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镇花园村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寿县,村部现位于寿县城南开发新区,即县城南门外寿春路大圆盘向南200米处。
花园村现有人口4142人,土地面积1342亩,目前辖花园、寿滨2个小区,村民小组18个。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干部队伍年轻化,素质过硬,富有较强活力。
目前,村两委全体班子成员紧紧团结在以何文俭书记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建设领导核心的周围,紧密结合本村现有经济、地理和社会资源实际,努力抓住城南开发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0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着力探索出一条基于本村村情优势和特色资源的新型村庄发展道路,
一、指导思想:
我村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经济社会民生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网络化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逐步并有步骤地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并朝着建设成为“寿州第一村”的美好愿景迈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花园村。
2.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牢牢把握当前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机,结合本村人口、经济和资源实情,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集约共建步伐,着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花园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批实施的思路,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为,逐组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努力确保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新花园。
4.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把农村生态建设作为生态花园村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植被和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划建设要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本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县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不能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防止“千村一面”。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村民组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组施策,现阶段应以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盲目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四、行动建议
1.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农村社区化为方向,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大力推动整村水、电、路、气、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和公共场所亮化,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按照安全、实用、美观的原则,引导被征地拆迁房屋改造建设,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利用。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
2.规划引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建立现代公司组织,探索推进村企一体化建设。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可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资产为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收益共享。
3.因地制宜,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特色旅游小城镇、乡村休闲度假区、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互动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有力助推我村成为“一村一品”的专业特色村。
4、强化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实践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的做法。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村干部推进美好花园村建设的能力和本领。通过加大市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我村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处于县城开发新区中心地带,东靠203省道寿六路(寿县-六安)寿春路段,西近寿霍路(寿县-霍邱),北接新区东西向明珠大道段(向东经宾阳大道至淮南),南临开发新区楚都大道,境内建有寿县汽车客运总站。地理位置十分显著,交通便利快捷,是理想的投资创业之地,寿春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何文俭同志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创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1100 | 237000 | 0554 | 查看 花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建设社区 |
建设社区位于寿春镇东北部,该社区现有人口11240人,居民9182户,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小区党支部,现有党员317人。该社区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拥有寿县一中、二中、三中三所重点学校,人口密度较大。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人,小区管理人员13人,主要办理生育证等14项业务。社区书记赵丽、主任杨军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
永青社区 |
永青社区现有人口8008人,土地面积622亩。该社区于2007年10月由原东园、西园、南园、北园4村合并而成,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39人,干部18人。该社区位于城区范围内,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理想的投资创业场所,社区党总支书记卢怀珠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东津社区 |
东津社区位于寿县寿春镇东部,现有人口9760人,行政区域6平方公里,耕种土地面积5559.4亩,共2665户。村民组56个,分别是东津油坊,东津,花园,柏圩,闫圩,小大门,黄庄,朱老圩,胡圩,东咀,西咀,薛圩,邢庄,董圩,王岗,前行,后行,前张,后张,黄台,立新,香店,埝圩,埝塘,新建,东汪,西汪,中心,王东,王西,八里,陶圩,十里,代圩,刘圩东,刘圩西,塘东,南圩,台东,台西,台南,何台,庄台,东关,东门,瓦房,三里,二里,花圆,宋台,烟行,东关油坊。东津社区于2007年,由黄台村,八里村,东津村,东关村合并为寿春镇现有的二个农村社区之一现有干部18人,包括一名下派第一书和大学生村官,2008年成立社区党委,党总支下辖东津、东关、八里、黄台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10人。 东津社区地属寿县新城区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寿蔡路穿境而过,紧靠煤城淮南。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和水稻种植为主,该社区的无公害蔬菜享誉周边县区,“寿州黄心乌”白菜畅销淮南市场。总支书记鲍士元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红星社区 |
红星社区位于寿春镇东大街繁华地段,该社区现有21356人,居民9182户,该社区党总支现有党员227人,下设6个小区党支部。近年来,该社区积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创新为民服务途径,新建为民服务大厅一个,办理计划生育流动证等14项业务,极大的方便了城区居民办事。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人,小区管理人员12人,总支书记张根书、社区主任李莉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
民主社区 |
民主社区位于寿春镇西南部,现有居民3300户,人口12711人,该社区回、汉民族混居,境内拥有华东第一大清真寺等著名景点,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社区现有党员248人,下设5个小区党支部,现有工作人员7人,小区管理人员10人,近年来,该社区积极创办为民服务措施,办理生育证、低保证等14项业务。社区党总支书记柏跃敏、主任朱公新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
新民社区 |
新民社区位于寿春镇古城区西北部,拥有古城1/4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下辖8个管理小区。辖区内人口众多,商铺林立。有常住人口13800人,6023户,商铺400余家。驻区行政事业单位11家,中小企业12家。社区两委共有6名成员组成,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支部,有党员523 人,在职党员396 人。社区居委会依托各支部,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信息员2名,对辖区居民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窗口服务主要办理生育证、低保证等14项业务。 |
南关社区 |
南关社区成立于2004年5月,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03栋,住户2684户,常住人口8800人,流动人口47人,辖区单位20个,其中机关单位16个,学校6个,医院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个,个体商业网点326个,有志愿者队伍8支31人。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24名,其中兼职党务工作者1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4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选派到社区的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历大专、年龄48岁及身份副科构成情况,参加集中培训情况;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社会保障情况;选拔进事业编制、录用公务员以及担任-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受表彰奖励情况。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232名,其中妇女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数量及比例,党员的学历、性别、年龄结构等。 党建工作经费情况:党建经费是否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5000元;是否有党费支持,每年支持900元;是否实行“费随事转”,每年900元;是否有社会赞助,每年3000元。 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面积;来源和产权情况;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实行“大党委”制;驻区企事业单位党员总数532人;建立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参与党员数429。 南关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社区紧紧围绕以“小社区,大服务”的活动主题,统一思想,精心部署,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强化班子为抓手,不断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 (1)健全工作机制,使社区工作有章可循。 