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芜湖市 >> 鸠江区 >> 二坝镇 >> 二坝社区

二坝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二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二坝社区简介

  二坝社区座落在二坝镇中心地带,是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岸线长1.5公里,辖区内汽车轮渡、客运码头贯通大江南北,商合杭公铁大桥即将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社区土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0余亩,水面面积1000余亩,现有人口6982人,其中:非农业居民区10个,居民户2337户,4987人;农业自然村17个,计545户1995人。辖区内单位24个,其中机关17个,学校3所,幼儿园2所,医院2所个体商业网点42个,街道商品琳琅满目。社区党总支下辖13个党支部,党员187名。销售两旺,特色产业:以大棚蔬菜和水产品养殖为主。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社区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文明社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村居”。
  
   二坝社区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江北新城的主城区,展望未来,一座以商贸为主的江北新城即将呈现,天时、地利、人和的二坝社区,将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家园。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207102 238000 -- 查看 二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二坝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二坝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雍南社区

  雍南社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5亩,水面养殖面积1600余亩。总人口6741人,下辖22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街道,城乡户数2356户,其中农业人口5854人,非农业人口887人。党员总数198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15人,党总支分三个党支部,下设24个党小组。       雍南社区紧临二坝经济开发区,地处芜湖长江大桥北岸第一个出口处,通江大道横穿约3公里,水路交通运输便利,社区农业生产以大棚蔬菜种植,水产品养殖为支柱产业,集镇规模发展迅速,集商贸、农产品、水产品、餐饮住宿服务等行业为一体,拥有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医疗、教育等企事业单位近400余家。随着芜湖市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实施、水利工程、文明创建、民生工程的投入,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雍南社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融入新芜湖、共建新二坝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坝社区

  二坝社区座落在二坝镇中心地带,是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岸线长1.5公里,辖区内汽车轮渡、客运码头贯通大江南北,商合杭公铁大桥即将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社区土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0余亩,水面面积1000余亩,现有人口6982人,其中:非农业居民区10个,居民户2337户,4987人;农业自然村17个,计545户1995人。辖区内单位24个,其中机关17个,学校3所,幼儿园2所,医院2所个体商业网点42个,街道商品琳琅满目。社区党总支下辖13个党支部,党员187名。销售两旺,特色产业:以大棚蔬菜和水产品养殖为主。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社区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文明社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村居”。       二坝社区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江北新城的主城区,展望未来,一座以商贸为主的江北新城即将呈现,天时、地利、人和的二坝社区,将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家园。   

农场社区

  农场社区位于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西北部,西隔裕溪河,与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相望,区位优势明显,相对交通便捷是社区最大优势。合巢芜高速、芜湖长江大桥、无为通江大道在社区汇合,社区内土地平整,基础设施齐备,投资环境优美,是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的理想之地。    农场社区全境面积8.08平方公里,有坝头、新圩、后楼、汪庄、河赵、村西、村东、南埂、河口、小万、大肖、武桥、小张、小农场,共有14个居民小组,1182户,人口为4267人,社区内有小学一所。党组织设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8个党小组,党员120人,社区现有“两委干部”7人。在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领导以及“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经济迅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市、县、镇和上级领导的表彰和肯定,多次被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红旗党支部”文明单位。农场社区广大干部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迎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而奋斗!   

长安社区

  社区位于二坝镇东北部,东临长江,与开放的芜湖市隔江相望,面积约7平方公里,总户数1562户,总人口5920人,56个村民小组。社区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227名党员。社区内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二坝镇政府、二坝供电所、二坝财政局及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芜湖汽车轮渡北岸码头、淮南铁路末段焊轨基地均座落在我社区。芜湖长江大桥横跨我社区,并连接通往芜湖、合肥、南京、上海、铜陵等市的纽带,社区内长江路穿越南北,连接华谊大道,二雍路、通江大道、长合路、长杨路,形成了新的交通网络通向四面八方。   社区不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而且环境十分优美,广大居民思想觉悟高,人心齐,社区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社区广大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大棚蔬菜到处可见,水产品养殖效果好,剩余劳力奔向全国各地经商务工,人均收入逐年上升。居民生活条件蒸蒸日上。招商引资的热潮正在掀起,双钱轮胎项目、光伏玻璃项目在我社区落户,必将推动我社区经济的大发展。   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实践“-”重要思想,群策群力,在建设社区主义新农村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水楼村

  水楼村位于无为县二坝镇西南端,濒临长江。总面积8.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120户,人口4670人,耕地面积5230亩,人均纯收入近7000多元。全村共有党员148名,5个党支部,16个党小组。交通便捷,长江大堤穿村而过,距芜湖仅30分钟车程,距通江大道仅7公里距离。    蔬菜种植和肉鸭、鱼、螃蟹立体养殖是水楼村两大主导产业。全村蔬菜种植面积3400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多1000亩,主要种植辣椒、豇豆、毛豆、花菜、西红柿等十几个品种。已注册了“雍水”牌无公害蔬菜,产品主要销往南京、芜湖、合肥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水楼村不断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培育肉鸭、鱼、螃蟹立体养殖业,目前肉鸭、鱼、螃蟹立体养殖户达到20多户,年生产肉鸭达到50万只,鱼产量100吨,螃蟹2000公斤。    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示范村。4年来共建设了四批11个示范点的建设,建水泥路18公里,改厕800座,通自来水1120户,清理水面150余亩,清理垃圾杂物2000吨,整顿空心房2000平方米,建成1处农业科普长廊、1座农村读书屋和5个休闲健身广场,对村庄进行了必要的绿化和亮化,同时,制定了卫生、绿化等管理办法,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并连续两年被市新农办评为优秀示范点。   

