄子、段家沟底、北骡子洼(、南骡子洼)。   双路乡  辖:上双路、下双路、南沟、土沟、狼儿沟、张旗、黄家沟、马家湾、北砚湾、兰家山、神家村、北黄韦、南黄韦、干连沟、岔口、安子坪、程子坪、泉庄、斗康、(元洛寺、)元洛、石栈、安子上、刘家庄、季家庄、东庄、崔家沟、赵家沟。   段家寨乡  辖:岔上、(丘子岩、眉梁岩、)梁家村、小沟滩、(韩家山、)石门子、(东沟山、夺天坪、马家沟、)四方沟、(车道坡、乔水岩、)砚子村、(小水沟、)段家村、(席麻咀、)段家寨、永安镇、苍峪沟、张湾、杨梁上、贺丰、闹林沟、五家庄、木瓜山、沟口、东镇。   辛村乡  辖:辛村、马圈滩、张家庄、北湖庄、官进、窑坪、李家沟、(鸦圪垛、)青龙山、(青龙沟、)段家岩、(爱圪垛、张家山、)乔儿沟、(正川沟、)老婆发、东马坊、腰庄、(大彩岩、白崖山、王家山、)马尾沟、(崔坪庄、)驸马滩、庄王沟、柴水、柴水岩、化林湾、石茄沟、奥偏梁。   王村乡  辖:下高崖、上高崖、牛栏、王村、上王村、黑山、羊儿岭、下道宏、上道宏、后里、扶头会、三山、洞子头、界桥、双后、梨园头、圪塔、善应上村、下村、崖头村、西贺、龙科、水草会、南湖庄、马坊镇、西铺村、寺庄、后村、后板岔、(前板岔、)后长安、前长安、双村、(壑道、)任家沟、站上。   神峪沟乡  辖:张贵村、神峪沟、东大树、韩家会、新家堡、木树头、佛堂山、前条子、后条子、杜家庄、羊岩、富咀、张巨、水洞庄、择善、袁家舍、后润子、葱旺、石家岩、羊儿庄、任家贺、胡家庄、高峰岭、西庄、圪洞岩、张让庄、大山头、支家庄、山咀岩、红沟岩、温家坪、段家梁、山底(、北河、村王岩、小山头、南岩头、羊免)。   娘子神乡  辖:娘子神、(狼窝、)赵黄、寨沟、利润、安庆、新店、布袋沟、李家岩、偏梁、西会、周家庙、黑汉沟、(邢家沟、)刘家村、(水泉湾、)曹峪、安子梁、(王家沟、)三家庄、(雷家梁、)杨家沟、(细香岩、)长江、乔家沟、(东沟村、)柳科府、南窑、南社、山浪、牛泥、西峪沟、庙沟。   娑婆乡  辖:娑婆、(黑夜沟、)漫岩、宽滩、长湾、杆林沟、大榆林沟、大会、(北枪杆、)大神沟、于坪子、石神、范家沟、(柳子沟、)邀胡、桥门、(张才咀、黑家窑、)松家泉、(于家峪、)麦玉、西沟、兴旺庄、官地、横泉、堡子会、李货郎沟、长棱角、会子湾、(南枪杆、)东砚湾、(松树沟、里服沟、)南石洼、向阳寨、(胡乃沟、)上阳寨、兑子沟。   赤泥洼乡  辖:赤泥洼、上双井、下双井、松沟、羊丈、会松沟、桃府、(前井子沟、)造军、邢家山、下牛庄、上牛庄、天洼坪、岩头、土岭、麻地家、宁家舍、范家洼、下马城、刘仙、羊圈坪、(界口、)家条岭、天洼、安子上、横山、龙家庄、(强风沟、杀虎沟、)安家庄、土地堂、送返、任家庄、沙滩、昔湖洋。   历史沿革      春秋为晋国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晋置三堆县,北魏为三堆城。隋开皇三年岢岚县来治,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称静乐县。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属宪州治,元为管州治,并废县入州。明洪武年间复置静乐县。      2000年,静乐县辖4镇18乡:城关镇、杜家村镇、康家会镇、丰润镇、堂儿上乡、刁儿沟乡、中庄乡、泉庄乡、双路乡、岔上乡、辛村乡、马坊镇乡、王村乡、西坡崖乡、步六社乡、择善乡、神峪沟乡、娘子神乡、娑婆乡、赤泥洼乡、龙家庄乡、段家寨乡。总人口155740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26535 杜家村镇 12250 康家会镇 7711 丰润镇 5302 刁儿沟乡 2793 堂儿上乡 4851 马坊镇乡 3695 中庄乡 6453 双路乡 6181 泉庄乡 5545 岔上乡 3205 段家寨乡 7235 辛村乡 8066 王村乡 7836 西坡崖乡 8387 神峪沟乡 5266 娘子神乡 9276 娑婆乡 7531 赤泥洼乡 8114 龙家庄乡 1400 择善乡 4718 步六社乡 339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静乐县区划调整(缺资料)。      

神池县

  神池县总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邻朔州,南接宁武,西连五寨,西北靠偏关,东北界平鲁。全县东西宽约44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总面积1456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邮编:036100。代码:140927。区号:0350。拼音:Shenchi Xian。   神池由来   神池境内具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丘陵面积广阔,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8%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300——1600米之间。