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蚌埠市 >> 五河县 >> 武桥镇 >> 周湖村

周湖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周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周湖村简介

  周湖村位于安徽省、五河县、武桥镇的西面,北面与我镇的路西村、武桥村接壤,西面与泗县的丁湖镇相邻,104国道从东面、南、北穿过。本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宽阔的土地资源,它主要生产小麦、花生、油料于、山芋、小杂粮等农作物,周湖村是武桥镇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
   周湖村有土地8025亩,10个村民小组,603户总人口2250人,党员56人,村民代表22人。
  农业方面
   几年来经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本村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提高,种植水稻1500亩,小麦6860亩,山芋3000亩,玉米3000亩,花生2000亩和其它豆类农作物。
   畜牧业:
   本村生猪养殖户60户,年出栏肥猪5600头,牛羊养殖户70户,年出栏牛羊1300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本村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向外输出,使本村成为劳动输出的大村。
  近几年,由于国家的优惠政策,使本村的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建筑业,客运,水运等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村里建服装厂一个,年利润5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
  通过周湖村人的不懈努力,实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100%的电力线路到户。互联网宽带已经进入部分家庭,今日的周湖村百业兴旺、干群团结邻里和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322109 233000 -- 查看 周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周湖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周湖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朱圩村

  朱圩村位于五河县武桥镇东北角,北与泗县墩集镇相邻,东与江苏省泗洪县接壤,有一条7米宽的柏油路向西直通104国道,向东通江苏泗洪。朱圩村现有人口3026人,耕地6476亩,党员97名。该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分别是朱圩商业党支部和大蒋种植党支部,共有6个党小组。    朱圩村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农贸市场一个,商住楼93栋,现已全部出售。    在种粮大户蒋英宝的带动下,朱圩村出现了6户粮食种植大户。    养殖业在我村也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以吕素芳为首的养猪大户,他们自繁自养,年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小规模的养猪户不低于120户。    运输业在我村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我村有运输专业户14户。    伴随着朱圩村农贸市场的发展,各行各业在我村都得到了发展,现在的朱圩村已是名副其实的商业村。   

郑庄村

  郑庄村位于武桥镇东南部,东临天井湖,西与104国道相连,南和双忠庙镇白行村接壤。全村现有耕地3374亩,养殖水面1000亩。现有人口1653人,共有5个村民组,村民代表31人。该村设党支部1个,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4人。郑庄村的农业种植以小麦、水稻、玉米、花生为主导产品,养殖业以生猪养殖、渔业养殖为主。   水路交通便利。本村主要以种植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和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近几年来,村两委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2008年,。该村全覆盖有线电视,固定电话1000台,手机用户达2000之多,自来水入户工程正在进行。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规划有序、排列整齐的中心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村的主干道都分别铺有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和砂石路面,交通环境较以往有很大改善,泥泞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多了,农民们出入也方便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稳步发展中。  

武桥村

  武桥村位于五河县北部,是武桥镇政府所在地,东临美丽的天井湖,南、西、北分别位于本镇的老张村、周湖村、路西村三村连接,104国道穿村而过。    武桥村面积约9平方公里,耕地有6903亩,武桥村辖8个村民组,890戶,总人口3422人,其中党员85人,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这里是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其他海生产花生、玉米、芝麻,是个典型的农业、劳务输出大村。   

天井村

  天井村三面环水,地理位置优越,下辖井咀、柿行、马庄、岗陈、胡庄、斜口和顾行7个自然庄,总人口3875人。该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三个党支部,分别为:井咀党支部,陈顾党支部,岗陈党支部,共有党员114人。    天井村耕地面积8000余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3000余亩,小麦种植面积8000余亩,花生、玉米种植面积2000余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村。同时我村拥有近万亩的优质水面,水产养殖户430余户,年产优质、无公害鱼类产品600多万斤,年产值1500多万元。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村劳动力大量输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在我村形成了客运、货运、建筑、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和优质农产品种植业等,并且这些行业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农业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稳定增产、增收。天井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实现了道路畅通,有线电视用户超过95%,电话装机95%,空调用户近百户,私家车十余辆,家家拥有摩托车,电脑用户二十余户,并且逐步向电气化、信息化、数字化迈进。    今日天井村,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邻里和睦,干群团结,百业兴旺,一派繁荣景象。  

界沟村

  界沟村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五河县、泗县、泗洪县》的交界处,地处石梁河段,是个风景优美、坏境优雅的美丽家乡。   全村共有630戶、2551人。村民以农耕为主,经商为辅,可耕地面积为3557亩,人均拥有庚耕地1.67亩。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其他农作物少而有之。近几年,在沿石梁河地段,许多村民开发了养鱼塘,所以养殖水产业也是该村一大农业特色。另外,民营企业蓬勃发展,龙头企业“界沟双丰面粉有限公司”是市十大民营企业。   界沟村村民思想较先进,早在1929年这里诞生了五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为皖北的革0据地,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小延安”。目前,该村设置了党总支,党总支下辖了两个党支部,分别是“种植、营销党支部”和“蛋鸡养殖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53人,村民代表33人。当前,在党总支和村委会的领导下,该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入住界沟新区。   村内现有集体固定资产约26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年均三万。界沟新农贸市场建成之后,村内经济格局将扭转圩以经商为主,以农为辅的全新格局,届时,村内经济和村民收入将会得到较快发展,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周湖村

