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寿县 >> 堰口镇 >> 江黄街道社区

江黄街道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江黄街道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江黄街道社区简介

  江黄街道简介
   江黄街道位于堰口镇东南部,土地面积520亩,本村耕地面积520亩,总人口1065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为主。
   我街道现有“两委”干部3名,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有一名计生信息员,更加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现有党员46人。本村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高,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
   我街道现有专业养殖大户陶应胜、陶然,经济效益十分客观。为本村群众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1108 237000 0554 查看 江黄街道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江黄街道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江黄街道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光社区

  寿县堰口镇大光社区位于寿县城南21公里处,堰口镇镇区所在地,面积13.2平方公里,由区划调整前的五个小村合并而成,以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老先生的名字而命名,是安徽省首批农村社区示范点之一。社区辖47个村民组,总人口10974人,耕地面积7116亩,大光社区设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正式党员263名。 社区境内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街区商贸繁荣,商贾云集。农业以水稻、小麦、棉花种植为主,其中刘圩棉花为特色种植。集镇建设日新月异,新街正在建设中,春江大道项目正在筹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26元。  

江黄街道社区

  江黄街道简介    江黄街道位于堰口镇东南部,土地面积520亩,本村耕地面积520亩,总人口1065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为主。    我街道现有“两委”干部3名,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有一名计生信息员,更加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现有党员46人。本村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高,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    我街道现有专业养殖大户陶应胜、陶然,经济效益十分客观。为本村群众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字路街道社区

  堰口镇十字路街道位于堰口镇南部,总土地面积6000亩,辖42个村民组,6389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棉花,间以部分蔬菜。2011年该村粮食总产10400吨,棉花总产30吨,油料总产35吨,群众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出售农副产品,2011年人均收入5200元。    十字路街道有原十字路街道、老庙村、代楼村三个小村合并而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42个村民组,人口6795人,耕地面积5992亩。现有两委成员8人,总支下辖4个支部(十字路支部、代楼支部、老庙支部和商业支部),现有党员161名。   

马厂村

  堰口镇马厂村位于堰口镇东南部,总土地面积6633亩,辖28个村民组,3654人,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棉花,间以部分蔬菜。群众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出售农副产品,2011年人均收入5200元。    马厂村位于堰口镇东南部,开江路、十江路、蔡江路纵贯全村。马厂村由原庙庄村、原马厂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3651人,土地面积6633亩,34个村民组,村“两委”成员共有9名,其中下派-1名,女干部2名,党总支共有党员81名,下设2个党支部。    我村地处高岗,每年抽水需三级提水,致使农业生产成本较高,旱地以种植棉花为主,水田现有部分群众种植旱稻。现我村“两委”办公地点在原马厂村支部活动室办公。   

红桥村

  红桥村简介    红桥村位于堰口镇东南部,瓦埠湖沿岸,长年易涝易旱,雨量较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和栽培。目前,我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等。    我村拥有耕地面积9499亩,辖43个村民小组,5394人,村级小型抽灌站2座。本村群众自建永久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较高,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村“两委”成员7人,班干部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有两名计生信息员,更加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  

八沟村

  八沟村简介    堰口镇八沟村位于瓦埠湖西岸,由原八沟、九槐两村合并而成,面积约6平方公里,全村有23个村民小组,人口2690人,耕地面积4504亩。设党总支部一个,辖两个党支部(八沟党支部、九槐党支部),现有党员91名,在岗村干部6人(其中正式5人,聘干1人,女1人),现村部设在原八沟村部。农业种植主产品主要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   

高王村

  高王村简介    高王村位于堰口镇政府以西3000米处,总人口4660人,0员数96人,拥有41个村民组,土地面积7370人。地理位置形状呈南北状长方形态,南北距离有6500米,东西长有2000-3000米不等。堰苏公路贯穿其中。东边与堰口街道、青莲村相邻,西边与安丰塘乡以陡涧河为界,南与寿丰村相邻,北边与魏岗村相交。    高王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庄规划布局合理、交通便利,水利配套设施齐全。村村通水泥路贯穿整个南北中心路段,其间穿插两条东西转向的水泥路线,可谓四通八达。植树造林绿化效果极其显著,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和谐。通过对老村庄的改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农民生产、农业丰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村现有“两委”班子成员9名,另配有2名计生信息员,村干部责任分工明确,整体战斗力强,工作热情高。村“两委”班子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一致,带领广大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迈进。  