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界于410 -- 450毫米之间,平均无霜冻期界于90——130天之间,主要气候特点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且多风,夏季温和无酷暑,秋季凉爽多连雨。年平均气温4.6℃,一月平均气温-13℃,七月平均19℃,年平均降水量为481.3毫米。十年九旱,风大沙多,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神池水资源据水利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全县淡水资源储量1.13亿立方,人均占有量1100立方。现开采利用量6000立方/日,人均0.06立方。   全县境内有朱家河、县川河、野猪口河、涧口河4条季节性河流。      交通   神池具有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3条铁路宁岢线、神河线、神骅线横穿全县。通过县境的两条干线公路,是连接晋、陕、蒙的交通要道。全县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县循环公路连通15个乡镇,公路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工农业   神池是典型的农业县。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等。神池工业、乡镇企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统计数字国有工业固定总值3777万元。主要产品有煤、水泥、机砖、地毯、铝矾土熟料等。乡镇企业统计数字固定资产1790万元,年总产值3126万元。主要产品有青砖、石灰、铝钒土等。   全县耕地总面积218.63万亩,人均22亩。其中可耕地93.3万亩,人均11.5亩;播种面积66万亩,人均8.1万亩;现有林地39万亩,现有草地7.7万亩;宜林宜草地82万亩。神池有铝钒土、石灰石、煤等矿产资源。煤可开采量22000万吨,铝钒土可开采量1020万吨,石灰石遍布全县,储量大,晶位高,易开采。   神池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山药、莜麦、莞豆、黑豆、谷子、黍子等。经济作物有胡麻、黄芥、葵花、西瓜、小瓜、南瓜、药材、蔬菜等。地方特色食品有胡油、南瓜、莜面、麻花、月饼、炖羊肉、沙棘饮料等。      旅游文化   神池传统的民间文艺有道情、八音会、秧歌等。境内有长城、圆明观、辘辘窑沟、悬空寺等旅游景点,还有毛泽东路居纪念馆、烈士陵园。      社会发展   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4万元,财政总收入38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643元。      行政区划      神池县辖3个镇、7个乡:龙泉镇、义井镇、八角镇、东湖乡、太平庄乡、虎北乡、贺职乡、长畛乡、烈堡乡、大严备乡。   行政地图龙泉镇 辖:新城街村、西关街村、南关街村、旧堡街村、温岭村、窑子上村、荣庄子村、丁庄窝庄村、项家沟村、南庄子村、龙元村、山后村、狼窝沟村、阳明沟村、水沟村、柴家堰村、辛窑堰村、大沟儿界村、小沟儿界村、前村村、后村村、丁家梁村、戎家梁村、陈家沟村、斗沟子村、青泉岭村、大泉洼村等。   义井镇 辖:义井村、坝口村、店儿上村、大黑庄村、腰店子村、小黑庄村、庄儿上村、花台坡村、郭家庄村、永祥山村、马家山村、银洞洼村、石洼村、西土棚村、东土棚村、小辛庄村、罗家窑村、长梁村、后窑子村、新堡村等。   八角镇 辖:圪坨庄村、崔家庄村、张家村、王家寨村、西沟村、田家村、榆岭村、下石会村、川口村、南庄窝村、马家洼村、韩家坪村、三道沟村、大马军营村、申家沟村、小马军营村、上铺儿村、营头镇村、八角村、上八角村、郭家村、温家山村、石庙村、狮子坪村、山脚底村、细岭村、西鹤落洼村、王家洼村、东鹤落洼村、流海庄村、前坪村、小严备村、北庄子村、瓦窑头村等。   东湖乡 辖:东湖村、三山村、铁炉洼村、姜家咀村、余庄子村、靳庄子村、段黄咀村、苍儿洼村、冯庄子村、党家窑村、北辛庄村、九姑村、马连塔村、井儿上村、南辛庄村、大赵庄村、小赵庄村、小寨村、金土梁村、达木河村、羊坊村、柳沟村、利民寨村、黄泥井村、木瓜沟村、青羊泉村、石窝村、前窑子村等。   太平庄乡 辖:太平庄村、磁窑沟村、小磨沟村、杨家坡村、邵家洼村、羊栅村、冷饭坡村、庄子上村、沙沟子村、凤凰山村、西岭村、大磨沟村、板井村、长城梁村、红纤林村、郝家坡村、小南庄村、小山村、岭脚底村、窝铺沟村、圪坨子村、宋村村、井沟村、西口子村等。   