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池州市 >> 东至县 >> 泥溪镇 >> 双溪村

双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双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溪村简介

  双溪村位于泥溪镇东南部,东邻木塔乡梓桐村,南与西湾村接壤,西通中洲村,北连水村村,全村国土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5亩,山场面积8600余亩。全村辖12个村民组,354户,1268人。
   近年来,村两委认真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支持农户发展烟叶种植,全村烟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种植达200余亩,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村党支部共有0党员42名,村两委干部4名。
   双溪村于2004年获得县级“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2006年获得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09年获得县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荣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721111 247100 -- 查看 双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双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隐东村

  东至县泥溪镇隐东村位于县南部,坐落在镇政府所在地,泥溪河东岸,位居泥溪镇大村之首。全村14个村民组,27个自然村,887户,人口3268人,占全镇人口的1/7,山场面积19500亩,土地2300亩,南北6.5公里,东西5公里,总面积36平方公里,各项指标都是全镇之首。民风淳朴,三年无刑事-事件,近几年来,我村村“两委”始终坚持和贯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展开了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并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荣誉。2006年被列入全县10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两个和谐村之一。1994年3月获得 “全省农村带领群众奔小康先进党支部”,1998年5月获得“奔小康先进党支部”,1998年9月获得“池州地区建区十周年先进集体”,1999年3月“五好”村(居委会)党支部(总支部)标兵,东至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2001年6月获得“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兵,2001年7月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7月获得“全市“双培双带”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6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8月“省级食用菌专业示范村”并且2006年被列入全县10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两个和谐村之一。我们按照产、路、水、电、气、房、厕、医、文、貌“十位一体”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村试点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    隐东生态绝佳,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经过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不懈地努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农村之花。下一步,隐东村将继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争取建成生态最美、农民最富、村容村貌最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元潘村

  元潘村坐落在东至县泥溪镇西北边陲,东临S222省道,西连通往江西的古徽道与江西省彭泽县浩山乡毗邻,全村有山场面积21000多亩,可耕地面积3000多亩,水面200多亩,国土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全村辖三个村落社区13个村民小组,498户近1900人。元潘村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优秀人才辈出,全村有大学生150多人,其中本科以上66人,硕士生14人,博士生1人。中国近代历史名人“周馥”“许世英”少年曾就读于此。    在元潘村有个千年古村落,坐落在美丽的新岭、梅山脚下,近千人聚住在一座古堡式的山庄内,这里三面环山,流水绕村,一万多亩原生态天然林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使得这里“飞禽走兽到处见,奇花异草四季香”。这里同时又是革命先烈留下光荣革命传统的传奇之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属于赣东北革0据地,有8人因参加红军而牺牲;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江南游击根据地,有5人因抗日而殉职。    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良好的环境,激励着这里的人们与时俱进的发展信心,他们将在这块神奇而富有灵气的土地上创造新的辉煌。  

河庙村

  河庙村位于泥溪镇东北面,距离镇政府街道7.5公里,东邻原利安乡,北邻原石城乡,西与双龙村接壤,南与原皂树园村毗邻,在很久以前现河庙村民组河边有一座古庙,河庙因此而得名。    河庙村全村辖上屋、下屋、徐坡、苏家、张冲、陶冲、陶山、大房、河庙、王畈、双丰、联塘、老桥等13个村民组,437户,人口1464,国土面积11.59平方公里。过去一直是后发山区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全村一大批有识中青年以走出山村才是出路的思想,以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精神,闯荡全国天南海北,艰苦创业,历尽艰辛,探出了一条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创造了辉煌的家业、事业。其中有不少很有成就的青年选择了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    在泥溪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庙村“两委”依托当地茶叶资源,建造了近千亩的无公害茶叶基地,村民开发研制的“江南春芽”茶叶在2001年荣获国际金奖。河庙村先后被泥溪镇党委、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村”村组公路建设先进单位”“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  

双龙村

  双龙村位于泥溪镇北大门, S222省道穿村而过。全村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在面积1740亩,山场面积1.5万余亩,茶园1000亩。辖15个村民组,农业人口524户, 1783人。全村农业生产以水稻、棉花等传统种植业和现代种植相结合,大力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扩大食用菌种植面积,近年又新兴水产养殖业(鳝鱼养殖)。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40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5200元。近年来,村两委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做好天桥集中居住点功能提升文章,狠抓居住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安装太阳能路灯10余盏,兴建垃圾池10余处,亮化、美化了农村环境,提升了双龙村的品位和形象。    双龙村党支部有党员43人,村两委干部4人。  

水村村

  水村村位于泥溪镇东南部,全村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506亩,山场面积1.9万亩。全村辖9个村民组,农户305户,总人口1220人。水村村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5%,林业生产曾经获得过省、市、县表彰,是全镇的林业生产大村之一,多数农户经济收入来源于林业。水村村地理环境适宜生姜生产,多年种植培育的“水口牌”生姜口感好、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水村村党支部有党员20名,村两委班子6人。  

