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王居委会概况
苏王街道总支委员会位于安丰塘北部,7353亩耕地面积,5500人口,948户,13个村民组,一个街道,辖一个中学,一个小学,幼儿园二所,苏王卫生院一个,粮站一个,邮政代办分所一个,主要经营企业有:棉花生产有限公司一个,窑厂一个,米面加工厂2个,新开发在建工程商业街一处,农贸市场一个。
本村有党员140名,先进积极分子15人,2009年度新发展党员一名,下设党支部4个,每个支部共有三人组成支委,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目前例为组织发展对象1人,能人养鸡大户2家,(南圩:张多成,江墙队:姚传括)。现有旋耕机4台,大谷田收割机2台,中型收割机6台,水泥路2条,县道双安路南北穿过,柏油路二条,手摆石路35条,新建桥梁15座,卫星控制无线广播喇叭8组,现有主渠道4条,支渠65条,节制闸5个,荷仁豆连片种植二处,小麦、水稻丰产高产示范片2处,普桑7辆,四轮车9辆,农用手扶机912台,寿县专线农村客线6张车,机动三轮车21张,摩托车50张,电动机动车12张,年产小麦2800吨,稻谷3500吨,创产值1148万元,连同副产业收入人均收入3900元。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得天独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1107 | 237000 | 0554 | 查看 苏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苏王社区 |
苏王居委会概况 苏王街道总支委员会位于安丰塘北部,7353亩耕地面积,5500人口,948户,13个村民组,一个街道,辖一个中学,一个小学,幼儿园二所,苏王卫生院一个,粮站一个,邮政代办分所一个,主要经营企业有:棉花生产有限公司一个,窑厂一个,米面加工厂2个,新开发在建工程商业街一处,农贸市场一个。 本村有党员140名,先进积极分子15人,2009年度新发展党员一名,下设党支部4个,每个支部共有三人组成支委,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目前例为组织发展对象1人,能人养鸡大户2家,(南圩:张多成,江墙队:姚传括)。现有旋耕机4台,大谷田收割机2台,中型收割机6台,水泥路2条,县道双安路南北穿过,柏油路二条,手摆石路35条,新建桥梁15座,卫星控制无线广播喇叭8组,现有主渠道4条,支渠65条,节制闸5个,荷仁豆连片种植二处,小麦、水稻丰产高产示范片2处,普桑7辆,四轮车9辆,农用手扶机912台,寿县专线农村客线6张车,机动三轮车21张,摩托车50张,电动机动车12张,年产小麦2800吨,稻谷3500吨,创产值1148万元,连同副产业收入人均收入3900元。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得天独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
安丰社区 |
安丰居委会简介 安丰居委会地处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畔,东边紧靠塘堤,南边西边于板桥镇邹祠村、新华村接壤,安丰街道居委会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窄形状,南北约2500米,东西长约4500米,地貌高洼起伏,由于历史原因,境内有古塘溃堤时遗址下来的老塘堤,造成现有地形、所辖内高有安丰塘镇人民政府驻地,戈店街道、安丰塘水利分局、安丰塘水产养殖厂场,以及镇所属机关。全居委会共有4335人,其中城镇居民1800多人,农业人口25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区域,多数居民外出务工和在戈店街道经商为主 安丰居委会党总支辖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5人,人口4310人;负责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商贸流通、民营经济、交通安全等工作,为优化安丰塘镇经济发展环境,构建和谐堰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 |
四店村 |
四 店 村 简 介 我村位于安丰塘畔以北20华里.东至陡涧河,与堰口镇一河之隔,南于井停村、北于申桥村、西与苏王村接壤,东西一条水泥路(堰苏路)贯穿其中。 我们是与原马庙、四店、薛圩三村于2007年合并而成 。合并后我村总人口5441人,土地面积 8461亩 ,村内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堰苏路横跨东西,四新路连接南北,项目区石碴路连接我村交通新干线,水利配套设施也十分完整,并拥有一座3机组的排灌站,农民用水十分方便,农业主要从事生产粮食为主,主产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荷仁豆、甘蔗。我村自然环境优美、村内辖四店小学一所,又有天翼鹅业落户我村,村内建军有卫生室一所,所内配套齐全,我村老弱病残就医十分方便,现我村借助国士资源土地平整项目。把我村建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村成行的田间格局,即方便了耕作,又美化了环境。村部设在原四店村部,南北适中,交通便利。村领导班子 共有7人组成。村支部班子有5人组成。全村共有党员107人,其中女党员10人,党员的年龄结构为:45周岁以上41人,35-45周岁63人,35周岁以下3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节38人,初中文化46人,高中和中专文化21人,识字较少的6人。目前在外打的流动党员12人。 |