虎北乡 辖:歪沟村、塘涧村、井沟村、碾槽沟村、东毛家皂村、水泉梁村、山丛林村、西毛家皂村、虎北村、山口村、横山寺村、桦林坡村等。   贺职乡 辖:贺职村、小东湾村、南坡底村、田家洼村、岭后村、仁义村、小村村、赵官庄村、李家沟村、桥上村、孙家湾村、西龙门庄村、东龙门庄村、韩家洼村、辛井村、池家庄窝村、上花园村、下花园村、闻家堡村、水碾村、李家山村、门家庄村、东庄窝村、邓家梁村、王家山村、石山子村、小庄窝村、宰相村、放马坪村、罗家洼村、咀子上村等。   长畛乡 辖:辛窑坪村、高家窑村、黄尘沟村、营盘村、乱马营村、石洼坪村、东峪村、南水泉村、长畛村、南沙城村、鸦儿堰村、白草沟村、连家畔村、木槐固村、后庄窝村、前庄窝村、前草庵村、前梨树村、铺儿坪村、后梨树村、北沙城村、宋霸王村、后草庵村、红崖子村、史家庄村、小洼村、吴受咀村、万家洼村、吴咀尹村、斗咀村等。   烈堡乡 辖:烈堡村、大井沟村、赵老沟村、高堡村、焦山村、南寨村、南窑村、鹞子沟村、石湖村、李家山村、冯庄子村、辛窑村、大沟村、小井沟村、前红梁村、东梁后村、解家岭村、大摊村、冯西沟村、后红梁村等。   大严备乡 辖:大羊泉村、谭家窑村、四十亩沟村、辛村、黄洼村、庄子上村、了子坡村、九仁村、马坊村、王庄子村、陈家沟村、小羊泉村、白庙村、铺路村、海泉村、畔庄沟村、庄窝村、六家河村、贯泉村、刘庄子村、李家窑村、大严备村、黄家窑村、陈家窑村、辛窑子村等。      神池“西海子”[2]   在神池县城的西北边有一潭池水,缺水盼水的神池百姓称其为“西海子”,而古代的文人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她起名为“神池”。一片小小的池塘   西海子竟然代表了一片广袤的土地,并且成了这个县的县名,足见她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多么重要、神圣。   湖光可不是人造出来的。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匠心独运,用它神奇的手笔在晋西北这片干旱少雨的土地上赐予了人们美丽、妩媚和希望。善良的人民世世代代就在她的哺育下劳动、生活、繁衍、发展。   神池是当地百姓的骄傲。她的神秘多少年来流传在民间,记载在史书里。北魏时期,人们就知道马邑牗当时神池隶属马邑牍黄花岭下有池名叫“西海子”。明代刘养志在《文昌祠记》中记载道:“黄花岭下十五里,地稍平,有水一泓,出无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名曰‘神池’。”要说神池“来无源,去无迹”,也不见得。据说在过去,附近的山上有5条泉流汇入池塘,使池水常年不涸。因此,当地人把5条泉流比喻成5条龙,把美丽的池塘比作玉盘,民间曾有过“五龙捧玉盘”的说法。可是,现在5条泉流都已消失了,而池塘里的水依旧清澈明媚,鳞浪层层,以她的温柔博爱伴随着辛劳的神池百姓。   多么神奇的水,多么美丽诱人的名称牎在干旱少雨的地方,这一泓清潭给善良勤劳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遐想。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就在这里形成,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有人说,池塘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解救遭受旱灾折磨的百姓用柳枝滴下的一滴水;还有人说,远古的时候在西海子旁边的村庄里降生了一位龙女,她端庄美丽,乐于助人,她把百姓对水的期盼记在心中,后来她潜入池中,化作玉龙,从此,西海子里的水就天旱不见少,雨涝不见多,保佑了一方百姓。   传说不过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其实,池塘能够历经沧桑,留存到现在,与历史上每一位热爱神池的有识之士的精心保护有关。史书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河南人李识蒙奉旨到神池任知县,他看到当地居民围池造田的现象比较严重,认为“波光潋滟,沦漪潆洄”的池塘景色不应遭到破坏,于是由官府出资购回了已被开垦的池塘,退田归池,保留了315亩水面,周围植柳为荫,并且专门立下《神池清界碑》,以劝诫百姓。可见当时人们的远见卓识。   如今,历史已经远逝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早已撩开了蒙在池塘上面的神秘面纱,据有关部门考察,池塘的底部有泉眼,它不张扬,不炫耀,俨然一位淡泊宁静的隐士,为人间描绘出一幅“泉眼无声惜细流”的自然景观。然而,喝着神池的水走过艰难岁月的人们心中抹不掉过去的记忆,与其说人们的心中对神奇的水保持着一种庄严的虔诚,不如说这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人们希望干旱成为历史,不再危害人间,希望有丰富充足的水源,使荒山变绿野,沟壑变良田,使所有的神池人都丰衣足食,不再忍受贫穷落后的煎熬。   