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休宁县 >> 万安镇 >> 轮车村

轮车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轮车村谷歌卫星地图)


轮车村简介

  轮车村为万安镇政府驻地,地处休宁县城至黄山市经济开发区之间,位于屯黄公路、皖赣铁路线两侧,上轮车、新建、跃进3个村民小组坐落于千年古镇中,枫林、蓼山、西山等村民小组位于皖赣线以北,交通十分便利。
  轮车村行政辖区面积1116.05公顷,共有枫林、蓼山、上轮车、新建、跃进、西山、六川、墩上、文昌、木林、长春、光明、中心13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2186人,619户。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入保率97.8%,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89%,住宅电话装机率达98%以上。
  随着休宁县经济发展蓝图的描绘,2003年休宁县重点经济开发项目尧舜科技城选址落户我村,3000亩土地及1.5平方公里山场均在专家论证控规之内。枫林、上轮车、新建、跃进等村民组的村民会陆续失去土地,走进单位工厂或充实第三产业;蓼山、西山、六川、墩上等村民组的农业生产以传统种植和现代种植相结合,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扩大菊花、蔬菜、瓜果种植面积,2008年仅菊花种植就达到300亩;长春、光明、中心等村民组位于松萝山下,是松萝茶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茶农们成立了优质茶叶合作社,在种好优质茶、做好优质茶、卖好优质茶上狠下工夫。
  我们村多年来,班子团结,条线工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中心工作,同心协力,村集体经济也有一定实力,对村务、财务管理,实施村民代表议事制和民主监督制度,监督组织健全,财务和重大村务能及时公布于众,接受村民监督。由于各项工作都能从村民意愿出发。所以,整个班子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2006年度被评被评为县级平安村,支部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2007年度在全镇综治工作评比中我村获得第二名;2008年度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新时期下,轮车村全体干群将以“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朝着“小康示范村”的目标不懈努力!
   “天时、地利、人和”的轮车村期待着您早日与她结合,让轮车这方热土真正成为您敛财兴业的“聚宝盆”。-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22102 242700 -- 查看 轮车村谷歌卫星地图

轮车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轮车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吴田村

  吴田村位于万安镇北部,东接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接本镇福寺村松萝山,南为吴田河冲积畈区,北靠黄山山脉群峰。距县城海阳镇4公里,市府屯溪17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内有15个村民小组,人口2001人,党员59名,村两委干部6名,其中支委5人,村委2人,平均年龄45岁,09年村集体收入为21万元,村主导产业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近年来,吴田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加强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全村共硬化道路26公里,建设垃圾池4座,聘请保洁员两名,安装了10个村民组路灯。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余万对郎口水库去险加固,投入40余万重修莲花塘水库. 争取饮水项目30余万元,安装9个村民组自来水,全村15个村民组都用上安全水。三是村室建设及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投资26.4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403平方米的村委会大楼。村内电视普及率达99%,电话入户率89%.适龄儿童入学教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率大100%。投资兴建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医疗得到保障。四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吴田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成立万安无公害蔬菜合作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引导农民种植四季豆、青刀豆、番茄、西瓜等经济作物,提高村民收入。    吴田村获县“五个好党支部” ,镇“优秀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一等奖,综合治理一等奖。  

红心村

海宁村

  (一)、地理位置:休宁县万安镇海宁村位于万安镇东端,距休宁城区3公里,距市府所在地屯溪仅2公里,建设中的合铜黄高速公路、205国道、屯黄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二)、行政区划:全村辖6个村民组,315户,1161人。   (三)、自然条件:海宁村占地2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2.7亩(大田面积1833亩,蔬菜、花卉等大棚面积219.7亩),林地面积85亩,河滩地面积112亩,建设用地422.1亩(高速公路、国道占地面积200亩,村镇实有建设用地为36.1亩),河道水域面积281.1亩。  

车田村

  县新城规划区内的万安镇车田村位于县城东郊,北邻屯黄公路,南靠横江。距黄山市府15公里,距黄山风景区36公里。平原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年均降水量1774.5mm,主要降水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冬季多旱,全年日照1494.4小时,年平均气温16.2℃,无霜期231.2天。随着县城“西进东扩”向东拓展,车田村几乎完全融入新城区怀抱。    全村辖7个村民组,2011年底,总户数343户,总人口1286人,农村劳动力(18—59周岁)734人。现有党员47名,其中正式党员44名,预备党员3名。有女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19%;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12人,占党员总数的25%;35岁及以下的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的21%。村两委干部共8人,平均年龄43岁。    车田村面积2.8平方公里,因是县新城区规划区,土地基本被征用。村中绿竹较多,有6棵挂牌保护的古树。万安坝座落在该村,灌溉农田面积1万余亩,是我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坝旁有一棵年逾500年古樟树和一座建于明代富朗塔,属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河砂资源丰富,车田萝卜为休宁县名优特产。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关帝亭四脚牌楼尚有部分构件遗存,桥西“一棵印”老宅遗址尚存,桥西古桥仍保存完好,座落于桥西的“老吴鲁衡”罗盘店享誉国内外。罗盘制作工艺被文化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村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集体土地、水田等征地补偿款和转移支付款。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3:4。随着县新城区开发,土地被征用,农业不再是主导产业,从事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人员增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    因靠近县城,我村小学生一般在海阳一小、二小就读,中学在海阳二中就读。因此,我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发动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007— 2012年连续六年参合率都达100%。督促县新城区和半塔项目办公室及时为160余名老年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参加新农保的人数为929人,参保率为100%。投资4万余元,100余平方米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给村民就医带来很大方便。因离县城较近,一些大病农民主要在县医院和中医院就诊。7个村民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有线电视网络健全,电话入户率达82%,清洁化能源使用率、卫生安全饮用水率和排水管网健全率均达100%。    因新城区开发,规划建设4个农民新村,即桥西农民新村、关帝亭农民新村、富琅农民新村、车田农民新村。桥西新村规划建房48幢,关帝亭新村规划88幢。富朗农民新村在茶树良种场地块,车田农民新村规划在戴震路以南,都在规划中。    相信通过上级支持和自身努力,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素质提高、观念转变、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农民可以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新城区中的新农村—车田村将成为镶嵌在新城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潜阜村