井亭村 |
井亭村 位于安丰塘北五公里处,是省“千村百镇”示范村之一,也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人口1460人,拥有土地2332亩,村支部原有支委3人,现有4 人,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2人,45周岁以上26人,35周岁至45周岁15人,35周岁以下6人,2006年发展党员1人,2007年确定建党积极分子1人。井亭村地势平坦,农业用水充沛,主要农业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兼种荷仁豆和少量的席草,养殖业欠发达。同时,井亭村大力发展荷仁豆种植产业这一经济作物,并率先成立了荷仁豆产业协会,带动全村乃至周边数村发展荷仁豆种植,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
戈店村 |
戈店村位于安丰塘镇东部,距镇政府500米;全村共有 35个村民组, 1210户, 5948人口,耕地面积6474亩;全村共有党员 139人,其中女党员20人,2008年发展党员5人,确定建党积极分子2人,外出流动党员15人。 戈店村改建后、活动场所达到“十有”(有标牌、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杂志、信息网络、办公桌椅、上墙制度、文件资料柜)标准,具备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科技培训、信息咨询、健康服务、社会保障和信访接待等多种功能。 在有条件下,继续加大投入建设,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农村政策、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为村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的场所。使其成为村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代理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村内有中心小学一所,教职员工68在校学生1320. 该村交通便利,毗邻十迎路,双安路擦村而过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村经济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008年该村村党总支书记江才利用自己多年摸索的种植技术,在村兴办了反季节蔬菜基地,通过“基地加农户”的形式,带动了全村种植业的逢勃发展,目前,该村年均人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外出打工收入也是群众收入的重要部分。 |
宋墙村 |
宋墙村位于安丰塘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0公里,2007年10月份由原张庙村和宋墙村合并而成,并成立了总支委员会,袁绪耀同志为总支书记。全村总人口4944余人,耕地面积为6674亩,辖31个村民小组, 宋墙村西于双桥镇堆坊村为邻,东北分别为与本镇大树村和老街村相连,南于正阳镇孟郢村隔寿丰干渠相望。全村辖有31个村民组,寿丰干渠环绕本村西部,苏枸公路横贯全村,全村交通,水利条件较优越,村内有一所全日制完小“老军小学”,村办卫生室一所与小学相邻,学校有师生230多人,其中教师9人,卫生室有在职卫生员4人, 宋墙村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1人,其中女党员12人,第-支部书记为氏延超,有党员33人,第二党支部书记江宏新,有党员40人,村务党支部书记袁绪耀同志兼任,有党员18人, 宋墙村现为农业村,外出打工流出人员有1800多人,全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为一年两熟制,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和席草,也种有少量的玉米和花生,其中,西瓜的种植面积较大,主要为麦菜套种,产量较高。 村内有民办预制厂一座,主要从事水泥预制板和涵管以及建筑材料的生产,畜牧业主要饲养生猪、黄牛、山羊鸡鸭等零散饲养,暂无大型养殖厂。 宋墙村两委在上级政府的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总值上升,群众生活走向富裕,新农村规划已成雏形,在不久的将来,全村面貌会焕然一新。 |
老街村 |
老街村属于安丰塘镇回族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3276人,其中回民876人。耕地面积4910亩。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673元。村党总支设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7名,村“两委”成员5人,流动党员4人,是安丰塘镇居住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村。 |
