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寿县 >> 炎刘镇 >> 炎刘社区

炎刘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炎刘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炎刘社区简介

  炎刘街道位于炎刘镇中部,是炎刘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桥产业园座落于街道南部,石吴路、瓦高路会穿街区,南与新桥村交界,东与圣井村相邻,北与龙楼村接壤,西与石埠村和磨湾村比邻,距省会合肥48公里,新桥高速与二环路交会直达合武高速,2007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由原炎刘街道居委会、炎中村、洪岗村合并为现在的炎刘街道。
   炎刘街道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有党员231人,其中本科及大专以上党员18人。共辖有10个居民组,3个蔬菜队,人口13000人,耕地6254亩。
   炎刘街道是周边乡镇商贸集散地,在现镇政府所在地住址曾经建有炎帝庙和刘帝庙,炎刘街道故又称炎刘庙,炎刘也因此得名。
   炎刘街道有各类企业数十家,中、小学和幼儿园6所,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2008年人均纯收入3660元,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硬化,环境优化,生活小康化,是寿县对外文明创建的南窗口。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1115 237000 0554 查看 炎刘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炎刘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炎刘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广岩社区

  广岩社区:位于炎刘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新桥国际产业园7公里,与合肥经开区高刘镇相邻。街道辖16个村民组,1620户,7390人,耕地面积8591亩。新桥国际产业园南部位于境内。街道中心村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97160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已完成投资1.4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402户,14907人居住。  

炎刘社区

  炎刘街道位于炎刘镇中部,是炎刘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桥产业园座落于街道南部,石吴路、瓦高路会穿街区,南与新桥村交界,东与圣井村相邻,北与龙楼村接壤,西与石埠村和磨湾村比邻,距省会合肥48公里,新桥高速与二环路交会直达合武高速,2007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由原炎刘街道居委会、炎中村、洪岗村合并为现在的炎刘街道。    炎刘街道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有党员231人,其中本科及大专以上党员18人。共辖有10个居民组,3个蔬菜队,人口13000人,耕地6254亩。    炎刘街道是周边乡镇商贸集散地,在现镇政府所在地住址曾经建有炎帝庙和刘帝庙,炎刘街道故又称炎刘庙,炎刘也因此得名。    炎刘街道有各类企业数十家,中、小学和幼儿园6所,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2008年人均纯收入3660元,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硬化,环境优化,生活小康化,是寿县对外文明创建的南窗口。   

船涨村

  船涨村位于炎刘镇西北部,西与茶庵镇接壤,西北与安丰镇隔河相望,北接双庙集镇,东部和南部分别与三星村、石埠村相连。   

三关村

  三关村地处炎刘镇西南部,西与三觉镇隔河相望,南通肥西县高刘镇,东距省会合肥仅45公里。两条水泥路纵横三关街道,交通十分便利。    现在的三关村由原老坝、废塘、三关、陈庙四村合并而成,总人口5900人,辖18个村民组,5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    村办企业创成服饰有限公司座落在原老坝村部,现拥有职工100余人,解决了本村及全镇众多劳力的就业问题。    今天的三关村部座落于商贸发达的三关街道,两条移民新街现已基本完工。    三关村两委班子诚邀天下客商前来洽谈投资项目,我们将尽可能为您提供一切便利。   

李桥村

  李桥村位于炎刘镇东北部,东临刘岗,北接双庙,由原来的李桥、棋杆、永乐三村合并而成,拥有耕地10941亩,辖19个村民组,1242户,人口5516人,为全镇最大村。   全村共有党员168人,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    2007年上报人均纯收入为2860元。   

龙楼村

  龙楼村位于炎刘镇西北部,由原龙楼村和炎光村合并而成,土地面积8200亩,4763人,辖十九个村民组。    县道炎寿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新村部位于炎刘镇移民街对过,镇外环路旁,共上下两层,房屋十六间,其中党员活动室共五间,可容纳200余人;农组办、计生办、小会议室等设施齐全,彻底改善了办公条件。    合并后的村设立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全村共有党员156名。    自2007年9月份村级区划调整后,由原炎光村、龙楼村合并而成为龙楼村。人口4763人,土地面积8199亩,1120户,33个村民组。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八个党小组,156名党员。民事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共青团、妇联等配套组织健全。该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是种、养业的好地方。   村集体经济有大坝水库养鱼60亩,村预留地40余亩,年可收益近3万元。2006年被确定为第三批选派村。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近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部分农民开始栽西瓜、甘蔗、莲藕、菱角。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村积极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一个欣欣向荣的龙楼村正在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石埠村

  石埠村位于炎刘镇西南端,瓦埠湖上游,东接龙楼,北连三星,南部和西部与三觉镇和茶庵镇隔瓦埠河相望。石吴路穿境而过,瓦埠河缓缓流过村西,境内的石埠大桥是炎刘镇乃至瓦东通往寿县的咽喉,有红极一时的石埠码头,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全村土地面积10860亩,人口4986人,下辖13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40人,其中女党员12人,预备党员19人。   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水稻和油菜为主,特色经济型农业品种有莲藕、荸荠、葡萄等。    近年来大力发展养殖业,走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之路,注重培养种养殖业大户,以党员、大户、合作社等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全村共有养鹅大户10个;养猪大户3个,其中王庄组致富能手毕昌富共投资近150万元进行生猪养殖,年出栏育肥猪超过千头;精养鱼塘15口,面积达160亩。  