立于池畔,池中的芦苇随风起舞,野鸭成群,悠然自得,在池中游弋,池塘的周围已经铺设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并且新栽了许多树,为古老的池塘增添了当代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据党主任介绍,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要建成公园,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传说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为生活奔波的人们可以到这里休闲,可以在池边垂钓,在池塘上泛舟,听美丽动人的传说,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五寨县

     五寨县位于忻州市西部,总面积1379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邮编:036200。代码:140928。区号:0350。拼音:Wuzhai Xian。   地势东南高,西部低。东南为石山区,主峰芦芽山海拔2736米,为县境最高峰。中部为“丁“字形盆地,以三岔为最低海拔1300米。北部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 境内主要河流是朱家川河及其支流清连河。 年均气温4.3℃,一月零下14℃,七月19℃。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      五寨县辖3个镇、9个乡:砚城镇、小河头镇、三岔镇、前所乡、李家坪乡、孙家坪乡、梁家坪乡、胡会乡、新寨乡、韩家楼乡、东秀庄乡、杏岭子乡。(下面括号里为自然村)   砚城镇 行政村:东关、西关、南关、城内、中所、坡底、李家口、周家、小口子。   小河头镇 行政村:小河头、河底、小武州、马军营、黄崖湾、古城角、大武州、周家梁、张家窳、咀儿上、五科、武家窑、大庄子、界东、烟洞窳。   三岔镇 行政村:三岔、大村(前大村、后大村)、东寨、小刘家湾、柳河、井儿洼、北张家坪、羊坊、园子沟、倪家山、张家焉、董家咀、徐家坪、云梯峁、杨家山、上会子(杨会湾)、许林、红娘子、宋家寨、张家窑、车道坡、塔子会、深沟子、马家坪、刘家圪台、常咀、永丰庄、新庄窝、二道沟、三道沟、华家沟、艾窳、何家梁、水沟焉。   孙家坪乡 行政村:河湾、大辐车梁、小辐车梁、崔家、郭家窳、栗家畔、高岭、汶儿水、黄土坡、大燕家庄、阳坡、孙家坪、武家窳、峤峪、寨儿梁、东寺儿沟、两寺儿沟、南洼、峰子头(泉子头)、牧沟、连家沟、碓臼坪(魏家沟)、沟子、兰沟梁、咀儿上(宽沟)、沙湾(火烧窳)。   李家坪乡 行政村:葛家窳、大辛庄、大张家坪、李家坪、羊方、古今坪、老牛坡、东冀寨、西紫寨、青杨林、大东沟(油梁沟)。   梁家坪乡 行政村:梁家坪、小燕家庄、韩岭庄、水口头、阎家窳、蔡家焉、富家焉、后子窳、赵峪庄、界碑、新舍窠、倪家圪洞、海子界、小寨、邓家焉。   胡会乡 行政村:大胡会、小胡会、东鸡儿窳、西鸡儿窳、东坪、张家坪、石咀头、安子、川口(方城)、包家湾、水槽、王家庄、桑家窳、夏家窳。   新寨乡 行政村:官庄、庄窝、羊道沟、殷家湾、何家岭(小马营)、索家沟、新寨、魏家坡、旧寨、大刘家湾、焦家窳、下白草沟、上白草沟。   韩家楼乡 行政村:郜家峪、固城、孙家梁、魏家窳、碾窳、韩家楼、文子沟、肖家、周家、邬耳、管家湾、大河湾、阳宅、窑子头、杨家庄、双泉焉、富家梁、沟南梁、窑会、铧咀、李庄、养马坪、滩咀头、峰兑坡、前兑堡、后兑堡。   杏岭子乡 行政村:前五王城、柳树咀、杏岭子、安家坪、汶子坪、下关、杨家坡、七里坪、鸡房(后沟)、武家梁、白草坡、王满庄、碾子咀、贺家咀、马家咀、瓦窑塔、郝坡、下鹿角、田家坡、井峁(庞家庄)、红泉、白家沟、上鹿角、何家塔、张家湾、扑鸡儿、龙玉咀、崖窑、左家崖、官咀、邱家坡、米家窳。   东秀庄乡 行政村:五佛寺、杨可庄、麻地窳、东秀庄、大双碾、小双碾、南庄子、郭家河、东坡、闹儿沟(卧牛湾)、后武王城、西坪沟、麻坪、后越、西坪、要子水、下会子、上窳、焉子、常家坡、苏家坡、吴家沟、西梁焉、刘家咀、赵家沟、白草庄、侯家庄、北狮子沟、南狮子沟、新狮子沟。   前所乡 行政村:薛家(辐子沟)、旧堡、葛家(倪家洼)、张家、右所、前所、黄家山、都咀(后都咀、边墙子)、神路沟(姑子庵)、窑子上、羊圈沟(后羊圈沟)、顾家沟、新房圪台、水蘑上、观音殿、簸箕窳、南坪、罗泉沟(老虎背)、洞儿上、南庄窝、店坪(后店坪)。   历史沿革      汉时属雁门郡武州地,宋为岚州岚谷地,金置宁远县,明洪武七年设镇西卫,清雍正三年设五寨县。      2000年,五寨县辖3镇15乡:城关镇、三岔镇、小河头镇、前所乡、经堂寺乡、孙家坪乡、梁家坪乡、黄土坡乡、杏岭子乡、刘家圪台乡、胡会乡、李家坪乡、新寨乡、韩家楼乡、下鹿角乡、白草庄乡、东秀庄乡、李庄乡。全县总人口108651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3463 小河头镇 5146 三岔镇 11067 前所乡 10462 李家坪乡 5022 经堂寺乡 937 黄土坡乡 1258 孙家坪乡 4561 梁家坪乡 3337 胡会乡 6855 新寨乡 6070 韩家楼乡 5467 李庄乡 1443 刘台乡 2264 下鹿角乡 2239 白草庄乡 1822 东秀庄乡 4500 杏岭子乡 273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五寨县区划调整(缺资料)。   地图      