南关社区根据本社区自身特点,形成“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及“五大载体”制度,并严格实施,使社区党员为民服务的意识一步提升,为南关社区和谐、健康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2)注重党员管理,使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南关社区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内活动,巩固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示范作用,针对党员不同类型,社区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形成规范的党员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在职党员与特困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在职党员利用自己物质雄厚、信息丰富的优势,为特困党员提供脱贫致富的渠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富裕。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南关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的所需求,为他们办事实,解难题。 三是以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南关社区地处新城区,随着寿春镇新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祉区迎来难得机遇,同进也面临一定挑战,社区党总支始终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从大局着手,以服务镇党委中心工作为己任,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贾桂林书记电话:13865762333 岳卫勇主任电话:18956412658 南关社区电话:0564—422155 |
西湖社区 |
西湖社区:成立于2015年8月,位于西门外跃进路寿西湖安置小区。 |
新城社区 |
新城社区:于2015年1月9日经县政府批准成立,具体界址为:明珠大道以南、楚都大道以北、西至牛尾岗、东至滨湖大道,面积约7平方公里。2016年3月16日,新城社区正式成立,已建成、即将建成的各类住宅小区共28个,已经入住的各类人口3266户约9000人。 |
花园村 |
寿春镇花园村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寿县,村部现位于寿县城南开发新区,即县城南门外寿春路大圆盘向南200米处。 花园村现有人口4142人,土地面积1342亩,目前辖花园、寿滨2个小区,村民小组18个。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干部队伍年轻化,素质过硬,富有较强活力。 目前,村两委全体班子成员紧紧团结在以何文俭书记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建设领导核心的周围,紧密结合本村现有经济、地理和社会资源实际,努力抓住城南开发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0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着力探索出一条基于本村村情优势和特色资源的新型村庄发展道路, 一、指导思想: 我村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经济社会民生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网络化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逐步并有步骤地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并朝着建设成为“寿州第一村”的美好愿景迈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花园村。 2.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牢牢把握当前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机,结合本村人口、经济和资源实情,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集约共建步伐,着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花园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批实施的思路,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为,逐组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努力确保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新花园。 4.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把农村生态建设作为生态花园村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植被和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划建设要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本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县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不能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防止“千村一面”。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村民组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组施策,现阶段应以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盲目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四、行动建议 1.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农村社区化为方向,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大力推动整村水、电、路、气、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和公共场所亮化,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按照安全、实用、美观的原则,引导被征地拆迁房屋改造建设,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利用。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 2.规划引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建立现代公司组织,探索推进村企一体化建设。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可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资产为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收益共享。 3.因地制宜,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特色旅游小城镇、乡村休闲度假区、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互动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有力助推我村成为“一村一品”的专业特色村。 4、强化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实践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的做法。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村干部推进美好花园村建设的能力和本领。通过加大市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我村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处于县城开发新区中心地带,东靠203省道寿六路(寿县-六安)寿春路段,西近寿霍路(寿县-霍邱),北接新区东西向明珠大道段(向东经宾阳大道至淮南),南临开发新区楚都大道,境内建有寿县汽车客运总站。地理位置十分显著,交通便利快捷,是理想的投资创业之地,寿春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何文俭同志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创业! |
寿滨村 |
寿滨村:位于县城以南3公里处。 |
九龙村 |
九龙村是回族群众聚居的民族村,全村41个村民组,总人口6218人(其中回族人口3250人),5630亩土地,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有党员136人。近年来,村党总支通过强班子、兴产业、抓民生、促和谐,带领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从难点村到示范村、从封闭发展到招商引资、从党群关系松散到和谐民族村的全新转型。村党总支书记王云胜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古城村 |
古城村位于寿六路与寿霍路之间,现有人口6295人,土地面积7209亩,村民小组41个。该村2007年10月区划调整由原古城、涧北、老圩、庙圩4村合并而成。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64人,干部13人。该村主要以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有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6户。总支书记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周寨村 |
周寨村位于寿六路东侧,属城郊结合部,新城区开发范围,交通便捷,区位优势优越,该村现有人口3102人,土地面积2197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8人,村干部6人。该村主要以优质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周寨大米畅销合肥、六安等大中城市。总支书记周茂辉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湖光村 |
湖光村位于瓦埠湖畔,现有人口5398人,土地面积5370亩,村民小组32个。该村2007年10月区划调整由原杨脑、湖光两村合并而成,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现有党员112人,干部9人,该村主要以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拥有近千亩的大葱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淮南市场。党总支-代燕,总支书记鲍广付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兴隆村 |
兴隆村位于寿六路东侧,现有人口5996人,土地面积5058亩,该村2007年10月由原兴隆、古堆村合并而成,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28人,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村干部7人。该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业等为主,拥有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总支书记顾建军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陡涧村 |
我村位于寿六路东,沿瓦埠湖边,38个村民小组,1685户.总人口5553人,其中劳动力3968人,耕地面积6608.7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900多吨,人均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 |
南关村 |
南关村位于城效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该村为少数民族村,现有人口2578人,土地面积509亩,村民小组8个。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7人。该村主要以蔬菜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拥有蘑菇养殖基地一个,从事蘑菇养殖人员近100人。 我村的建设目标是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村党总支-朱公新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投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