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垅村地处杜村乡东南部,位于九华山核心风景区内,南毗贵池,西北与本乡红光、新丰两村相连,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505户,总人口1575人。
村内交通通畅,15个村民组基本都通公路。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和茶叶收入,村集体经营的企业有长垅村林场和长垅村茶场,全乡共有山场12000亩,茶园1000余亩。村内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723202 | 247100 | -- | 查看 长垅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宗文村 |
宗文村座落于杜村乡北部,距乡政府3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东北边与本乡龙华村相连,西南与垅上、上峰村接壤,山林面积3000余亩(经营权已转让),耕地面积2800亩,基中桑拿园面积300亩,农户养蚕年养1200张,年产鲜茧50吨,所辖村民小组21个,人口2514人,其中党员69人,辖区内有华康医院一所,基督教一所,村级农村合作医职卫生室一所,小(一)型水库一座,大小山塘20口,蔬菜大棚面积340亩,解决劳动力100人左右,近年来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收入来源。现在宗文村已逐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格局。 |
垅上村 |
垅上村位于杜村西部,四峰尖脚下,属丘陵地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3480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亩,林地面积1384亩。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336户共1140人。 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率先在全乡范围内种植烟叶,并建立起烟叶育苗基地,2011年全村种植烟叶达600余亩。村有第三支柱企业13家,主要是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竹艺”加工,每年解决本村近200人就业。 |
五阳村 |
五阳村位于杜村乡西北部,东与镇华村交界,南于西河村相接,西与贵池接壤,北与五阳村相接。全村有个14村民组,共1856人。全村地形以山丘高地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作物,近几年来全村大面积种植烟叶,极大提高了村民增收。 |
河东村 |
河东村位于杜村乡西南,距离乡政府驻地1.5KM,东与红光村接壤,南与西河村相邻,西与贵池区梅街镇太平村及本乡五阳村毗连,北接镇华村。 全村12个村民组,535户,1930人,面积4.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4亩(其中:水田1171亩,旱地103亩),山场面积1526亩,属丘陵山区。 竹木产业是我村的特色产业,也是我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村现有竹木加工企业3家,个体工商户28户,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圆,其中规模最大的青阳秋田木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水稻种植是我村的传统产业,盛产水稻、蚕桑、苴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又新增300亩蔬菜基地和200亩的烟草种植及年产15万棒的食用菌项目。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和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内路网四通八达,主干道路硬化,组组通水泥路,交通便利;中心村庄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垃圾日产日出,人居环境日益提升;水利设施也在逐年改善,有效灌溉面积逐年扩大,防汛抗旱功能日臻显现。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农民健身场所健全,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装置使全村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100%,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率100%,养老保险率达到99%,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汽车、摩托车、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 我村自然环境优美,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民风淳朴,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是青阳县首批达标的“安全文明村”和省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
西河村 |
西河村 西河村位于杜村乡西南部,九华山西麓,八都河上游,属三地交界处,与贵池区梅街镇长垅村(南)、太平村(西)毗邻,距杜村乡政府3公里,占地面积14.2平方公里。现辖10个自然村庄,16个村民小组,610户共2065人。耕地面积1696亩,其中水田1487亩,山场面积6358亩,毛竹650亩,茶园95亩,桑园200亩。农业主要以水稻、茶叶、蚕桑为主,属省级生态示范区之一。全村个私企业有群力橡塑有限公司、佛竹工艺品厂、东华工艺品厂、小马针灸厂、杜村橡塑厂等。 |
龙华村 |
龙华村是杜村的东大门,八都河穿村而过。西与宗文村交接,东、北接 庙前,南与镇华村交接。该村辖有个18村民组,2150人。 佛国观赏鱼是我村的特色产业,也是我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
上峰村 |
上峰村位于杜村乡西部,九华山西麓,四峰尖脚下,八都河中游。东邻宗文村,南接垅上村,北连宗文村,西边与贵池解放乡合心村接壤。古称上闻保。 该村现辖8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有446户1586人,耕地面积1250.9亩(其中水田1184.3亩),山场面积7118亩,毛竹1367亩;茶叶308亩,桑园263亩。 个私企业有上峰茶叶加工厂、民富木材加工厂、秀云墙纸厂、永丰竹木工艺厂等。主要以水稻、蚕桑、茶叶等农产品为主,天台峰牌茶叶享誉皖南,属省级生态示范园之一。 全村现有国家级小二型水库两座,3.58公里柏油路环村而过,下接宗文杜庙公路,上通垅上,交通便利。 |
镇华村 |
镇华村位于九华山西麓,龟山脚下,八都河畔,是杜村乡政府所在地,东与庙前一心接壤,南与新丰村毗邻,西与河东、五阳、陇上等村连接,北与龙华村相邻,由原镇华村和原双虹村合并而成,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组,830余户,2800余人,耕地面积1934亩,山场面积2180亩。镇华村共有14个党小组,99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6名,大专以上学历6名,镇华村共有村干部6人,女性3名,其中一名大学生村官任党支部副书记。 镇华村经济基础较薄弱,集体经济一直以土地安置开发收入为主,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和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近年来,为改变落后面貌,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商贸经济等方式,大力发展经济,引导农民致富。2010年,镇华村建立了20亩工业集中加工区,现已落实两户企业;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烟叶种植180亩,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现在镇华村各项事业正得到了快速发展。 |
新丰村 |
新丰村位于杜村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2.5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组,572户,年末人口1889人,常住人口1970人;总占地面积9.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7200余亩,耕地面积1349.5亩,茶园面积450余亩,桑园面积200余亩,以粮食种植为主,近年来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我村积极发展烟叶种植,2008年全村烟叶种植已达到120余亩,成为我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
红光村 |
红光村位于九华山麓西南角,杜村乡南部,东与新丰村交界,南与长垅村相接,西与西河、河东村分水,北与镇华村相连。整个地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八都河贯穿全境。 总面积4.86平方公里,水田809亩,山场三千余亩,桑园611亩,境内有大小山场16座。 全村有外边、金中、里边、河东、风形、柯村、中村、代村、民主、团结、老屋等11个村民组,分为曹山、五联、华西三片,394户,1382人。 红光村物产丰富,资源多品质优。其中矿产蕴藏较丰富,有方解石、花岗岩大理石;农业盛产水稻、蚕桑、毛竹、松树、杉木、桃子、甘薯,芝麻,蔬菜。 |
长垅村 |
长垅村地处杜村乡东南部,位于九华山核心风景区内,南毗贵池,西北与本乡红光、新丰两村相连,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505户,总人口1575人。 村内交通通畅,15个村民组基本都通公路。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和茶叶收入,村集体经营的企业有长垅村林场和长垅村茶场,全乡共有山场12000亩,茶园1000余亩。村内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