岢岚县

   岢岚县位于忻州市西南部,北依五寨、河曲,南靠兴县、岚县,东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总面积1980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岚漪镇。邮编:036300。代码:140929。区号:0350。拼音:Kelan Xian。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山地以岢岚山主峰荷叶坪为最高,海拔2783米。西南部为烧炭山。西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中部沿岚漪河两岸形成带状平川区。境内主要河流为岚漪河及其支流东川、南川、北川,均属黄河水系。境内气候寒冷,年均气温6度,一月均温-14度,七月均温19度,年均降雨量 456毫米,无霜期 110天。   行政区划      岢岚县辖2个镇、10个乡:岚漪镇、三井镇、神堂坪乡、高家会乡、李家沟乡、水峪贯乡、西豹峪乡、温泉乡、阳坪乡、大涧乡、宋家沟乡、王家岔乡。共有237个村委会,335个自然村(下列括号里为自然村)。   岚漪镇(42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东街(窑子坡、东关、南沟沟渠)、西街、坪后沟、后砖窑沟(前砖窑沟)、乔家湾(王家沟)、牛家庄(龙王沟)、管家庄(佘家寺湾)、阳蒿塔、梁家会、玉龙、道生沟、石家会、前曹湖村、后曹湖村、南山、长柳、刘家湾、北道坡、马坊(辛庄沟)、大巨会、下石沟、马家焉、天桥洼、弓箭峪、武家沟、前舍窠、后舍窠(新高庄、西化岭)、井溢村(昌峪沟)、王现庄、朝阳、东豹峪一队、东豹峪二队、东豹峪三队、井沟、羊应子。(另一资料还有:大庙沟、小庙沟、崔家沟、第三沟、南高庄、黑石圪台几个村;东豹峪一、二、三队为:东豹峪村、东豹峪东沟村、东豹峪西沟村)   三井镇(16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三井、谷沟、秦家庄、宋家寨、焦山、孟家坡、东张仪庄、西坡、西张义庄、大坪、咀子、新寨、焉头、南川、古城、安吉。   神堂坪乡(17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神堂坪、阎家坪、安塘、康家会、丈子、卡修坪、锦秀(项条坡)、岔上、西洼、团城子、新民、水门、深山焉、大营盘、黑峪、山神庙(王伙沟)、路仙庄(大阳坡)。   高家会乡(20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后会、圪索、上川坪、阴家庄、上村、梨元坪、马铺塔、李家坪、高家会、草城、店坪、西会、五里水、席麻会、天洼、新义井、羊圈会、团龙沟、扬家坪、吴家庄。   李家沟乡(13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李家沟、常丰、圪辽、水草沟、荒沟、前牛栏(后牛栏)、范家塔、石塔、霸王山、石佛河(暖泉湾)、胡家洼、黄土湾、樊家洼。   水峪贯乡(23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芦子河、张家沟、娘娘庙(第二沟)、新窑、刘村、寨子(石昌局,虎松沟)、草滩坪、旧舍窠、后山、山峪贯(张家湾、王堡、岩上、犁眼沟、神宫湾、红花梁、瓜塔、安子峁)、寨山沟、沙塔(岔石)、维塔、桑洼、长塔、则门子、在化(陈家梁、麻地沟、杨家沟)、大南沟、小化沟、堡子梁、则堡塔、寨上(田家沟)、华咀渠。   西豹峪乡(21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前西豹峪、后西豹峪、谢家坪、后谢家坪、山庄头、白家湾、井条、松林坪、正沟、基钦、马家河、油家沟(下油家沟)、田家沟(大毛窝、大阴坡、后梁)、官道底、豹峪沟、长水、王昌沟、芦家山、泉子沟、三义庄、阴圪凌、十字焉。(另一资料还有向阳村,而没有后谢家坪村)   阳坪乡(17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大赵家洼(小赵家洼、骆驼场)、赵二坡(宋木沟)、阳坪(石河沟、水窑沟)、石窑坪(郝家沟、张家洼、人家会)、阳家湾、松井、大滩沟(油家沟)、新舍窠(木瓜湾、红军塔、新坝湾)、下寨(东沟)、王兰沟(张家沟、果树湾)、中寨(毡匠沟)、井儿上(正沟、前斜岭背、后斜岭背、宣家洼、红崖湾)、神岭沟(寺圣庄、前窑子、麻黄沟)、石盘头、贾家沟、神堂沟、大榆沟。   