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围村位于南白乡政府正西约7.5公里处,和围山脚下阳面坡上。村庄顺沟坡走势建房,现在仍有村民居住土窑洞,全村耕地561亩,人口约476人。该村盛产油梨和大杏,油梨皮薄肉厚,糖份高,杏是同川有名的优质大杏。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喜爱。过去,和围村村西的西山有西山庙,曾经僧人众多。据说村附近是和尚的坟地,村名由此而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981201 | 034000 | -- | 查看 和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巩岗村 |
巩岗村位于南白乡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东靠漆郎山,全村有85户人家,310人耕种着362亩旱坡地。过去全村仅有四眼100米的人工水井吃水,现在也水源缺乏。 |
下南白村 |
下南白村在乡政府所在地,东与定襄县西社村接壤,南与宏道镇兴安村相连,全村有耕地2758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人口1042人,2007年人均纯收入约2800元,全村有小型农机具30余台。该村先后建成股份制砖厂2座、石料厂2个、灰厂1个、现代化养猪厂和养鸡厂各1个,吸收村里剩余劳动力,使大部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
中原岗村 |
中原岗村位于南白乡的西南部,居龙虎山下背阴坡地,建村历史悠久,据古传说“先有中原岗,后有横院村”,是南同川建庄最早的古村庄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初有“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之称。现有总人口868人,总耕地面积1524亩,以农为主。市水利局在该村有集中供水工程。 |
西平村 |
西平村位于南白乡北部卧虎山脚下,东与山西村相邻,南与沟北村隔沟相望,西与神岗头村接壤。全村人口738余人,220户,耕地3200亩,共有老品种枣树15000余株,新品种梨果树10000余株。到目前为止,由乡政府牵头,已发展骏枣、金昌一号等新品种枣树200000余株,年内将要挂果。该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同川的名人村,将军村。 |
沟北村 |
沟北村位于南白乡中部,属丘陵山区,全村人口526人,耕地1100亩(其中水浇地20亩),退耕还林820余亩。因地处山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水果产业,尤以红枣为著。该村有现代山西农民诗人刘本勤,笔名勤达阳。 |
清水沟村 |
清水沟村地处黄土高原,多数年是十年九旱,祖祖辈辈都是栽树养家,以生产水果致富,有585人,耕地1297亩,近些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栽干果树和加工干果。一是栽优质枣树,二是新品种核桃,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该村有南白乡优质红枣带头人信炎斌,种植红枣约200亩。建有恒温库,并开始红枣加工。 清水沟村与巩岗村、下南白村、中原岗村、西平村、沟北村、后堡村、上南白村、下神原村、和围村、龙王堂村、神岗头村、刘岗村、寨上村、山西村、上神原村、西头庄村、尚义村、横院村、下西岗村、东岗村、南尧村、北尧村、治庄村、前堡村相邻。 |
后堡村 |
后堡村位于南白乡西部,距南白6公里,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全村共有人口580人,土地1178亩,以农业为主。先有前堡村,后有后堡村。后堡村是从五台县槐荫村人迁居建村,约500多年。村中有一颗老槐,茎粗枝繁,根系发达裸露1米多高,人可以从树下走过。山西农民报和忻州日报曾有照片介绍。后堡村人有一部分迁居到东社镇西头村,中阳乡,南白乡尚义村等地。 后堡村与巩岗村、下南白村、中原岗村、西平村、沟北村、清水沟村、上南白村、下神原村、和围村、龙王堂村、神岗头村、刘岗村、寨上村、山西村、上神原村、西头庄村、尚义村、横院村、下西岗村、东岗村、南尧村、北尧村、治庄村、前堡村相邻。 |
上南白村 |
上南白村位于南白乡东南,与乡所在地下南白村相连。地势属丘陵山区,全村89 户,人口338人,耕地924亩。 其中水浇地500亩。“同川”是著名的梨乡,种植果树得天独厚。上南白村栽种了酥梨、富士苹果、巨峰葡萄、李子、杏子、骏枣等优质水果,水果品种多、质量优、产量大。是南白的水果、蔬菜生产主要村和立体种植示范。 |
下神原村 |
下神原村有393人,耕地1247亩,有上万棵红枣树,5000千棵苹果、桃、梨等水果树。另外,该村大力发展各种养殖业和种植业,村中建有三个养殖场,一个养鸡场,还建有一个种植蔬菜的大型大棚。 |
