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樟村 盘樟村位于皖南宁国市仙霞镇西部,四面环山。全村总面积19.7平方公里,境内主要经济林有:山核桃、毛竹、早竹、杉树。全村总人口4008人,党员数103,党总支下设3个分支部。全村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均达90%,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95%。
盘樟村与石岭村、杨山村、孔夫村、龙门村、龙亭村、仙霞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81104 | 242000 | -- | 查看 盘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石岭村 |
石岭村位于仙霞镇的北部,河千公路和小东津河流蜿蜒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西北部与中溪镇狮桥村相毗邻。全村总人口1338人,415户,12个村民组。石岭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党员人数44人。村地域总面积10.05平方公里。村行政职数4人,村集体经营收入仍处于零收入状态。村内已硬化道路建设2余公里,两处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村内近500人的生活用水或人饮安全用水。电视、通讯工具的入户率达百分之九十五,新农村整治建设、生态建设、民生工程基础等公益性建设逐步向前推进。村人均年收入位于全市中层。村内经济作物有板栗,元竹、山核桃等。百姓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务工收入。 |
杨山村 |
杨山村位于仙霞镇镇域西部,居住总户数1003户,总人口3232人,其中党员88人,下辖两个分支部,男党员72,女党员16人。下辖12个自然村,32个村民组,全村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7亩,山场总面积1.38万亩,经济林总面积1.15万亩。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早笋、养殖(养猪)、青梅、山核桃、西瓜、繁殖制种等农林收入,占总收入的70%。 |
孔夫村 |
孔夫村是宁国市最偏僻的一个村,地处皖浙交界处,全村总人口3570人,33个村民组。党员数120,党总支下设3个分支部,总面积20平方公里,境内主要经济林有:山核桃、毛竹、早竹。仙章路贯穿全村,村主干道路总长20多多公里,林区道路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村组硬化道路13.5公里,“户户通”达98%,全村电话普及率达100%,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98%。因而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孔夫村在2004---2005年分别荣获宣城市、宁国市“文明单位”称号;2006--2007年度荣获宁国市“文明单位”称号。这期间,该村还荣获了宁国市委、仙霞党委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党总支”、孔夫村妇联2010年被评为市级“巾帼示范村”荣誉称号。 孔夫村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农民创业、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即着眼于长远,又符合村情,即丰富内容,有功能多样;即全面兼顾,有突出重点。紧紧抓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核心要求,从民主管理、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水、电、路、气、房、厕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行全面规划。按照“项目带动、基础先行、干部包项、群众参与、整体推进”的思路。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在全镇率先实行了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清洁卫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幅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
龙门村 |
龙门村是仙霞镇最远的一个村,山场面积居多,总人口878人,14个村民组,党员38人,1个党支部,总面积12平方公里。村里主要经济作物有:毛竹、笋干、杉树。全村电话普及率达80%。 |
龙亭村 |
龙亭村 龙亭村位于仙霞镇的东南部,和浙江安吉章村、中溪镇中村相连,四面环山,全村总人口4139人,34个村民组,党员数132人,总支下设3个分支部。总面积37.9平方公里,毛竹、元竹、中药材、外出务工收入是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村内道路总长70公里,其中林区道路43公里。现申报国家级文物的著名景点---仙人塔就座落于该村。 |
盘樟村 |
盘樟村 盘樟村位于皖南宁国市仙霞镇西部,四面环山。全村总面积19.7平方公里,境内主要经济林有:山核桃、毛竹、早竹、杉树。全村总人口4008人,党员数103,党总支下设3个分支部。全村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均达90%,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95%。 盘樟村与石岭村、杨山村、孔夫村、龙门村、龙亭村、仙霞村相邻。 |
仙霞村 |
仙霞村概况 仙霞村位于浙皖交界处,宁国市东南部,距离市区48公里,集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人口4350人,土地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70.6人/km2。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党总支下设三个分支部(仙霞、岩山、深坞),共有党员135人。 自然条件 : 本村属天目山支脉,境内山丘曲折起伏,连绵不断。地势南高北低,山川河流,纵横交错。以汤公山山脉为界,形成仙霞与杨山小盆地,为耕地分布集中区。东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多田少。东南西三面的孔夫、杨山、盘樟、仙霞四村大部分地区,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坡度平缓,土层较薄,山间地和河谷交错分布;主要生产木竹、茶叶、早笋、山核桃、青梅、粮食。 社会经济条件 本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粮油生产为主,是省杂交稻重点制种基地之一。农业生产尤其是林业经济不断壮大,已形成早笋、茶叶、青梅、山核桃、毛竹等五大农林产品基地。主要企业20余家,骨干企业有天一食品厂、茂盛食品有限公司、鹏程电声器材厂、欧美隆有限公司等。 村级建设已初具规模。按照建立新型生态型乡镇发展方向,一方面采取鼓励政策引进优秀人才,大胆招引外地企业落户本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以竹笋、山核桃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建立优质规模生产基地,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外向型农产品贸易,以商贸促进乡镇和谐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