泥溪村

  泥溪村是泥溪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14个村民组,总人口1590人,农户420户,暂居人口1200人,商户80户,耕地面积1423.95亩,山场面积9047亩,茶园面积980亩。南部山区最大的木材加工园区,座落在泥溪村的柏胜组,全村范围内有投资100至500万元企业三家。随着近年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2009年以来就有服装企业5家落户泥溪村。2010年,村集体投资200万新建村综合楼一幢,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通过盘活资产,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余万元。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1人,村两委干部4人。 2009年以来村连连都被镇党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官村村

  官村村位于泥溪镇西部,距s222省道2公里,东邻泥溪村,南通朱村村,西接江西省浩山乡,北靠双龙、元潘村,木(塔)外(叶)线横贯东西。全村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700 亩,山场面积17000 亩,辖10个村民组,510户,总人口1899人。村内有小二型水库两座,村集体有林场两个,面积约1200亩。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 44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女党员4人,2010年度被镇党委授予村级综合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称号。  

朱村村

  朱村村位于泥溪镇西南部,东接宋阳村,南与昭潭镇龙潭村毗邻,西连江西省浩山乡,北通官村村。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8亩,山场面积1.7万亩。全村辖20个村民组,总户数657户,总人口2450人。村内有小(二)型水库四座,X019穿村而过,“村村通”公路环绕全村,交通非常便利。    村党总支部有党员59名,下设三个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    近几年来,朱村村依据本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花卉苗木生产,年产红、绿茶20吨,种植食用菌达100余万袋,建立桂花苗木基地500亩,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5100余元。  

宋阳村

  宋阳村位于泥溪镇南大门,省级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2360亩,山场面积1.4万亩。全村共有18个村民组,569户,2028人。村内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大小山塘92座,境内有双林河与石冲河,村西有西峰尖大山,山中有普济寺,是历史佛教名胜。境内还有一座通往徽州古道上的千年石板桥——宋阳桥。    农业生产上,以种植水稻和棉花为主。特色产业以发展食用菌种植业为主。林业生产积极性高,近几年,村民每年都垦山造林栽植杉树千亩以上。    村民收入中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2010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超过500人,其中一部分人在外地办起了服装厂、眼镜厂、沙发厂和电料厂等私营企业。还有一部分人回乡办起了活性炭厂、空心砖厂、山鸡养殖场和豪猪养殖场以及百头母猪养殖场。    近几年,宋阳村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村内有页岩红砖厂、大米加工厂、油料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各种水泥预制品厂。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2名,村两委成员5人。  

中洲村

  中洲村位于泥溪镇以南,距镇政府4公里处,东邻双溪村,南与昭潭永丰村接壤,西靠龙泉河,北通隐东村。村委会位于皇溪组。全村国土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0亩。全村辖13个村民组,总户数435户,总人口1470人,有10个自然村。村内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县级公路和黎恒河穿村而过,“村村通”公路把仁湾、胡门、善门、张畈四个村民组连成一片,交通非常便利。    村党支部有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    近几年来,中洲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目标,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毛竹开发、食用菌种植增收效益好的项目,大力实施劳务经济,农民收入增幅较快,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余元。    村党支部,村委会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双溪村

  双溪村位于泥溪镇东南部,东邻木塔乡梓桐村,南与西湾村接壤,西通中洲村,北连水村村,全村国土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5亩,山场面积8600余亩。全村辖12个村民组,354户,1268人。    近年来,村两委认真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支持农户发展烟叶种植,全村烟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种植达200余亩,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村党支部共有0党员42名,村两委干部4名。    双溪村于2004年获得县级“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2006年获得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09年获得县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荣誉。  

西湾村

  西湾村位于东至县城南53公里处,是原西湾乡政府所在地,全村辖12个村民组,总人口1522人,农户408户,农业劳动力961人,国土总面积11.31公里,耕地总面积980.4亩,有林山场12380亩。    杨林河经过这里与黎痕河交汇流入龙泉河。计划经济时期这里以生产水稻为主要,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食用菌种植初具规模,2010年,黑木耳(干产)总量超过2万公斤。全村外出务工劳力占据总劳力的30%以上。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村两委班子4人,村党支部“双培双带”示范户9户。  

杨林村

  杨林村位于泥溪镇东南部,东部与江西省鄱阳县莲花山相靠,南与龙泉镇高林村相接,西与西湾村相邻,北与木塔乡的茶溪村、梓桐村相交,全村国土面积约计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6亩,山场面积5.5万余亩。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 680户,2635人。    村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境内有古树名木千年罗汉松、银杏王、绿阳桥、太空硕石、万福寺、铜砖寺、仙人箩担、大竹海等景观,是休闲旅游的圣地。    杨林村主要产业为毛竹产业,素有“安徽竹乡”基地之称,全村共有毛竹3万余亩,农民的主要收入以林业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6千元。除开发毛竹产业外,杨林村还积极发展灵芝、黑木耳种植和马腰高山茶,灵芝种植户年纯收入均近二十余万元。    杨林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0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  


双溪村特产大全




双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