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村位于宁国市西北部,是方塘乡东大门,港口湾水库尾端,青方公路横穿境内十一个村民组。全村所辖33个村民组,52.6平方公里,其中水库淹没十二个村民组,四个后靠移民组。全村共有888户,2818人,水田面积2525亩,山场面积55485亩,水面面积350亩。主要经济依托丰富的茶叶、毛竹等资源,其主体是粮油生产,木材也是我村主要经济增长点,以人工林和天然林相结合,依法采伐销售。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村两委利用村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花卉苗木、烟叶生产、土鸡喂养、水产养殖等,积极稳步促进农民增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81204 | 242000 | -- | 查看 双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板桥村 |
板桥村地处宁国西缘,黄山余脉尾端,北接宣州古溪,西靠泾县桃岭,南邻方塘葛村,东与本乡潘茶相连,距县城68公里。现板桥村由板桥、大河口两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组,2011年共600余户2000余人。全村共有林地5万余亩,森林覆盖率占95%。板泾河横穿板桥流入青戈江,组组通公路,农网健全,信息畅通。板桥村民生活主要支柱以农业为主,主导产业茶叶木材、毛元竹、粮食、经果等,村委会现正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号召全体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生态农业向生态旅游业发展。 板桥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板桥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万亩甜渚林);红色革0据地——板桥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园;历史悠久的高峰寺院——白云禅寺(铁瓦寺);国内名茶——野兰香;国家和省级一、二类保护动植物——云豹、猿猴、罗汉松、金钱柳等;旅游景点——板桥溶洞、鬼门关大峡谷、阳坑瀑布、磨盘山、豆腐台、板桥石壁、金龟石等。 |
葛村村 |
葛村村位于方塘乡西部,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443人,拥有党总支一个,支部二个,党小组5个,正式党员61名,其中女性党员5名。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413亩,山场面积38693亩,公益林管理管护面积20953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茶叶、水稻、竹木等,务工收入也占相当比例。村级各种组织健全,已经成立了天思野兰香茶叶经济合作社、世京果业合作社。近几年内已兴起养殖三黄鸡和种植袋装香菇,我村交通便利,方板线穿境而过,除葛小路完成水泥路外,尚有4条林区道路属土路,总长约10公里,基本纳入养护范围之内。拥有小二型水库一座,万方以上大塘二座,每年都有专人负责防汛抗旱。村级卫生室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农民参合比率达96%,村民安居乐业。 |
潘茶村 |
潘茶村位于方塘乡东北部,紧邻青方公路,地处宣宁交界处。辖有18个村民组,538户,1938人,有党支部1个,村干部6人,村民代表41人,支部下设党小组5个,共有党员49人,预备党员4名,建党对象2名,其中男性43名,女性6名。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200多亩,山场41000亩。主要经济来源是以农业、林业、务工等为主。农业、林业主要以茶叶、毛竹、食用菌、吊瓜、优质经济林等。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73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境内风景优美的高峰山,海拔1153米,为宁国西部第一高峰, “铁瓦寺”、“太子殿”等名胜古迹,所产“鸦茶”及是唐、宋、元、明、清五朝贡茶,也是潘茶村“一村一品”,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极具开发价值。目前,村村通水泥路已通至高峰脚下村庄,我村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新机遇的大好时期。 |
双村村 |
双村位于宁国市西北部,是方塘乡东大门,港口湾水库尾端,青方公路横穿境内十一个村民组。全村所辖33个村民组,52.6平方公里,其中水库淹没十二个村民组,四个后靠移民组。全村共有888户,2818人,水田面积2525亩,山场面积55485亩,水面面积350亩。主要经济依托丰富的茶叶、毛竹等资源,其主体是粮油生产,木材也是我村主要经济增长点,以人工林和天然林相结合,依法采伐销售。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村两委利用村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花卉苗木、烟叶生产、土鸡喂养、水产养殖等,积极稳步促进农民增收。 |
上坦村 |
方塘乡上坦村位于宁国市西部,美丽的港口湾水库上游,南与胡乐镇毗邻,西与旌德县云乐乡接壤。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辖20个村民组,513户,1820人,有后靠移民60余户,200余人,半移民30余户,130余人。山场面积近7万亩,水田面积1563亩。全村70名党员,村民代表35名,村两委干部5名。三黄鸡养殖22户,食用菌种植81户,灵芝种植10户。 近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带领下,我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建成7.3公里上昔路和5公里上孚路水泥路面,新建农民休闲广场1600平方米,緑化池385米,整治背街小巷8条,上坦老街、昔干、孚坑三个自然村庄户户通水泥路。环境卫生整治初见成效,建垃圾焚烧炉2座,建垃圾池9座,新增垃圾房20个,垃圾桶100个,落实道路养护员4名,保洁员10名,垃圾清运员1名。改水320户,改厕近200户。切实改善了村庄面貌,有效地推动了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 |
方塘村 |
方塘村位于方塘乡政府所在地,全村面积42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组,803户,人口只,其中移民202户,800人,五保户14户,14人,低保户41户,41人,烈军属83户,党总支下辖两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95名,村两委干部职数5名。全村山场总面积45000亩,水田2650亩,村民人均收入4000元,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20万元,其中办公楼一栋,食用菌保鲜冻库一座。辖区内拥有个体木竹加工厂5座,民营企业、活性碳厂1个,个体工商户15个,小学1所,幼儿园2个。村内交通状况良好,村组公路相连,村组通路率达99%,两条主干道(水泥路)贯穿邻县旌德云乐乡及本乡上坦村。目前我村以稳定农业、巩固林业、发展家庭和养业、推动现代农业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起点。近年来引导村民发展食用菌袋装香菇101户,120万棒,肉鸡养殖51户,年养量200万羽,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吊瓜100亩。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完成村庄整治1个组,35户,103人,1.1平方公里,户户道路硬化率达99.5%。如今,我村正在加大对方塘中心集镇污水处理、改水改厕及背街小巷硬化的环境整治力度,同时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汉理为重点,着力打造平安方塘,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