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黄山区 >> 永丰乡 >> 洪田村

洪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洪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洪田村简介

  永丰乡洪田村位于素有“黄山情侣”和“江南翡翠”之称的太平湖北岸,与新华交界,泾太公路横贯全村。全村总面积3589亩,山场面积34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34亩,旱地229亩,水田805亩,林山面积2080亩茶园50亩,果园14亩,水面12亩。全村9个村民组,358户,通过移民开发F区建设,现分布5个自然村,总人口1108人。洪田村森林覆盖率98%,生态环境极佳。2008年被评为黄山区“生态村、示范村”称号,通过F区开发,洪田村正朝着农家旅游,休闲观光的新农村迈进。
   2009年洪田村被例入黄山市新农村示范村,洪田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制定了洪田村详细的村庄远景规划,先后投资对通湖公路及各自然村水泥路硬化,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全乡率先实施了组组通水泥的硬化条件。在村庄主干道架设了太阳能路灯,全面推广新农村沼气建设。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村两委利用退耕还林契机,以建设“绿色银行”和养殖基地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农民提高竹业致富和蚕桑致富两大工程.近年来通过庭园经济,推动F区新农村的农家旅游,形成基地+农户+旅游产业链结构。
   目前,洪田村两委干部正带领广大村民,群心聚力,为实现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十有”目标阔步前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3205 242700 -- 查看 洪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洪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洪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洪田村

  永丰乡洪田村位于素有“黄山情侣”和“江南翡翠”之称的太平湖北岸,与新华交界,泾太公路横贯全村。全村总面积3589亩,山场面积34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34亩,旱地229亩,水田805亩,林山面积2080亩茶园50亩,果园14亩,水面12亩。全村9个村民组,358户,通过移民开发F区建设,现分布5个自然村,总人口1108人。洪田村森林覆盖率98%,生态环境极佳。2008年被评为黄山区“生态村、示范村”称号,通过F区开发,洪田村正朝着农家旅游,休闲观光的新农村迈进。    2009年洪田村被例入黄山市新农村示范村,洪田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制定了洪田村详细的村庄远景规划,先后投资对通湖公路及各自然村水泥路硬化,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全乡率先实施了组组通水泥的硬化条件。在村庄主干道架设了太阳能路灯,全面推广新农村沼气建设。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村两委利用退耕还林契机,以建设“绿色银行”和养殖基地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农民提高竹业致富和蚕桑致富两大工程.近年来通过庭园经济,推动F区新农村的农家旅游,形成基地+农户+旅游产业链结构。    目前,洪田村两委干部正带领广大村民,群心聚力,为实现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十有”目标阔步前进。  

岭上村

  岭上村地处黄山区北端,东邻泾县,西北与青阳相连,平均海拔600米。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水田1018.8亩,旱地285亩,茶园231亩,桑园213亩,果木95亩,人工杉木林15150亩,其中村林场7350亩,乡林场3500亩,国有林场4300亩,自然林6300亩,毛竹180亩,雷竹340亩,退耕还林1170亩。全村347户,1212人,10个村民小组。    岭上村风景秀丽,空气宜人,拥有三畏堂、五仙桥、和会桥等名胜古迹。古时太平人经永丰岭下村的必吉岭穿岭上村翻斜山岭到青阳东堡,有一条长25华里宽一米的石板古道。少年苏雪林就是沿斜山岭这条古道从皖南的岭下村走向安庆,走向北京,走向海外,走向辉煌的文学艺术殿堂。当年,她在《过斜岭》诗中这样写道“苍茫行晓雾,渐上渐艰难,俯视田庐小,登高天地宽,松风万龙啸,石经一蛇盘,回首家乡远,蒙蒙山雨寒”。   由于岭上村海拔较高,农作物无污染。主要盛产优质大米、茶叶、花生、山芋粉。野生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有山葛粉、小竹笋、蕨菜、猪腾花等。岭上人善良、热情、豁达,还素有种树、护树、保护自然生态的优良传统。因此当地古树较多,最大的一棵檀树,已有800年的树龄,五人才能合抱。   近几年来,岭上村“两委”班子成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目前,全村公路全长21.5公里,实现了“四通”:组组通公路、组组通电话、户户通有线电视、户户通自来水,并且还自筹资金开通了岭上至泾县后岸乡上菥公路,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发展是硬道理,岭上村“两委”班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日本山芋、退耕还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鼓励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永丰村

  一、地理概况    永丰村是于2008年4月由原卓村、岭下村合并组建而成,是永丰乡中心村落,村址驻在原卓村村部(乡政府边)。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产丰饶。永丰村属丘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环境优美。   二、社会经济状况    (1)国土资源: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3.112万亩,其中耕地0.28万亩,园地0.14万亩,林地2.65万亩,地势较平坦,洙溪河穿境而过,环境宜人发展余地较大,交通便利。    (2)人口:永丰村20个村民组,面积达27.6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总户数729户2709人,劳动力2049人,外出劳力765人。    (3)产值:2010年永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140万元,农民人均所得5917元。    (4)产业:该村经济主要以林业和种养殖业为主,农产品极其丰富,主要盛产野生葛粉、粉丝、盐制小竹笋等绿色食品,销往全国大中城市。   三、人文景观    永丰村聚居杜、苏两大姓氏家族。据谱牒记载,杜氏家族是唐代大诗人杜牧之少子杜荀鹤的后裔,于元代辗转到此繁衍生息。历史上的杜村,文化底蕴深厚,积“尚礼义,务农桑”之风尚,承《樊川集》、《唐风集》之灵气,“代有伟人出其间”。近代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杜冠英,即生于斯、长于斯。苏氏家族系苏辙后裔,这里是中国“五四”新文学元老派作家、文坛大师苏雪林的故乡,也是徽商巨擘苏锡眉的生长地,可谓腾蛟起凤,人杰地灵。    永丰村人文资源丰富,有近现代文坛巨匠苏雪林书屋——海宁学舍、清末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希范堂,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苏氏宗祠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明代的希贤桥、青山塔,和独特全石结构且保存依旧的元代建筑五福庙,目前永丰村正大力整合人文旅游资源,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古村落。   

文祥村

  文祥村地处太平湖北岸,由原祥符村和文楼村经村级组织规模调整合并而成。全村土地总面积1744.0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5.55公顷(含水田面积131.73公顷),山场面积1207.5公顷,水域面积16.6公顷。全村17个村民组,现有农户501户1790人,农村劳动力1124个,其中外出务工578人,全村移民人口1146人,党员58人。文祥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和陈村水库移民后靠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渔业、养殖业和劳务收入。    文祥村是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取村名“文祥”寄予文明祥和之意。建村以来,文祥村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区、乡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发展动力源,以做好做活山水文章为统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优农业结构、壮大种养殖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主线,强力推进新农村巩固拓展工程,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加快文祥村发展步伐,力争早日把文祥村建设成为太平湖北岸的明珠。   


洪田村特产大全




洪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