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寿县 >> 迎河镇 >> 常圩村

常圩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常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常圩村简介

  原常圩村与原柴庄村合并为常圩村。常圩村设立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养殖党支部32人、第-支部25人、第二党支部23人、第三党支部27人。党员总数为107人。
   原常圩村 境内因有常家圩子而得名。全村22个村民组,664户,2616人。该村西边与镇区接壤,南邻柴庄村,东接连塘村,北与赵庙村接壤。耕地面积2890亩,属旱涝保收。该村因靠迎河集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街经商从事建筑业等行业人数很多,经济收入较高,全村大多数户子都住上了两层楼式砖混结构房屋。
  原柴庄村 全村15个村民组,349户,1640人。该村南与塘沿村接壤,北与常圩村为邻,东接余楼村,西连迎河航道,水利条件较好,多年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为2448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1105 237000 0554 查看 常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常圩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常圩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立新街道社区

  立新街道 由原新华街道、原建设街道和原立新街道组建成立新街道。总人口7531人,主要居住在镇区。是迎河镇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经济十分繁荣昌盛,交通十分便利,信息十分畅通。街道居民主要从事个体经营, 年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   

团结街道社区

  团结街道 原河东村2005年河东村并到团结街道,有12个村民组,194户,678人。该村原来是迎河镇蔬菜大队,总耕地面积1312亩,多年大部分土地种植各种蔬菜供应迎河市场。因为住在迎河镇街内群众经商者较多,收入较高,生活较为富裕。   

常圩村

  原常圩村与原柴庄村合并为常圩村。常圩村设立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养殖党支部32人、第-支部25人、第二党支部23人、第三党支部27人。党员总数为107人。    原常圩村 境内因有常家圩子而得名。全村22个村民组,664户,2616人。该村西边与镇区接壤,南邻柴庄村,东接连塘村,北与赵庙村接壤。耕地面积2890亩,属旱涝保收。该村因靠迎河集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街经商从事建筑业等行业人数很多,经济收入较高,全村大多数户子都住上了两层楼式砖混结构房屋。   原柴庄村 全村15个村民组,349户,1640人。该村南与塘沿村接壤,北与常圩村为邻,东接余楼村,西连迎河航道,水利条件较好,多年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为2448亩。   

禹临村

  经2008年4月换届选举原禹临村与原单碑村合并为禹临村。禹临村设立党总支,下设二个支部:第-支部36人、第二党支部46人。党员总数为82人。   原禹临村 因古代大禹治水经过此地而得名。全村9个村民组,486户,1908人,耕地面积2252亩。东与单碑村相邻,西与大台村相接,南同段岗村接壤,北与大台村接壤。全村均属湾区砂土,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群众生活较好,内有迎战公路,南北贯穿,交通便利。   原单碑村 因沈姓清初“侍卫”立碑于此地而得名。全村13个村民组,480户,2144人,耕地面积3304亩。该村南与段岗村相连,北与瓦房、徐岗村相接,东边与双碑村接壤,西边与禹临村为邻,解放初,禹临乡政府建于此地,乡撤后属禹临村,后分为单碑村,内有公立小学——禹临小学。该村属岗区,以麦、稻为主的农作物,旱涝灾害较少。   


常圩村特产大全




常圩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