  潜阜村地处休宁东大门,东靠市府屯溪,南临横江,慈张线沿村而过,皖赣铁路擦肩穿越,地势开阔,交通便捷,通信发达。全村有耕地面积1602.5亩,其中水田1189亩,辖8个村民小组,人口1236人,党员39名,村两委干部6人。2011年村集体收入为11万元,村主导产业以种、养殖业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9027元。   全村各村民组之间主要通道5.75公里,从2003年开始,已硬化路面4.75kg,电话、电视普及率100%,辖区有卫生院一所,基本设施较全,做到小病不出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6%,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中心小学一所,师生员工400余人,初级中学一所,优越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村内小型农贸市场一处,是原潜阜乡六个行政村商业、文化、物流集散中心。   

轮车村

  轮车村为万安镇政府驻地,地处休宁县城至黄山市经济开发区之间,位于屯黄公路、皖赣铁路线两侧,上轮车、新建、跃进3个村民小组坐落于千年古镇中,枫林、蓼山、西山等村民小组位于皖赣线以北,交通十分便利。   轮车村行政辖区面积1116.05公顷,共有枫林、蓼山、上轮车、新建、跃进、西山、六川、墩上、文昌、木林、长春、光明、中心13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2186人,619户。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入保率97.8%,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89%,住宅电话装机率达98%以上。   随着休宁县经济发展蓝图的描绘,2003年休宁县重点经济开发项目尧舜科技城选址落户我村,3000亩土地及1.5平方公里山场均在专家论证控规之内。枫林、上轮车、新建、跃进等村民组的村民会陆续失去土地,走进单位工厂或充实第三产业;蓼山、西山、六川、墩上等村民组的农业生产以传统种植和现代种植相结合,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扩大菊花、蔬菜、瓜果种植面积,2008年仅菊花种植就达到300亩;长春、光明、中心等村民组位于松萝山下,是松萝茶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茶农们成立了优质茶叶合作社,在种好优质茶、做好优质茶、卖好优质茶上狠下工夫。   我们村多年来,班子团结,条线工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中心工作,同心协力,村集体经济也有一定实力,对村务、财务管理,实施村民代表议事制和民主监督制度,监督组织健全,财务和重大村务能及时公布于众,接受村民监督。由于各项工作都能从村民意愿出发。所以,整个班子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2006年度被评被评为县级平安村,支部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2007年度在全镇综治工作评比中我村获得第二名;2008年度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新时期下,轮车村全体干群将以“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朝着“小康示范村”的目标不懈努力!    “天时、地利、人和”的轮车村期待着您早日与她结合,让轮车这方热土真正成为您敛财兴业的“聚宝盆”。-   

古楼村

  古楼村位于休宁县城至黄山市城区之间,距黄山市和休宁县均为8公里,北靠慈张线、皖赣铁路,东紧邻黄山市新城区路口,西与合铜黄高速公路出口相接,南与横江相依。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人口1630人,党员7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4人.   古楼自然条件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丝瓜、甘蔗、大棚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多举措抓增收,富裕农民生活。   近年来,该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下,完成了通村组道路硬化6公里,清於大小水渠6000米,水稻实施机械化收割。新村委会大楼、村卫生室于一体的村部综合大楼正在建设。全村电话入户率80%,新农合参合率97%,有线电视网络全村覆盖,村个私企业发展快,先后办起了瓦厂、预制砖厂等私营企业。农民生活条件和质量不断提高。   