三星村

  三星村位于炎刘镇西部,东接龙楼,南部和西北部与石埠、船涨接壤,西与茶庵镇一水相隔,省道石吴路和瓦埠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   全村土地面积7280亩,缓缓流过的瓦埠河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古老的文化,村内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点将台遗址、一代枭雄陈友谅的衣冠冢。全村林业资源丰富,前些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积极发展林业生产,现存林地面积1200亩,是天然的氧吧,林内开挖精养鱼塘10余口,更是垂钓休闲的最佳去处。    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特色经济以葡萄、莲藕、荸荠等为主导,种植业大户达5户,全年农业生产总值突破千万元大关。       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全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已涌现养羊大户4个、养猪大户2个、水产养殖大户4个,养殖业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调整发展思路,确立“工业兴村”战略,对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现已落户箱包加工企业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3个。   

谢墩村

  谢墩村位于炎刘镇南端,东接广岩街道,东南连黄楼村,北与三关村毗邻,南与三觉镇一桥相连。    现在的谢墩村由原老河和谢墩两村合并而成,全村拥有耕地6902亩,人口4090人。村设党总支,下辖三个支部,八个党小组,党员112人,其中女党员8人。    县级公路广谢路横穿境内,炎刘街道至谢墩村村通水泥路纵贯其中,处在炎刘至三觉镇的交通枢纽地位,交通极为便利。   农业已种植优质水稻、小麦和油菜为主,特色经济有莲藕、荸荠等。    小二型水库井河坝位于村东部,淡水养殖资源丰富,近年来承包给本村的致富能手从事淡水鱼散养,鱼肉质鲜美,水库四周空气清新,视野开阔,也是休闲垂钓的绝佳去处。    畜禽养殖逐渐规模化,现有养鹅、养猪等大户10余户,既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也为全镇和邻近的三觉镇提供了良好的畜禽供货渠道。  

黄楼村

  黄楼村位于寿县南部,与肥西县交界,全村共有农业人口5360人,耕地面积9222亩,1057户,20个村民组,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2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95名,其中女党员11人。    全村共有养殖利用水面780亩,小型养猪场12个,年可出栏商品猪1500头;养兔场3个,年出栏商品兔1300只,;拥有养鸡场一个,年产商品鸡80000只;龙虾养殖场一个,年产龙虾4000斤;蔬菜大棚4个,年产反季节蔬菜45000斤;菌种大棚四个,年产蘑菇16000斤。   

新桥村

  新桥村位于炎刘镇东南端,东与刘岗镇相邻,南接广岩街道,西连三关,北与炎刘街道接壤,寿县至新桥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和瓦高路穿境而过,距新桥国际产业园仅5公里,寿县新桥产业园座落村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耕地面积10623亩,人口5236人,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7人,其中女党员10名。    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特色经济作物以荸荠、莲藕为主;养殖业初具规模,主要以养猪、养牛、水产养殖为主,养猪200头以上的有20多户,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  

圣井村

  圣井村位于炎刘镇东南端,瓦东干渠西岸,炎吴路穿境而过,为新修建的寿县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起点,交通便利,林业资源丰富,村因水质优良的圣井而得名,历史悠久。    全村共有农业人口4383人,耕地面积6837亩,辖29个村民组,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13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8人。    本村以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种植为主,全年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万元,2008年上报人均纯收入36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    村级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波尔山羊养殖百头以上2户,养猪大户4户,养鸡大户1户,特色经济以西瓜、苗木为主,拥有苗木经济合作社,育苗突破百亩。    圣井村是炎刘镇老工业区所在地,境内有远翔油脂、兴东木业、大圣井纯净水、炎刘粮贸、炎刘液化气公司、圣井农业综合养殖场和瓦东水利分局、刘岗电站等多家企业和单位。另有精养鱼塘300余亩,林地500余亩。   

磨湾村

  磨湾村位于炎刘西南部,东接三关,北连炎刘街道,南与谢墩为邻,西与茶庵镇隔河相望,炎(炎刘)韩(三觉韩桥)水泥路穿境而过,村内三条主干路由东而西贯穿全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古磨湾因地形为河环绕似磨盘而得名,因紧邻瓦埠河,水上交通极为便利,逐渐形成以码头为中心的集镇,商贾云集,境内曾有远近闻名的六安寺,香火一度盛极一时;素有“瓦东粮仓”之称的老土井粮站座落村南端。    新磨湾村由原来的磨湾、小店、东圩3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组13个,耕地面积10700亩,人口5137人。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3个,党员168名,其中女党员14名,少数民族党员1名。    全村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特色经济有莲藕、荸荠、花生、菱角为主导。    种植业以皖西白鹅、猪为主,现建有白鹅养殖基地一处,大型养猪场2处,养殖业已初具规模。  


炎刘社区特产大全




炎刘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