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溪街道办事处渡口村是由原石村、新岭、渡口三村于2000年合并而来的。全村区辖16个村民组、2423人,总面积为11.3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1408亩,水田2100亩。村设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102名。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有农业、林业(毛、元竹)、企业务工, 104省道穿村而过,是办事处所在地。2008年村集体收入为399134元,村民人均收入5600元,共有20余家企业落户我村。全村正由原来的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有60%村民组已修水泥路,村风、民风正逐年好转。
第七届村两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广大村民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4月10日正式产生。现有两委成员4人,平均年龄42岁,同时成立了经济建设、计划生育、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委员会。全村共有村民代表45人,并由村民大会选举生产新一届理财监督小组,制定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财务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村内大事由村民代表会决定,同时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两委分工明确,实行包片负责制,确保村内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81004 | 242000 | -- | 查看 渡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殷白村 |
汪溪办事处殷白村位于宁国市东北部,104省道穿村而过,面积22.3平方公里,全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住户1215户,人口4438人,共有24个村民组,党员124人,3个支部,8个党小组。 村内资源主要有毛竹、陶土、煤矿等,居民主要经济来源有制陶、养殖、运输、企业务工和农林出产,村民创业意识浓厚,现有养殖专业户12户,年养殖量50万只,成立了郭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年产蔬菜100多吨。 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3元。 近年来,殷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殷白工业集中区距市区10公里,于2007年5月正式动工兴建,现落户企业8家,整体规划逐步完善,落户企业总投资达到5000多万元。殷白工业集中区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来殷白投资兴业。 |
古林村 |
古林村,位于宁国市汪溪街道办事处东部,2002年由原姚高乡古林、包梅2个村合并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座落在原姚高初中,与汪溪街道办事处相距12公里。 古林村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辖15个自然村,21个村民组,人口4170人。面积22平方公里,水田面积2650多亩,其中退耕还林580余亩;山场约2300公顷,其中毛、元竹面积约700公顷;级林场2个,面积860亩;村级万方以上大塘7座、小型山塘40多口。 古林村设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105人,预备党员4人。 古林村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林业经济为种植毛元竹面积为主。近年来建成2个标准化种猪繁殖基地,1个标准化养鸭小区,从事养殖农户达30余户;建成4个木、竹加工厂,解决劳动力就业100多人;成立了2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60多户;外出务工人员1400多人。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主,人均纯收入约7000元,低于宁国市平均水平。 古林村民自给自足、勤劳朴素、艰苦奋斗思想占主导地位,民风较为淳朴,社会风气良好。 古林村属经济发展滞后村,多年来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不畅,信息闭塞,集体经济和工业企业基本空白。2003年—2012年,村两委多方筹资,在办事处和市直各部门及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240多万元,完成了13公里水泥路面建设、村级活动场所改建、2个新农村整治点户户通水泥路建设、2300多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2个村民组4.5米公路路基拓宽改造;争取宣城市移动公司支持,在古林村新建了2个移动基站,古林村的交通和通讯面貌得到大大改善。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坚持生态立村,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古林。 |
渡口村 |
汪溪街道办事处渡口村是由原石村、新岭、渡口三村于2000年合并而来的。全村区辖16个村民组、2423人,总面积为11.3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1408亩,水田2100亩。村设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102名。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有农业、林业(毛、元竹)、企业务工, 104省道穿村而过,是办事处所在地。2008年村集体收入为399134元,村民人均收入5600元,共有20余家企业落户我村。全村正由原来的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有60%村民组已修水泥路,村风、民风正逐年好转。 第七届村两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广大村民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4月10日正式产生。现有两委成员4人,平均年龄42岁,同时成立了经济建设、计划生育、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委员会。全村共有村民代表45人,并由村民大会选举生产新一届理财监督小组,制定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财务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村内大事由村民代表会决定,同时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两委分工明确,实行包片负责制,确保村内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
联合村 |
联合村地处汪溪街道办事处西北部,总面积16.2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民组,1075户,3874人,耕地面积3815亩,山场面积8594亩,水田面积90亩。境内山环水抱,山青水秀,地理条件十会优越,西靠水阳江与古镇港口隔河相望;东临通灵峰与汪溪办事处下辖的汪溪村、殷白村接壤;北与宣城水东镇相邻,汪联路贯穿全村。境内小岭关自古乃是宣城通往杭州陆上必经之路,境内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煤、陶土、高岭土、青石等,村内另有千亩元竹,千亩砂滩,千亩柳树,堪称“三千亩绿州”。 联合村经区划调整后,布局更趋合理,如今已有4家企业落户我村,全村党员、群众在汪溪党工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立足自然优势求发展,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开阔视野,锐意进取,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之中。 |
姚高村 |
姚高村位于汪溪街道办事处东部,东邻广德县月湾乡,南邻河沥办事处荆虹村。2002年撤村并村时由原宗汪村、姚高村、易家村、林茶村四村合并而成,总面积27平方公里,辖30个村民组,25个自然村,户数1320户,人口4710人,其中党员人数134名,劳力2900余人,长年外出务工1200余人。山场面积310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416亩,有林地(含退耕还林)面积18610亩。 姚高村农业经济以三大产业为主,一是毛竹产业,毛竹面积8841亩;二是吊瓜产业,吊瓜种植是新兴发展的特色经济,年种植面积达900亩以上,产值达300万元。三是养殖业,年出售量上百万羽,形成规范化的养殖小区3个,现已逐步兴建了养猪、养羊等多种渠道养殖业。 |
汪溪村 |
汪溪村位于汪溪办事处中部,东与古林、北与殷白、西与联合、南与渡0接,水阳江沿村而过,104省道贯穿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便利。全村共有29个村民组、1100余户,总人口4338人,总面积1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113人,3个党支部,设10个党员中心户。境内共有水田3650亩,山场18699亩,水面800亩,龙庵寺小二型水库1座,4个万方以上大塘。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余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小康达标村”、“村民自治示范村”、“农业科技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三无一有六好村”、“省巾帼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近年来,汪溪村两委始终坚持科技兴村的发展方针,带领全村人民开拓进取,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精神文明进一步加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