  周湖村位于安徽省、五河县、武桥镇的西面,北面与我镇的路西村、武桥村接壤,西面与泗县的丁湖镇相邻,104国道从东面、南、北穿过。本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宽阔的土地资源,它主要生产小麦、花生、油料于、山芋、小杂粮等农作物,周湖村是武桥镇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    周湖村有土地8025亩,10个村民小组,603户总人口2250人,党员56人,村民代表22人。   农业方面    几年来经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本村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提高,种植水稻1500亩,小麦6860亩,山芋3000亩,玉米3000亩,花生2000亩和其它豆类农作物。    畜牧业:    本村生猪养殖户60户,年出栏肥猪5600头,牛羊养殖户70户,年出栏牛羊1300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本村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向外输出,使本村成为劳动输出的大村。   近几年,由于国家的优惠政策,使本村的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建筑业,客运,水运等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村里建服装厂一个,年利润5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   通过周湖村人的不懈努力,实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100%的电力线路到户。互联网宽带已经进入部分家庭,今日的周湖村百业兴旺、干群团结邻里和睦。   

老张村

  武桥镇老张村位于104国道东侧,天井湖西岸,南至郑庄大坝,北到武桥村沟北。全村共有四个自燃庄,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2人,土地面积为4302亩,党员51人,党员议事会代表8人,村民代表32人。   该村特色产业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左右。   村内砂石路圩东圩西直通104国道,中心路从104国道通至天井湖,姜陆砂石路和武桥新街已经贯通,总长约3000米,交通十分便利。   低压线路改造全面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已覆盖全村。   村预制厂已发包,每年承包费用5200元。小学校舍承包给个人养殖肉牛,每年2000元。   养殖水面约约2000亩,每年养殖收益400万左右。   我们相信在老张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老张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龙岗村

  龙岗村位于石梁河东岸,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全村现有12个村民组,人口3510人,流动人口约1000人,总户数为800户。全村有一个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2人。    龙岗村现有土地面积7000亩,人均土地约2亩。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外出打工和农闲就近打工及部分养殖。本村主导产业是小麦、水稻,特色产业为小麦、水稻种子生产。本村有水产、家禽养殖大户5户,粮食营销及畜禽推销户4户,建筑队3 个。如今全村拥有有线电视68户,电话348户,安装宽带的12户,货车3辆,摩托车249辆,手扶四轮等农机设备538台,收割机10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6台,户户都用深水压井。    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经多年投资建成了水泥路,沙石路,改善村级道路,解决群众生活出行的不便,,儿童入学率达100%。,购制了远程电化教学设备,为党员和群众学习提共了场所。按季度村务公开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7%,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纠纷调解、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今年被乡党委和乡政府评为计划生育   

路西村

  路西村委员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北部,104国道穿境而过,东临天井湖,西北面与泗县相连,南与武桥村、周湖村相接,是武桥镇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水产养殖基地。   路西村土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802户农户,总人口3274人,其中党员69人,常年输出农业劳动力1806人。该村水稻种植面积2230亩,小麦种植面积7250亩,山芋种植面积2000亩,蔬菜种植面积785亩。该村还有蛋鸡养殖小区1个,山芋加工基地1个,养殖水面885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劳务输出大村。   20世纪90年初,该村积极鼓励劳务输出,形成了集货运、客运、建筑、农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的产业链,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其中年产值500多万元,利税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家。人均纯收入4800元。   路西村经过努力,实现了通水泥路,有线电视入户率90%以上,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百户,95%以上的人家装配了固定电话和手机,私家车有10余量,摩托车基本普及,互联网、宽带上网用户有24户。可以说,路西村正在向电气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   今日的路西村:邻里和睦、干群团结、百业旺盛。   

张姚村

  张姚村地处二省三县交界处,全村2036人,共辖9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500亩,其中稻田1800亩,旱地3700亩,人均纯收入4300元。张姚村一个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张姚养殖党支部、陈吕种植党支部,共有6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7人。       张姚村党总支按照“总支+协会”运作模式,狠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按照“农业稳定、养猪养鱼兴村、劳动富村”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良种,使良种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粮食逐年增产。二是、引导群众规模养殖。我村养殖生猪100头以上的大户有15户,网箱围网水面300亩。三是、进行劳务输出。我村常年输出农民工800余人,劳务收入2760000元,人均收入1200元左右。四是、全面实施村务党务公开。凡是涉及到其中利益的都要公开,积极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把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还给群众,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群众放心、干部省心,通过村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村级事务的民主化管理水平。   


周湖村特产大全




周湖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