温泉乡(11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田家崖、后温泉(桦林沟)、路家岔(井沟、马家沟)、土淤坪、咸康(中咸康、后咸康、摸咀沟、前摸咀沟)贺家沟(涧沟)、刘家岔(胶泥湾)、雷家坪(党家崖)、前温泉(白家湾)、付家(高家沟)、山神堂。   大涧乡(17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大涧(鸦儿湾、大虎沟)、小涧村(小涧沟)、官庄、沙麻沟(井沟)、孟家圪台、兴盛寨、何家湾(堡沟)、梁家店、下五井、永兴庄、张家村、兴旺庄、赵家村、条子沟(前条子沟)、吴家庄、阎家庄、寺沟会。   宋家沟乡(28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宋家沟、高家湾、东口子(西口子)、铺上、柳林湾(曹家沟)、明家沟(十里岩)、吴家岔(木家村、东沟、杏树湾)、鸡儿焉、黄道川(走道峁、圪豆沟)、马跑泉(东场沟)、官地(破火沟)、沙坡子(北至达)、和尚泉(大南沟、小鸡儿洼)、长崖子、甘沟、牛碾沟、石盘、七眉、北方沟、南沟、南至达、维尔沟、偏道沟、田家村、燕家村、程家村、安子、化岔(黑土湾、阴坪)。   王家岔乡(12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王家岔、宁家岔、辛家湾、张家西沟、水泉子(北沟、正虎沟)、黄土坡(前南沟)、贾楼底(山神庙)、朱家湾、阎家村、武家沟、楼房底、寇家村。   历史沿革      岢岚,春秋属晋,战国时设楼烦郡。秦属太原,汉属雁门郡,魏属新兴郡。北魏因境内有岢岚山而改名为岚州。隋改称楼烦郡,并于大业三年置岢岚镇,属岢岚军。唐长安三年置岚谷县。宋于岚谷县置奇岚军。金废军,开岚谷县为岢岚州,元废。明洪武七年置岢岚县后复升州,民国元年复称岢岚县。      2000年,岢岚县辖2镇16乡:城关镇、三井镇、高家会乡、神堂坪乡、大涧乡、李家沟乡、阳坪乡、中寨乡、温泉乡、芦子河乡、大化乡、西豹峪乡、王现庄乡、大巨会乡、宋家沟乡、王家岔乡、马跑泉乡、燕家村乡。总人口80760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27866 三井镇 7509 神堂坪乡 7157 高家会乡 6903 大巨会乡 1710 李家沟乡 2182 大化乡 3739 芦子河乡 1160 西豹峪乡 3073 王现庄乡 1132 温泉乡 2603 阳坪乡 1567 中寨乡 1379 大润乡 4335 宋家沟乡 3032 燕家村乡 993 马跑泉乡 2351 王家岔乡 206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岢岚县区划调整:原城关镇、大巨会乡及王现庄乡7个村合并并更名为岚漪镇;原王现庄乡5个村并入西豹峪乡;原芦子河乡和大化乡合并更名为水峪贯乡;原中寨乡及王现庄乡4个村并入阳坪乡;原马跑泉乡、燕家村乡并入宋家沟乡。   

河曲县

保德县

   保德县:拼音:Baode Xian。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忻州地区,地处吕梁山脉北段西块,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呈一面斜坡。东界大山与岢岚县为邻,西面与陕西府谷县隔黄河相望,北面与河曲县接壤,南面与兴县毗连。全县总面积997.4平方公里,南北纵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21.7公里。   县人民政府驻东关镇。邮编:036600。行政区划代码:140931。区号:0350。   行政区划   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约15万人。全县共有4个镇、9个乡、343个行政村、383个自然村。4个镇分别为东关、桥头、义门、杨家湾,9个乡分别为南河沟、土崖塔、孙家沟、腰庄、尧圪台、窑洼、冯家川、林遮峪、韩家川。(2000年,保德县总人口146995人,各乡镇人口: 东关镇 41125 义门镇 9802 桥头镇 14330 杨家湾镇 10098 腰庄乡 9125 贾家峁乡 8340 韩家川乡 6343 林遮峪乡 4823 冯家川乡 5656 西梁乡 1378 土崖塔乡 3359 化树塔乡 4483 探沟乡 3259 孙家沟乡 4277 窖洼乡 4376 尧圪台乡 4642 东庄焉乡 1082 尚家塔乡 2586 南河沟乡 4864 白家沟乡 304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交通运输   保德地处山区,交通以公路为主。以县城为中心,水陆两路连通四面八方,有干线油路1条达48公里,5条县级公路总长337公里。全县20个乡259个村通了汽车。