柿元村 |
柿元村位于安丰塘镇政府所在地戈店街道北三公里处,县道双安路穿境而过,全村下辖39个村民组,人口合计5210人,耕地面积10117亩。 柿元村由原戈北、长沟和柿元三村合并而成,地势平坦,交通便捷,灌溉条件优越,村内电网、自来水、有线电视和宽带网覆盖率达100%。 合并后的党组织设有一个党总支,3个农村党支部,1个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43人。 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全年水稻产量逾5000吨,小麦产量达4000吨。经济作物有油菜、席草、棉花、荷仁豆等,尤其是席草种植面积及产量,高产年份可达千亩,产量超千吨。 我村现有甲鱼养殖户十余家,面积达300余亩,年产值达500万元,有规模养猪场2户,年出栏生猪近6000.头(含散养),山羊养殖户3户,年出栏近400头,两项产值约700万元,有精养鱼塘500余亩。 全村劳动力人口2670人,其中外出就业人数达1300余人,其中从事工业人数600余人,从事建筑业人数260余人,从事运输人数130余人,从事服务及其他行业近400人,全村劳务收入达逾1000万元。 |
大树村 |
大树村位于安丰塘镇西北部,距镇政府5公里,共有30个村民组,926户,总人口5200人,设村党总支部1个,下属村党支部3个,党员96人。全村耕地面积6871亩。 根据《安丰塘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原村部已不能适合新时期工作需要,结合全镇“整乡镇推进”和第二批选派村工作,于2007年10在原大树小村进行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08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建设规模:占地总面积400㎡,拉围墙、建2间砖瓦结构附房60㎡,在东面围墙上建规范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和美观适用的大门,院内全部做水泥地平,围墙和主附房外墙面粉刷统一色调的防水涂料。扩建后党员活动室间70㎡。 建成后,活动场所达到“十有”(有标牌、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杂志、信息网络、办公桌椅、上墙制度、文件资料柜)标准,具备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科技培训、信息咨询、健康服务、社会保障和信访接待等多种功能。 在有条件下,继续加大投入建设,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农村政策、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为村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的场所。使其成为村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代理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村内有学校两所,教职员工14人,在校学生320人. 该村交通便利,镇苏西循环路贯穿全村,县道苏枸路,双安路擦村而过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村经济结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2007年该村村党总支书记王安林利用在自己多年摸索的规模养猪技术,在村兴办了良种猪繁育基地,通过“基地加农户”的形式,带动了全村养猪业的逢勃发展,目前,该村年均出栏10头以上育肥猪的农户有50户以上。外出打工收入也是群众收入的重要部分。 |
申桥村 |
申 桥 村 简 介 我村位于安丰塘正北20公里处,村部位于崔庄村民组,现有人口4015人,土地面积6065亩,东至陡涧河,南至四店村、苏王居委会相邻,西靠近陡涧河叉于双桥镇朱墙村相邻,北靠近陡涧河叉于双桥镇尚庙村相邻,三面环水,围堤长达4公里左右。 2007年原申桥村与原胡楼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命名为申桥村,2008年该村是土地平整项目区之一,平整面积1512亩,修石子路南北2000米,东西石子路1000米,贯穿8个村民组,在2009年5月上旬结束 我村基本建设,26个村民组,南有堰苏路,中间苏薛路长3000米左右,苏申路长5000米左右,5处小型抽水站,1 处大型排灌站,灌溉面积3600亩,排灌面积2100亩左右,植树造林180亩左右,敬老院3处,15间瓦房,入住五保户18人。 2009年我村实施三年规划,准备修建大岭排灌站,通过村民代表预算需用资金31万元,2010年建设水泥路至大岭电站,长达2200米,2011年建设村部至戈台村民组,长约2300米石子路,。资金来源于筹资、筹劳、政府补助。 本村经济收入情况,种植水稻5700亩,种植小麦6000亩,180亩鱼塘,每年出售10万斤鱼,出售白鹅4000只,猪每年出售1000头,外出务工劳动力1000人,人均第年收入5000元左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