魏岗村

  堰口镇魏岗村位于堰口镇最北端,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为主。    本村耕地面积10690亩,全村49个村民组,1490户,总人口7112人,其中党员150名。本村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高,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    我村现有村“两委”干部7名,村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有两名计生信息员,更加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村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马岭养猪场年出栏生猪几百头,经济效益十分客观。魏岗蛋鸡养殖大户张玉明、范道兵每年养殖蛋鸡几千只,利润十分可观。为群众致富带了头。另有庆丰油脂、双丰米业、精诚米厂、景昌木业等企业为本村群众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寿丰村

  寿丰村概况    堰口镇寿丰村位于堰口镇中南部,总土地面积4100亩,辖29个村民组,3700人,其中劳动力2860人,由于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该村基本无财政收入。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棉花,间以部分蔬菜。2011年该村粮食总产3400吨,棉花总产30吨,油料总产9吨,群众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出售农副产品,2011年人均收入4800元。   

许寺村

  许寺村概况    许寺村位于堰口镇东南部,土地面积1462,人口630人,党员数18人,村干部三人。土地面积1462亩,总人口630人,党员数18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为主。    我村现有“两委”干部3名,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现有党员18人。本村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高,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   

小集村

  小集村简介    小集村位于堰口镇南、十字路街道以东4公里处,辖25个农业村民组,3056人,土地面积4930亩,区划调整后由原刘郢村与小集村合并而成。村“两委”现有成员5人,村党总支2个支部(刘郢党支部、小集党支部),党员67人,其中女党员7人。    2007年被列为选派村,由县地税局徐标同志到我村任-,在徐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该村深挖大塘四口。解决了该村的农业用水难问题,为群众办了实事。每年农业收入都在逐年增加。现该村已通水泥路。通往各村村民组的砂石路在正在筹资,以后的小集村将是交通便利、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逐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青莲村

  堰口镇青莲村位于堰口镇镇南5公里处,寿六路横穿其中,交通条件便利。全村人口5840人。耕地面积9073亩。是堰口镇较大农业村之一。全村有53个村民组。由原齐拐、顾桥、青莲、严庄四个小村合并而成。青莲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全村现有党员160人,其中女党员15人。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党员24人。广大党员同志正在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经商)方面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青莲村境内有益民水库、张坡两座小型水灌。可灌溉农田6000余亩。有严庄、顾桥两座电灌站及青莲、齐拐两座二级提水电灌站,受益面积3000余亩。现村道路均已为水泥路面。村民组泥土路尚有部分条道路未铺设水泥路面。在种植业方面。主导产品为小麦、水稻、油菜、棉花等。在养殖方面,有张坡塘甲鱼养殖基地。尹宗福门西大塘渔业养殖和益民水库青鱼养殖两块基地,并已初见成效。2011年9月14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安徽省寿县惠农粮棉专业合作社。在产、供、销和技术上给全村广大农户以极大帮助。现已形成规模,壮大了集体经济,实惠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现在青莲村人民,在以尹宗跃村党总支书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领青莲村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   

双楼村

  双楼村简介    堰口镇双楼村位于堰口镇南部,与保义镇接壤,总土地面积9499亩,辖32个村民组,3833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棉花,间以部分蔬菜。2011年该村粮食总产4510吨,棉花总产10吨,油料总产30吨,群众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出售农副产品,2011年人均收入5200元。  

江黄村

  江黄村简介    堰口镇江黄村位于堰口镇东南部,总土地面积3783亩,辖20个村民组,3122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棉花,间以部分蔬菜。2011年该村粮食总产8740吨,棉花总产10吨,油料总产42吨,群众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出售农副产品,2011年人均收入5200元。    江黄村位于瓦埠湖西岸、堰江公路4公里处,由原江黄、塘拐两村合并而成,本村耕地面积3783亩,全村49个村民组,1490户,总人口2774人,设党总支1个,辖2个支部(江黄支部、塘拐支部),现有党员87人,村干部6人。本村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高,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 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为主。    我村现有村“两委”干部5名,村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有一名计生信息员,更加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村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江黄街道社区特产大全




江黄街道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