而且因保德、府谷黄河大桥的建成,结束了一线天堑千年阴隔的历史,北达内蒙,南连吕梁,东到忻州,西抵榆林,又有水运航程60公里,远达临县,交通方便。   保德交通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境内有神朔铁路过境。神府线韩保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这是“河东煤田”“神府煤田”通往京津的黄金通道,也是晋西北与陕、蒙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黄河流经保德60公里,过去沿河以木船运输为主,现以公路运输为主。   自然地理   保德光热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63.5小时。四季分明,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8.8~C。年平均降水量470.5毫米,但年际变化较大。平均无霜冻期145天。境内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除黄河外,境内共有18条河流,大都为季节性河流。   自然资源   保德县国土面积为997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842公顷,林地13933.5公顷,草地5065公顷,宜林荒山16809公顷。   保德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铁矿、铝土矿、硫磺矿、石灰石、高岭土等。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储量丰富,分布面积为560平方公里,具有煤质好、埋藏浅、杂质少、易开采等特点,已探明总储量为127亿吨;铝土矿分布面积为480平方公里,已探明总储量为86.4亿吨;铁矿类型较多,分布广泛,总储量为37.8亿吨;石灰石可开采量为3604L吨;硫磺矿储量为11.52亿吨。此外还有较多的高岭土、油页岩、白云岩等。   经济发展   保德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谷子、糜子、山药、黄豆、高粱、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黄芥、胡麻、油葵和各种蔬菜。   改革开放以来狠抓红枣、海红基地建设。保德油枣核小、肉厚、糖大,外形椭圆,大小均匀,平均颗重10.2克,干枣含糖57.85%,含酸量1.87%,糖酸3.09%。品质佳优,是我省八大名枣之一。近年来,通过红枣系列加工,酒枣、糖枣、熏枣、益寿枣等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打进国际市场。目前,全县红枣发展到10万亩,正常年景可产红枣500万公斤,是保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偏关县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北靠长城与内蒙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与神池、平鲁两县毗邻。县境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58千米,全县总面积1682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新关镇。邮编:036400。代码:140932。区号:0350。拼音:Pianguan Xian。   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最高处为青杨岭山,海拔1855.2米;最低处为黄河沿岸寺沟河畔,海拔875米;平均海拔1377米。境内山地属管涔山脉,有青杨岭山、柏杨岭山、草垛山、明灯山等山峰。境内主要为黄河水系,有偏关河与县川河。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30千米,构成偏关西界。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炎热而雨量集中,秋季凉爽而明快。年平均气温3℃-8℃,全年平均降水量为425.3毫米,无霜期为105—145天。   行政区划      偏关县辖4个镇、6个乡:新关镇、天峰坪镇、老营镇、万家寨镇、窑头乡、楼沟乡、尚峪乡、南堡子乡、水泉乡、陈家营乡。   新关镇(47个):马梁、北城、中关、上关、南沟、营盘梁、窑子上、南城、沙石沟、西关、庄窝、舍身崖、磨石滩、贺家山、陈家庄窝、马次梁、泥埝、闫贵家咀、白龙殿、杨家山、石洼、西沟、马道、沈家村、磁窑沟、大红沟、九崖头、路家窑、桑林坡、桃薄村、深埝、马家埝、高家上石会、五家上石会、上窑王坪、下窑王坪、阳塔、路铺、庙梁、大深埝、元墩子、红庙、兴盛庄、刘家湾、白家海子沟、穆家埝、孤家山。   