钟塘村

  钟塘村位于万安镇横江南岸,东接南潜村,西南与海阳镇汶溪村毗邻,北临横江,地势分为南丘陵,北沙洲。横江绕村而下,全村镶嵌在青山绿山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512户人家,1856人口。目前,全村共有党员44人,预备党员3人,村两委干部9人。耕地面积2244.8亩,林地面积3329亩,主要农作物就是传统的水稻、油菜,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大。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关心指导下,钟塘村依靠自身的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组织劳务输出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600人,组织农用车运输,全村农用车拖拉机46辆,迎接县城东扩和小城镇建设,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建筑队办砂石厂,发展二、三产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已占本村劳动力总数的71%,初步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特色村。全村私营企业发展快,个体砂石厂3个,水泥预制厂4个,油料加工厂2个,房地产开发公司2个。    2006年在县、镇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硬化乡村道路2.6公里。村里有小(二)型水库1座,当家塘4个,万安坝南干渠流经本村8个村民组。2012年,以打造美好乡村为目标,各方面继承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通过一事一议完成村内三条道路回填及硬化。今年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即启动了新村委会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占地面积215m2,建筑面积600m2 ,总投资85余万元 ,预计2012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投入办公使用及组织开展党员活动。    钟塘村集体经济薄弱,尤其缺乏经营性收入。2012年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钟塘村确定为全省第五批选派村,借此有力契机,集中各方面力量全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村两委精心谋划,确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钟塘村流塘水库农家乐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同时对传播徽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钟塘村美好明天正阔步前进。  

万新村

  万新村位于休宁县的东大门,东距黄山市新城区1公里,西与万安镇轮车村毗邻,南临横江,北与红心村毗邻。皖赣铁路,慈张线公路贯穿全村。万安老街、古城岩风景区、休宁中学、皖南耕牛市场座落其中,千亩良田都在慈张线两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独特,平坦,是有发展潜力的皖南小平原,是集旅游、文化、风景与一体的天然宝地。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80户,1650人,耕地面积2100亩,林地面积800亩。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关心指导下,万新村依靠自身的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06年全村种植蔬菜300亩,大棚蔬菜50亩,农用运输车30余辆,组织劳务外出务工200人,初步形成了一、二产业为主的特色村。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比2005年3500元递增500元。近几年来,全村个私企业发展快,先后办起了油料加工厂1个,水泥预制厂4个,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公里通村道路经多方筹措及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已全部硬化,水泥路覆盖面达70%。万新村有中小型水库3个,当家塘10座,万安坝北干渠穿村长3公里,流经7个村民组。    村内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集体土地及水田等征地的补偿款。从打造休屯同城起,我村迅速抓住契机,农业不再是主导,从事第三产业尤其是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人员不断增多。农民纯收入达7000元。    相信通过上级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素质提高,观念转变,走向富裕,迈向文明,休屯同城中的新万新一定会抓住契机,走向发展。   

上黄村

  上黄村地处休宁县城南部,距县城5公里,东接万安镇南潜村,距合、铜、黄高速公路5公里,南连接屯溪区奕棋镇,距黄山机场5公里,西接海阳镇秀阳村,北临万安镇钟塘村,属丘陵地带。上世纪60年代是上黄人民公社所在地,30年代成立上黄农民党组织,系革命老区。全村辖九个村民组,298户,1080人,党支部一个,现有党员37人。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在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上黄村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品种和生产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外出务工、传统农作物种植以及特种畜牧养殖,村民纯收入逐年增加,2011年,人均纯收入6620元。目前,全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480人,占全村总劳力的60%,占人均纯收入的65%,逐步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收入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06年以来,硬化通村公路4.1公里,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两座,建沼气池38口,打灌溉、饮用水井20眼。2012年,以打造美好乡村为目标,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先后完成1800米村农用电网建设,通过一事一议完成村道亮化路灯项目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年初即启动了新村委会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占地面积241平方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总投资80余万元,预计2012年底前完成全部土建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届时,将结束三十年来在村干部家中开会活动的历史。村集体经济开始起步。上黄村集体经济薄弱,尤其缺乏经营性收入。村内山场资源丰富,现有登记闲置山场1800多亩。2012年,上黄村确定为全省第五批选派村,借此有力契机,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精心谋划,多方协调洽谈,积极与企业公司洽谈合作,已初步确定启动千亩油茶基地建设规划,预计年内启动该项目。项目实施后,将为上黄村村民收入、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带来可观的正收益。上黄村美好乡村建设将迈步新阶段。   

南潜村

  南潜村地处万安镇东南角,东邻屯溪区奕棋镇,西接本镇上黄村,河对岸邻本镇潜阜村,整个村落沿横江呈带状分布。该村辖8个村民组,1200余人口,有耕地1600亩,山场1500余亩,村集体茶场54亩,农民收入以种粮和附近外出务工为主。南潜村设有两委班子9人,村支委5人,村 委4人,村书记主任各1人,平均年龄44.7岁。全村党员31名(预备党员3名),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24岁,建党对象3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村书记潘正平,男,46岁,初中文化,任职2届;村主任余金全,40岁,初中文化,任职1届。    近年来,南潜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加强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全村共硬化道路10余公里,建设垃圾池5座,聘请保洁员1名。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村室建设及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11年投资30万余元新建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的村委会大楼,目前工程正在施工中。村内电视普及率达99%,电话入户率93%。适龄儿童入学教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2010年投资10万余元新建了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2%,医疗得到保障。四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日常收入。  


轮车村特产大全




轮车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