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亳州市 >> 利辛县 >> 程家集镇 >> 谭集社区

谭集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谭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谭集社区简介

  谭集村位于镇政府西南6公里处,紧靠西淝河,隔河与马店镇、胡集镇相望。全村由原谭集、谭阁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0个自然庄、4200口人,耕地总面积3800亩。该村紧邻西淝河,水面丰富,网箱养殖发达,全村共有网箱500个 ,围网4000多平米。新农村建设谭集新村一期工程已完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623116 236000 -- 查看 谭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谭集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谭集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镇西社区

  镇西村位于程家集镇西1.5公里处,由原张郢、康元二村合并而成,现辖22个村民组,总人口5140人,耕地总面积尽7000亩。镇西村东临利阚路,利胡路穿镜而过,交通方便。村委会位于原赵桥乡张郢集,交通便利。程集镇敬老院位于村部北侧20米处。全村现有中学、小学各一所,共有一个总支、两个支部,党员94名。村两委干部7人。  

程集社区

  程集村村系程家集镇政府和主要街道所在地,由原程集村、王油坊村、胡寨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2个自然庄,总人口4700人,耕地总面积近6000亩。双程路自西向东横穿村境,东以黄沟为界与丰瓦村相接,西与北街村相连,西南紧靠利阚路。全村现有一个总支、三个支部,共有党员92名。近年来,随着文明集镇创建八个一工程的实施,集镇面积不断扩大,集镇功能、规模不断完善。  

王老家社区

  王老家村:位于程家集镇政府西南4公里处,由原郑王村和玉皇村合并而成,全村共辖14个村民组,共计4200口人,耕地总面积4450亩。王老家村紧邻利阚路,南靠茨淮新河,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王老家村村部位于王老家村民组,玉皇小学隔壁。现有一个总支,下辖两个支部,总支书记由镇纪委书记 顾军同志兼任,村两委干部5人。  

赵圩社区

  赵圩村位于程家集镇东南5公里处,东临白洋沟与阚疃镇相邻,南接阚疃镇新河村,北街程家集镇汪庄户村,西接王油坊村。赵圩村由原赵圩村、张老庄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8个自然村,总人口5100人,耕地总面积7000余亩。两委班子5人;全村共有党员81名,一个总支、两个支部。赵圩村耕地面积广大,种植业发达,交通方便,群众基础较好,各项工作比较先进。   

郭湖社区

  程家集镇郭湖村位于程家集镇北6公里,北与城关镇富康村、董集村相连。交通方便,与县城之间已经开通公交车。全村由原郭湖、丁庄二村合并而成,全村现辖15个自然庄,总人口4100人。耕地总面积5700亩。界沟穿镜而过北入阜蒙河。现有一个总支,两个支部。党员74名。郭湖村全村共有劳动力2400人,其中外出务工达2000人,劳务收入为本村经济一大支柱。郭湖村新农村工程,一期370户前期工作全部准备完毕,即将开工建设。   

丰瓦社区

  丰瓦村位于程家集镇东1.5公里处,东与汪庄户村相邻,西以黄沟为界与程集村连接,北与郭湖村、中疃镇为邻,全村辖23个村民组,总人口5540人,耕地总面积达8000亩。丰瓦村由原丰大、瓦房和张桥三个村合并,现有一个总支,下设丰瓦、张桥两个支部,全村共有党员103名。多年来,由于合并村的原因,丰瓦村一直问题不断,系难点村,工作开展严重受阻。20010年丰瓦村被列为全县重点治理难点村和组织部第四批选派干部村。经过近两年的扶持、整改,现在的丰瓦村两委班子团结,全村各项工作在全镇已经排在中上游。2011年张桥村新农村建设一期已经开工建设。   

北街社区

  北街村位于程家集镇政府北,系镇政府所在地,由原董园、李桥、康寨三个村合并而成,南以双程路为界与程集村相连,东以界沟为界与程集村,丰瓦村相望,西邻利阚河;紧靠利凤路,马刘陈公路自南向北穿管全村与李庙村相接壤。全村现辖22个自然庄,总人口4900人,耕地总面积7300亩。全村共有一个党总支,94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现有劳动力2900人,常年外出务工2300多人。  

赵桥社区

  程家集镇赵桥村辖13个自然庄,28个村民组,1152户,4356人。近年来,赵桥村党总支牢记党的宗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经济,抓经济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弘扬党的先进性为动力,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目标,带领全体党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和各项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赏。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党组织建设,为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1、抓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火车头,加强班子建设是搞好其他工作的关键和保证。该村班子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要求,从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中选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后备干部进入两委,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发挥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以党建、综治维稳、计划生育、产业发展等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2、抓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党日活动和一年两次的党员培训及民评等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每个党员懂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投入到改革当中去;二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三是宗旨教育,使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空喊,自觉地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好人好事,违法乱纪,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保存完整,年终一次评比,促使每个党员积极上进。   二、搞好双培双带,带动群众致富   2007年以来,赵桥村结合利辛县推行的“双培双带” 活动,设立科技示范、“双带”致富、信息服务等岗位,组织有能力的党员联系1-2户困难群众,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排头兵。孙桥自然庄杨涛靠养猪致富,村党总支把他培养成党员后,他主动联系4户群众,从资金、种猪、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发家致富。其他党员干部也积极主动带头,通过“一对 一”、“一对几”的形式,采取帮技术、帮资金、帮协调、帮管理等办法,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在党总支的引领下,赵桥村逐步培育了养猪、养羊和个体经营等“三大支柱产业”,党员群众共养殖猪、羊2000多头,个体经营商贩30多户。使全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以前的1865多元提高到2011年的4110元,平均每年增长20%。   三、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社会   1、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组织,由无职党员担任理事会成员,每年村里有红白事,由村里统一安排车辆,协调处理。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现已杜绝了“大发送”的现象,形成了活着孝顺,丧事简办的好风气。   2、长期不懈的进行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年来,该村把法制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里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无职党员设立普法宣传岗,定期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健全了村规民约。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加强,社会秩序良好。   3、加强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改善生活环境。该村共投资5万余元建立“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 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通过群众业务文化活动,培养了群众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高尚情操。   四、积极协调规划,推动建设新农村。   2009赵桥村被确定为程家集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两委一班人早出晚归,跑镇进城,协调各项关系。不下十五次分别找到镇政府主管领导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讲解实况并且请求现场察看,想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而后在新农村选址、拆迁、移坟等工作中,村两委一班人抱着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厌其烦的向农户宣传有关政策。最后终于与村民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使新农村建设及时0的进行。得到上级和群众的支持后,村党总支邀请利辛县建委规划设计院做规划,按照规划的560户,分三期建设。目前三期工程已建500套。预计2012年底,入住率达90%以上。   赵桥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建设美好新农村而努力。  