天峰坪镇(16个):天峰坪、杨家岭、小偏头、小蒜沟、闫家沟、黑豆埝、吕家窑、桦林堡、但水沟、梨园、关河口、紫金山、欧梨咀、天翅湾、柴家岭、寺沟。   老营镇(21个):老营、安儿沟、岩头寺、鸭子坪、下土寨、上土寨、贾堡、银子咀、西庄子(西旺庄)、大河湾、马肚带梁、方城、教儿埝、武家庄窝、孟家咀、段家沟、史家圪台、木瓜贝、冯家窑、阴窝沟、窄沟。   万家寨镇(20个):万家寨、老牛湾、马道咀、东长咀、破石槽、下十八盘、陡咀、珍珠庄窝、下沙庄窝、麻地塔、黄龙池、小刷咀、新窑上、麦虎、教官咀、柏林峁、岳家窑、井儿上、草垛山、泉子湾。   窑头乡(33个):窑头、保家沟、宋家畔、堡子湾、岳家村、标干坡、阳坡店、腰铺、石门庄、八打洼、王家坪、沙圪量、火头、张家埝、高家埝、铁驼埝、阳坡泉、南窑头、响水、沙坡、芦子沟、大石洼、沙埝、小石窝、韩昌沟、长咀、光明、抢风梁、闫家窝、高峁梁、天洼、霍家沟、黄树坪。   楼沟乡(45个):楼沟、迤西、柏家咀、下铺、小村、韩家畔、刘家沟、吴城、下川、咀儿上、红崖上、柳庄窝、三台梁、张家坪、柳埝坪、卡坡、李家山、新庄子、后王家山、东寨、苍黄坪、石碣上、海子背、后窑上、西寨、石家洼、上固佐、冉家营、下固佐、柏杆寺、圪驼、刘满庄、柳沟。   尚峪乡(17个):甘草咀、白草坪、豆儿沟、曹家沟、菜树峁、草场、长安镇、西峪村、大泉上、东尚峪、安儿上、瑞家沟、赵家沟、碾儿沟、庄窝、甘沟、尚峪。   南堡子乡(18个):南堡子、上井坪、南场、车道坡、小庄窝、双寨、大庄窝、地椒峁、张家庄、南泉寺、北场、泉儿上、黑家庄、下井坪、教子沟、南沟、大虫岭、上纸房。   水泉乡(11个):水泉、张岭沟、池家塔、达连庄窝、百草坪、弓家贝、麦录坡、南海子、七家坪、高峁、刘家咀。   陈家营乡(21个):陈家营、坝子山、杨家山、闫家贝、黄家营、柳树庄窝、黑山、八柳树、油房头、杨家营、石沟子、马站、西庄子、常家窑、张家山、刘家窑、天洼、高家湾、杜家沟、阴窝沟、新庄窝、曲家湾。   历史沿革         2000年,偏关县辖4镇11乡:城关镇、老营镇、天峰坪镇、万家寨镇、水泉乡、陈家营乡、楼沟乡、南堡子乡、窑头乡、马家埝乡、黄龙池乡、教儿墕乡、尚峪乡、曹家村乡、大石窊乡。总人口112324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7595 天峰坪镇 9083 老营镇 7069 万家寨镇 6346 窑头乡 9004 大石洼乡 3541 楼沟乡 6006 曹家村乡 3951 尚峪乡 4651 南堡子乡 4773 教儿埝乡 1210 水泉乡 5173 陈家营乡 7055 马家埝乡 2373 黄龙池乡 4494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偏关县区划调整(缺资料)。   

原平市

   原平市地处山西北中部,位于东经112°17′~ 113°35′,北纬38°35′~ 39° 09′之间,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西汉以来就是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县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的交通枢纽。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之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东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长约58公里,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8万人。   历史沿革   原平,自西汉置县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隋大业二年(606),原平始称崞县一直到20世纪中叶,也渡过了1350多年春秋。1949年全国解放后,仍称崞县。1958年12月7日,经山西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原平县。1959年12月,县级机关由崞县城迁至原平镇。1993年6月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由忻州代管),是全省放权改革试验县(市)之一。   行政区划   原平市现辖7镇11个乡两个办事处,520个自然村。7镇分别为:长梁沟镇、轩岗镇、崞阳镇、大牛店镇、苏龙口镇、阎庄镇、-镇,11个乡分别为:段家堡乡、沿沟乡、西镇乡、王家庄乡、子干乡、中阳乡、南白乡、大林乡、解村乡、楼板寨乡、新原乡和北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   


原平市特产大全




原平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