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镇田村村位于东津河畔,梅林镇东南部,总面积27.5平方公里,山场有林面积18500亩,耕地面积2827亩,毛、元竹、茶叶、板栗等农林产品及沙石等自然资源丰富。2002年全市撤并村时,原来的戈驻、田村、东山三个村撤并为现在的田村村,辖27个村民组,895户,人口3207人,省道104线和梅桥公路呈人字形贯穿全村,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145名。2011年8月换届后,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聘请计生专干1名;市委组织部下派大学生村官1名。
宁国市最大的乡村度假酒店——东津绿都度假村,镶嵌在东津河边。该度假酒店自2012年4月28日试营业以来,服务质量逐渐提高。宁国最大的漂流旅游项目——东津河漂流和梅林镇工业集中区均坐落在该村。2011年,东津河漂流项目接待旅客6.8万人次,该项目二期工程即将竣工,预计全部三期工程完工后,将年接待旅客30万人次,成为集漂流、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皖东南最大的旅游基地。与此同时,田村村按照建设平安梅林、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全村划为三个治安责任区,加强了“两会、两组、一队”的建设,形成了健全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为全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几年来,先后被宣城市委、宁国市委命名为安全文明村、先进党总支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81101 | 242000 | -- | 查看 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桥头村 |
桥头村位于梅林镇东南部,距梅林镇10公里,县道梅桥路穿进而过。本村由原黄力村、桥头村在2002年撤并而成,全村共有29个村民组,人口3200余人。辖桥头村党总支下设黄力、桥头两个支部,现有党员90人,辖区总面积29.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36480亩。水田2979亩,地83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企业上班收入,及林业,农业等。村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板栗、元竹、毛竹、前胡、山核桃等。辖区内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安徽太阳禽业公司,400亩种鸭、商品鸭基地。詹氏公司800亩的香榧、山核桃基地。宁国市重点企业——三冲生态,力求公司近10000亩的油菜基地.自2002年撤并村以来,村两委在村党总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原则,着力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克服村集体资金薄弱的困难,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民生工程等项目,先后修通了刘小路、村东路、团秋路、黄桥路、约10公里的村村通延伸工程水泥路、2008年、2010年先后实施了上至刘村组、下至红星15个村民组约2400多人的安全饮水项目.2011年度,我村在实施“一事一议”财务奖补项目工程建设的同时, 采取“一事一议”、水利兴修、村庄建设、村企共建“四位一体”的方式整合资金,进行了河道疏浚清理,洪家坝整体维修,防洪大堤兴建。灌溉水渠修建,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建设等,拆徐沿街房屋店面等22间,总投资达160余万元。 |
阳山村 |
梅林镇阳山村位于梅林镇的东部,地处皖浙两省及安吉、宁国、广德三县结合部。全村总人口1520人,面积13.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阳山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41名党员。全村山场面积16665亩,其中毛竹山场2838亩,山核桃1576亩,杂竹1998亩,山林资源十分丰富,农民生活较富裕。村办公楼内设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综治办公室及其它办公场所,内部设施均按标准布置,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和农民文化生活场所。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阳山村的未来会更好! |
对山村 |
梅林镇对山村位于梅林镇西南部,东津河和s104省道穿境而过,距宁国市区17.5公里距梅林镇政府2.5公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22500亩,耕地面积1316亩。全村辖15个村民组,总人口1670余人,村党支部党员数为46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50%,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已成为该村支部建设的重点,目前村两委职数三人,均交叉任职。对山村盛产毛竹、元竹、木材。2007年,该村汪村自然村被列入宁国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年的建设下来,水泥路建设达到户户通,并达到了道路硬化、路旁绿化、路灯亮化的“三化”标准,2008年,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该村将继续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早日实现“把对山村建设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新亮点”的目标! |
七都汪村 |
梅林镇七都汪村位于梅林镇东部,2002年撤并村时由原七都汪、红地、奥岭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32.1平方公里,水田1820亩,山场42000亩。全村辖22个村民组,总人口2310人。七都汪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7个党小组,68名党员,2010年村换届后,村两委由5人组成。 七都汪村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石岭、红地、汪村水泥路全线贯通,村内盛产毛竹、淡元竹、山核桃、板栗、银杏等。作为全市永久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七都汪村红地革命烈士墓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每年清明附近的村民和学生等都会前来祭奠。 梅林镇七都汪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来我村大石门、方石安等名胜古迹观光览胜。 |
花园村 |
梅林镇花园村位于梅林镇西北部,东接本镇梅林村新安自然村、南连本镇沙埠村、西与河办平兴及九宫村接壤,北连广德县白马村。全村总面积21.8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945户,总人口2974人。村党总支下设花园和四都湾两个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9名,村两委职数5人。 花园村境内主要为丘陵地带,山场面积27974亩,水田2497亩,盛产毛竹、板栗,这里的板栗粒大、味美,早在2008年就被省林业厅命名为安徽省特色林业产业村——“板栗之村”。近几年,花园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广大村民,凝心聚力建设美好新花园,成效明显。 |
沙埠村 |
梅林镇沙埠村地处梅林镇北部,距市区9公里,距梅林镇政府2公里,2002年村级区划调整后,沙埠村由原东山头、万家岗、沙埠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8.5公里,山林面积17213亩,耕地面积2817亩。全村共辖32个村民组,1103户,总人口3758人,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党员114人,沙埠村境内交通便利,104省道穿境而过。几年来连续被宣城市委、宁国市委、镇党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宁国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强村党组织”“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总支”。 2011年村两委换届后,沙埠村积极提升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二期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更新、更美的沙埠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
田村村 |
梅林镇田村村位于东津河畔,梅林镇东南部,总面积27.5平方公里,山场有林面积18500亩,耕地面积2827亩,毛、元竹、茶叶、板栗等农林产品及沙石等自然资源丰富。2002年全市撤并村时,原来的戈驻、田村、东山三个村撤并为现在的田村村,辖27个村民组,895户,人口3207人,省道104线和梅桥公路呈人字形贯穿全村,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145名。2011年8月换届后,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聘请计生专干1名;市委组织部下派大学生村官1名。 宁国市最大的乡村度假酒店——东津绿都度假村,镶嵌在东津河边。该度假酒店自2012年4月28日试营业以来,服务质量逐渐提高。宁国最大的漂流旅游项目——东津河漂流和梅林镇工业集中区均坐落在该村。2011年,东津河漂流项目接待旅客6.8万人次,该项目二期工程即将竣工,预计全部三期工程完工后,将年接待旅客30万人次,成为集漂流、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皖东南最大的旅游基地。与此同时,田村村按照建设平安梅林、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全村划为三个治安责任区,加强了“两会、两组、一队”的建设,形成了健全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为全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几年来,先后被宣城市委、宁国市委命名为安全文明村、先进党总支等。 |
梅林村 |
梅林村位于宁国市梅林镇中部,距市区12公里,东津河、S104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资源条件丰富。全村共计人口997户、3520口人,总面积29 .6平方公里,13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素质较高、观念较新、群众生活较宽裕。 梅林村先后荣获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宁国市“五个好”党总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宁国市“文明单位”、宣城市“文明村”、宣城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建设示范点、创新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和服务机制试点单位等光荣称号。 至2009年,梅林村接待了全国人大蒋振华委员长参观调研、宣城市首届新农村建设现场观摩会、其他国家、省市领导参加指导等100余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