谭集社区

  谭集村位于镇政府西南6公里处,紧靠西淝河,隔河与马店镇、胡集镇相望。全村由原谭集、谭阁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0个自然庄、4200口人,耕地总面积3800亩。该村紧邻西淝河,水面丰富,网箱养殖发达,全村共有网箱500个 ,围网4000多平米。新农村建设谭集新村一期工程已完工。  

汪庄户社区

  程家集镇汪庄户村辖9个自然庄,32个村民组,1322户,4556人。近年来,汪庄户村党总支牢记党的宗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经济,抓经济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弘扬党的先进性为动力,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目标,带领全体党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和各项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赏。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党组织建设,为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1、抓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火车头,加强班子建设是搞好其他工作的关键和保证。该村班子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要求,从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中选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后备干部进入两委,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发挥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以党建、综治维稳、计划生育、产业发展等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2、抓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党日活动和一年两次的党员培训及民评等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每个党员懂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投入到改革当中去;二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三是宗旨教育,使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空喊,自觉地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好人好事,违法乱纪,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保存完整,年终一次评比,促使每个党员积极上进。   二、搞好双培双带,带动群众致富   2007年以来,汪庄户村结合利辛县推行的“双培双带” 活动,设立科技示范、“双带”致富、信息服务等岗位,组织有能力的党员联系1-2户困难群众,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排头兵。现年43岁的汪永卫靠养猪致富,村党总支把他培养成党员后,他主动联系4户群众,从资金、种猪、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发家致富。其他党员干部也积极主动带头,通过“一对一”、“一对几”的形式,采取帮技术、帮资金、帮协调、帮管理等办法,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现年58岁的汪永平在汪永卫等人的帮助下,发展波尔山羊养殖,年出栏800多头,年纯收入8万多元,并带动3户农民发展波尔山羊养殖。像这样的“双培双带”典型在该村已达10余例,并在已每年2例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党总支的引领下,汪庄户村逐步培育了养猪、养羊和个体经营等“三大支柱产业”,党员群众共养殖猪、羊2000多头,个体经营商贩30多户。使全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以前的1865多元提高到2011年的4110元,平均每年增长20%。   三、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社会   1、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组织,由无职党员担任理事会成员,每年村里有红白事,由村里统一安排车辆,协调处理。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现已杜绝了“大发送”的现象,形成了活着孝顺,丧事简办的好风气。   2、长期不懈的进行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年来,该村把法制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里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无职党员设立普法宣传岗,定期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健全了村规民约。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加强,社会秩序良好。   3、加强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改善生活环境。该村共投资5万余元建立“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 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通过群众业务文化活动,培养了群众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高尚情操。   四、积极协调规划,推动建设新农村。   2011汪庄户村被确定为程家集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两委一班人早出晚归,跑镇进城,协调各项关系。不下十五次分别找到镇政府主管领导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讲解实况并且请求现场察看,想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   而后在新农村选址、拆迁、移坟等工作中,村两委一班人抱着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厌其烦的向农户宣传有关政策。最后终于与村民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使新农村建设及时0的进行。   得到上级和群众的支持后,村党总支邀请利辛县建委规划设计院做规划,按照规划的710户,分二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建300套。预计2012年底,二期工程可全部完成,入住率达90%以上。   该村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建设美好新农村而努力。   

孔郢村

  孔郢村位于程家集镇政府西南6公里,南靠茨淮新河, 东临利胡路,通过吕台大桥与阚疃镇 胡集镇相通,交通方便,水面资源极其丰富。孔郢村由原孔郢、袁庄二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6个自然庄,总人口2800人,耕地总面积3500亩。林业、渔业养殖发达,从业人数较多。全村共有劳动力1700人,其中外出务工1400余人。两委班子成员5人。近年来两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值,充分利用茨淮新河水面,大力鼓励群众开展网箱、围网渔业养殖。   

李庙村

  李庙村位于程家集镇政府北5公里,北与城关镇东风村和中疃镇董集村搭界南接北街村,西邻利阚河,紧靠省道308线,交通方便。由原李庙村和李冯村合并而成,全村现辖9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总人口3400人,耕地总面积4700亩。  

新建村

  新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67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班子由支部书记杨文学、2名支部委员杨坤、管明胜组成,近几年来,新建村支部坚持以-理论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为指导,深入贯彻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好支部”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果断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年来,新建村党支部坚持以发展和创新为主题,以村党建为龙头,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大力开展服务活动,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努力探索创建和谐村的新经验。  


谭集社区特产大全




谭集社区景点大全