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寿县 >> 板桥镇 >> 王楼村

王楼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楼村简介

  王楼村简介
   王楼村位于天下第一人工塘--安丰塘西畔,板桥镇以西。全村耕地面积6817亩,总人口5157人,1122户,36个村民组。该村拥有一个党总支及三个党支部,11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2名。
   该村地理环境优越、水利资源丰富。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粮食为主,年产出5100吨。经济作物以席草为主,人均年产量1500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该村也积极组织养殖鱼、蟹等,年收入在10万余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1106 237000 0554 查看 王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楼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楼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板桥街道社区

  板桥街道居委会    板桥街道居委会由原板桥街道、板桥村、两巷村三村(居)合并而成,是板桥镇政府所在地,也是板桥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迎路横穿全境,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近年来小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有原来的一条老街逐步发展了希望、幸福、黄安、草席等五条大街。共有38个居民小组,2594户,8131人,耕地总面积42414.48亩。共有党员181名,其中女党员24名,有党总支1个,下设4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32名。    时培旭同志是板桥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县人大代表,他一心为民、团结同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清正廉洁。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重要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带领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大力发展居委会集体经济,积极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千方百计为群众服务。    一、勤奋学习,强化修养。并村后担任书记以来,他不断强化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同时他也深知,一个居委会党员,党员干部素质高低也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他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重要思想,学习“十一五”规划,结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进行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二年来,时书记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每年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8名,近两年发展3-5名同志加入中国0。   二、扎实党建,务实求真。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时书记带领居委会两委干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建设要求,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制定出合理长远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坚持党内生活制度,抓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建有标准的党员活动室,活动阵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党组织干部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表率作用好。45岁以上党员占60%,达到“三示范”标准,党员干部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居委会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群众对班子和书记的满意度95%。由于工作成绩突出,08、09两年度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三、积极工作,搞好城镇建设。按照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资,小集镇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街道建设的部署,时书记带领居委会班子,想方设法,认真仔细摸牌,包户到人,托亲访友,不辞劳苦先后到南京、合肥、长丰等地找征地对象户做思想工作。总支千方百计顺利地完成了招商引资项目,谐和医院,板桥草制品工艺公司,惠民街,华安达草制品工艺有限公司四处征地。   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时书记带领两委干部,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安丰塘水利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席草种植和草制品编制,一方面为农民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2010年上半年修建节捞渠排灌站,确保十二个村民组1216亩土地旱涝保收。2009年秋抓住政府荒地开发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机遇,及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当年修建二条水泥路总长2000余米(一条老街水泥路、一条旭东中学水泥路),修建两条沙石路长3950米(一条两巷至西郢、一条中心循环路)。3000余人的期盼得以实现。   五、科学示范、教育致富。时书记带领两委干部、积极加强科学示范基地建设,广泛开展远程教育主题活动等党员能力的经常性培训,培养一批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党员,2009年举办技术培训4期。2010年举办技术培训2期,党员干部参训率达95%以上。45周岁以上党员干部中90%以上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建立一支乡土可以人才队伍,30%以上农村达到农民技术水平。40%以上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   六、一心为民、敢于奉献。时书记带领大多数群众走上致富路。没有忘记那些-,对待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及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困难问题。减免部分留守儿童学费、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思想、极大帮助留守儿童各类生活学习问题、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六一儿童节”节日活动,尽一切力量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工作。充分调动居委会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参加“设岗定责”活动。16名党员选择了扶持帮助困难户。20多名党员选择了带头致富岗。   近年来,在时书记的带动下,两委成员时常走街串户,到困难党员、五保户、留守儿童家中送去日用品等各类温暖活动,爱心虽小,意义深远。近三年来,整个居委会无任何违纪违规、无特大违法案件、无以权谋私现象、无群体性-案件、无-活动等一系列危害安全案件。每年举办法制培训3期,村民受教育面达90%、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5%。   

双街社区

  双街居委会位于板桥镇南部约15公里,杨西干渠与迎河航道交汇处,镇南路贯通板桥至双门街道,其规模由原双门街道、蔬菜村、李祠村、南庄村四村合并。辖50个村民组、一个街道,总人口7303人,耕地面积7568.6亩,石碎路两条,镇南公路贯穿其间。韩家涵、李祠支渠、青水门纵贯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其组织设施齐全,居委会拥有党员193人,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0人。党总支有5人组成,居委会有7人组成,交叉任职2人。下设5个党支部,每支部有3人组成。    居委会内有双门中、小学校各1所,一所医院、粮站食品站排列其间。四条大街纵横排列,商店约200户,临时摊点不计其数,有线电视覆盖整个街道。人人安居乐业,样样生意兴隆。  

龙祠村

  龙祠村位于安丰塘畔,沛东干渠以西,是由原瓦庙、沙涧、龙祠三村合并组成。南于双门居委会接壤,北于黄安村为邻,西于芍西村交界。全村共有54个村民组,1505户,6704人,耕地面积8112.97亩。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盛产优质粮油。  

芍西村

  芍西村       芍西村位于板桥镇西南部,镇南公路横穿全境,与迎河镇交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578公顷,行政区域10.8千米。该村总人口6063人,现有农户1320户,有50个村小组。村党总支及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7人,其中女党员12人。    该村水利资源丰富,主要以种植也为主,每年粮食总产量3400吨,村内有养鸡大户马根年、养猪大户王永梅,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该村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征程!   