和围村 |
和围村位于南白乡政府正西约7.5公里处,和围山脚下阳面坡上。村庄顺沟坡走势建房,现在仍有村民居住土窑洞,全村耕地561亩,人口约476人。该村盛产油梨和大杏,油梨皮薄肉厚,糖份高,杏是同川有名的优质大杏。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喜爱。过去,和围村村西的西山有西山庙,曾经僧人众多。据说村附近是和尚的坟地,村名由此而的。 |
龙王堂村 |
龙王堂村位于南白乡最西端,高尖山的白鹤岭山脚下西坡上,与子干乡接壤,全村398人,耕地有1012亩 ,以农业种植和水果为主。近年以发展起以养驴和绒山羊为特征的养殖村。有自来水 供人畜吃水 ,村中砖硬化。 |
神岗头村 |
神岗头村地处南白西北,背靠狐狸山,属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500多米,两面环山,全村耕地2300余亩,是纯旱地。其中2003年退耕还林900亩。全村现有人口908人,270户人家,2007年人均纯收入2200元,全村有小型农机具20台,该村历年被评为市、乡模范村和先进村,是原平市新农村推进村。南白乡优质红枣示范基地。 |
刘岗村 |
刘岗村东与巩岗村接壤,属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300多米,南面靠山。全村有耕地830余亩纯旱地,其中退耕还林150亩,全村现有人口300余人,年均纯收入1500元,该村是南白乡仁用杏基地。 |
寨上村 |
寨上村与南白乡政府隔沟相望,在南白村正北约1000米,村前有40米的深沟,人行土路,交通不便。自来水供人畜吃水。全村22户人家,73人,除个别青年人外出打工,剩余人口都在家务农,村里有较集中的304亩平地,20多亩水果园地。 |
山西村 |
山西村地处南白乡东北部的七姑山脚下,东与东社镇相连,相传七姑姑在此坐化,故名姑山,姑山有硅铁矿,全村352人,面积1600亩。农业种植以玉米、高粱、谷类等大秋作物为主,拖拉机、播种机等大小农机具30辆(台),另外还有红枣、梨、槟果等水果树20000余株。据说这里曾有个李姓人任大同总兵,由此才能叫山西村。 |
上神原村 |
上神原村地处南白乡中心地段,地势比较平坦,全村有279人,耕地594亩。农业种植以玉米、高粱、谷类等秋作物为主,另外还有红枣、苹果、梨等水果树。 |
西头庄村 |
西头庄村坐落在南白乡的西北部,距南白乡仅有三公里,全村共有人口176人,土地800余亩,其中于03年退耕还林92.9亩,有枣树2000余株,酥梨1000余株,苹果树800余株。以农业种植为主。 |
尚义村 |
尚义村也叫柏塔寺。地处南白主公路旁,,东临山西村,西接下西岗,南连南白村,北靠沟北村。面积约1平方千米,人口211人。全村耕地面积605亩,皆是瘠田,加之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极差,是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区。村民们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广种薄收,仅靠种田很难维持生活,所以大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 |
横院村 |
横院村是南白乡的古老村庄之一。现有人口121人,土地面积500余亩,村中有6000棵红枣树,300棵苹果、桃、梨等水果树,以农业和林果业为主。曾有横院柏树坟的大柏树据说得三四个人才能合抱住。横院张姓广传各地,传至本乡神原村等村及宏道、北同川、河南等地。 |
下西岗村 |
下西岗村地处原平市东南方向,属丘陵地区,全村有297人,耕种的土地面积是504亩,园地536亩,农业种植主要是玉米和谷类,另外还有红枣、苹果、梨等水果树。抗战时期被日寇烧杀掠抢,杀害多人,制造了下西岗残案。 |
东岗村 |
东岗村地处南白乡漆郎山下,与定襄隔山毗邻,所处地势沟壑纵横,属丘陵山区,气候条件较差。全村有耕地面积1005多亩,退耕还林450亩,现耕作面积1000亩左右,住户130,常住人口289人。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以小红果为特色产业。 |
南尧村 |
南尧村地处南白乡西南6公里,村庄所在地地势比较平坦,全村249人,耕地654亩。农业种植以玉米、高粱、谷类等大秋作物为主,另外还有红枣、梨、槟果等水果树。 |
北尧村 |
北尧村位于南白乡西部,地处偏僻,全村共有255人,土地705亩。为水果产区,主产老黄梨、槟果、红枣。红枣树约3000余株,正常年景可产10万斤,是农民的一项主产业。 |
治庄村 |
治庄村该村建在深山窝中,村中无水、无电。明末清初年间就有人居住,因耕作山地不便,而打土窑居住下来,逐渐成为村庄,原属北尧村。1983年才单独设村,现在只有40余人。全村共有土地90余亩,以靠水果(梨、槟果)作为经济来源。 |
前堡村 |
前堡村地处黄土丘陵区,位于南白乡西部6公里处,羊圈山脚下东坡。全村133户,465人,土地1178亩,以农种植为主,产水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