提树村

  我村面积约3.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324余亩,水面积550亩,农户780户,总人口3217人,下辖10个自然村(村民组),村党总支下设提树、石狮两个党支部,十个党小组,有党员98人。    我村位于二坝镇西南端,地处深圩区,黄石路和水提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棉花、水稻、油菜为主,近年来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大棚蔬菜种植出现规模,亩均效益可观。水资源丰富,适宜各种水产品养殖,生产的鱼、蟹产量大,远销芜湖、南京等市场。同时,鸭、鸡等畜产品养殖发展红火,产业机构调整逐渐完善,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杨坝村

  杨坝行政村面积约11.6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近5000亩,水面3000余亩,总户数1159户,人口3900人;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134名党员。    杨坝行政村位于二坝镇中部,南临长江,北至通江大道,二坝镇主干道二雍路横穿我村,村部位于二雍路与许赵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是各类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棉花、水稻高产区,水产养殖效益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劳务输出异军突起,剩余劳力奔赴全国各地经商、务工;人均收入逐年上升,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生活蒸蒸日上。    杨坝行政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广大干群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社会主义新风尚蔚然成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昂首迈向美好辉煌的明天。  

康湾村

  康湾行政村位于鸠江区二坝镇西南端,濒临长江。由原康湾、濮水二村合并而成,共23个自然村,分为6大片,全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现有农户600余户,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3099亩,人均纯收入近6000多元。康湾村3个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4名。    本村属高圩区,水网交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水稻、棉花、油料和蔬菜;水产品有各种鱼类、螃蟹等。其中康湾片以蔬菜种植为主,濮水片以油菜、棉花种植为主。    村内外交通便捷。村内水泥路南北有黄石路通过,东西有水提路贯穿,村级循环路将所有自然村连成一线。全村沟河纵横,和所有村庄连接,水路交通十分方便。毗邻长江大堤,距通江大道仅7公里距离。    近年来,康湾村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上不动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全村大兴水利建设,开沟造路,改造低产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湾村村民正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着力将这块沃土建设得更加繁荣兴旺!  

天河村

  天河行政村地处二坝镇最北端,全村地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2973.98亩,人口4893人,辖34个自然村。这里交通便捷,省道104公路,淮南铁路轮北线成十字形穿境而过,长江黄金水道及裕溪河环抱我村。为发展水陆运输提供了优越条件。年产值数亿元的合资企业益海嘉里落户我村,为地方财政增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在我村境内兴建的合巣水运建设开发公司所属的裕溪船闸复线工程即将竣工,建成后年通航能力达亿吨,为省城合肥及巢湖市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内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数百人,每年带回来的收入几百万元。水陆运输队伍不断扩大,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年创产值达7000多万元。大棚种植面积逐年增多,结构的调整,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    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这里投资兴业。  

龙泉村

  龙泉村位于二坝镇二泉路与二雍路交汇处,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基地和养殖基地,村面积9.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8亩,水面面积2200亩,总户数900余户,总人口3100多人,辖27个自然村,党支部3个,党员155人(其中预备6人)。    本村位于镇东部,交通便捷,地理位置独特,是滨江新城建设的中心。居住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近年来,在我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广大群众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村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通自来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村两委干部也对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稳定,文化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在新形势下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也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全心全意为村民办难事,办好事。   

中路村

  鸠江区二坝镇地处长江北岸,是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也是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中心地带。中路村地处二坝镇东南角,陆上交通极为便捷,与芜湖长江大桥、芜湖长江二桥以及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速、商阜杭高铁紧紧相连。水上更是拥有6公里的长江沿线是货物运输的黄金水道,更是发展船舶制造业和港口码头及货物仓储的首选区域。    中路村是由原中路村及大厂村合并而成,于二OO六年七月一日挂牌成立。村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80余亩,水面1500余亩。耕地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全村现有总人口1128户3725人,农业自然村落24个。村党总支下辖中路、大厂2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125人。    中路村是二坝滨江新城规划建设的商业、文教中心,外护圩更是发展船舶制造、港口运输、城市菜篮子工程的重点区域。展望未来,崛起的中路村必将是商家投资的热土,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   

永宁村

  永宁村面积约6.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近3000亩,水面积1000余亩,总户数1210户,农业人口数3537人。下辖30个村民组,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97名党员。    永宁村位于二坝镇南侧,军二公路脚下,宁桥南路、化工西路、小康路贯通我村。无为县第一自来水厂在我村落成。我村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广播通。不但地理位置优越,而且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是各类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棉花、水稻高产区。广大村民思想觉悟高,人心齐,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正在形成。农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更新,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剩余劳动力流向全国各地务工经商,招商引资热潮正在掀起,必将推动我村经济加速发展。    今后,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广大村民群策群力,意气风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正昂首迈向美好辉煌的明天。   

蛟矶村

  蛟矶村面积约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777余亩,水面480余亩,总户数1252户,人口4246人,下辖12个村民小组,村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126名党员。    蛟矶村位于二坝镇南端,临江而居,拥有15公里的江岸线。无为大堤横穿我村,村部位于无为大堤边境,交通便利。我村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广播通。不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环境十分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是各类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广大村民思想觉悟高,人心齐,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到位,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大棚蔬菜到处可见,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村民生活条件蒸蒸日上,招商引资的热潮正在掀起,现有8家船厂在无为船舶工业园正式投产,其必将推动我村的经济加速发展。  


二坝社区特产大全




二坝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