团岗村

  寿县板桥镇团岗村位于全镇南端,东与张李乡、南与安丰镇交界,全村总人口4600人,耕地面积亩,有34个村民组。    自2007年村级区划设置调整以来,由原团岗村和双门两村合并为现在的团岗新村,该村在2008年3月至4月开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产生了新一届的“两委”成员7人,其中村党总支成员5人,村委委员2人,现任村党总支书记王有为,村主任卞士明。全村有村民代表44人,党员总数89人。    新一届的团岗村“两委”在板桥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发展村级经济,构建和谐新农村,团岗村的明天建设会更加美好。  

红星村

  红星村位于板桥镇东南方,安丰塘南埂下,西邻淠河干渠、南于安丰镇的青城村接壤、东于   安丰镇的廖圩村、保义镇的洪井村为邻,是板桥镇的南大门。2007年由原红星村、黄桥村、代   楼村三村合并为红星村,村共有42个村民组,1268户,总人口6025人,耕地面积9752.6亩,   是板桥镇土地面积最大的村。村有0党员110名,其中女党员20名,设有1个党总支,3个党   支部,十二个党小组。村委会配套组织有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共青团、   妇联会等组织。  

毕墙村

  毕墙村    板桥镇毕墙村位于板桥镇的最北端,东与安丰塘镇一河之隔,北与正阳关镇相连。2007年由原毕墙村、张祠村两村合并。全村拥有土地面积6596.14亩,下辖48个村民组,1081户总人口4951人。    村两委及其他成员有10人组成,其中拥有一名大学生村官代杰,暂任职村主任助理。总支部下辖3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08人,其中女党员11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不断开展农业化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资源开发制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清真村

  寿县板桥镇清真村位于板桥镇东部,安丰塘镇以西。县道十迎路贯穿全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通讯方便,水资源丰富。全村共有15个村民组,520余户,总人口2200人。全村村民中回民人口多达1700人,占总人口的77%,是一个典型少数民族村。全村耕地面积2000余亩,人均不足1亩地。村两委克服人多地少的困难,把有限的土地都用来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席草上,全村席草种植面积达1500亩,占总面积70%以上。    单靠席草种植收入难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村两委又与金融部门联系,帮助困难户办理购席机代款,鼓励农户从事草席加工、销售。每台席机每年要创纯收入10000元以上,全村已有350户农民从事草席加工、销售,共拥有草席机200台左右,年为农民创收200万元左右。2003年成立了板桥镇清真席贸易公司,在沿十迎路旁建立了席草库存基地。已有285户入股参与席草营运,占本村总户数的55%。公司每年要运输到江浙一带席草200余车,贸易量高达200万公斤,纯收入50万元。2007年全村村草席产业年总收入1150万元左右,占全村农业总收入1380万元的83%。农户从事草席产业年经营收入32000元,占农户家庭收入36000元的88%。   

新华村

  新华村简介    板桥镇新华村位于板桥镇东北部,总人口4750人,土地面积为5370亩。有一个党总支和3个党支部组成,党员数目108人,其中女党员6人。村两委成员8人,其中女党员2位。   

邹祠村

  邹祠村       邹祠村位于板桥镇的东南部,与天下第一大塘——安丰塘毗邻。南与黄安村接壤、西与板桥村为邻、北靠清真村。07年村级区划调整由原邹祠、双套、安城三村合并为现在的邹祠村。紧邻安丰塘,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以草席、水稻、小麦为主。近年来依靠“村村通”、惠民政策,新修祝字门路、邹词、双套、安城四条水泥路,几乎连通了每一个村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全村总人口4969人,1127户,村民小组35个,土地面积5609亩,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40名,下设4个党支部。邹祠村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有优质粮油、水产养殖、花卉果木、席草种植加工等。热情的邹祠人民欢迎广大客商前来观光投资,我们将以优质、便捷的服务热忱欢迎你的到来。   

王楼村

  王楼村简介    王楼村位于天下第一人工塘--安丰塘西畔,板桥镇以西。全村耕地面积6817亩,总人口5157人,1122户,36个村民组。该村拥有一个党总支及三个党支部,11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2名。    该村地理环境优越、水利资源丰富。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粮食为主,年产出5100吨。经济作物以席草为主,人均年产量1500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该村也积极组织养殖鱼、蟹等,年收入在10万余元。   

黄安村

  黄安村    黄安村位于安丰塘以西,板桥镇中部,由原黄安村、安南村两村合并而成。镇南公路和祝字门路横穿全境,交通便利水利设施齐全。    全村总耕地面积5630亩,共有31个村民小组,1127户,总人口4800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84人,其中女党员10人,流动党员25人,无职设岗定责党员32人。下设3个分支部,12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7人,村委会下设:妇联会、关工委、民兵营、共青团计划生育办公室、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村内有学校一所、卫生室一所、镇中心敬老院也设在本村。    村内有良种羊养殖场一间,两户出售化肥种子服务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户种粮的一系列问题,全村基本上安装了程控电话。   


王楼村特产大全




王楼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